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社會·法治試卷溫馨提醒:本學科考試為開卷考試,滿分8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寫在試卷上、草稿紙上均無效。試 題 卷 Ⅰ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創軍人榮耀,筑世界和平。10月27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圓滿落幕。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代表團共獲得133枚金牌、64枚銀牌、42枚銅牌,位居金牌榜和獎牌榜(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2.有人說,本屆軍運會舉辦城市是近現代歷史的見證者。下列關于該城說法符合史實的是()①中國共產黨曾在此城確立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②新軍工程營曾在此城打響了起義第一槍③日寇投降抗戰勝利后,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曾在此城舉行 ④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廣州國民政府曾遷到此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3.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指出:“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這體現了三民主義的 ( )A.民主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族主義 D.民生主義4.虎門銷煙180周年紀念日活動于2019年6月3日下午在廣東虎門舉行。下列紀念日,說法有誤的是( )A.每年5月4日是五四運動紀念日 B.每年9月2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C.每年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 D.每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5.1948年的最后一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本月憂患最深……各方告急與失敗之報幾如雪花飛來,……一切唯聽天命而已。”蔣介石這種心態主要是因為 ( )A.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中取得節節勝利C.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了北平 D.毛澤東和朱德下達了渡江戰役的命令6.下列文件對推動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起過積極作用的是( )①《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②《開羅宣言》? ③《凡爾賽條約》?④《中國土地法大綱》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7.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國統區掀起“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民主運動②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到底,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③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 ④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抗戰,數萬華僑青年回國參戰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8.“一分鐘,333萬元投入研究和實驗;一分鐘,生產汽車55輛;一分鐘,5288萬元貨物進出口;一分鐘,創造GDP1.57億元……”中國的每一分鐘都在發生巨大的改變,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成就的中國奇跡。這一中國奇跡使我們更加堅信( )A.改革開放使中國跨入發達國家行列 B.改革開放使中國基本實現了現代化C.改革開放推動中國踏上了強國之路 D.改革開放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9.2019年2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21世紀以來第16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做好“三農”工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A.不利于現階段主要矛盾的解決 B.會進一步加大城鄉發展的差距C.有利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D.會消除城鄉發展所有的不平衡10.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智能門鎖、智能窗簾等智能家居逐漸成為人們的貼心助手。這反映了( )A.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B.創新引領國家走向富強C.創新促進社會變革 D.創新是發展的根本目的11.2019年1月24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北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國內首臺無人駕駛電動輪礦車成功下線,進入調試階段。這標志者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世界第3個涉足礦用車無人駕駛技術的國家。這說明我國( )A.已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 B.已成為最大的發達國家C.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增強 D.社會主要矛盾不復存在12.財政部及時發布我國國家賬本的運行情況,公開的“國家賬本”內容越來越豐富,數據越來越細化。這說明我國切實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 ( )①決策權 ②監督權 ③知情權 ④決定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某市委、市政府廣泛征集社會各方意見和建議,在充分尊重和順應市民呼聲的基礎上,經多次論證、反復研究、綜合考慮、慎重實施某公園綜合改造提升工程。材料表明該市市民通過以下哪種途徑參與了民主生活( )A. 民主選舉 B. 民主決策 C. 民主監督 D. 民主管理14.如圖漫畫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實現( )A.科學立法 B.嚴格執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15.四川航空公司某航班在飛往拉薩的九千多米高空突發事故,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機組人員沉著冷靜應對各種險情,最終安全備降,挽救了乘客生命。他們身上體現的價值準則是A.愛國 B.敬業 C.文明 D.公正試 題 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五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16.(10分)2019年是陳獨秀誕辰140周年(1879-2019)。鄞州某中學的歷史興趣小組決定開展以“走近陳獨秀(1915-1921)”為主題的社團活動課。閱讀資料,回答問題。年份陳獨秀的活動軌跡備注1915發起 ① 運動,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9196月11日,在北京街頭親自散發《北京市民宣言》傳單,被暗探逮捕“今備受內外不可忍受之壓迫,對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對日外交,不拋棄山東省經濟上之權利……免除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等人官職……倘政府不完全聽從市民之希望,我等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惟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之改造。”1920夏,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 ② 5月1日發表《勞動者底覺悟——在上海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的演說》:“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貴重呢?……我以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19217月,委派包惠僧代表其出席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被選為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1)請將材料中①②補充完整。(2分)(2)1919年陳獨秀親自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跟哪一重大事件有關?根據備注中宣言的內容,概括該事件的特點。(3分)(3)根據材料,試分析隨著陳獨秀政治信仰的升華,到1920年前后,他在①運動中宣傳的新思想有何變化?(2分)(4)綜合本階段(1915-1921)陳獨秀的活動軌跡,簡述他為創立中國共產黨付出了哪些方面的努力,使之成為我黨最重要的創始人?(3分)17.(10分)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80周年(1939-2019)。中國的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年代尺材料二: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次日,美英對日宣戰……9日,丘吉爾致電蔣介石:“我等向為良友,現則同對一敵共同奮斗矣!”16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提議在重慶、新加坡、莫斯科三地分別召開軍事會議,籌設永久性機構,“以設計及指揮我等共同之努力”。 ——楊天石《抗戰與戰后中國》(1)根據年代尺,說明“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史實依據。根據材料二,分析D階段中1941年二戰局勢的變化趨勢。(4分)(2)1938年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的目的是什么?試比較年代尺上A、D兩段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程,你得出了什么結論?(3分)(3)綜合以上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必然性。(3分)18.(10分)2019年是祖國母親70華誕。70年前,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黨的足跡 圖1:“軍旗升起的地方” 圖2:2019央視春晚分會場—井岡山 圖3:“史詩般的逃亡”材料二:人民的力量陳毅曾感慨地說:“ 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1)“軍旗升起的地方”是我國哪個城市?說明你判斷的依據。并把材料二中的戰役名稱補充完整。(3分)(2)請從歷史或現實角度(任選一個角度),分析2019年央視春晚選擇井岡山作為分會場的原因。并說明圖3 “史詩般的逃亡”的精神價值。(3分)(3)綜合以上探究,請你提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完成建國大業、“從此站起來”的成功經驗。(4分)19.(9分)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改革開放4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2019年7月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從落后的農業國演進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40年間民生領域發生巨變,在就業和收入分配、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和健康事業、扶貧工作、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人民福祉不斷增進。材料三: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首次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權威、全景報道。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集中反映近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領域的過程,并分別關注經濟、政治、司法、文化、生態文明、國防軍隊建設、黨的建設、民生等領域的改革實踐。(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傳遞出怎樣的信息?(3分)(2)請你分析材料二的“長足進步”帶來哪些積極影響?(至少答出兩點,2分)(3)結合材料三的內容,談談你對改革內涵的理解。(2分)(4)《將改革進行到底》告訴我們,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請你分析原因。(至少答出三點,3分)20.(10分)70年風雨同舟,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奮進。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帶領中國人民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面是幾個歷史瞬間,請你探究回答問題。【政協工作】習近平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強調:人民政協……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點和優勢。(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人民民主的真諦和基本政治制度分別是什么?(2分)【考察工作】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脫貧攻堅既要扶智也要扶志……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致富,繼續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2)“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致富”,體現了黨怎樣的發展思想?堅持這一思想的原因有哪些?(3分)【政務改革】70年來,我國政務工作不斷改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是通過“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次辦結”的服務模式創新,讓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實現“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標。(3)請你分析實現“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標的意義是什么?(2分)【創新強國】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強調,創新引領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未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4)結合材料,請你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3分) 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社會·法治答案選擇題(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每題2分,共30分)12345678910ACBBBBACCA1112131415CBBAB二、非選擇題(共5題,每題10分,共50分)16.(1)①新文化文化運動 ②共產黨早期組織 (2分)(2)事件:五四運動,(1分)特點:徹底反帝反封建;社會各階層群眾廣泛參與;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領導、推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強烈的愛國主義與革命精神、民主意識等(其他言之成理且材料中有所體現的也可,酌情給分)(2分)(3)民主、科學→馬克思主義 (2分)(4)為創立中國共產黨做了組織、階級、思想、爭取外部援助等方面的努力組織:籌建共產黨早期組織階級、思想:宣傳馬克思主 義,推動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外部:尋求共產國際的幫助(答出組織、階級、思想、外援等方面即可,結合史實更好)17.(1)史實依據:1931九一八事變—1945日本投降抗戰勝利(2分) 變化趨勢:二戰進一步擴大(最大規模);反法西斯國家走向聯合(或:為聯合奠定基礎)(2分)(2)目的:向全國人民指出抗日戰爭的正確道路或推動全民族持久抗戰(1分)結論: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戰場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2分)(3)中國全民族持久抗戰,對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反法西斯國家的合作互援,共同抗擊法西斯;法西斯侵略的非正義性等(3分)18.(1)城市:南昌(1分)依據: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1分)戰役:淮海戰役(1分)(2)歷史角度:井岡山是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在此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新道路等或現實角度:弘揚井岡山精神;促進山區經濟發展;落實精準扶貧等(2分)精神價值:長征精神是激勵共產黨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1分)(3)成功經驗: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指導;從實際出發,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革命道路;革命精神的鼓舞;發動并依靠人民群眾;正確的戰略戰術;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等(任意2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4分)19.(1)材料一傳遞出了改革開放促進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經濟發展),提升綜合國力;(1分)中國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1分)材料二傳遞出了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幸福生活。(1分)(2)①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有助于實現共同富裕;②維護了社會公平,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③有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列舉兩個,2分)(3)我國推行的改革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軍隊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的改革。(2分)(4)①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②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③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④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至少答出三點,3分)20. (1)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共2分)(2)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分)理由: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②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③人民是國家主人,政府工作宗旨是為人服務。等等(理由寫出兩點即可,共2分)(3)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建設廉潔政府、高效政府,預防腐敗,維護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2分)(4) ①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④加大投入發展教育、科技、創新的經費;⑤繼續實施獎勵機制,對在創新等方面取得貢獻的個人和集體進行鼓勵等。(寫出3點,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