資源簡介 課件19張PPT。4.2.3 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自學提綱:課本92-95頁(5分鐘)1、唐朝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效果怎樣?2、了解唐朝和吐蕃的2次和親: (時間、人物、過程、影響)3、唐朝和吐蕃的和親政策給雙方帶來哪些影響?4、了解唐朝與天竺、日本交流的2次歷史事件及其影響圖4-28開元29年唐朝疆域圖說說唐朝周邊有哪些少數民族政權?天可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反映了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 開明的民族政策(1)唐與吐蕃的關系①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唐太宗時期)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大相祿東贊為請婚使者,赴長安請婚。 唐太宗將遠支宗女封為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并詔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婚使,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入蕃。 松贊干布率群臣到青海迎接文成公主,與文成公主同返拉薩,并在拉薩為文成公主修建宮室。文成公主:(約623-680)在吐蕃生活近40年請結合P92閱讀卡內容,說一說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主要帶了哪些嫁妝和隨從?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意義:對加強唐蕃友好、促進唐蕃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經過:影響:8世紀初,唐朝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此后一百多年時間里,雙方使節往來頻繁,唐蕃關系日益密切。②金城公主遠嫁吐蕃(唐中宗時期)(開元十八年,尺帶珠丹給唐玄宗上書)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舊唐書·吐蕃傳》比一比:唐與隋疆域相比,在哪些方向上有明顯的拓展?思考:這些拓展的地區有什么共同特點?與隋朝相比,唐朝疆域主要在東北、西北、西南方向有所拓展這些地區大多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歷史上因民族矛盾引發戰亂的現象屢見不鮮,然而唐朝疆域遼闊,民族眾多且關系融洽,唐太宗甚至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什么?唐朝國力強盛、文化發達;而且對各少數民族一視同仁③唐與其他少數民族的關系唐朝疆域:東到大海,西達安西、蔥嶺等廣大地區,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與漢武帝的有何不同?不同點:漢武帝以戰爭征服為主;唐太宗則采取了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以安撫(收服民心)為主。不符合。漢武帝反擊匈奴接觸了邊患,有利于北方邊疆地區的開發,有利于中原地區與北方邊疆地區的交往。唐太宗說:“昔人謂御戎無上策,朕今治安中國,而四夷自服,豈非上策乎? ” 又說:“漢武帝窮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國,所就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發之地盡為編戶乎?” ——《資治通鑒》唐太宗對漢武帝的評價是否符合歷史的事實?請具體說明。■唐朝的對外交流對外政策:唐朝采取開放的對外政策,積極同世界各國交往。由于當時唐朝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疆域遼闊、文明程度很高的大國,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玄奘西行(唐太宗時期)學習任務:閱讀P94回答下列問題:1、玄奘是那一時期的高僧?他去哪里求取佛經?這大致相當于今天的哪里?2、他在那里佛學的哪一最高學府游學過?受到哪一國王為他舉行的佛學辯論會?3、他著作的名稱、內容和地位如何?唐太宗時期天竺相當于今天的印度半島那爛陀寺戒日王 《大唐西域記》內容:記述了西域和天竺的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地位: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等地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玄奘西行線路圖玄奘西行路上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他身上具有怎樣的品質?玄奘西行天竺有怎樣的歷史意義?印度歷史學家阿里:“如果沒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史幾乎是不可能的。”英國史學家史密斯:“對于印度歷史來說,怎樣評估玄奘都不為過。”○唐與日本——遣唐使鑒真東渡(唐玄宗時期)貢獻:除了傳播佛教外,還將盛唐的醫藥、建筑、雕塑、繪畫等技術和知識介紹到那里,這成為中日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想一想:玄奘與鑒真共同的功績是什么,不同的貢獻又是什么?課堂小結唐朝遣唐使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將盛唐的醫藥、建筑、雕塑知識介紹到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傳播唐朝文化;學習佛法;《大唐西域記》。對內對外民族和睦友好交流總體特征:比較融洽。民族政策:唐太宗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唐與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入藏、 “合同為一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