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 第5課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母子分離 ----- 港、澳、臺問題的由來七子 回歸情況(20世紀90年代以前) 威海衛 1930年收回。抗日戰爭中,日軍于1938年再次侵占威海,1945年8月日本投降,為中國收復。 旅順、大連 1950年,《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簽定時規定還給中國 廣州灣 1945年8月18日,中法簽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接廣州灣租借地條約》,廣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 香港 仍被英國侵占 澳門 仍被葡萄牙侵占 臺灣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日本投降,臺灣回到祖國。但在解放戰爭時,蔣介石國民黨殘余部隊逃亡臺灣,在美國的支持下茍延殘喘, 造成了臺灣與祖國分離。 臺灣問題與香港、澳門問題有何本質不同?臺灣問題——內政問題 (內戰遺留問題)港、澳問題——主權問題 (殖民遺留問題)小思考 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鄧小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回家之路 -----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構想的形成1、1979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 (對臺政策轉變的標志) (醞釀階段)2、1981年葉劍英《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的談話。 (基本框架)3、80年代初,鄧小平明確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明確提出)4、1984年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通過了這一構想。 (法律效力)“一國兩制”構想(1)提出者:(2)提出的時間:(3)最早針對的問題:(4)首先運用的問題:(5)出發點:鄧小平20世紀80年代臺灣問題香港問題為維護國家和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從尊重歷史和現實的實際出發一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港澳臺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前提和核心主體補充不會動搖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3、“一國兩制”構想的內涵兩制1、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指導思想4、“一國兩制”構想的意義2、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的回歸中英會談(1982)聯合聲明(1984)勝利回歸(1997.7.1)香港回歸初回懷抱 ----港、澳的順利回歸澳門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順利回歸探究:請結合下列材料,分析中國成功收回香港、澳門主權的原因有哪些?① “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我們是講信用的,我們說話是算數的。……當然,香港問題能夠解決好,還是由于‘一國兩制’的根本方針或者說戰略搞對了,也是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鄧小平 ②“對英國來說,這不是也不可能是勝利,因為我們是同一個不愿妥協和實力上遠占優勢的對手打交道。英國在談判開始時并不打算把香港整個交還中國,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還整個香港地區。這是英國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爾夫人的回憶錄 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一國兩制” 的偉大構想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前提條件: 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關鍵因素: “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的正確指引,群眾基礎:港澳同胞心向祖國,渴望回歸,準備工作: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圓滿的完成了各項任務。 中國成功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有什么重要意義呢?1 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開創了港澳和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2 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結合教材p47相關內容,了解港澳回歸的過程。尋找歷史的真相歷史回眸三、香港和澳門的回歸與發展1.香港和澳門的回歸(1)香港的回歸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簽署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中國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2)澳門的回歸2.香港、澳門回歸后的發展世界著名雜志《財富》推出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封面專題—“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kong)”。 斷言香港在回歸后會喪失國際商貿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文會被中文取代,商界會撤離香港,貪污會蔓延……“香港未來的發展可以歸結為兩個字:完蛋。” 香港已死。香港回歸前后GDP對比圖撒切爾夫人說,在中國的治理下,香港會很亂,真的像她所說那樣嗎?回歸后的香港2.香港在過去的十年中保持著繁榮和穩定 布萊爾(英國前首相)3.香港持續被評為“國際上經濟自由度最高”“最廉潔”的地區之一 1.2009年,香港已與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并列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 澳門大三巴牌坊葡京酒店2006年澳門被評為亞洲“最具經濟發展潛力城市”。 資料1看出,香港和澳門東西方交融的文化沒有變;舒適、閑淡的生活沒有變。其實質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并沒有改變。而改變的是城市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活動探究: 資料2的變化則體現在主權的變化,在回歸前主權歸屬于英國和葡萄牙,回歸后主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今逢盛世倍思親,遍覓中華少一人!偉大祖國成立70周年國恥昭雪,舉國盛世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①三國時,孫權派大將衛溫去夷州;②隋朝時,隋煬帝派人去了流求; ③元朝時設澎湖巡檢司,統管琉球; ④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失去38年的臺灣; ⑤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⑥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后,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定了《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⑦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日本投降,臺灣在失去50年以后又回到祖國 ⑧解放戰爭時,蔣介石國民黨殘余部隊逃亡臺灣,在美國的支持下茍延殘喘, 造成了現在臺灣與祖國分裂局面.本是同根生臺 獨 時 間 表 但近年來,臺灣當局“臺獨”的步伐驟然加速,甚至赤裸裸地提出“臺獨”時間表: “2003年完成公投立法”、 “2004年實施公投”、 “2006年制憲”、 “2008年實施新憲”有人認為臺灣將永遠分裂下去,有人認為臺灣很快就可以統一團聚之愿 -----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想一想合作探究: ◎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中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強大的祖國;正確的方針;共 同的信念;交流的加強;國際的公認。不利因素:某些外國反華勢力;臺灣島內 的分裂勢力猖獗。 年份 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 1979年 大陸停止了炮擊金門,實現了30年來的真正停火。 中央人民政府倡議兩岸直接實行“三通”, 1987年 臺灣當局迫于形勢允許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長期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 1992年 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系協會達成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此即著名的“九二共識” 1993年 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這是兩岸關系發展的一次歷史性突破。(汪辜會談) 2005年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和平之旅”訪問團訪問大陸。 2008年 兩岸實行“三通” 2015年11月 習近平同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兩岸關系大事記祖國統—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反國家分裂法(2005年3月14日高票通過)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干涉。 2008年中國綜合國力排名世界第三。 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融資中心,也是中國唯一的世界級金融中心。在過去的10年為內地企業融資達1100億美元。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在回歸前,他根本不敢想象香港能超越東京及倫敦。“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繼續繁榮穩定 中華文化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福建人民和臺灣人民講的都是閩南話、住的房子也是閩南式的,藥材都是同樣的藥材。情同兄弟姐妹,血同緣,根同宗,大家同日同月,共同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 ——摘自連戰在廈門大學的講演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祖同宗◆1943年《開羅宣言》中聲明日本攥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第62屆聯合國大會第15次駁回臺灣企圖加入聯合國大會的請求◆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定不將“臺灣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活動”問題列入議程國際公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自80年代以來,臺灣當局采購的軍備費用高達430多億美元。僅從1994年至1999年,臺灣引進武器裝備總值就達133.11億美元,居世界首位。1990年到1995年間,臺灣從美國采購的軍備就達83億美元,僅次于沙特阿拉伯,是美國軍火外售第二大客戶。美國國防部網站4月30日公布了一批軍售內容,大型國防承包商雷神公司將為臺灣地區提供價值16萬美元的武器國際反華勢力阻礙統一進程 自李登輝執政和陳水扁上臺以來,臺灣當局在島內大搞“漸進式臺獨”和“去中國化”活動,在國際上大肆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不斷給兩岸關系發展設置障礙、制造危機 ……鼓吹“與中國對抗”,甚至提出了在2006年搞“公投制憲”、2008年實施“新憲法”并使臺灣成為“正常、完整的國家”。到現在的蔡英文一直在鼓吹臺獨言論。——據人民網島內“臺獨”勢力阻礙統一進程謹 獻 給海峽兩岸和擁護祖國統一的同 胞 們課外延伸請你在今天以大陸中學生的名義給海峽對岸的臺灣同齡人寫一封信,談談你對臺灣回歸的感想、愿望或者建議。堅決擁護祖國的統一,大力宣傳“一國兩制”的政策。堅決反對和譴責一切分裂祖國的言行,敢于同不利于祖國統一的行為作斗爭。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本領,報效祖國。青少年在祖國統一大業中能做什么?責無旁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