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5張PPT。黃布袋,包銀珠,秋天一到滿地鋪。謎底:稻谷猜猜看稻作文化的印記 自學內容P56-P61自學提綱1、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2、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條件如何(從地形、氣候、河流、緯度等分析)?3、湄公河平原符合水稻生產的條件有哪些?4、水稻生產的環節是怎么樣?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特點和原因?5、稻作文化對人們生活的有哪些影響(民居、飲食、精神文化生活)?人工栽培水稻的發源地是哪里?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遺址的發現。1、水稻的發源【氣候】 【河流】【地形】【緯度】 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 水網密布。 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地處低緯,陽光充足。15°N水稻生產需要的條件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條件適宜重要水稻產區溫度適宜、雨水豐富。 充足水源,灌溉便利 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充足的陽光播 種插秧育秧收割曬谷田間管理2、水稻的生產環節平原:陸地上海拔高度較低(200米以下)的廣大平地。寬廣低平海蝕平原冰磧平原冰蝕平原沖積平原什么地方適宜生長水稻? 隆安縣按地形地貌劃分,丘陵地占有48.29%,喀斯特占31.5%,平原臺階占12.44%,中低山占1.6%,水域占6.11%,屬典型的山區縣。華 北 平 原3、水稻的習性喜溫:積溫2000~4500℃的地方適于種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適于種兩季稻,5300℃是雙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種三季稻。喜濕:每形成1千克稻谷約需水500~800千克。需精耕細作 結合水稻生產的環節,說一說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特色和原因? 特色:精耕細作,主要依靠人力 原因:當地的生產水平低下,同時人口稠密,能夠滿足水稻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稻作文化的印記民 居飲 食精神文化生活東南亞 南亞東亞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河湖密布,灌溉便利土壤深厚、肥沃中、低緯度,光熱充足☆緯度:☆氣候:☆水文:☆地形:☆土壤:平原地形,地勢平坦4、適宜水稻生長的自然條件屋頂坡度較大為了排水,懸空架設為了通風防潮,適應多雨環境。充足的水分[水渠和河流]民居繞稻田或河流形成懸空架設。民居特色干欄式建筑米飯米粉粽子飲食特色 春耕禮是泰國的一項由國王親自主持的宮廷大典,在每年的五月初舉行。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過好日,預兆豐年。 人們以此大典來祈求天神,保佑農家風調雨調、五谷豐登,這一天也是一年開始種植水稻的標志。精神文化活動柬埔寨的御耕節在柬埔寨的傳統節日,“御耕節”里,人們祭祀天神,祈求風調雨順,以期獲得好收成。越南的水上木偶戲水上木偶戲是越南民間的表演藝術,很多動作來源于水稻生產環節,插秧、打谷等。飲食:形成了以大米為中心的飲食結構 民居特色:干欄式房屋 民俗及信仰:形成了溫和內向、吃苦耐勞、耐心忍性、互助禮讓的民族性格特征衍生出諸多與稻作直接相關的民間習俗及樸素信仰民族性格:同學們能體會稻作帶給當地人的文化印記嗎?自然環境水稻生產人口密集民居特色飲食特點精神生活我們來整理一下!謝謝用機械種莊稼1、美國在哪里?2、美國農業發達的自然條件3、美國農業的生產方式是什么?4、為什么美國農業以機械化為主?5、美國人民的生活方式怎樣?自學提綱在圖中找出美國的主要山脈和河流,說一說美國中部平原相對于他們的位置。地理位置:地 形:氣 候:氣候特點:河 流:土 壤:自然環境中緯度,北溫帶土地遼闊,地勢低平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密西西比河,便于灌溉肥沃冬冷夏熱,降水較少1、美國中部平原的位置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之間,密西西比河從北到南貫穿平原的東部。2、美國中部平原與湄公河平原的異同相同點:都是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都有河網分布,有利于灌溉不同點:美國中部平原地處中緯度地區,熱量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因而是小麥、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產地。①土地平整,以旱地為主,適合機械化作業。?②地廣人稀,農業勞動力缺乏,要依靠機械化作業。?③科學技術發達,具有先進的農用機械。該特點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機械化生產有什么益處?美國中部大平原農業生產具有什么特點?高度機械化 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商品率很高公路、鐵路、水運,便于農產品輸出 結合以上的分析和課本P63頁的閱讀卡說說美國農業的生產特點?規模大、勞動力需求少、使用大型機械化作業、效率高、產量大、農產品商品化、儲存條件好、交通發達、、、 、、、 以高度機械化為主要特點的商品性農業對美國農場主們的吃、住、行、交往等生活方面有怎樣的影響? ①生活水平較高。?②住房寬敞,還有很大的糧倉和農用機械房。?③出行都要依靠汽車等交通工具,農莊位于公路附近。?④人們居住比較分散,相鄰農場距離較遠。 對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國大平原,至少列出四點,表明它們在景觀或人們生產、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之處。水稻玉米、小麥、大豆人口稠密人口稀少人力機械高腳樓平房或矮層樓房自然環境用機器種莊稼商品性農業人口分散交通發達人們生活 不同的區域由于自然環境的千差萬別,會形成各具風格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正是由于不同才絢麗多彩。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走適合自己發展道路。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