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 建設美麗中國【熱點再現】材料一:2019年6月5日是第48個世界環境日,生態環境部和聯合國環境署在浙江杭州聯合舉辦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2019年的世界環境日以大氣污染防治為主題,作為發展中大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近年來強力推進藍天保衛戰的舉措和成果,舉世矚目。2018年,全國首批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年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41.7%;重污染天氣的發生頻次、影響范圍、污染程度都大幅減少。材料二:截至2019年8月5日,第二輪第一批8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舉報18615件,立案處罰1165家,罰款6508.60萬元;立案偵查39件,拘留41人;約談黨政領導干部1042人,問責130人。材料三:2019年8月19日,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在青海西寧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近年來,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了國家公園體制。中國實行國家公園體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給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這是中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措材料四: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它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的,都將面臨處罰。2019年,46個重點城市將繼續加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投入,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材料五:2019年1月18日—19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總結2018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2019年重點工作。會上提出新形勢與高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維護了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生態環境領域,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前所未有,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供了堅強保障。生態環境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堅持運用法治思維,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嚴格依法依規監管,堅決維護法律的剛性和權威,推動形成自覺守法的良好氛圍,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觀點提煉:①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影響和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②堅持綠色發展理念;③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⑤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⑥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⑦正確處理好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⑥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⑦堅持和落實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知識歸納1.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有哪些?(1)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2)新的特點: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2.我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原因(人口問題的重要性)?(1)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2)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3.為什么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政策調整的原因)(1)生育政策要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2)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4.我國的資源現狀與危機(1)現狀:①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特點)②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2)危機: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5.我國的環境形勢與危機(1)形勢: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使得我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各類環境污染問題呈高發態勢。(2)危機: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6.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出路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7.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1)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2)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3)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4)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8.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3)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9.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1)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4)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5)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10.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有什么意義?(1)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節能意識,緩解資源、環境壓力;(2)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有利于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4)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5)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推動整個社會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11.我們青少年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1)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2)向人們大力宣傳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3)積極參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各種活動;(4)堅決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5)從自身做起,如節約用水用電、垃圾分類、不使用一次性筷子;(6)積極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自覺履行義務。12.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體現我國哪些戰略、國策和發展理念?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基本國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發展理念:科學發展觀、綠色發展理念。13.請設計幾個環保宣傳活動:環保主題班會;環保知識講座;環保主題手抄報、黑板報;環保主題問卷調查;環保主題辯論賽、演講比賽。請你為宣傳垃圾分類回收活動擬幾條標語。(1)配合垃圾分類,爭做文明市民。(2)垃圾變寶源于分類,呵護環境始于點滴。(3)垃圾分類,舉手之勞。(4)變廢為寶,美化家園。(5)眾人一條分類心,垃圾也能變成金。14.在建設生態保護、美麗中國方面,國家、社會、企業、公民分別怎么做?國家: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建立健全資源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加強監督與管理,嚴厲打擊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綠色發展道路和文明發展道路。社會:向公眾宣傳生態保護的意義;在全社會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倡導人們堅持綠色消費,踐行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加強輿論監督。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樹立誠信意識,依法生產和經營。公民:同上考點第6。15.在上海實施“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有哪些好處?(1)有利于變廢為寶,提高資源利用率。(2)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3)有利于減少垃圾占地和土地消耗。(4)有利于降低垃圾處理成本。(5)有利于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等。16.假如你所在的地區也要實行垃圾分類回收,你認為怎樣才能更好地落實垃圾分類回收制度?(1)政府:完善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完整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民參與意識。(2)社區:發放垃圾分類知識手冊,提高居民垃圾分類能力;采取獎懲措施,提高居民參與積極性;安排專人引導和監督,規范居民分類行為;等等。(3)居民:樹立環保意識,自覺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實踐活動;踐行低碳生活,減少垃圾產生;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發明創造,提高垃圾分類效率;等等。17.近年來,我國開展環保督察、落實環保問責制度說明了什么?(1)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環境問題,重視生態環境保護。(2)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文明。(3)我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4)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嚴厲打擊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18.國家為什么要加強環保督察,實施環保問責?(1)我國環境形勢嚴峻,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落實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3)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增強人們保護環境意識的需要。19.國家加大環保監管執法力度,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有何意義?(1)有利于貫徹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2)有利于我國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3)有利于打擊破壞資源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4)有利于監督環保不作為行為,保障公民的監督權,積極落實環保政策。鞏固練習1.改革開放40年變遷系列述評生態篇,這40年,中國綠色版圖不斷擴大——從12%到21.66%,森林覆蓋率幾乎翻了一番。這40年,綠色發展理念根植人心,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共識。這一變化體現了( )①我國環境保護取得重大成就 ??????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入人心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取得成效 ????④踐行綠色發展已成為國人的自覺行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近30年的時間內,在治沙人的努力下,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庫布其沙漠成為“綠色盆景”,荒漠不但變成了“綠水青山”,還進一步變成了“金山銀山”,成功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一綠色奇跡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當前我國資源環境形勢嚴峻,無法遏制 ②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已經實現 ③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④堅持走綠色富國和綠色惠民之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2019年6月24日,新華社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意見》提出,必須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緊攻堅,打好標志性的重大戰役,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落實這一意見,青少年應該 ( )①學會垃圾分類處理 ②勸阻農民不要焚燒秸稈③不向河流水源排污 ④嚴厲懲治偷排污染物的行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習近平主席在給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的賀信中指出,近年來,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了國家公園體制。這是中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重視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的意義在于 ( )①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選擇 ②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③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大力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④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19年的世界環境日以大氣污染防治為主題。作為發展中大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近年來強力推進藍天保衛戰的舉措和成果,舉世矚目。下列行為與“藍天保衛戰”不相符的是 ( )A.出門步行或騎自行車,盡量不乘機動車B.倡議秸稈還田,禁止焚燒秸稈,少用秸稈做燃料C.禁止砍伐森林,禁止企業排放任何氣體D.建議政府部門加強建筑管理,減少工地揚塵6.201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海實現了垃圾分類措施;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國家分階段、分步驟實行垃圾分類處理 ( )①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要求 ②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③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 ④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就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這告訴我們 ( ? ? )①發展經濟就必須破壞生態環境 ②環境保護好了經濟自然就發展了 ③環境問題本質上講就是發展問題 ④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要相互協調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8.從2019年開始第二輪環保督察,持續推進環保督察工作,組織開展第一輪督察“回頭看”,對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些關鍵領域,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 ( )①破壞環境發展的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 ②我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 ③環境惡化會威脅我國的永續發展 ④生態環境問題說到底也是發展問題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9.2019年5月26日,全國首個“綠色生活日”活動在宜昌宜都舉行,活動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主題,倡議綠色生活。下列宣傳語與此次活動主題不相符合的是 ( )A.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B.堅持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C.保護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D.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10.對下面漫畫中的做法理解正確的是 ( )①我國堅持依法保護環境,依法懲處只發展經濟不保護環境的企業 ②有利于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③能杜絕嚴重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事件 ④有利于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處祖國北方邊陲的某地,河水清清,綠草如菌,山巒蒼翠,礦產資源豐富。過去,當地百姓單靠種植玉米、放牧,坐擁綠水青山,也僅能填飽肚子。本世紀初,當地引進外來投資開發礦產,經濟增速一路飆升,但因粗暴開采,草原被挖得千瘡百孔,天空整日灰蒙蒙,賣礦收益大部分也被外來投資者帶走,百姓依然貧窮。 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轉變發展方式,在引進項目時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關停了所有的高污染項目,引進了玉米深加工,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煤電一體等技術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的項目,同時,盤活土地、勞動力、自然風光等要素,實行入股分紅經營模式,讓資源變資產,讓農民變股民,發展規模化牧草種植,建設汽車露營基地,開發戶外徒步線路,成為大型乳牛養殖場的優質牧草供應基地、京津冀都市居民休閑度假的后花園。當地不僅回歸了綠水青山,還迎來了金山銀山,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滿。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我們應堅持什么樣的觀點?運用所學“文明與家園”的有關知識,分析當地是如何增強老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的?12.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講話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 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 的“三大保衛戰”是什么?(2)“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為什么說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回收可利用的垃圾,實施循環經濟是許多國家的共同選擇。目前寧波市將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類,并設置對應的藍色、綠色、紅色、黑色垃圾桶。請(1)把下列生活垃圾分類,并把序號填入答題卷上的相應位置。 ①玻璃②果皮③餐巾紙④剩菜⑤廢燈管⑥舊報紙⑦過期藥品⑧礦泉水瓶 材料二: 閱讀“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和“ 2017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情況”圖表。 請分別指出我國生活垃圾產生的趨勢及處理的主要方法。并結合上述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實施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材料三:某班舉行“垃圾分類,誰的責任”主題班會,小寧和小甬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假如你是班級一員,請你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參考答案:1-5 ADABC 6-10 BBCDD11.(1)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①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③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12.(1)藍天、碧水、凈土。(4)①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但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嚴重。②當前我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③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④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13.(1)藍桶:①⑥⑧;綠桶:②④;紅桶:⑤⑦;黑桶:③。 (2)我國生活垃圾產生的趨勢是逐年增長;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是填埋和焚燒。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資源短缺嚴重;實行垃圾分類處理是從我國國情出發而提出的,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一項重大決策,垃圾分類回收既保護了環境,又有利于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推動整個社會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3)政府要:①加大力度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有關規定和知識,提高市民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自覺性和認同感;②完善相關設備設施,學習以資源回收再利用為主的垃圾處理模式,變廢為寶;③繼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宣傳教育的基礎上采取必要的懲罰措施, 以法律手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寫出兩點得4分)。 市民要:①積極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各種宣傳活動,發動身邊的同學、親友共同為節約資源作貢獻,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②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自覺將垃圾按要求進行分類,按規定的指定地點傾倒垃圾等;③積極行使監督權和建議權,對違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的居民不文明行為及時制止或舉報,盡到對社會的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