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社會法治試題卷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_________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條萬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效慶。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并檢閱受閱部隊。 A. 70 B.60 C.65 D.752. 1921年胡適的《希望》:“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下列表述與這首詩有直接聯系的是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C.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D.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3.1919年6月《新聞報》載:“此次滬(上海)上風潮始由學生罷課,繼由商人罷市,近日將有勞動工人同盟罷工。初因青島外交……后即以釋放京師被捕學生,并罷斥曹汝霖等三人為要求條件?!鄙鲜鲂侣勚型嘎对擄L潮的信息有①已擴展到上海? ②爆發的導火線? ③學生是運動的先鋒? ④運動具有反帝愛國性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達州某中學九年級同學在復習中國歷史時,整理了如下資料:“中共一大的召開”、“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據此判斷,他們復習的學習主題是A.?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B.?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C.?近代化的進步?????????????????????????????????????????????????????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5.一位西方史學家在論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說:“由于導致戰爭的外交活動是秘密進行的,最初沒有人確知哪些國家是有罪的。”這種觀點A.正確,這場戰爭確實沒有人知道責任在誰 B.正確,這場戰爭是秘密外交的結果C.不正確,它忽視了這場戰爭是帝國主義爭相掠奪的產物,雙方都有責任D.不正確,它認為兩大軍事集團發動戰爭都是無罪的、正義的6.面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尋找對策。下列歷史事件的發生,與這次經濟危機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A.?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B.?希特勒上臺,德國法西斯統治的建立C.?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D.?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建立7.1937年,某報紙評論:“平時軍人開小差,一般人夸為精明干練;今日壯丁逃兵役,人人普遍罵為冷血動物?!边@主要是因為 A.井岡山根據地創建 B.抗日救亡運動高漲 C.百團大戰鼓舞人 D.抗日戰爭即將勝利8.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對解放后中國社會性質的設想是 A.由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 D.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9.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①太平洋戰爭爆發 ②蘇德戰爭爆發 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④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10. 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說:“1895年中國有三個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選擇不同,但他們的目標一致。 A.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 B.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C.建立資產階級專政 D.喚醒國人與列強抗爭11.2019年,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要把提脫貧改堅正確方向,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聚力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加大對非貧困縣、貧困村內貧困人口的支持,嚴格執行貧困縣退出標準和程序,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這 ①有利于實現總體小康 ②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體現了共享發展理念 ④有利于實現同等富裕,維護公平正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下列四位同學的觀點,正確的有①甲:創新僅僅是靈光乍現的頓悟 ②乙:創新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③丙:創新只能是從無到有的發明創造 ④?。簞撔驴梢允菆F隊集體的創造活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下表為我國近兩年部分科技成就,表中成就的取得令國人備受鼓舞,因為科技進步和創新是時間科技成就地位2017年5月18日“可燃冰”試采成功全球首例2018年10月24日珠港澳大橋正式通車世界十大最長跨海大橋之首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終于成功看陸在月球背面全球首例①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 ②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③引領國家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國際競爭的實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边@是因為①只有法治才能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②只要走法治道路就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③只有法治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④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以下屬于政府發揮管理和服務作用的是①環境部門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②政府聽取社區居民意見增加基礎設施 ③中共通州區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④某村村委會積極關注該村的困難群眾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題,每題10分,共50分)16.(10分) 孫中山,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 材料一:孫中山生平大事記 出生 就任臨時 去世大總統 1866 1905 1912 1924 1925 材料二:曾幾何時,已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 ——《孫中山選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根據材料一,概括孫中山出生時的社會環境。(2分)(2)結合孫中山的生平大事,在材料一的A、B中填上孫中山的相關歷史事件,并分別說說該歷史事件中孫中山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以及該思想對之后的革命發揮了怎樣的作用。(6分)(3)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根據材料分析”革命“失敗的原因。(2分)17.以“抗日戰爭”為例,同學們共同探討歷史學習的方法?!局谱髂甏摺恐袊谷諔馉幍?br/>年代尺【史論結合】材料一:材料二:從1937年到194 1年,中國獨力抗戰,抗擊了在中國本土的50萬到70萬敵軍——大約日本總軍力的一半——此外還有20萬到70萬的駐東北關東軍。在1945年戰爭結束時,230萬日本的海外派遣軍中有120萬被釘在了中國。——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大利亞,打下印度……”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 1945年 (1)請將年代尺中的①補充完整,并寫出它在抗戰進程的影響。①是________,影響:________。 (2分)(2)閱讀材料一,解讀寶島臺灣的不同歷史境況與哪些史實相關。 (4分) (3)對比半個世紀來寶島臺灣的境況,闡述抗日戰爭勝利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2分)(4)閱讀材料二,概括評析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性。 (2分)18.(10分)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穿越歷史滄桑巨變,回望90多年前那段苦難和輝煌。材料一:剛剛成立了六年的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這種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決議》批判了"左"傾機會主義的軍事路線,重新肯定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要求紅軍迅速完成從陣地戰到運動戰的轉變,靈活機動地運用戰略戰術,為創建新的根據地而斗爭?!? ——摘自《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材料三:中國共產黨把敵人視為“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團結和凝聚成萬眾一心的不可戰勝的力量。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中的“繼續戰斗”是指哪一歷史事件?簡述該事件在中黨歷史上的地位。(3分)(2)這次會議是在什么嚴峻形勢下召開的?會議前后的形勢發生了變化?(3分)(3)根據材料三中的圖片和文字,概述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是怎樣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的?(4分)19.材料一:2018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做好改革工作意義重大。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江等地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投訴舉報難等問題,從優化審批流程入手,推動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各地區要結合實際,善于從基層和群眾關心的問題上找出路、找辦法,加大體制機制創新,以實際行動增強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材料二:2019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相比經濟增速,中國更看重發展質量,追求“穩中求進”“穩中向好”。作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中國的“穩”“進”“好”,是世界之福。中國進則世界進,中國好則世界好。(1)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強調“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4分)(2)為什么要“以實際行動增強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3分)(3)“中國進則世界進,中國好則世界好”說明了什么?(2分)(4)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騰飛讓中國人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1分)20.材料一:.我國每年產生生活拉圾產生量約4億噸,垃圾圍城己經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嚴重問題,實際上生活垃圾也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而我國大多數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而如今,我們美麗的家園遭到了人為的破壞。(1)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是什么?(2分)(2)請依據建設法治中國的有關知識,談談怎樣才能使我國垃圾分類工作做到規范有序?(4分)材料二:學校附近有一條交通要道,由于沒有設置紅綠燈,此地常常發生交通事故。(3)你是一名天天從此經過的中學生,對于這一切,你認為你該怎么做?從參與民主生活的角度說說這么做的理由。(4分)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題號1234567答案89101112131415二、問答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16.(10分)(1)(2分)(2)(6分) (3)(2分) 17.(10分)(1)(2分) (2)(4分)(3)(2分)(4)(2分) 18. (10分)(1)(3分)(2)(3分) (3)(4分) 19.(10分)(1)(4分) (2)(3分) (3)(2分) (4)(1分)20.(10分)(1)(2分) (2)(4分) (3)(4分)試卷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0分)1-5ABADC, 6-10DBDDA, 11-15BCAC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題10分,共50分)16.(1)內:清王朝的腐朽統治搖搖欲墜。外:西方列強加緊侵略中國,民族危機日趨嚴重。(內外兩個角度回答得2分)(2)A:1905年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提出了“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革命綱領。(3分)B: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3分)(3)資產階級革命(或辛亥革命)(1分)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1分)17.(1)“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2分)(2)①史實1:甲午戰爭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把臺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2分)②史實2:抗戰勝利,被日本割占的臺灣,回到祖國懷抱。(2分)(3)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谷諔馉幍膭倮?,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2分)(4)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的配合了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戰爭作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2分)18. (1)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3分)(2)形勢: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長征。(1分)變化: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是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分)(3)抗日戰爭時期,與國民黨開展第二次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對日作戰,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 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加速了全國的解放。(2分)19.(1)①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②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③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④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4分)(2)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面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才能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評分說明:任意3點得3分)(3)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2分)(4)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1分)20.⑴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分)(2)①立法機關要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垃圾分類做到有“良”法可依;②行政機關要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加強對垃圾分類處理的監管;③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依法打擊垃圾分類中的違法行為;④廣大公民要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依法維權,發現垃圾亂放的行為向有關部門舉報。(各1分)(3)向政府部門反映,要求增設紅綠燈。(1分)公民要增強民主意識,提高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1分)公民要積極行使監督權(公民要增強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民主監督)(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社會模擬試卷_770.doc 社會答卷_772.doc 社會答案_771.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