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上冊科學概念卷第一課 植物需要水分1.水分是生物的基本需求之一。2.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在水分的參與下進行。第二課 水分的吸收1.根是植物體的重要器官。2.大多數植物的根系都比較發達,分布較廣。3.根深入土壤,并向四周延伸,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第三課 水分在莖里運輸1.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分布越廣,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能力就越強。2.植物的莖都有導管。導管是植物體內的一種輸到組織。3.植物的莖里的導管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輸送到植物體的各部分,提供植物體各個部位生長所需的水分和礦物質。第四課 葉會蒸騰水分嗎1.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植物通過根系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水分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會通過葉片以蒸騰的形式蒸騰到大氣中。2.植物葉片蒸騰水分的快慢與葉片總面積有關。3.植物蒸騰的意義是可以幫助礦物質的吸收。第五課 植物需要陽光1.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需要陽光,葉片是植物吸收和利用陽光的主要器官。2.葉在莖上的排列方式是與葉吸收陽光的功能相適應。3.植物的葉柄長短,葉片牌類角度和著生方向各不相同,形成葉在莖上互不遮擋的鑲嵌排列現象,滿足植物對陽光的需求。第六課 探究技能:猜想1.對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猜想,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2.陽光照射到金魚藻上,金魚藻的葉片持續釋放許多小氣泡。3.保鮮膜能隔絕空氣。第七課 植物能夠利用陽光1.植物生長需要水分、空氣和二氧化碳等。2.葉片將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稱營養物質,并釋放氧氣。3.植物的葉片是制造營養物質的“加工廠”,太陽光是這座加工廠的能量來源。4.地球上的氧氣主要來自于綠色植物。幾乎所有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氣,并排放處二氧化碳。第八課 植物生長還需要什么1.土壤為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不但能固著植物,還能為植物生長儲存水分、空氣和礦物質,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2.土壤里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礦物質。3.有的礦物質是土壤中固定的;有的來自動植物的腐化;有得是人們添加進入的,如肥料。這些礦物質溶解在水中,被植物吸收后,植物就獲得生長所需的養分。4.溫室晚上開很多燈是對植物來控制光照的需求,蔬菜大棚覆蓋塑料薄膜是對植物控制光照的需求。第九課 花朵里的“育嬰房”1.一朵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其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2.雌蕊由花柱、柱頭等子房組成,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3.兩性花的子房壁將來發育成果實的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4.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花屬于兩性花,如木棉花、李華、桃花、梅花、百合花第十課 開花結果的奧秘1.節瓜上由雄花和雌花,其中雌花雌蕊的子房能發育稱果實。2.當雄蕊花藥中的花粉成熟后傳到雌蕊的柱頭上,植物就完成了傳粉過程,只有經過傳粉后,雌花的子房才可能發育成果實。3.在自然界中,像玉米花那樣借助風力傳粉的花屬于風媒花,像桃花那樣借助昆蟲和鳥等動物傳粉的花屬于蟲媒花。4.閉花傳粉方式可以是植物在不良環境條件下也能完成繁殖過程。5.在大自然中,絕大多數植物借助風或昆蟲、鳥等動物完成傳粉過程。6.利用人工幫助植物授粉,往往可以是植物結出更多的果實。第十一課 種子的傳播1.植物的果實和種子成熟后,通過不同的方式脫離母體,落在適宜的環境中就能萌發生長。2.植物的果實和種子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傳播,有的借助果實破裂的力量彈射到周邊,有的借助風、水或動物以及人類傳播到遠處。第十二課 植物的營養繁殖1.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大部分植物的種子都可以繁殖處新的植株。2.用嫁接的方法,可以使一株植物開出不同顏色的花。3.在自然界中,除了種子繁殖的方式之外,很多綠色植物還可以利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第十三課 母雞生蛋了1.雞蛋殼并不是密封的,表面有很多細小的氣孔。2.鳥卵的結構包括卵殼、卵殼膜、卵白、卵黃膜、卵黃、系帶、胚盤、氣室。3.母雞的卵細胞和公雞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第十四課 卵生動物1.卵生是動物的一種普遍的繁殖方式。2.大多數種類的動物如昆蟲、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魚、鳥等都是卵生動物。3.鳥類與許多動物不同,在繁衍后代的過程中,會經歷求偶、筑巢、交配、產卵、孵卵、育雛等一系列過程。第十五課 胎生動物1.貓在繁殖后代的過程中,必須先進行卵細胞和精子的受精過程。2.胚胎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均由母體提供。3.胎生動物的受精卵發育稱胚胎,再由胚胎發育成幼崽的過程都是在母體體內完成。4.生命個體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植物和動物都會以不同的繁殖方式產生新個體。第十六課 特殊的繁殖方式1.與胎生動物不同的是,孔雀魚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來自卵黃,而不是直接由母體供給。2.在自然界中,一些鯊魚和部分爬行動物也以卵胎生的方式繁衍后代。3.卵胎生是一種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間的繁殖方式。4.卵生、卵胎生和胎生是動物最常見的繁殖方式。5.苔蘚和蕨類植物是生長在墻角等潮濕環境中的常見植物。第十七課 無處不在的水 1.地球表面月71%是海洋,所以,在太空看見的地球更像是一個“水球”。2.地球上的水分布廣泛,它以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形式分布于海洋、陸地以及大氣之中,形成各種水體,共同組成地球上的水圈。3.地球上的水資源中,絕大部分是海水,只有2.5%屬于淡水。4.人類的生活用水主要來自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在一些地表水資源不足的地區,則以地下水作為當地主要供水水源。第十八課 水去哪里了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清洗衣物。無論在哪個季節或什么天氣,濕衣物經過晾曬后都會變干。2.水變成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以氣態的形式存在,這個過程就是蒸發。3.江、河、湖、海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會出現表面蒸發現象。4.地球上大量的液態水存在于海洋、河流和湖泊里,土壤赫爾職務中也有水的存在。5.水在不同溫度下都可以蒸發。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溫度越高,蒸發速度越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越多。第十九課 空氣中由水嗎1.空氣中含有水蒸氣。2.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滴,這樣的過程就是凝結。3.每年2~3月份,我國南方經常出現室內地板、墻體、玻璃等物體回潮出水的現象,俗稱“回南天”。4.云、霧、露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它們都是由水蒸氣遇冷后凝結發生變化而形成的。5.霜也是人們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的形成與露相似。霜是由水蒸汽直接變成冰晶。第二十課 網絡課堂:調查各地的空氣濕度1.濕度是指空氣內含有水分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氣干濕的程度。2.空氣濕度常用相對濕度來表示。3.如需搜集空氣濕度的數據,可以使用操作方便、簡單直接的家用溫濕度計測量。第二十一課 水降下來了1.天空中經常漂浮著各種各樣的云,其中雨層云、積雨云常會帶來雨水。2.降水有許多種形式,除降雨、降雪外,有時還會降冰雹。3.冰雹是在云里形成的。4.冰雹云是一種特殊的積雨云,它的垂直高度達8000米以上。第二十二課 雨落到了地面1.降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2.一部分雨水會蒸發到大氣中,其他的雨水會滲入泥土里,或者從地面上流走。3.雨水落到不同地面時,我們要觀察流動的快慢、方向、水量變化。第二十三課 流水的力量1.不流水會夾帶著泥沙甚至礫石向前移動,這就是流水的搬運作用。2.在流水的沖刷下,河岸會被侵蝕。3.流水的力量很大,不僅會侵蝕地表,還會搬運泥沙和沙石。4.當河道中的水流速度變慢,水流挾帶的泥沙會逐漸沉積下來,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第二十四課 自然界的水循環1.自然界中的水會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斷地往復運動,形成水循環。2.在水循環中,江、河、湖、海等水體及植物中的水分蒸發稱水蒸氣。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形成云,再以降水的形式從天空回到地面,流入江、河、湖、海,或者被植物吸收,然后水再次蒸發。3.水循環不僅對生態、氣候、地貌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將水、空氣、土壤和生物很好地聯系起來。第二十五課 物質變化了1.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物質變化。2.在自然界里,物質變化無處不在。3.水可以變成水蒸氣,鐵制品會生銹,木柴燃燒時會發光發熱,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鹽等。4.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物體在變成時,有的生成樂新的物質。第二十六課 設計與制作:人造“雪”景1.鹽水蒸發后,可得到鹽的結晶。這些結晶看起來像雪,我們可以通過結晶的方法,利用鹽溶液制作人造“雪”景。2.在制作鹽結晶的“雪”景模型時,石棉網的作用是使受熱均勻。3.在制作人造“雪”景時,結晶的顆粒越細越好,效果越好。第二十七課 把物質混合起來1.有些物質混合在一起后,會立即發生變化,例如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2.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會產生大量的氣體。這些氣體在溶液中釋放出來,就形成樂氣泡。3.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就會聲稱白色沉淀物,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第二十八課 牛奶變塑料1.牛奶是常見的一種營養飲料2.熱牛奶與白醋混合后產成了很多的沉積物i,這些沉積物就是塑料。3.將牛奶加熱的目的是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與醋混合。4.熱牛奶與白醋混合和產生的沉淀物,不是牛奶。第二十九課 物質的燃燒1.燃燒是一種常見的物質變化現象。2.燃燒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3.許多物質可以燃燒,我們把這些可以燃燒的物質稱為可燃物。4.物質的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達到足夠的溫度才能夠燃燒。不同的物質的燃燒所需要的溫度不同。5.物質的燃燒需要一定的條件:物質本身是可燃物,有助燃的空氣(或氧氣)以及達到燃燒的溫度。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第三十課 怎樣讓火熄滅1.使用完酒精燈后,通常用燈帽蓋滅火焰。2.滅火的關鍵就是要控制燃燒需要的條件。3.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第三十一課 專題探究:鐵生銹的原因1.鐵生銹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2.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3.鐵生銹實驗中,用膠塞塞住試管,可以阻止空氣對實驗的影響。第三十二課 生銹于防銹1.鐵生銹是一種常見的物質變化過程,不但會縮短鐵制品的使用壽命,還會給生產、生活帶來影響。2.鐵的顏色是銀白色的,而鐵銹的顏色是暗紅色的;鐵的表面很光滑,而鐵銹的表面有很多小孔。3.鐵能夠被磁鐵吸引,鐵銹也能被磁鐵吸引。4.把鐵與空氣、水隔絕開是防止鐵生銹的好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