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提綱第一單元一、填空1、我們知道的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2、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3、水姚保持沸騰狀態,必須持續給水加熱。4、當環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結冰。5、液態的水變成固態的冰,是因為溫度下降到0℃或以下。6、實驗時,在碎冰中加入食鹽,是為了降低溫度。7、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直到完全融化成水。8、冰是固態的水,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態的水。9、水是液態,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10、水蒸氣是氣態的水,沒有的形狀和體積,存在于空氣中。11、我知道食鹽、味精、白糖等可以溶解在水中;橡皮、石頭、玻璃等不可以溶解在水中。12、在實驗中,莉莉用攪拌、加熱水、碾碎的方法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速度。13、生活中,可以用小勺替代實驗中的攪拌棒,加快物質在水中溶解的速度。14、我們用水來進行混合分離試驗,食鹽和味精的混合物不能分離,白糖和沙子的混合物可以分離。15、我們可以把水溶液中的物質通過蒸發實驗提煉出來。16、水的形態有液體、固態、氣態。17、所有物質都會發生變化,有的變化是相同的,有的變化是不相同的。第二單元1、我們感受到空氣的特征是容易泄露、很輕和看不見。2、玻璃杯底部粘上紙倒扣進水里,紙團不會濕,證明空氣能占據空間。3、擠壓堵住管口且裝有空氣的注射器的活塞,活塞會被壓下去一定距離,證明空氣可以被壓縮。4、空氣又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5、證明空氣又重量的科學家是伽利略。6、向皮球中打入空氣,皮球的質量會加重,實際上因為空氣的質量增加了。7、天平是用來測量質量的。8、水有重量、石頭有重量、空氣有重量。9、我們將水、牛奶、醋分一類,稱它們為液體;將石頭、塑料瓶、木頭分一類,稱它們為固體;空氣是單獨的一類,成為氣體。10、一個空瓶子,如果加熱后,瓶內的空氣體積會增加,瓶內的空氣就會往外擠。11、在加熱的過程中,空氣比水變化的更快,因此體積變化就更明顯。12、盒子中點燃的蠟燭加熱了空氣,熱空氣上升,在盒子外的蚊香會向盒子的小孔流動,這是因為空氣變熱后悔上升,周圍的冷空氣悔補充過來,從而形成風。13、我們的地球被一層厚厚的空氣包圍著,人們稱它為大氣層。14、在空中、地下、水中都有空氣的蹤跡。15、我們動物和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空氣。第三單元1、天氣,指的是一個地方在某一短時間里大氣的冷暖、陰晴、雨雪,以及風等情況。2、天氣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的十分迅速,有的比較緩慢。3、氣溫指的是室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照射環境中的空氣溫度。4、我們可以用氣溫計來測量氣溫,常用的單位是攝氏度,用℃來表示。5、氣溫計、零上溫度自下往上讀,數字越大,表示氣溫越高;零下溫度自上往下讀,數字越大,表示氣溫越低。6、測量氣溫時,我們應該選擇陰涼、通風處。7、我們發現:一天中,下午14時的氣溫最高,清晨7時的氣溫最低。8、氣象工作者會把氣溫計放在百葉箱中測氣溫。9、選擇使用氣溫計測量氣溫時,我們應該平視氣溫計的液柱液面。10、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11、我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降水量的多少,它由內筒和外筒組成。12、降水量以毫米為單位,氣象觀測中取一位小數。13、制作簡易雨量器時,刻度紙條的長度要比透明直筒杯子的高度大(填“大”或“小”),在貼刻度條時,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內側底部對齊14、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西風就是由西向東吹的風,旗幟會向東展開??梢杂?個風向來描述風向,分別是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測量工具是風向標。15、紙片往南飛,此時的風向為北風。16、氣象學家通常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即從0級到12級。17、風的速度就是風每秒行進的距離,單位是米秒。測量工具是風速儀。18、云是由懸浮在大氣中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19、高于層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樣的云叫作積云20、氣象學家在對云進行描述時通常把它們分成三類,分別是層云、積云和卷云。21、纖細的羽狀云是卷云。它只有在溫度非常低的高空オ能形成,所以它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22、天氣日歷是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23、氣溫、風向、風速、降水量、云量是天氣觀察中的重要數據。24、做天氣日歷時,盡量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觀察天天等來描述25、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可以使用睛天、多云、陰天等描述和記錄對云量的觀測。26、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變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個地方長期的天氣平均狀況叫氣候。27、生物也能預報天氣,要下雨時蜻蜓會低飛,螞蟻會搬家,松果的鱗片會緊閉,泥鰍會上下翻騰。28、整理、總結和分析天氣日歷的信息,可以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