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雅爾塔體系結束了歐洲國家作為世界中心的國際格局,為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第一課 兩極格局的形成指以美國、蘇聯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陣營對峙的政治格局,它是二戰結束后,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對峙;其主要方式是:冷戰。“我的一邊坐著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的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丘吉爾(1943年德黑蘭會議)丘吉爾的話反映出二戰后國際力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談風云變化控制操縱聯合國工業生產量占世界2/3?外貿出口額占世界1/3?黃金儲備量占世界3/4壟斷了原子彈擁有1200多萬軍隊30艘航空母艦1000多艘其他戰艦近500個軍事基地政治:經濟:軍事:經濟、軍事實力空前膨脹,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獨占鰲頭解放了大片東歐領土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國國際威望和政治影響空前提高軍事工業僅次于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 整個軍事實力僅次于美國1949年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軍事和政治大國政治:軍事、科技:蘇聯空前壯大談風云變化局部擴張全球擴張對外關系對外政策“冷戰”的含義及原因(Cold war)“冷戰”是指二戰后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所采取的除戰爭以外(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一切對抗形式。(1)戰后美蘇關系及對外政策由于國家利益、社會制度等原因發生明顯變化(根本原因)(2)戰后美國經濟、軍事空前膨脹,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妄圖憑借強大的實力稱霸世界;蘇聯的國際威望有了很大提高,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軍事和政治大國(重要基礎)(3)二戰剛剛結束,人們對戰爭深惡痛絕,和平逐漸成為時代的潮流,美國不敢輕易發動戰爭(重要原因)請和同桌一起概括“冷戰”政策出臺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談風云變化在圖上圈一圈二戰后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有哪些?戰后逐漸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世界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析“冷戰”表現結合教材P3“鐵幕演說”和“杜魯門主義”的相關內容1.在圖5-1中描繪出“鐵幕”的大致位置。2.教材中“極權主義”和“自由民族”分別指什么國家?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3.美國對“受到共產主義威脅需要援助的國家”進行幫助的目的是什么?發展資本主義國家的力量,聯合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4.丘吉爾和杜魯門的言論表達了什么共同思想?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軍事進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即“冷戰”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也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美國政府未來的援助,應該不僅是緩和物,而是徹底的治療。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 1.馬歇爾提到的“援助”是什么?美國出臺該“援助”的背景有哪些?2.美國為“徹底治療”作了哪些努力?想要達到什么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析“冷戰”表現1.讀圖說出北約組織、華約組織有哪些成員國?其分布上有什么特點?2.結合教材中北約和華約的有關規定,概括這兩個組織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成立的目的有哪些?分別針對的是哪些國家和地區?特點:集體防御。北約:美國和加拿大聯和西歐一些國家對抗蘇聯;華約:蘇聯聯合東歐國家抗衡北約。目的:美蘇相互制約抗衡的同時,分別控制一部分國家和地區。兩極格局的形成北約(1949年)與華約(1955年)的成立,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最終形成。“兩極格局”是指以美蘇為中心,在歐洲形成“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對立,在全球形成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意識形態等各方面除戰爭以外的全面對抗的局面。析“冷戰”表現結合教材P4-5圖文資料,同桌一起概括“冷戰”還有哪些表現?并將其歸類。鐵幕演說和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北約與華約的成立(兩極格局最終形成);柏林墻事件(分裂德國)……給需要援助的歐洲國家以金錢、原料、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如馬歇爾計劃;美蘇經濟等領域彼此對抗隔絕…軍備競賽;古巴導彈危機;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太空競賽文化交流等領域的對抗,雙方都沒有參加在對方國家舉行的奧運會;類別 例 舉 表 現政治 經濟 軍事 文化 P23 1991年,蘇聯解體,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終結,也宣告了兩極格局下的冷戰落下帷幕。P1①美蘇對峙;②全面冷戰與局部熱戰并存,雙方沒發生直接的武裝沖突。論“冷戰”影響采取分組辯論的形式。論題:“冷戰”對戰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利與弊。正方:“冷戰”對戰后世界和平與發展弊大于利。反方:“冷戰”對戰后世界和平與發展利大于弊。準備3分鐘,交叉自由辯論5分鐘。要求有理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建議例舉所學“冷戰”的表現,分析運用其影響去論證觀點。積極影響:1.兩強競爭客觀上促進了世界科技如航天科技、軍事科技的進步,推動世界整體發展2.兩大集團勢均力敵,彼此都不敢輕易動武,在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消極影響:1.西歐依靠美國東歐依賴蘇聯世界分為兩部分2.激烈的軍備競賽,使世界處于核戰爭的威脅下,世界動蕩不安3.全面“冷戰”局部“熱戰”相交織,國際局勢緊張,破壞世界和平論“冷戰”影響兩極格局美(資本主義陣營)蘇(社會主義陣營)“冷戰”含義:除戰爭以外的一切對抗形式表現政治經濟軍事影響積極影響消極影響課堂小結啟示:珍愛和平,反對戰爭;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1. 下列對冷戰說法不正確的是( )A.冷戰是美對蘇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的軍事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B.冷戰是美蘇爭霸的主要形式C.冷戰期間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不采取軍事進攻D.冷戰以杜魯門主義的出臺為起點,目的是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2. 發生在1962年10月的 是美蘇兩國接近戰爭邊緣的一次重大對抗A.柏林墻的修建 B.朝鮮戰爭 C.越南戰爭 D.古巴導彈危機 CD課堂鞏固3. 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 ( )A.干涉世界各國內政 B.幫助受援國抵制社會主義C.支持自由國家抵抗外來征服 D.穩定希臘、土耳其的社會秩序 4.下列關于北約和華約共同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都是由大國控制的軍事政治集團 ( )B.帝國主義性質的大國集團C.經濟區域化集團D.有利于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和平共處BA5.二戰后,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最終形成的標志是 ( )B6.右圖是古巴導彈危機漫畫,漫畫不能表現的是 A.美蘇之間的爭霸是世界長期動蕩不安的根源( )B.美蘇兩國軍事實力相當,誰也不敢輕易動武C.美蘇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威懾D.經歷了兩次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7.“對于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的進攻”。其中締約國指的是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反法西斯同盟 ( ) C.華沙條約組織 D.七十七國集團AD8. 杜魯門曾說過: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其含義不包括( )A.都是美國“冷戰”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B.都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蘇反共D.都是為了美國自身利益9. 二戰后初期,美國“冷戰”政策的表現有( ) ①杜魯門主義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③馬歇爾計劃的實施④丘吉爾的“鐵幕”演說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BC10.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公投,美國、俄羅斯(前蘇聯的主要繼承者)關系跌入低谷,美俄是當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響圖的兩個大國?!窘庾x材料 走進歷史】美俄關系一直是世界大國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曾經他們一度成為同仇敵愾的盟友,當把敵人打敗后,他們卻又變成勢均力敵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亞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們爭霸的痕跡。也許在《赫魯曉夫和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較量》的漫畫中,赫魯曉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經暗示了最終的結局,美國如愿以償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br/>(1)根據材料中“曾經他們一度成為了同仇敵愾的盟友”,用史實說明美俄(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盟者”的標志。(2分)(2)根據材料中“他們卻又變成了勢均力敵的仇者”,他們正式成為“仇者”的標志是什么?(2分)“赫魯曉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經暗示了最終的結局”,請問最終的“結局”是什么?(2分)直擊中考(2014廣西中考題)杜魯門主義的出臺(2分) 1991年底蘇聯解體(2分)1942年1月1日《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2分) 1946年,丘吉爾在美國發表“鐵幕演說”,拉開冷戰的序幕。 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后面,坐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來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 1947年,杜魯門在美國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標志著美蘇兩國展示同盟關系正是破裂,冷戰開始美國對外政策的總原則是:幫助自由民族保持他們的自由之都和國家完整,對抗想把共產主義(極權主義)強加給他們的侵略活動。……美國對受到共產主義威脅需要援助的國家給以金錢、原料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從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個國家接受了美國13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因此“馬歇爾計劃”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慷慨的舉動”。你如何理解美國的 “慷慨”? 透過現象看本質杜魯門主義的大規模運用:馬歇爾計劃根本目的:通過經濟援助,控制西歐,遏制蘇聯,以稱霸全球。冷戰時期美蘇首先爭奪的焦點根據什么協定二戰以后被四國分區占領?根據前面所說的只是回答,為什么1949年德國沒有統一反而被一分為二?美英法和蘇聯在建立什么制度的德國方面出現嚴重的分歧,美英蘇堅持自由的資本主義德國,蘇聯要建立社會主義德國,互不相讓,所以德國被一分為二.德國的分裂1961年,柏林墻的建筑美洲:古巴導彈危機亞洲: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冷戰”背景下軍備競賽在冷戰的40多年里,美蘇的軍備競賽分為三個階段。?1945~1957年使第一階段,美蘇雙方主要進行了研制核武器競賽。1945~1985年,全世界共進行了1570次核爆炸試驗,美蘇分別占80次和562次;?第二階段為1957~1983年,雙方以研制核彈頭的運載工具以及新型核彈頭的競賽。從1957~1984年,在全世界發射的3000多顆人造衛星中,美蘇兩國占90%以上,且70%是軍用衛星。核彈擁有量,美國為1.3萬余枚,蘇聯為9640枚。?第三階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以研制和建立戰略防御系統為主要內容。美國在航天飛機方面領先蘇聯,但蘇聯在反衛星武器系統和建立航天站方面則領導美國。?美蘇兩國的飛機、艦船、坦克、裝甲車、火炮、導彈等更新于3—5代,而且性能不斷提高。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1957年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蘇)“星球大戰計劃”被稱為冷戰期間拖垮蘇聯的主要功臣。1961年尤?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蘇)1986年和平號空間站在軌組裝完成(蘇)【關注現實 展望未來】“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同克里米亞及塞瓦斯托波爾代表簽署條約,允許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美國副總統拜登周二指責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行動是‘霸占土地’,并稱美國和歐洲將對莫斯科實施進一步的制裁?!暴ぉ?014年3月18日,美聯社華沙電(3)在克里米亞問題上俄羅斯態度強硬,美國、歐盟積極干涉,表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發展的特征是什么?(2分)從中我們也可以得知當今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1分)(4)讓歷史告訴未來,請你就美俄關系的發展前景發表你的見解。(1分)直擊中考(2014廣西中考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和平友好。因為人民反對戰爭,呼吁和平,世界經濟格局呈全球化發展趨勢,宜解決全球性問題。彼此力量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共同發展。(言之有理即可,1分)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2分)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恐怖主義、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等(任意一點,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