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課件+教案+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課件+教案+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年級 七年級
主備人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
1、閱讀教材,搜集資料,學習微課,能夠講述東晉興亡概況;能夠解釋“王與馬,共天下”現象的原因;講述祖逖中流擊楫、聞雞起舞的故事。2、結合地圖,指出南朝:宋齊梁陳的地理位置,知道南朝政權更替,說出宋、梁時期的社會狀況。3、閱讀教材,結合材料,學習微課,對比江南地區的不同,歸納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列舉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總結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討論歸納民族遷徙的影響;聯系現實思考人口流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重難點)
【課堂教學流程】
【學案自學 梳理知識】任務一:【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記錄反饋老師。東晉的興亡1.背景:316年,內遷的 匈奴人 滅掉西晉。2.建立:317年, 司馬睿 重建晉王朝,以為 建康 都城,史稱東晉。3.發展:東晉初年,曾收復 黃河 以南的部分地區。4.興盛:東晉在 淝水之戰 中戰勝前秦,相對穩定的局勢使江南出現了“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5.滅亡:420年,東晉滅亡。 南朝的政治1.南朝:420—589年,南方政權相繼出現、 宋 齊、 梁 、陳四個王朝,都在 建康 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2.繁榮: 宋朝 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時,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3.衰?。毫何涞凼捬軙r,政治日益敗壞,南北實力對比中 南朝 ,處于明顯劣勢。 江南地區的開發1.秦漢時期: 北方和南方 經濟發達,是全國經濟重心;江南地區地廣人稀,農業生產落后。2.東晉后期: 長江中下游地區 得到開發,經濟迅速發展起來。(1)原因。①北民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 勞動力 ,帶來了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②優越的 自然條件 。③社會比較安定。④南下移民和南方當地民眾的共同努力。表現。①農業:大量荒地被開墾,耕地面積增加,興修很多 水利 工程;農業生產技術有很大改進;實行農業的多種經營。 ②手工業:快速進步,繅絲、織布、 制瓷 、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有顯著發展。 ③商業興旺和城市繁榮: 建康 是南朝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務二:【小組探究】學習微課:東晉南朝的政權更迭,結合教材內容,小組合作,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講述東晉的概況; 問題2:結合材料,知道“王與馬,共天下”的史實,分析為什么東晉出現這種現象? 問題3:搜集資料,講述祖逖中流擊楫、聞雞起舞的故事。 任務三:【小組探究】學習微課:江南的開發,結合教材內容,小組合作,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研讀材料,說出兩則材料描繪的江南有何不同?材料一:(江南)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史記》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 問題2: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有哪些? 《晉書·食貨志》記載東晉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谷帛殷阜, 幾乎家給人足矣?!? 問題3: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的表現有哪些? 問題4:江南地區開發的影響? 問題5:結合地圖說出人口南遷的區域大致是哪里?民族遷徙在我國歷史上有什么重要意義? 【精講點撥 總結歸納】任務五:【動動手】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 【檢測提升 鞏固新知】單項選擇題1.西晉和東晉的建立者分別是( B )A.司馬昭 司馬炎 B.司馬炎 司馬睿 C.司馬懿 司馬炎 D.司馬昭 司馬睿2.唐朝大詩人杜牧有一首名篇《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痹娭兴龅摹澳铣彼膫€朝代更迭發展的順序為( A )A.宋、齊、梁、陳 B.宋、梁、齊、陳 C.齊、宋、梁、陳 D.宋、陳、齊、梁3.(2016?鹽城中考)東漢末年,關中地區人口從240萬減少到50萬,揚州從320萬增加到433萬,荊州(今湖北境內從359萬增加到620萬。導致這一時期南北人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 )A.江南地區開發 B.北方戰亂頻繁 C.經濟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強4.經濟重心的南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歷史現象,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那么,秦漢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在( D )A.東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5.(2015?濱州學業考)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以開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先進技術 B.南方的自然條件優越 C.江南統治者行仁政 D.南方社會較為穩定6.宋、齊、梁、陳,因為都城都在一個地方,都偏安于江南,統稱為南朝,南朝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是( B )A.洛陽 B.建康 C.臨安 D.寧波
【課后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知道兩晉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遷和江南地區的開發。

1:通讀教材,完成自學檢測,初步了解教材知識。并記錄疑惑點,培養自主學習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2:閱讀教材,搜集資料,學習微課,能夠講述東晉興亡概況;能夠解釋“王與馬,共天下”現象的原因;講述祖逖中流擊楫、聞雞起舞的故事。
3:結合地圖,指出南朝:宋齊梁陳的地理位置,知道南朝政權更替,說出宋、梁時期的社會狀況。
4:閱讀教材,結合材料,學習微課,對比江南地區的不同,歸納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列舉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總結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討論歸納民族遷徙的影響;聯系現實思考人口流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

教學重點:江南地區開發的相關情況。
教學難點: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


(一)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來


播放視頻配樂詩朗誦《憶江南》:白居易的詩描繪了唐朝時的江南風景如畫,讓我們對江南產生了無限神往,那么江南包括哪些地方?今天,江南比北方發達,而在古代卻是江南落后于北方,江南地區是怎樣開發的?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江南地區的開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到江南,感受古代江南的變化。(板書本節課題)我們先來了解東晉的歷史。


(二)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自學識記】結合電子教材或者教材,識記冷戰的發生、德國的分裂、北約和華約等基本史實。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標導學一:東晉的興亡
自主閱讀課本完成下列問題。
1.東晉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東晉為何不能恢復中原?淝水之戰后,東晉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呈現出什么局面?
(1)317年,司馬睿,建康;
(2)朝廷對北伐將領心存疑慮,多方牽制,使北伐缺乏后援;
(3)“荊揚晏安,戶口殷實”。
2、東晉的統治:
(1)政治:依靠王導為首的南北大貴族。


材料研讀
〔元〕帝初鎮江東,威名未著,敦與從弟導等同心翼戴,以隆中興,時人為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br/>                                     ——《晉書》
司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間,王導位高權重,聯合南北士族,運籌帷幄,縱橫捭闔,政令己出。王敦則總掌兵權,專任征伐,后來又坐鎮荊州,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權傾內外,司馬睿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導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賀,表示愿與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這就是“王與馬,共天下”由來。
(2)軍事上:多次進行北伐。
東晉初期,多次進行北伐,曾收復了西晉時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由于東晉朝廷對北伐將領心存疑慮,多方牽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終未能收復中原。
教師講解:東晉想收復中原地區,統一全國,而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也想統一南方地區。南北方之間曾展開過多次征戰,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淝水之戰”。
聞雞起舞的故事
晉朝人祖逖胸有大志。起初他不喜歡讀書,后來發奮攻讀,與志同道合的劉琨在司州(今洛陽一帶)擔任文官小職,晚上經常蓋著一床被子聊天,談起國家大事,二人慷慨激昂。一天半夜,祖逖被遠處傳來的雞鳴聲驚醒,就把劉錕叫醒說:“你聽雞都叫了,我們起來練功吧!”二人同到院子里舞劍,一直練到天亮。晉元帝時,祖逖在南方任豫州刺史,北渡長江討伐匈奴貴族,收復了中原不少失地。
3、東晉的滅亡:
東晉末年。政權落入武將手中。420年,東晉滅亡。中國歷史從此進入南北朝時期。
目標導學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的更替:
什么是南朝?南朝相繼經歷了哪幾個朝代?都城在哪里?
420-589年,中國南方政權更迭頻繁,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
2.南朝的政治:
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哪個?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后期為什么會處于劣勢?
①皇帝勢力萎縮,鎮守地方的貴族和將領勢力強大。②皇帝對官員的放縱,導致政治日益敗壞。③大規模叛亂,導致千里絕煙,人跡罕見。
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治上的特點是局勢動蕩,王朝更迭頻繁,但也正是這一時期,江南的社會經濟卻得到迅速的開發與發展。這是為什么?



目標導學三:江南地區的開發
1.江南地區經濟狀況
江南地區 表現
三國以前 三國前,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大部分在北方,長江以南許多地區非常落后
東晉南朝時期 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農業迅速發展,福建廣東等地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2.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活火耕而水溽,……無積聚而多貧”
——《史記》
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豐收),則數郡忘饑。絲錦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宋書》
閱讀兩則材料,思考,為什么兩則里面描述的江南有不同?

原因:漢代的江南地區尚未開發;魏晉以來江南地區逐漸得到開發。
2.魏晉以來,江南地區為什么會得到開發?江南地區開發的表現有哪些?
原因:①北方人口南遷,給江南帶去了勞動力以及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
  ?、诮系貐^自然條件優越。
   ③江南地區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
   ④南北雙方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
表現:農業:荒地開墾、水利工程的修建、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
   手工業: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
   商業:南朝時的建康成為當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
3.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4.結合本節課的內容思考: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哪些啟示?
①要引進先進的技術。 ②要政治清明,保持社會安定。
③發展經濟要因地制宜。④加強區域間經濟合作與交流等。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戰亂較少,社會穩定,統治者大都注重發展農業,積極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生產技術,改變了江南農業“火耕水耨”的原始狀況,轉而進入精耕細作階段。這樣,江南很快形成為新的農業經濟區,同時手工業、商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使南北經濟的發展趨向平衡。



教學反思:
借助一些成語典故,讓學生去感悟人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課后的社會調查,既讓學生在生活中去認識人口遷移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又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東晉依靠北方南遷和南方本地的世家大族建立其統治,大權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共40張PPT)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部編版 七上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白居易
新知導入
我國江南地區山美、水美、人更美。不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那么,歷史上江南經濟發展情況是怎樣的呢?
目標1:通讀教材,完成自學檢測,初步了解教材知識。并記錄疑惑點,培養自主學習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目標2:閱讀教材,搜集資料,學習微課,能夠講述東晉興亡概況;能夠解釋“王與馬,共天下”現象的原因;講述祖逖中流擊楫、聞雞起舞的故事。
目標3:結合地圖,指出南朝:宋齊梁陳的地理位置,知道南朝政權更替,說出宋、梁時期的社會狀況。
目標4:閱讀教材,結合材料,學習微課,對比江南地區的不同,歸納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列舉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總結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討論歸納民族遷徙的影響;聯系現實思考人口流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重難點)
學習目標
【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記錄反饋老師。
自主學習
時間:266年司馬炎--316年司馬衷
統治腐朽、皇帝弱智

八王之亂
西晉滅亡
五胡內遷
西晉的興亡
公元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
新知講解
(一)東晉建立

時間——
建立者—
都城——
政權特點——
317年
司馬睿
建康
“王與馬,共天下”
司馬睿
東晉的政權特點
東晉依靠北方南遷和南方本地的世家大族建立其統治,大權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
“王與馬,共天下”
王導
王與馬,共天下
司馬睿
政治上依靠王導
軍事上依靠王敦
開啟東晉門閥
政治格局
帝初鎮江東,威名未著,敦與從弟導等同心翼戴,以隆中興。時人為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
——《晉書》
司馬睿
結合材料反映“王與馬,共天下”的史實,分析為
什么東晉出現這種現象?
合作探究
(二)北伐——
(三)穩定——
(四)滅亡——
收復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
戰勝前秦,解除了北方的危險,局勢穩定,出現“荊揚晏安,戶口殷實”
420年
新知講解
東晉
前秦
vs
政局穩定

經濟發展
“荊揚晏安,戶口殷實”

請講述祖逖中流擊楫、聞雞起舞的故事。
中流擊楫
聞雞起舞
合作探究
南朝的政治


420——589,中國南方政權更替頻繁,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
梁武帝蕭衍奪取帝位后,政治日益敗壞,發生大規模的叛亂,南朝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從此處于劣勢

新知講解

420年
建康


建康

西

東 魏

建康


建康

南北朝政權的變化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時,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



西晉
十六國
北魏
宋齊梁陳
東漢
隋朝





東魏

西魏

北齊
北周



東晉


北朝




南朝


江南地區的開發
讀史料:
材料1:(江南)地廣人稀,飯稻羹魚。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史記》
材料2: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z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宋書》
思考:《宋書》里描寫南朝時的江南與《史記》描述漢朝時的江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新知講解
1、《史記》描述的江南經濟落后,人煙稀少,商品交換不發達;
《宋書》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饒,經濟發達。
2、這是因為漢代時江南尚未開發,魏晉以來逐漸得到開發。
時期 地區 經濟發展狀況
秦漢 北方
江南
東晉南朝 江南
黃河流域經濟發達,是全國經濟重心。
地廣人稀,農業生產落后。
地廣物豐,經濟迅速發展。
問題思考: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有哪些?
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有哪些?
1.大量的北方人口遷往江南,提供了勞動力、先進技術、工具。(主要原因)
2.南方有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
3.戰亂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
4.統治者政策:獎勵耕織、興修水利。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勞動。
(1)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術有了提高。(開始使用糞肥)
(3)江南開始種植小麥
(4)廣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農業方面:
南方牛耕
龍骨翻車
水磨模型
水 碓



農 業
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耕地面積不斷增加,并興修很多水利。農業技術也有很大改進。
推廣和改進犁耕,實行精耕細作
推廣選種、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糞肥等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
小麥推廣
水稻為主
還發展種桑養蠶,培植果木,種植藥材等,實行農業的多種經營。
手工業
紡織業
在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方面都有顯著的發展。
東晉“織成履”
“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br/> ──《宋書》(南朝)

絲織品產量之大
在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方面都有顯著的發展。
史稱,揚州“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概稱繅絲
魏晉南
北朝大
袖衫、
間色條
紋裙
制瓷業
南朝青瓷蓮花尊
南朝青瓷雙柄雞首壺
制瓷業發達
以青瓷為主,制作精美,工藝精良
造船業
南朝十分重視造船,劉宋荊州作部就能造出上千艘的戰船,船速明顯加快,尤其是祖沖之發明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
祖沖之
造船
南朝十分重視造船,江南已發展到能建造1000噸的大船。 船速明顯加快,尤其是祖沖之發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間的造船業也很興盛,有不少私人營造的大船。
商業
東晉南朝時,建康城除了城內官立的大市、北市、東市、宮市以外,沿著秦淮河東北岸一線,又備置有官市征稅的大市及10余所小市。
南朝時的建康,人口眾多,是當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
南方的初步開發
促進南方商業的興旺和城市的繁榮,
建康是南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和最大的都會城市。
江南地區開發的影響?
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到南宋時期最后完成經濟重心南移。






北方游牧民族遷往中原
中原漢族遷往江南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徙簡易圖
問題思考:人口南
遷的區域大致是哪里?民族遷徙在我國歷史上有什么重要意義?
促進民族大融合。
促進江南經濟的開發。
大家暢談:今天,我們身邊也有人口流動現象, 這些人口流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戰亂較少,社會穩定,統治者大都注重發展農業,積極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生產技術,改變了江南農業“火耕水耨”的原始狀況,轉而進入精耕細作階段。這樣,江南很快形成為新的農業經濟區,同時手工業、商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使南北經濟的發展趨向平衡。
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1】西晉和東晉的建立者分別是( ?。?
A.司馬昭、司馬炎
B.司馬炎、司馬睿
C.司馬懿、司馬炎
D.司馬昭、司馬睿
B
課堂鞏固
【2】下列不屬于南朝政權的是( )
A.宋
B.北魏
C.齊
D.梁
B
【3】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以開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br/>A.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技術
B.江南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
C.南方戰亂少,社會安定
D.南方的自然條件優越
A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同步訓練試卷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小明同學為某單元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示意圖,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該單元的主題是 (  )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C.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答案】C
【解析】圖示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國,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是典型的政權分立時期,同時政權分立,各民族共同交往,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所以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符合圖片內容。ABD三項不符合圖片的內容。所以答案選C。
2.“王與馬,共天下“反映了東晉初期的政治特點,這里的“王”和“馬分別指( )
A.王導 司馬炎 B.王導 司馬睿 C.王敦 司馬炎 D.王敦 司馬睿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王與馬,共天下”中的“王”和“馬”分別指王導和司馬睿。317年,司馬懿的曾孫司馬睿建立政權,定都建康,史稱東晉。東晉是以王導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貴族和南方大地主為支柱建立的政權。司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子弟都作了高官,當時流傳到“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話,真實地反映了東晉初年的政治狀況。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3.,框中順序正確的是(  )
A.秦、春秋、西晉、南北朝、東漢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晉、東漢
C.春秋、秦、東漢、西晉、南北朝 D.春秋、秦、東漢、南北朝、西晉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朝代先后順序的口訣為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西漢、東漢);三分魏蜀吳,二晉(西晉和東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因此框中順序正確的是春秋、秦、東漢、西晉、南北朝。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4.下列地圖所示的現象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歷史發展的影響不包括( )

A.促進了民族交融B.豐富發展了中華文明C.完成了全國經濟重心南移D.加速了少數民族封建化
【答案】C
【解析】本題為反向選擇題,按要求應選擇“不正確”的選項。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完成了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時期,因此,C項不屬于題干圖片所示現象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歷史發展的影響,故選C。
5.某位同學為更好地掌握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更替,特繪制了下面的年代尺,圖中①—⑤分別應該填寫的是( )

A.魏、蜀、吳、西晉、東晉 B.魏、蜀、吳、東晉、西晉
C.吳、蜀、魏、西晉、東晉 D.蜀、魏、吳、東晉、西晉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220年,曹丕建立魏國;221年劉備建立蜀國;222年,孫權建立吳國;至此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65年,司馬炎取代魏國,建立西晉;280年西晉滅吳,完成國家統一;317年東晉建立。所以,①—⑤分別應該填寫的是魏、蜀、吳、西晉、東晉。故選A。
6.以下是我國經濟重心變化示意圖,與這三幅圖相對應的大致時期依次是??( )

A.魏晉時期、唐朝中后期、南宋 B.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晉時期
C.魏晉時期、南宋、唐朝中后期 D.南宋、魏晉時期、唐朝中后期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我國經濟重心變化示意圖”,第一幅圖說明我國古代的經濟重心在北方,第二幅圖說明南方逐漸趕上北方,第三幅圖說明我國古代的經濟重心在南方。結合所學,魏晉時期,曹操在官渡之戰后,陸續消滅一些軍閥,基本上統一北方;南方存在著吳蜀兩個政權;西晉結束了分裂局面實現了統一,這一時期北方政局安定,經濟發展,早期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西晉滅亡后,北方地區陷入嚴重的戰亂,南方地權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江南地區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從唐朝中晚期經濟中心開始南移,至五代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快,宋朝超過了北方,完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A項符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
7.下圖方格處適合填寫的政權名稱是( )

A.吳 B.東晉 C.宋 D.陳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圖片中的北方政權“北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北魏同時并立的南方政權是南朝時期的宋,因此,題干圖片方格處適合填寫的政權名稱是宋,故選C。
8.317年,重建晉王朝的司馬睿將都城定在( )
A.長安 B.洛陽 C.成都 D.建康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317年,重建晉王朝的司馬睿將都城定在建康,建立東晉。D項符合題意,ABC項不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
9.420-589年,中國南方政權更迭頻繁,相繼出現了四個王朝,統稱為“南朝”。這四個王朝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A.宋、齊、梁、陳 B.宋、梁、齊、陳 C.齊、陳、梁、宋 D.陳、梁、宋、齊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了東晉的統治,此后南方經歷了四個朝代——宋、齊、梁、陳的更替,總稱為“南朝”。589年隋朝滅亡陳朝,統一全國。因此本題正確的選項是A。
10.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以開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自然條件優越 B.江南統治者施行仁政
C.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先進技術 D.南方社會較為穩定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因為北方長期戰亂,而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他們給南方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C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
【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最主要原因”是解題的關鍵,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他們給南方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11.東晉時社會經濟有所發展,出現 “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荊揚”指的是( )
A.山東地區 B.關中地區 C.西域地區 D.江南地區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荊揚晏安,戶口殷實”,材料反映的是荊州揚州安樂,安定,人民富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荊揚”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反映的是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
12.司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導,在軍事上依靠王敦。甚至在舉行即位大典時,居然邀請王導共坐御床。這些發生在( )
A.西晉 B.東晉 C.宋 D.梁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司馬?!薄巴鯇А薄巴醵亍钡男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司馬睿是東晉的建立者,所以答案選B。
13.我國有“六朝古都”之稱的著名城市是( )。
A.西安 B.洛陽 C.北京 D.南京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南京早在我國唐宋以前就稱“六朝古都”。所謂“六朝”是指:孫權建吳,定都建業(今南京);317年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當皇帝,建立東晉政權;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稱“六朝古都”。D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
14.南朝時,南方農業技術的進步有( )
①犁耕的推廣和改進②引進北方小麥,麥稻兼作③海上貿易興盛④養蠶繅絲成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得知,①犁耕的推廣和改進;②引進北方小麥,麥稻兼作;④養蠶繅絲成風;都是南朝時,南方農業技術進步的表現。選項①②④符合題意;而③海上貿易興盛,是宋朝時期的表現,故排除。因此只有選項C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C。
15.某同學搜集到以下四幅圖片,請幫他擬定一個正確的主題( )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統一國家的建立 C.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榮開放的社會
【答案】C
【解析】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的融合,三國鼎立和前秦東晉時期體現的是政權并立的時期和民族融合 ,由此可知,題干圖片描述的是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的內容與題干的內容無關,排除;故選C。


二、綜合題
16.識讀下列《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流動示意圖》,請回答:

(1)北方少數民族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遷往中原的?
【答案】東漢末年。
【解析】根據《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流動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方少數民族是從東漢末年開始遷往中原的。從東漢末年以來,匈奴、鮮卑、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陸續內遷,到西晉初年,人數達到幾百萬,他們同漢族長期雜居,互相影響民族界限日益縮小。

(2)北方人民遷往江南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北方戰亂。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方人民遷往江南的原因是北方戰亂。自東漢末年以來,北方戰亂不斷,如,官渡之戰、八王之亂等。




(3)人口南遷對江南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答案】影響: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口南遷對江南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南遷人民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4)想一想人口遷徙的積極影響有哪些。
【答案】積極影響:有利于民族交融;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口遷徙的積極影響是:有利于民族交融;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要熟悉北人南遷,其中包括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陸續內遷,北方人民大量遷往江南。特別是遷往江南的人民,給南方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17.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西漢《史記》
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棉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南朝《宋書》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江蘇)又為東南根本,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南宋《陸游集》
(1)比較材料一、二,請說出我國江南地區從西漢到南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由人口稀少、物資貧乏,變為人丁興旺、農業發達、物資富足。
【解析】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江南地區從西漢到南朝由人口稀少、物資貧乏,變為人丁興旺、農業發達、物資富足。



(2)閱讀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兩點)
【答案】北宋時,南方已是國家財賦的主要來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國重要的糧倉;經濟重心已移到南方。
【解析】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時,南方已是國家財賦的主要來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國重要的糧倉;經濟重心已移到南方。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從材料一到材料三這種變化的原因
【答案】北方人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北方戰亂多,南方相對安定;南方自然條件優越;人民的辛勤勞動。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到材料三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北方人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北方戰亂多,南方相對安定;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等。


(4)縱觀南方經濟發展的歷史,請你為家鄉經濟發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答案】維護社會安定和諧,優化環境、保護環境;引進人才和技術;充分利用當地有利條件;實行改革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家鄉經濟發展要充分利用當地有利條件;引進人才和技術;實行改革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
【點睛】抓住題眼“材料一到材料三這種變化的原因”,是解題的關鍵;我國江南地區從西漢到南朝由人口稀少、物資貧乏,變為人丁興旺、農業發達、物資富足。北宋時,南方已是國家財賦的主要來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國重要的糧倉;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已移到南方。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戰亂多,人口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相對安定;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等。



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江南地廣,或(有的地區)火耕水耨(用燒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術從事農業生產)。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
——《漢書》
材料二 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物產豐富),民勤本業,一歲或稔(豐收),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
——《宋書》
材料三 東漢末年,中原地區連年征戰,許多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了新鮮血液。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區怎樣的經濟狀況?
【答案】農業生產落后,生產水平較低。
【解析】依據材料一“江南地廣,或(有的地區)火耕水耨(用燒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術從事農業生產)。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分析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區農業生產落后,生產水平較低的生產狀況。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區的經濟狀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魏晉南北朝以來,江南地區農業、手工業經濟都得到了很大發展。
【解析】依據材料二“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物產豐富),民勤本業,一歲或稔(豐收),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分析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區的經濟狀況發生的變化是魏晉南北朝以來,江南地區農業、手工業經濟都得到了很大發展。



(3)結合材料三分析,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
【解析】依據材料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連年征戰,許多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了新鮮血液”分析可知,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




(4)請任舉一例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并談談這種發展有何歷史影響。
【答案】表現:興修了很多水利工程;農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改進,水稻由原來的直播變成育秧移栽,普遍實行麥稻兼作等。影響:為全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有興修了很多水利工程;農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改進,水稻由原來的直播變成育秧移栽,普遍實行麥稻兼作等。影響:為全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同步訓練試卷
(原卷版)
一、選擇題
1.小明同學為某單元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示意圖,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該單元的主題是 (  )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C.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2.“王與馬,共天下“反映了東晉初期的政治特點,這里的“王”和“馬分別指( )
A.王導 司馬炎 B.王導 司馬睿 C.王敦 司馬炎 D.王敦 司馬睿
3.,框中順序正確的是(  )
A.秦、春秋、西晉、南北朝、東漢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晉、東漢
C.春秋、秦、東漢、西晉、南北朝 D.春秋、秦、東漢、南北朝、西晉
4.下列地圖所示的現象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歷史發展的影響不包括( )

A.促進了民族交融B.豐富發展了中華文明C.完成了全國經濟重心南移D.加速了少數民族封建化
5.某位同學為更好地掌握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更替,特繪制了下面的年代尺,圖中①—⑤分別應該填寫的是( )

A.魏、蜀、吳、西晉、東晉 B.魏、蜀、吳、東晉、西晉
C.吳、蜀、魏、西晉、東晉 D.蜀、魏、吳、東晉、西晉
6.以下是我國經濟重心變化示意圖,與這三幅圖相對應的大致時期依次是??( )

A.魏晉時期、唐朝中后期、南宋 B.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晉時期
C.魏晉時期、南宋、唐朝中后期 D.南宋、魏晉時期、唐朝中后期
7.下圖方格處適合填寫的政權名稱是( )

A.吳 B.東晉 C.宋 D.陳
8.317年,重建晉王朝的司馬睿將都城定在( )
A.長安 B.洛陽 C.成都 D.建康
9.420-589年,中國南方政權更迭頻繁,相繼出現了四個王朝,統稱為“南朝”。這四個王朝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A.宋、齊、梁、陳 B.宋、梁、齊、陳 C.齊、陳、梁、宋 D.陳、梁、宋、齊
10.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以開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自然條件優越 B.江南統治者施行仁政
C.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先進技術 D.南方社會較為穩定
11.東晉時社會經濟有所發展,出現 “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荊揚”指的是( )
A.山東地區 B.關中地區 C.西域地區 D.江南地區
12.司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導,在軍事上依靠王敦。甚至在舉行即位大典時,居然邀請王導共坐御床。這些發生在( )
A.西晉 B.東晉 C.宋 D.梁
13.我國有“六朝古都”之稱的著名城市是( )。
A.西安 B.洛陽 C.北京 D.南京
14.南朝時,南方農業技術的進步有( )
①犁耕的推廣和改進②引進北方小麥,麥稻兼作③海上貿易興盛④養蠶繅絲成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某同學搜集到以下四幅圖片,請幫他擬定一個正確的主題( )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統一國家的建立 C.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榮開放的社會

二、綜合題
16.識讀下列《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流動示意圖》,請回答:

(1)北方少數民族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遷往中原的?




(2)北方人民遷往江南的原因是什么?





(3)人口南遷對江南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4)想一想人口遷徙的積極影響有哪些。




17.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西漢《史記》
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棉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南朝《宋書》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江蘇)又為東南根本,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南宋《陸游集》
(1)比較材料一、二,請說出我國江南地區從西漢到南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閱讀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兩點)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從材料一到材料三這種變化的原因




(4)縱觀南方經濟發展的歷史,請你為家鄉經濟發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江南地廣,或(有的地區)火耕水耨(用燒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術從事農業生產)。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
——《漢書》
材料二 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物產豐富),民勤本業,一歲或稔(豐收),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
——《宋書》
材料三 東漢末年,中原地區連年征戰,許多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了新鮮血液。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區怎樣的經濟狀況?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區的經濟狀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結合材料三分析,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請任舉一例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并談談這種發展有何歷史影響。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曲周县| 栾城县| 佛学| 张掖市| 玛沁县| 延川县| 屯昌县| 聊城市| 象山县| 徐水县| 石棉县| 公主岭市| 梨树县| 五华县| 抚宁县| 洪江市| 道孚县| 荃湾区| 安义县| 罗山县| 伊川县| 修武县| 平度市| 丹寨县| 小金县| 西峡县| 乳山市| 潢川县| 上林县| 美姑县| 宁海县| 富民县| 武安市| 桑植县| 贵州省| 伊通| 凉山| 长海县| 鸡西市|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