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 學 案(教師用) 學習內容怎樣放得更大 教材P10--- 11學習目標科學概念:1.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的更大;2.顯微鏡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過程與方法:1.用兩個放大鏡組合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2.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物體;3.閱讀課文中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識到人類發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2.認識到科學的不斷發展,會促使技術不斷地改進,而技術的發展,又會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3.學習科學家對科學制作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重點難點重點:懂得人類的不懈追求促進了顯微鏡技術的不斷進步;難點:用兩個放大鏡組合自制簡易的顯微鏡。學法指導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準備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或現成的紙筒)、剪刀、膠帶等。導學流程訓練內容自我完善一、課前導學我們已經能熟練地使用放大鏡來觀察一些細小的物體了,但是同學們也知道一個凸透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怎樣才能把物體放得更大呢? ①自主訓練(時量: 10 分鐘)1、通過閱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2.通過自學課文,請各小組討論交流。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4.還有哪些你想知道的?自學教材P10-11,了解本課所學內容二、課中導學:(一)做個簡易顯微鏡1.用兩個放大鏡自制一個簡易的顯微鏡,了解制作步驟;2.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②合作訓練(時量:15 分鐘)1.展示自制的簡易顯微鏡(步驟):1)準備兩個放大鏡; 2)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3)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4)將準備好的兩個放大鏡固定起來。2.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我們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發現?把我們的發現記錄下來。在17世紀,人們發現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明顯提高了放大能力。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外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大了。這就是早期的顯微鏡。顯微鏡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它使人類的視野一下子拓寬了許多。導學流程訓練內容自我完善③達標訓練(時量: 10 分鐘)1.生物學家 列文虎克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2.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 200萬倍 倍。3.光學顯微鏡的鏡片( A ) A.兩塊都是凸透鏡; B.兩塊都是凹透鏡; C.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透鏡。4.一般情況下,下列三種器材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 B ),放大倍數最小的是( C )。A.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放大鏡5.科學家選擇( B )來觀察SARS病毒。A.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放大鏡6.把制作簡易顯微鏡的制作步驟按照先后順序排列起來。A.將準備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起來; B.準備兩個放大鏡; C.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 D.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 ( B )- ( A )- ( D )- ( C )(二)顯微鏡的發展學生自己收集資料簡單了解顯微鏡的發展史④拓展訓練(時量: 5 分鐘)顯微鏡的發展史:1)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顯微鏡:17世紀,荷蘭詹森父子制作的光學顯微鏡;(1500倍)2)1932年德國科學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電子顯微鏡;(200萬倍)3)1983年人們又發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橫向可達0.1納米)1.一般情況下,下列三種器材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 B ),放大倍數最小的是( C )。A.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放大鏡2.光學顯微鏡的鏡片( A ) A.兩塊都是凸透鏡; B.兩塊都是凹透鏡; C.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透鏡。板書設計: 第四課 怎樣放得更大肉眼看 希----放大鏡 望----兩個凸透鏡組合 看----光學顯微鏡 到----電子顯微鏡 更----掃描隧道顯微鏡 多 …… ……課后反思:(4)本課是在前幾課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基礎上,探究如何使物體放得更大?其實是引導學生經歷人類探索發明顯微鏡的過程。并閱讀教材中“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學生很自豪,感覺自己也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很有成就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