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0張PPT。舊課復習:4.3.1 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請結合課本98-99頁,回顧梳理。1、北宋建立: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定都開封,史稱宋太祖。之后,統一了中原地區和南方,但仍處于政權并立時期。2、宋太祖為了防范武將,鞏固統治,采取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軍事上:杯酒釋兵權,組建禁軍,輪流駐防京城,加強了皇帝的軍權,但削弱了軍隊戰斗力。3、地方行政上:削弱了節度使權力,派遣官員管理地方財政。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治國方略,重用文官。4、后果:地方的軍權、行政權、財權都收歸中央。但是造成了積貧和積弱。5、變法:為了富國強兵,北宋時期,王安石發動了變法,但最后失敗了。 北宋統治者既然要防范武將,為什么還要組建禁軍,大量養兵?外有強敵,不得不如此4.3.2北宋與遼、西夏并立學習目標:1、了解宋、遼、西夏等政權的建立情況及其疆域。【重點】2、通過漢族與契丹、黨項等民族之間交往及相互影響的若干事例,體會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的歷史意義。【次要點】自學反饋: 有沒有同學看過課文,有哪些疑問的地方?北宋與遼、西夏并立為什么宋朝不是結束亂世的大一統王朝?觀察地圖,有哪些政權?他們的分布和疆域范圍分別是哪里?遼西夏北 宋漢族政權名稱建立民族建立者建立時間 都 城 趙匡胤北宋 遼西夏960年 東京(汴京)契丹耶律阿保機10世紀初上京黨項元昊興慶11世紀前期北宋時期,在中國境內還有幾個少數民族政權,主要是有兩個:遼、西夏。閱讀101、102頁第一段,完成這個表格。課堂小結:1、宋、遼、西夏的建立: 漢族趙匡胤北宋 遼西夏契丹耶律阿保機黨項元昊黃河長江流域河北以北西北:陜西甘肅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北宋與遼、西夏并立”,可見這兩個少數民族國家實力很強,足以與北宋相抗衡。 那為什么這些胡人國家會這么強呢?(請集合課文101-102的內容進行思考)設孔廟遼王朝新氣象創制契丹文字科舉選官 成文法 學習漢制漢文化 減輕賦稅,獎勵墾荒 遼“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置南、北面官。南面官設三省、六部、臺、院、寺、監。 治國有方 廣建學校 西夏文字 西夏錢幣 科舉選官西夏發展課堂小結:1、宋、遼、西夏的建立:2、遼、西夏的發展: 游牧民族武力強盛 向漢族學習:制度、農業、手工業、文化 漢族趙匡胤北宋 遼西夏契丹耶律阿保機黨項元昊黃河長江流域河北以北西北:陜西甘肅 北宋和遼、西夏一直處于戰爭狀態嗎?1.宋遼和戰北伐失利北伐失利守內虛外澶淵之戰 1005年,遼宋達成和議,遼撤兵,北宋答應送遼歲幣銀10萬兩,絹10萬兩,雙方為兄弟之國,這就是歷史上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2.宋夏和戰 元昊稱帝后,西夏軍隊不斷向北宋邊境大舉進攻。1044年,宋夏訂立和約:夏對送稱臣,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銀、絹、茶葉等“歲幣” 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 你是如何評價澶淵之盟的?角色A:遼的契丹人角色B:北宋的漢人角色C:中國人(整個中華民族的角度)說一說時間: 年內容:雙方 ,宋 .影響: 消極——加重 , 開戰爭賠款先河 積極——保持 , 不絕北宋人民負擔百余年和平互市1005撤軍送歲幣一分為二的評價方式宋遼澶淵之盟契丹文化對漢族的影響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仿契丹人穿衣。宋徽宗再次下詔: “敢為契丹服若氈笠、釣墩之類者,以違御筆論。”(《宋史》卷153)但都阻擋不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西夏(黨項)遼(契丹)北宋時間:960年建立者:趙匡胤 都城:汴京時間:1038年建立者:元昊都城:興慶時間:916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機都城:上京碰撞中的融合1044年訂立和議1005年澶淵之盟課堂小結:1、宋、遼、西夏的建立:2、遼、西夏的發展: 游牧民族武力強盛 向漢族學習:制度、農業、手工業、文化3、北宋和遼、西夏的關系 戰(互損)——議和(互利、歲幣) (宋遼:澶淵之盟)(民族文化的交融) 漢族趙匡胤北宋 遼西夏契丹耶律阿保機黨項元昊黃河長江流域河北以北西北:陜西甘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