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3張PPT。 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寧教我負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負我” ——《三國演義第四回》 跟我走,看三國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三國時代又是如何終結的?怎樣看待三國政權分立這樣的局面? 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 資料:東漢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政治腐敗黑暗,加之災荒連年,大量農民衣食無著,最終導致184年黃巾起義的爆發。為鎮壓農民起義,東漢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和地方士族豪強自行招募軍隊。黃巾起義之后,各地出現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他們各自為政,長期混戰,東漢政府已經名存實亡。 軍閥混戰,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軍閥 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一)官渡之戰(自主閱讀書本P74-75內容,完成表格)曹 操袁 紹 烏巢 不足二萬人十萬人官渡之戰 袁紹曹操夜襲烏巢,燒毀袁軍糧草以少勝多影響: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統一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200年公元200年袁紹和曹操以少勝多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統一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曹操率兵與袁紹大軍在官渡激戰,曹操派兵偷襲袁紹屯糧處,火燒全部糧草,袁軍大敗。 曹操勝利官渡之戰VS袁紹曹操材料一:公元196年,漢獻帝從長安的董卓殘部處逃回洛陽,曹操到洛陽朝見獻帝,因洛陽殘敗不堪,迎獻帝到許(河南許昌)。材料二:“夫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石)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谷。片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官渡之戰“挾天子以令諸侯”“順應民望”鼓勵農耕,糧草充足曹操為什么能以少勝多?材料三:曹操曾先后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三次下達過《求賢令》。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明揚:識別和選拔;仄陋:指因貧賤而被埋沒的人才),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三國·魏·曹操《求賢令》(210年)材料四:官渡決戰前曹操的 軍事行動。(右圖)重視賢才,善于用人突襲糧倉,戰術機敏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統一全國(二)赤壁之戰(自主閱讀書本P75內容,完成表格)軍力對比:曹操20萬左右 PK 孫劉5萬左右以少勝多曹劉孫、劉聯軍孫赤壁大戰資料1:亮(諸葛亮)曰:曹操之眾,遠來疲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今將軍(孫權)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曹軍必矣。 ——《三國志·諸葛亮傳》資料2: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曹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三國志·周瑜傳》資料3:曹操極易激動,易被勝利沖昏頭腦……北伐烏桓獲大勝之后,驕傲情緒很重……一把火,把他統一中國的迷夢徹底摧毀 。 —— 張作耀《曹操評傳》(1)從資料1-3可以看出孫劉聯軍獲勝的原因有哪些?(2)資料3“一把火,把他統一中國的迷夢徹底摧毀”,這“一把火”有什么樣的深遠影響?孫劉聯軍戰術正確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慣水戰曹操驕傲自滿曹操慘敗——無力南下孫權—— 鞏固東南統治劉備—— 入蜀、攻占益州 赤壁之戰后三方都不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三國鼎立赤壁之戰VS曹操和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孫劉聯軍獲勝 公元208年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戰爭初期進展順利,曹軍兵不血刃占領荊州,寄居荊州的劉備與江東孫權結盟,共同抵抗曹操,曹操率軍沿江南下,與孫劉聯軍相遇赤壁。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性,只得將戰船首尾相連,聯軍采用火攻的辦法,一舉擊潰曹軍。 請結合書本P75-76,繪制三國鼎立時局圖,并標注時間、建立者、國號、都城,了解經濟生產特色。魏曹丕水利工程220年孫權222年吳造船業(夷洲)蜀劉備221年成都建業洛陽絲織業(蜀錦)229年,孫權稱帝,標志著三國鼎立局面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到底是歷史的進步還是退步? (請結合P76觀點)從統一與分裂的角度看,三國鼎立是一種歷史的退步,因為它導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現,給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從大規模分裂與局部統一的角度看,三國鼎立又是一種歷史發展的進步,因為它結束了東漢末年眾多割據勢力混戰的局面,實現了魏、蜀、吳三地的局部統一,有利于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并為以后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環節三 四馬定西晉結合課本P76最后兩自然段,了解西晉建立與統一過程 在曹魏建國及同蜀、吳兩國爭戰的過程中,大臣________發揮了重要作用,逐漸掌握大權。他死后,兩個兒子_______、_______相繼專權。1.魏滅蜀:_____,_____出兵消滅了蜀國。2.西晉建立:____,司馬昭之子______廢魏帝,自稱皇帝,即____帝,建立晉朝,史稱______。3.西晉統一:_____,西晉滅亡吳國,統一全國。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昭司馬炎晉武西晉4.滅亡:316年,內遷的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攻陷長安,西晉滅亡。263年266年280年魏吳魏263年266年280年完成統一魏蜀吳魏吳西晉吳西 晉在下列空白處,填出相應的政權名稱 ●魏滅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利用蜀國內部混亂的機會,滅蜀。●司馬炎建晉 266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帝曹奐,自立為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晉滅吳,統一中國 279年,晉大舉伐吳。280年,吳主孫昭向晉將王浚投降,吳亡。316年西晉滅亡想一想:西晉為什么是一個短命的王朝?東漢末年 軍閥割據官渡之戰統一北方(曹操)孫劉聯軍赤壁之戰三國鼎立西晉國家分裂局部統一全國統一課堂小結基礎基礎課堂練習1.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的是( ) 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2.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關鍵一戰( ) A、赤壁之戰 B、官渡之戰 C、巨鹿之戰BA3.識 圖 題: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國號是曹丕成都吳ABC4.還原真相: 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亂世之奸雄”“白臉奸臣”;也有人認為他“文治武功,罕有其匹”。你認為曹操究竟是“治世能臣”還是“亂世奸雄”呢?溫馨提示: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導致外戚專權或者宦官當政,導致政權的腐敗,國家的衰弱。東漢后期各帝即位年齡表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隆中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ppt 曹操.mp3 第一課 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doc 赤壁 大江東去.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