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六課第二框 做負責任的人精品學習講義【自主預習】一、不言代價與回報1.承擔責任都會感受到沉甸甸的______。2.承擔責任不僅意味著付出_________,而且意味著可能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____,甚至受到_____。3.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____的權利。這種回報,既包括_____方面,又包括____方面。4.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____方面的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_____等。二、我承擔 我無悔1.雖然有些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我們____的,但是我們仍然應該_____相應的責任。2.我們往往無法改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____,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待應該做的事情的_____。只要我們把它們當做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______。3.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計_____的人。正因為他們敢于____、敢于____,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陽光和____。4.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_____,增強履行責任的____,勇于承擔責任,在激蕩青春、開拓人生、_____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參考答案一、不言代價與回報1. 分量 2.時間、精力和金錢 責備 處罰3. 回報 物質 精神 精神 尊重和贊許二、我承擔 我無悔1. 自愿選擇 自覺承擔2. 位置 態度 很出色3. 代價和回報 承擔責任 擔當 希望4. 自身素質 能力 奉獻社會【教材解讀】知識點1 不言代價與回報探究點一 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有哪些?【情境】他,默默無聞將一輩子的心血投入到山區教育事業中,他,精力充沛做到退休不褪色,堅持為學生補課,他說“教育是我的天職,我愿做一名‘編外’的人民教師。”他就是黃平縣黃飄鄉仁村的退休教師吳壽文。退休一年以來,時常會有學生到他家進行語文寫作請教,從小學二年級到六年級不等,“一般時間都是來幾個,寒暑假屬于高峰期,則會來二十來個,家里都坐滿了。”今年3月份,吳壽文應邀到黃平縣教育局作報告,他在報告中說到,“山村的教育事業是我的天職,雖然我退休了,但我給你們的作文指導還繼續,你們在學習中碰到的語文知識,有不理解的、作文不會修改的,我還繼續擔任你們的校外指導教師。”【解惑】(1)承擔責任都會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因為承擔責任不僅意味著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而且意味著可能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2)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這種回報,既包括物質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等。典例剖析1. 無論是誰,承擔責任都會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承擔責任意味著要付出代價。承擔責任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①沒有什么代價,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 ②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③一定要獻出自己的生命 ④可能因為做的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題考查承擔責任的代價。承擔責任是有代價的,①說法不對;③說法太絕對;②④正確反映出了承擔責任的代價,故選B。答案:B知識點撥:我們在承擔自己責任的時候,自己可能獲得回報,同時也要為承擔責任付出一定的代價。幫助學生了解承擔責任不僅對他人有好處,自己也可能獲得回報;同時承擔責任往往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心靈感悟:要正確認識代價與回報的關系。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但同時也是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承擔責任,我們付出了很多,有時并不一定會有回報,我們不能因為害怕付出代價而不承擔責任。心靈感悟:承擔責任需要勇氣責任是付出代價的代名詞。擔負責任亦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但是要想承擔一份責任,就應做好付出相應代價的準備。所以承擔責任需要勇于承擔這份代價的勇氣。歐洲的麥哲倫曾提出“地球其實是圓的。”他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肩負起了這一責任,同時也是對事實的負責。他努力奮斗著,終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自己。所以承擔責任需要“證實自己”這份勇氣。對一個人來說,“堅持不懈”是一種勇氣。不管在人生中遇到何種困難都不輕言放棄,這難道不是一種勇氣嗎?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處處充滿著責任,而且勇氣往往伴隨著它們。我們應認知的是責任與勇氣已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勇氣是擔負責任的前提,而承擔責任需要的是勇氣。知識點2我承擔 我無悔探究點一如何理解我承擔我無悔?【情境】“當時腦子里什么都沒想,只希望他不要傷害我的學生。”“學生出去了,心里的石頭就落地了。”……面對歹徒劫持的生死關頭,潛江浩口鎮三小的代課老師秦開美從容不迫、沉著冷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了班級中52名學生。此舉獲得全國廣大網民的贊揚,被網評為“最美女教師”。 在此次事件中,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為了全班學生的安全,秦老師一方面沉著冷靜的安撫歹徒的情緒,一方面主動向歹徒提出讓學生先出去自己留下做人質,最終歹徒同意了秦老師的要求,全班52名學生得以安全撤離。事后,秦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說:“保護學生是我們老師的職責,學生安全撤離之后自己心里的一塊石頭就落地了。”【解惑】(1)雖然有些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是我們仍然應該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往往無法改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待應該做的事情的態度。只要我們把它們當做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很出色。這樣,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承擔,我無悔。(2)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計代價和回報的人。正因為他們敢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陽光和希望。(3)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在激蕩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典例剖析2. 語文課代表因病請假休息,語文老師指派孟杰同學臨時代替語文課代表職責。孟杰同學盡管不太愿意,但還是答應了;并且,他做得很認真,甚至比語文課代表做得更好,受到語文老師的表揚。這說明( )①不是自愿選擇的責任,人人都能做好②不管是自愿選擇的責任還是非自愿選擇的責任,都應該無悔地承擔③即使不是自愿選擇的責任,只要全身心地投入,也能夠做得出色④承擔不是自愿選擇的責任,往往比承擔自愿選擇的責任做得好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C【解析】有些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責任,我們也應該全身心地投入,把事情做得更出色。材料中的孟杰就是這樣承擔責任的。因此,②③是正確的,①④的說法是錯誤的。知識點撥: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愿意承擔的,但我們仍然要為它們承擔責任,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把事情做好。誤區警示:責任與責任感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做之事,需要一定的組織、制度或者機制促使人盡力做好,有被動的屬性。責任感是一種自覺主動地做分內外一切有益的事情的一種精神狀態。知識拓展:社會責任感就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里,每個人在心里和感覺上對其他人的倫理關懷和義務。具體點說就是社會并不是無數個獨立個體的集合,而是一個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盡管社會不可能脫離個人而存在,簡單點說就是沒有人可以在沒有交流的情況下獨自一人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對社會負責,對其他人負責的責任感,而不僅僅是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這樣才能使社會變的更加美好。溫馨提示積極承擔不能自愿選擇的責任,把事情做好,是有責任心的表現;不計回報與代價的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心靈感悟:在我們的社會,有些人千方百計逃避自己的責任;有些人會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付出自己該付出的,得到自己該得到的;還有些人從來不計較個人的得與失,盡心盡力地承擔著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唾棄第一種人,努力成為第二種人,對第三種人,如果我們不能成為其中一員,至少我們應該心懷感激,正是因為他們,我們的社會才更加美好。【當堂達標】1.2019年的月3回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本里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在撲火行動中30名撲火隊員不幸職,他們勇闖火海,是災難面前的“最美逆行者”。他們的“美”體現在( )①不言代價與回報②對他人社會和集體負責③對自我生命輕視對他人生命重視④敢于創造價值和榮譽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中央軍委批準林俊德為全軍掛像英模。林俊德一輩子隱姓埋名,52年堅守在羅布泊,參與了我國45次核試驗任務。臨終前,他仍戴著氧氣面罩,插著導流管、胃管,強忍著劇痛,堅持伏案工作,為我國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對林俊德院士的這種付出,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如果回報小于代價,這種付出就不值得②他實現了自身價值,讓生命更有意義③他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④他履行自己的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海軍某艦載航空兵正營職中隊長張超,在駕駛艦載戰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故障。危機關頭,他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但推桿無效后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你從“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張超的事跡中得到的感悟是( )①要不言代價與回報,勇于承擔社會責任②生命的價值在于永不放棄生的希望③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延伸生命的價值④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以國家利益為重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4.我們要培養責任意識,鍛煉自己的責任能力,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具有責任感的最起碼的表現是( )A.對自己負責 B.熱心公益 C.勇擔過錯 D.對他人負責5. 漫畫分析。你如何評價這些人的行為?答案1.C2.B3.C4.A5.這是履行社會責任,不計代價與回報的行為。正因為有他們履行社會責任,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充滿希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