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知識點梳理1.當一名小小氣象員,要學會測量氣溫、辨認風向、判斷風力大小描述云量和雨量等。2.人體感官對物體的大小、輕重和冷熱的感覺通常不是準確的,需要科學儀器來幫助測量。3.物體的冷熱程度叫作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氣溫計是測量 氣溫的科學儀器。4.用氣溫計測量氣溫時,一般選擇室外沒有陽光直射、通風的地方。5.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通常用八個方向來表示風向。6.風向標是測定風向的科學儀器。風向標箭頭的指向就是當前的風向。7.測定風向時,要用一段時間內出現(xiàn)最多的風向作為觀測結果。8.風力是指風吹到物體上所表現(xiàn)出的力量的大小。9.我們一般根據(jù)風速的大小把風力的大小分為18個等級,最小是0級,最大為17級。10.氣象臺用風力計來測量風力的大小。11.生活中,我們常通過觀察戶外物體的狀態(tài)來估測風力的大小。12.做簡易風力計時用到的材料有量角器、直尺、黑筆、棉線、乒乓球、透明膠帶。量角器上的30度、60度和90度刻度線分別代表微風、中風和大風。13.云塊占全部天空面積的多少叫云量,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天空中的云量來描述天氣。14.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沒有蒸發(fā)、滲透、流失而積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為單位。15.天氣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制作《氣象科普小報》要選擇一些同學們想要了解的知識,還要配一些圖片,版面要生動活潑。16.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氣候是一個地區(qū)多年的天氣特征。第二單元知識點梳理1.小鴿子是從鴿子蛋中孵化出來的,鴿媽媽產(chǎn)生的卵,要經(jīng)過大約17天孵化,鴿寶寶就會破殼而出。2.雞和貓頭鷹都是先產(chǎn)卵,再孵化。小貓和小狗都是在母體內發(fā)育到一定階段后才生出來的。3.像貓、狗這樣在母體內發(fā)育到一定階段后才出生的動物叫胎生動物。像雞、貓頭鷹這樣由脫離母體的卵孵化出來的動物叫卵生動物。4.像鴿子、燕子這樣身體覆蓋羽毛、長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動物叫作鳥類。5.我們常見的動物分為鳥類、哺乳類、魚類、昆蟲類。6.哺乳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主要包括頭、頸、軀干、四肢等部分,身體表面有毛,體溫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7.魚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表面大多有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終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過產(chǎn)卵繁殖后代。8.昆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對足,一般卵生。9.動物的一生要經(jīng)歷出生、生長發(fā)育、成熟、衰亡的生命過程。成熟的動物能夠繁殖下一代。10.蝴蝶的一生經(jīng)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11.人出生后經(jīng)歷了嬰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階段。12.人的一生經(jīng)歷了出生、生長發(fā)育、成熟直到衰亡的生命過程。13.地球上的動物不斷減少會導致物種滅絕,還會造成生態(tài)不平衡,甚至人類也無法生存。14.大熊貓被譽為我們的國寶,白鰭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鱷魚。15.我們通過建立保護區(qū)、人工繁殖等方式來保護珍稀動物。第三單元知識點梳理1.高錳酸鉀具有腐蝕性,要用藥匙取放。高錳酸鉀溶液也不能直接接觸。2.高錳酸鉀溶解在水中,液體顏色會變成紫色。3.被溶解的物質最終都均勻地分布到水中。有的物質溶解得快,有的溶解得慢。4.猜想假設要以我們已有的經(jīng)驗和所學知識為依據(jù)。5.制訂攪拌是否能加快白糖溶解速度的實驗時,在兩杯子里同時放同樣多的水和白糖,只有一個因素不同:一杯攪拌,一杯不攪拌。實驗證明,攪掉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6.制訂水溫能否加快溶解速度的實驗時,除了水溫外,其他條件都要相同且保持不變。實驗證明,升高水的溫度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7.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種方法進行探究,我們將體會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8.制訂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食鹽的實驗中,要把10克 食鹽分成若干包,每次放一包,最后沒有溶解完的那一包不 算在內。9.物質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質在100 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量也是不一樣的。10.在20°C時,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鹽,204克白糖,74克味精,9.6克小蘇打。11.在設計對比實驗時,要確定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其中不同條件只有一個,其他條件盡量保證相同,這樣實驗才公平。12.在影響白糖溶解快慢的各種因素中,熱水對白糖溶解快慢的影響比正常攪拌對白糖溶解快慢的影響大得多。13.通過攪拌、升高水的溫度、把方糖研磨成更小顆粒的方法可以加快方糖的溶解。14.可以溶解在水中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快慢與液體是否被攪拌、水的溫度及顆粒大小有關。第四單元知識點梳理1.套在瓶子里的氣球,只能吹大一點點,是因為瓶子里的空氣占據(jù)。2.在杯子底部緊塞一團紙,然后將杯子垂直倒扣著壓入水底,杯子里的紙團不會濕,是因為杯子里的空氣占據(jù)著空間,使水流不到杯子中。3.空氣占據(jù)著一定的空間,并且充滿各處。4.廚房里的排風口要設在高處是因為熱空氣向上跑,裝在高處方便熱空氣排出去。5.使用蠟燭時要注意安全,防止燒傷自己或他人。6.“放飛塑料袋”實驗可以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進行,并且注意不要讓電吹風的高溫部分靠近手和塑料袋。7.從“轉動的紙蛇”和“放飛塑料袋”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熱空氣會上升。8.暖氣片旁邊的空氣受熱上升之后,留下的空間被冷空氣占據(jù)了。9.為了控制爐子里煤炭燃燒的火力,人們在爐子的下方安裝了一個風門,門開得大一些,流進爐子里的冷空氣就多一些,爐子里的火也就會旺一些。10.室外大樹的搖擺、旗子的伸展、春天楊樹飛絮,這些都是空氣流動的蹤跡。11.大自然里流動的空氣就是風,風的形成和空氣受熱會上升有關。12.大自然里的空氣會流動,主要和大自然中不同地方的空氣受熱不均有關。13.白天陸地上氣溫高,海洋上氣溫低,陸地上空氣受熱上升,海洋上的冷空氣就會沿著海面水平流向陸地,這樣就形成了風。晚上陸地上的氣溫下降得快,比海洋上的氣溫低,陸地上的冷空氣就會水平流向海洋,也形成了風。14.拉風箱、吹風機、擠壓氣囊等可以制造出風。15.風對我們有好處也有壞處。在舉例說明風的好處和壞處時要以事實為依據(jù)。16.風能是無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風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17.在缺燃料、交通不便的沿海島嶼、草原牧區(qū)、山區(qū)和高原地帶,非常適合利用風力發(fā)電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