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導案學校 班級 姓名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類,它們的區別在于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2、 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過程與方法:學習用篩網分離混合物、用蠟燭給白糖加熱。情感態度價值觀:1、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2、體會到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細致并實事求是地匯報觀察到的現象,得出正確結論。教學重難點重點:經歷一個 “實驗 —發現—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難點:做加熱白糖的實驗。教 學 過 程教學流程教學內容學習方法復述回顧1.世界是由( )構成的,物質總在( )。2.有些變化只是物質( )、( )等方面發生了變化,物質本身沒有變化。3.有些變化則是物質本身發生了變化,即產生了( ),且有快有慢。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設問導讀一、情境導入 1.出示鐵絲反復彎曲 2.出示一張白紙,先撕后燒 3.揭示、板書課題 師:通過前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總是處在不斷地變化中,大家想知道物質的變化過程中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嗎?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走進奇妙的科學世界去探究身邊的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板書)《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二、沙和豆的實驗 1、只給你沙和豆子,它們在怎樣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變化? 2、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它們是否發生了變化? 3、所以能否將給你的沙和豆子都混合了? 4、混合前分別倒一些沙和豆子在白紙上,觀察并記錄下它們各自的特點。 5、猜測:如果我們把杯里的沙和豆子混合,沙和豆子會發生變化嗎? 6、實驗一:混合沙和豆子: 7、實驗二:分離混合物: 8、小組交流觀察到的情況并匯報。 師:有沒有生成新的物質?(沒有)(板書:沒有生成新的物質)也就是說觀察到沒有明顯變化。在科學實驗中觀察到沒有明顯變化和有明顯變化的現象同樣重要。三:觀察白糖加熱的實驗 1、在動手實驗前,我們應該先做什么? 2.預測:如果現在我們要用金屬湯匙給白糖加熱,預測白糖會發生哪些變化? 3、白糖加熱比較危險,老師給大家出示“友情提示”。 4、出示實驗要求。 5、學生分組交流、整理觀察到的現象。 學生進行匯報: 6、小結:白糖加熱的變化 ⑴白糖加熱,會慢慢變成液體的糖 ⑵當白糖充分加熱后,留下來的黑色物質還是糖嗎? ⑶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白糖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物質。四、對比總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特點 1.想一想,今天我們做的這兩個實驗都是關于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能說一說,這兩個實驗有什么區別嗎? 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質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哪些物質變化產生新物質?3、總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特點它們最本質的區別是是否產生新的物質。4、同學們,白糖充分加熱后產生了新的物質是化學變化,那白糖在加熱過程中一直發生的都是化學變化嗎?還有其他變化嗎? 教師演示:彎折鐵絲撕紙體會:只是改變了鐵絲的形狀,紙的大小(點燃紙有變化,它燃燒的部分已經變成了另外一種物質——灰燼!) 留樣、比較 觀察小組匯報實驗前觀察到的沙和豆子的情況。(學生分組實驗)思考并交流演示白糖加熱的方法。提示:用蠟燭的外焰加熱。提示:從白糖的狀態、顏色、氣味等方面觀察白糖的特點并記錄在表格中。提示:把固體的白糖變成液體的糖與白糖變成黑色的炭進行比較,這兩種變化有什么區別?課堂練習 連一連 鐵釘生銹 物理變化 木頭燃燒 水結冰 鐵絲彎折 化學變化 大米煮成飯 食鹽溶解于水中二、選擇 1、把沙和豆子混合輕輕攪拌豆子發生變化了嗎?( )。A、沒有明顯變化 B、變成了其他物質 C、豆子發芽了2、用蠟燭火焰加熱調羹中的白糖,白糖會( )。A、變成液態的糖 B、變成水 C、不變3、用蠟燭火焰加熱白糖的過程中,白糖會發生(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 C、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4、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先熔化成蠟燭油。這種變化屬于(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 C、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鞏固知識拓展延伸在加熱白糖中,還有一些物質發生了變化,你留意了嗎? 出示課外資料課堂總結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