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月考測試卷社會·法治試題卷親愛的同學:歡迎參加考試!請你認真審題,積極思考,細心答題,發揮最佳水平。答題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全卷共6頁,有兩大題,25小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2.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3.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祝你成功!卷 Ⅰ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我中國欲獨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與世界列強并雄,不可不革命……”。鄒容《革命軍》中的“革命”對象主要指A.腐朽的清政府 B.獨裁的國民黨 C.貪婪的外國列強 D.愚昧的封建文人溥儀在《我的前半身》中曾記載,“……這時前門外有些鋪子也大為興隆。成衣鋪趕制龍旗發賣,清朝袍褂成了剛封了官的遺老們爭購的暢銷貨。紛紛有人去央求用馬尾給做假發辮”。據此,回答2—3題。2.《我的前半身》這段文字描繪的歷史時期是A.清朝政府統治末期 B.辛亥革命時期C.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D.國共兩黨對峙期間3.從這段文字描繪中可以推導出的歷史認識有①封建舊文化的毒害根深蒂固 ②外國列強與封建勢力相互勾結③君主制度符合當時社會發展需求 ④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挽救中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4題圖)4.右側油畫記錄了中國革命史上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這一歷史事件是A.井岡山會師 B.發起南昌起義 C.勝利完成長征 D.第一次國共合作5.“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這一論斷精準無誤地詮釋了中國革命歷程中的挫折與成功,符合該論斷的史實是①“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②南京國民政府屠殺共產黨人與革命群眾③創建根據地并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④張學良和楊虎城多次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日本侵略者大搞所謂鐵壁合圍、反復掃蕩,制造一個個“無人區”。這些“無人區”主要位于A.東北地區 B.占領區的抗日根據地 C.上海、南京 D.國民黨的后方城市讀“第二次世界大戰”(部分)年代尺。據此,回答7—8題。 (二戰全面爆發1939.9不列顛之戰1940.7莫斯科保衛戰1941.10中途島海戰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A事件1944柏林戰役1945.4)7.對照年代尺,“A事件”應是A.諾曼底登陸 B.開羅會議 C.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D.珍珠港事件8.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基本要求,以下史實與論點對應正確的是A.不列顛之戰——聯軍掌握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B.莫斯科保衛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達到頂峰 C.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 D.柏林戰役——戰役促使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9.某校九年級學生在學習“兩種命運的決戰”一課后,開展以“人心向背的較量”為主題的小論文撰寫活動,其中不適合引用的材料是A.親赴重慶談判 B.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C.千里躍進大別山 D.群眾支援淮海戰役10.“蔣介石曾自命為孫中山事業的繼承人,然而真正繼承并完成了孫中山事業的恰恰是中國共產黨人”。史學家陳旭麓這句話中的“完成”是指A.抗日戰爭勝利 B.第一次國共合作 C.北伐勝利進軍 D.新中國成立在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532名人大代表通過差額票決的方式,選出了2019年度溫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據此,回答11-13題。11.與上述內容直接關聯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2.其中增加城市書房、百姓書屋、文化驛站、文化禮堂等場所的“民生實事”項目備受推崇,這是因為文化①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所在 ②是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 ③為民族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④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自啟動“民生實事”項目建議征集工作以來,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配合民意抽樣調查工作,向人大聯絡站等平臺建言獻策。這表明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方式是A.民主選舉 B.民主決策 C.民主監督 D.民主協商14. 2019年7月,某市召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要求創建示范學校,列入德育課程并開展校內外垃圾分類活動,處理好人與自然關系。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這一舉措彰顯了A.富強 B.民主 C.文明 D.和諧讀漫畫“補齊短板”。據此,回答15-16題。15.漫畫“補齊短板”反映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①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 ②城鎮化發展水平不高 ③社會具體制度還不完善④區域內產業發展不均衡 (第15—16題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推動“協調發展”,就要努力“補齊短板”,以下做法符合要求的有①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 ②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 ③實行地方保護,防止資源外流 ④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脫貧攻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近年來,溫州政府深入實施推動科技企業發展行動,創新開展企業培育計劃;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全市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30.46億元,同比增長8.7%。這表明A.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 B.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C.推動發展需要搭建創新平臺 D.保護知識產權就是要尊重創造、保護創新18.自4月起,瑞安市全面鋪開工藝落后、污染防治能力低下、減排效益差等行業的整治行動,根據省市相關污染整治文件要求,對未取得環保手續需要關停的企業,限期依法完成停業、關閉。上述行動體現了政府在行使職權時要做到A.政務公開 B.提供公共服務 C.依法行政 D.保障公民權益近來外國分裂勢力與港獨分子借 “修例風波”擾亂香港,分裂國家。據此,回答19-20題。19.該事件受到國人高度關注,是因為①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②保障和改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的福祉 ③維護統一、反對分裂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④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習近平指出,香港持續發生的激進暴力犯罪行為,嚴重踐踏法治和社會秩序,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對“一國兩制”解讀正確的是① 原則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② 基本方針 反對分裂,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③ 成功的實踐 香港、澳門、臺灣④ 自治形式 實行高度自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環大羅山(注:位于溫州市區東南部,毗鄰瑞安)科創走廊是我市打造的十大高能級創新平臺龍頭,被市委市政府擺上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新聞鏈接1: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強調,要盡快完成科創走廊的規劃編制,充分結合溫州高教園區的人文元素、大羅山及三垟濕地的生態元素、溫州產業的特色元素,精準對接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帶動溫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新聞鏈接1”和所學知識,說明我市推動建設環大羅山科創走廊的原因。(2分)新聞鏈接2:(據溫州日報)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坐擁“溫州綠肺”三垟濕地和城市重要生態屏障大羅山,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大羅山四周集聚著諸如浙南科技城、溫州高教園區、智能制造小鎮、生命科學小鎮等創新“元素”。同時,環大羅山區域還是我市民營企業的重要集聚地,也是科創資源的重要集聚區,這里的GDP、高新技術增加值均超過全市的四分之一。(2)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市推動建設環大羅山科創走廊的有利因素。(6分)(3)推動創新,你我共參與。請你為家鄉經濟建設提一點建議。(2分)22.(10分) (國家機構) (“投票選舉”“禁區”)(1)圖片“投票選舉”表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哪一特征?(2分)(2)從厲行法治的角度,對圖片“禁區”進行解讀。(4分)(3)作為新時代的公民,上述材料啟示我們應如何參與民主生活?(4分)23.(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昨日的吶喊】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摘自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1918年1月15日)(1)依據材料,指出相關的歷史事件,并說明該事件開始的標志。(4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提煉出該歷史事件體現出的民族精神內涵。(4分)【今日的號召】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17年,十九大報告)習近平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時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交流互鑒”。(2019年)(3)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談談你對“今日的號召”的理解。(4分)【明日的目標】(4)2019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又一年,即將迎來 ▲ 的奮斗目標(2分)24.(12分) 偉大歷史人物在歷史前進的道路上熠熠生輝。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孫中山主要得到了來自海外的中國商人的支持,在夏威夷創辦小團體。在國內,只有少數學生和商人都到他的思想的影響,而廣大民眾仍無知、冷漠。在廣東,小規模的革命黨人起義雖遭鎮壓,但在1911年10月10日,漢口一家炸彈制造廠的意外爆炸,導致了附近帝國軍隊的兵變。盡管缺乏配合,革命運動仍迅速席卷全國。……身在美國的孫中山立刻回國,建立了新的政權組織并被選舉為臨時大總統。——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閱讀材料,指出孫中山參與的兩件重要歷史事件。(4分)材料二:1919年2月,李大釗在寫了《庶民的勝利》和《Bolshevism的勝利》后,曾大聲呼吁青年到農村去,改造農村。……“五四”前后搬入中國的種種社會主義學理雖曾一度匯成涌流之潮,極其明顯地影響過那個時候的社會思想和學術思想,但在短短幾年之后就波平浪靜,了無痕跡了。只有馬克思主義在風雨之中扎根于中國社會,掀開了新陳代謝的另一頁。——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2)結合具體歷史背景,談談你對“新陳代謝的另一頁”的理解。(4分)材料三:“如果戰爭爆發,我們絕不可能按兵不動。我們將不得不參戰,但我們必須是最后一個參戰。我們參戰的目的是為了在天平上放上一個決定性的砝碼,這個砝碼將使天平傾斜。”——斯大林于1939年的講話(3)你是否認同斯大林當時的講話?請做出判斷并闡釋理由。(4分)25.(14分)九年級某小組同學為撰寫歷史與社會小論文,編制提綱、搜集資料并開展探究活動。【提綱】 (主題: ▲ 范圍:20世紀第二個十年至1949年的中國歷史關鍵事件:中共一大召開、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全會……研究方式:查閱文獻、小組研討、文本撰寫等) (圖8 “五四運動”畫作)(1)根據上述提綱,為該同學準備撰寫的小論文擬一個主題。(2分)【資料】同學們通過知識小卡片的方式整理撰寫素材 (卡片三:史實: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報告指出黨的工作重心轉變及總任務要求。理由:為黨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準備。) (卡片二:史實: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家擴大會議,糾正左傾錯誤并成立軍事指揮小組。理由: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卡片一:史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后在嘉興南湖)召開,通過黨綱,確定黨的名稱及奮斗目標。理由: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2)除給定史料外,仿造卡片再提供一則符合撰寫要求的史料并陳述理由。(4分)【探究】盡管局勢發展中還有跌宕起伏,但國內政治問題的中心一環——停止內戰——已經實現,國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歷史的潮流已不可逆轉地向著實行團結抗日的階段過渡了。——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二卷)(3)上述評述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提出的?(2分)【提煉】 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歷經了資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樣兩個階段。近代中國的歷史經驗表明,沒有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提煉觀點并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晰,史論結合,論證嚴密)(6分)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月考測試卷社會·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A A B A C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B D B B C C C B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評分建議:在非選擇題的閱卷評分標準中,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確,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應酌情給分。21.(10分)(1)創新驅動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溫州經濟發展的需要。(2分,僅寫有利于推動溫州經濟發展給1分)(2)政府重視并支持科創走廊的建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自然環境良好,為科創走廊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擁有科技城、高教園區等人才基地,為科創走廊建設提供人才資源;我市具有良好的民營經濟基礎,便于科創成果轉化為產出。(4分,寫出兩個方面即可)(3)答案能夠涉及兩個點:“創新”與“經濟建設”,表述具體即可。例如,結合瑞安地理環境,建設(引入)互聯網貿易產業園區等。(2分,建議往寬處給)22.(10分)(1)人民當家作主(2分)(2)司法機關在行使職權過程中,要求做到公正司法,捍衛公平正義;政府權力來源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做到嚴格執法,不得干擾司法。(4分,只出現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而未說明,只能給2分)(3)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增強民主意識。(4分,前者強調主動參與,后者強調依法參與)23.(14分)(1)新文化運動(2分);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2分,人物和刊物名稱必須具備,名稱兩者皆可)(2)“反對舊禮教”“救治中國”等彰顯了民族精神中的愛國主義內涵;“斷頭流血,不推辭”等彰顯了勇敢、自強不息等民族精神的內涵。(4分,建議聯系材料,若籠統寫出民族精神的內涵,酌情扣分)(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中國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共識,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4分,分兩方面理解,一是對于中國發展的意義,二是對世界、社會的發展意義;如學生未采用課本語句,看是否符合兩個方面理解,酌情給分)(4)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分)24.(12分)(1)創辦革命團體興中會;領導辛亥革命;創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并被選為臨時大總統。(4分,兩則事件)(2)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并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心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并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創造了條件。中國開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因此說掀開了“新陳代謝的另一頁”。(4分,一是思想,二是創造條件)(3)以下三種答案均可,共4分,選擇1分,分析3分,只選擇無分析不給分)①認同。斯大林認同蘇聯在戰爭爆發后將卷入其中,但為了避免德國率先進攻,保存自身實力,期望帝國主義列強之間兩敗俱傷,最終自身得利,因此同意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也是戰略上的選擇。②不認同。在德國人完成對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的進攻后,集中優勢兵力進攻蘇聯,斯大林的做法使蘇聯坐以待斃,在蘇德戰爭前期損失慘重,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囂張氣焰。③部分認同。①②中提法相結合。25.(14分)(1)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中共或中國共產黨的成長。(2分,關鍵詞“中國共產黨”)(2)史實: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2分)理由:中國共產黨帶來人民取得革命勝利,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2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亦可,但必須與“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歷史有直接關聯)(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2分,寫“全國上下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給1分)(4)本題采用分層評價,評價量表如下:(6分,其中觀點1分,論證4分,綜述1分)示例:提出觀點:中國共產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必然選擇。(1分,基本符合或接近這一觀點要求)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便確立了黨綱及奮斗目標,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為革命指明方向。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長征途中,認清國情,糾正錯誤,挽救了紅軍與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在解放戰爭時期,明確了黨的工作重心,為取得全國勝利和新中國成立做好準備;新中國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4分,寫出四個方面即可,史實+影響)綜上所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屹立前頭,成為中國革命的中流砥柱。(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