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高考全國卷政治試題考點明細表一級二級三級2019年Ⅰ卷2019年Ⅱ卷2019年Ⅲ卷貨幣貨幣商品的基本屬性1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貨幣的基本職能金屬貨幣與紙幣14貨幣的種類與形式貨幣與財富結算與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15價格價格的決定與變動價值與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供給與需求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13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13消費消費及其類型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類型消費結構381438.(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心理14消費行為14生產與經濟制度生產與消費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381438.(2)發展生產的意義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及其主導作用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企業與勞動者生產的微觀主體——企業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公司的組織形式1512公司的經營與公司發展1515、3812、38(2)企業兼并與企業破產15勞動者勞動與就業勞動光榮樹立正確擇業觀念維護勞動者權益投資與融資商業銀行利息、利率與本金儲蓄存款中國的商業銀行體系商業銀行的業務投資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股票債券商業保險融資15個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生產決定分配按勞分配及其作用我國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效率與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公平的影響提高效率,促進公平國家收入的分配財政收入與支出財政收入的構成稅收與財政的關系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財政支出財政支出的構成財政收支平衡財政的作用財政與基礎設施工程財政與宏觀調控13財政與人民生活保障征稅與納稅稅收及其種類稅收稅收的基本特征稅收的種類稅收的作用13依法納稅納稅人負稅人依法納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基本原理市場與計劃市場調節及其弊端市場配置資源1538.(2)市場秩序1538.(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宏觀調控1413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3814轉變經濟發展方式3814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3813跨國公司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對外開放3814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經濟合作“引進來”與“ 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38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國的國家性質憲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規定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特點38.(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38.(1)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和方式我國的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16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義16我國公民的民主監督權和實行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16公民要負責地行使民主監督權利我國的政府我國政府的職能和責任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39我國政府的作用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39政府權力的行使與監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和要求38.(1)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17我國行政監督體系17政府的權威政府的權威及其體現我國政府權威的來源和樹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我國的人民代表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關的法律地位16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1619、38.(1)人大代表的產生人大代表的職責19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16人民代表大會與其它國家機關的關系1619我國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3938.(1)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39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3938.(1)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39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其宗教政策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7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716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16我國的宗教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國際社會的成員主權國家國際組織1817聯合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18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時代的主題18 當代國際社會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18中國政府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18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宗旨和立場18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18我國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18我國的和平發展道路18文化與生活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內涵與特點文化的形式20文化的社會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40.(1)文化與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20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20豐富精神世界,促進全面發展20文化傳承與創新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19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19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40.(3)現代文化傳播手段的特點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的表現、特點和影響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40.(1)20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20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1920文化創新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39.(3)文化創新的意義19創新與繼承的關系40.(3)創新與借鑒、融合的關系1919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40.(1)20中華文化的包容性19中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40.(3)39.(2)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征40.(3)39.(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和意義39.(2)發展中國特色走進文化生活文化市場對文化的影響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20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8社會主義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思想道德建設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40.(2)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公民道德基本規范20、40.(2)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39.(3)哲學是什么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哲學與時代精神哲學的作用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唯心主義及其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國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哲學的物質概念自然界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哲學的運動概念運動和物質的關系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物質運動的規律規律的概念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起源意識的生理基礎意識的內容與形式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能動性的特點意識能動性的表現40.(2)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21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1實踐實踐的概念實踐的特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323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232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21232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真理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具體性真理的條件性真理與謬誤認識過程認識的反復性23認識的無限性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22聯系的多樣性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整體和部分的關系222122系統優化方法2221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發展的概念21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23唯物辯證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212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關系212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1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辯證的否定觀辯證否定21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創新的社會作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社會發展的實現方式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的特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概念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40.(1)39.(1)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40.(1)39.(1)人民群眾的概念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40.(1)39.(1)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40.(1)39.(1)人生價值價值和價值觀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階級性價值沖突及評價標準價值的創造與實現價值的實現方式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注:表中數字為題號,12-23為客觀題,38-40為主觀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