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考前尖子生集訓】七上4.3密度計算和實驗探究精選題 7個重難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考前尖子生集訓】七上4.3密度計算和實驗探究精選題 7個重難點

資源簡介

密度計算和實驗探究精選題

考點一、公式的應用及圖像問題


考點二、判斷空心及計算


考點三、等體積換其他物質計算


考點四、鑒別金屬組成成分


考點五、探究固體物質密度


考點六、探究液體物質密度


考點七、實驗探究題誤差分析

密度專題一、公式的應用及圖像問題
1、小華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時,做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關于它們密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ρ 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解析思路】利用密度公式,求甲乙密度再比較(縱坐標是質量,橫坐標是體積時,根據傾斜角度即可判斷密度大小)



2、(1)兩只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球,A球質量是300克,B球質量是0.1千克,則兩球的體積比VA∶VB=__3∶1__,兩球的密度比為__1∶1__。
用量杯盛某種液體,測得液體體積V與液體和量杯共同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求該量杯的質量和液體的密度。

【答案】 (1)3∶1,1∶1  (2)20 g 1 g/cm3
【解析】 (1)因為這是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球,所以密度之比為1∶1,體積之比為==。
(2)由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0時,液體與量杯總質量是20 g,因此量杯的質量為20 g;
當液體體積V=60 cm3時,液體與量杯總質量為80 g,則液體質量m=80 g-20 g=60 g,
液體的密度:ρ===1 g/cm3=1×103 kg/m3

密度專題二、判斷空心及計算
三種方法:
【比較質量】假設球為實心的,根據所給密度與題給體積算出質量,將所算質量與題給質量相比較,相同則為實心,反之相反
【比較密度】假設球是實心的,根據題給質量和體積算出密度,將所算密度與所給密度相比較,相同則為實心,反之相反
【比較體積(優先選擇)】假設球是實心的,根據所給密度和質量算出體積,將所算體積與題給體積相比較,相同則為實心,反之相反。V空=V-V實


1、有一質量為5.4千克的鋁球,體積是3000厘米3,試求這個鋁球是實心還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則空心部分體積多大?如果給空心部分灌滿水,則球的總質量是多大?(ρ鋁=2.7×103千克/米3)
【答案】空心的;1000cm3;總質量:1000g+5400g=6400g
【提示】用3種方法判斷空心,再用比較體積法求出空心體積,進而算灌水質量,再求總質量



2、一個空心銅球質量為445g,在銅球的空心部分注滿水后總質量為545g。
(1)求這個空心銅球的總體積。
(2)若在銅球的空心部分注滿某種液體后,總質量為1.5kg,求注入液體的密度。(銅的密度為8.9×103kg/m3)
【答案】(1)由ρ=得銅球中銅的體積:V銅===50cm3,
銅球內注入水的質量:m水=m總-m=545g-445g=100g,
由ρ=得空心的體積:V空心=V水===100cm3,
空心銅球的總體積:V=V銅+V空心=50cm3+100cm3=150cm3; 
液體的質量:m液=m總′-m=1500g-445g=1055g,
裝滿液體后液體的體積:V液=V空心=100cm3,
液體的密度:ρ液===10.55g/cm3。

密度專題三、等體積換其他物質
1、一只容積為 3×10-4m3的瓶內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烏鴉每次將一塊質量為0.01kg 的小石塊投入瓶中,當烏鴉投入了25 塊相同的小石塊后,水面升到瓶口.
求:(1)瓶內石塊的總體積;(2)石塊的密度
【答案】1×10-4m3 2.5×103kg/m3


2、一個空瓶的質量是0.1千克,裝滿水后稱得總質量是0.4千克。用些瓶裝金屬顆粒若干,瓶和金屬顆粒的總質量為0.8千克,若在裝金屬顆粒的瓶中再裝滿水總質量為0.9千克.求:
(1) 瓶的容積; (2) 金屬的質量; (3) 金屬的密度
【答案】0.3×10-3m3 0.7kg 3.5×103kg/m3


3.一只空瓶質量是50 g,裝滿水后總質量是1.3 kg,裝滿某種液體后總質量為1.05 kg,求這種液體密度。
【答案】 m水=m水+瓶-m瓶=1300 g-50 g=1250 g,
m液=m液+瓶-m瓶=1050 g-50 g=1000 g。V水===1250 cm3,
因為V容=V水=V液,故ρ液===0.8 g/cm3=0.8×103 kg/m3。


4.已知一個瓶子裝滿水總質量為400 g,裝酒精時質量為350 g,ρ水=1 g/cm3,ρ酒精=0.8 g/cm3,求:
(1)該瓶的質量。(2)該瓶的容積。
【答案】 設瓶子的質量為m,容積為V;
當瓶裝滿水時,則有m+ρ水V=400 g,即m+1 g/cm3×V=400 g①,
當裝滿酒精時,則有m+ρ酒精V=350 g,即m+0.8 g/cm3×V=350 g②,
由①②兩式可得:m=150 g,V=250 cm3。



密度專題四、鑒別金屬組成成分
1、例2、有一種紀念幣,它的質量是17.8克。為了測量它的體積,把它放入一盛有50ml水量筒中,液面升到52ml處。判斷紀念幣是用什么金屬制作的?
物質 密度/(千克/米3)
金 19.3×103
銅 8.9×103
鋼 7.8×103






【答案】ρ金屬= 8.9×103千克/米3 此金屬是銅



2、小紅的媽媽到某工藝品商店買了一件用金銅合金制成的實心工藝品,商店的售貨員告訴她:這件工藝品是由質量相等的金、銅兩種金屬混合制成的,含金量為50%。小紅的媽媽對商店售貨員的話表示懷疑,讓小紅進行驗證。小紅通過實驗測出工藝品的質量為600克,體積為52厘米3,并從課本中查出了金、銅的密度分別是19.3克/厘米3和8.9克/厘米3。
(1)請根據小紅的實驗結果計算工藝品的密度。
(2)請根據售貨員的說法,計算出工藝品的密度。并說明售貨員的話是否可信。
【答案】
(1)ρ===11.5克/厘米3
(2)假設售貨員的說法是正確的,
則:V金===15.5厘米3 
V銅===33.7厘米3 
工藝品的密度:ρ′===12.2克/厘米3 
這與實驗結果是相悖的,所以售貨員的說法不可信。

3、配戴近視或遠視眼鏡我國約有4億多人需配戴近視或遠視眼鏡.組成眼鏡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術指標如下表:

(1)若要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樣的鏡片?試說出你選擇的結果及理由.
(2)若你所選擇的鏡片每塊體積為4×10-6m3,試求出該副眼鏡的鏡片質量.
(3)若所用的是一副銅合金鏡架,其質量為2×10-2kg,.以鈦合金代替銅合金,這副鏡架的質量是多少?



4、如圖是我國設計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獎牌正面為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的圖案,獎牌背面鑲嵌著取自中國的玉石,形象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玉”比“德”的價值觀,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獎牌分為金牌、銀牌和銅牌。其中金牌由純銀、玉石、純金組成,金牌的總體積約為23 cm3,鑲嵌玉石的體積約為5.4cm?3,純金的質量約為6g。(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銀=10.5 g/cm3)。請問:
(1)一枚金牌約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純金外,還需純銀約多少克?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1)金牌需要玉石的質量:m=ρV=3.0g/cm3×5.4?cm3?=16.2g??????
(2)金牌中純金的體積:V=m/ρ=6g/19.3g/cm3=0.3cm3??????????????????????
?? 金牌中純銀的體積:V=23cm3 ?-0.3cm3-5.4cm3 ?=17.3cm3??????????????????
? 金牌中純銀的質量:m=ρV =10.5g/cm3×17.3cm3?=181.7g?
5、小明家里有一個金屬零件,他想通過測其密度來知道金屬零件是什么物質制成的,但家里沒有量筒,只有一臺電子秤.他思考后進行了以下操作:
①找來一個空玻璃瓶,稱出空瓶的質量m1=200g;
②將瓶子裝滿水,稱出水和瓶的總質量m2=500g;
③將金屬零件放入空瓶中,稱出金屬零件和瓶的總質量m3=740g;
④在裝有金屬零件的瓶中再裝滿水,稱出瓶、金屬零件和水的總質量m4=840g.
請你依據小明操作所得的數據,計算出金屬零件的密度,并通過下表,了解金屬零件是什么物質制成的.
物質 鉛 鐵 ?銅 鋁 鑄鐵
密度(kg/m3) 11.4×103 ?7.9×103 8.9×103 ?2.7×103 7.0×103








密度專題五、探究固體物質密度
1.中考物理實驗考查時,小明同學測量不規則小石塊密度。

(1)他先將托盤天平放在__水平__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操作情況如圖甲所示,請指出其中的錯誤:①__物體和砝碼位置放錯__;②__用手拿砝碼__;③__調平衡時沒將游碼放零刻度線上__。
(2)糾正錯誤后繼續實驗,當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平衡,則此石塊的質量為__26.4__g。
(3)用細繩系住石塊放入盛有48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達的位置如圖丙所示,石塊的體積是__12__cm3,密度為__2.2×103__kg/m3。



2、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時,選用了體積為10厘米、20厘米、30厘米的三個鋁塊和托盤天平進行實驗。

調節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測量鋁塊1(體積為10厘米3)的質量(如圖甲)。這一操作中的錯誤是
改正錯誤后,他正確操作,平衡時右盤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位置如圖乙,則此鋁塊的質量為 克。他接下來繼續測量了鋁塊2和鋁塊3的質量并完成了表格丙的記錄
(2)小組同學在進行數據分析時,發現鋁塊3的數據與鋁塊1和鋁塊2反映的規律不相符,為了得到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的結論,他們將鋁塊3的質量數據改為81,并用描點法在圖丁中畫出鋁塊的m——V圖像。
(3)請你對他們更改數據的做法進行評價:
如果是你,對這種情況采用的做法應該是:
根據圖像 (填“能”或“不能”)得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原因是

(5)實驗中對每種物質都要收集多組數據的原因是:
(6)小軍接著對水進行探究,描繪出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線如圖戊中a所示。他分析后發現,由于誤將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當作了水的質量,導致圖線a未經過坐標原點。由此推斷:水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線應是圖中的 (填字母)。
【答案】1.(1)用手拿砝碼 27[解析:圖中用手拿砝碼,汁漬會腐蝕砝碼,影響測量結果,所以要用鑷子夾取砝碼;圖乙中,鋁塊的質量m=20克+5克+2克=27克。]
見解圖[解析:用橫坐標表示體積,織坐標表示質量,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利用描點法作出鋁塊的mーV圖像。
(3)沒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法不正確分析原因,重新實驗
(4)不能 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5)多次測量オ能找出普遍規律[解析:實驗中根據一種物質的圖像得出的結論不具有普遍性,要收集多組數據才能夠充分驗證結論的正確性和普遍性。
(6)c[解析:對比圖線a可知,當減去容器的質量后水的mーV圖線應與圖線a平行,故應該是圖線c。












密度專題六、探究液體物質密度
1.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

(1)調節天平平衡后,在測質量時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接下來應該( C )
A.將平衡螺母向右旋
B.將平衡螺母向左旋
C.將游碼向右移動或添加砝碼
D.將游碼向左移動或減少砝碼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0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則鹽水的質量是__32__g。再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鹽水的密度為__1.07×103__kg/m3。
(3)小楚同學在實驗中先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倒入鹽水后測出其總質量m2。在將鹽水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現由于鹽水較多,無法全部倒完,她及時停止了操作,同組同學討論后認為仍可繼續完成實驗,于是小楚讀出此時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又加了一個步驟,順利得出了鹽水的密度。你認為增加的步驟是:__測出燒杯及剩余鹽水的總質量m3__。
請幫小楚寫出計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__ρ=___。


2、小陸小組在實驗室測量酸奶的密度.他準備了量筒(如圖甲所示)和天平.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調,使天平橫梁平衡.
(2)他先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0g,接著他將酸奶倒入燒杯,用天平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的情景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m1=???g.然后他打算將燒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對測量影響較大;于是他找到了5ml針筒(如圖丙所示),用針筒抽取5ml酸奶,測量燒杯和剩余酸奶的總質量m2=57.6g;則酸奶的密度為??????kg/m3.同組的小紅觀察發現,用針筒測量酸奶體積,還有一個優點是:?????? .
(3)同組的小昊同學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問題”,他發現5ml針筒的刻度線前的尖端還是有一點小“空隙”,這會導致測得的酸奶密度比實際值??????(偏大/偏小/不變);于是,小昊和小陸想出了一種正確測量方法,小陸接著做出了正確的操作:將此時抽滿酸奶的針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燒杯,測量燒杯和剩余酸奶的總質量m3,記下此時?????? ,則酸奶密度表達式:????? .
【解析】1、(1)測量前調節天平平衡時,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由圖乙可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m1=60g+3g=63g,
用針筒抽取的酸奶質量:m=m1-m2=63g-57.6g=5.4g;
用針筒抽取的酸奶V=5mL=5cm3,


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可采取剩余法測量酸奶的密度,
將此時抽滿酸奶的針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燒杯,測量燒杯和剩余酸奶的總質量m3,
進而得出針筒內返回燒杯酸奶的質量,記下此時針筒內酸奶的體積V,得出返回燒杯內酸奶的體積,
根據密度公式求出酸奶密度表達式.
針筒內返回燒杯酸奶的質量:m′=m3-m2=m3-57.6g,
針筒內返回燒杯酸奶的體積:V′=5mL-V,



密度專題七、實驗探究題誤差分析
1.小潔去某古鎮旅游時發現,米酒是當地的一種特產。小店賣米酒和賣醬油都用竹筒狀的容器來量取,但量取相同質量的米酒時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醬油的要大一點,如圖1所示。
(1)請你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對這種現象作出解釋: 米酒的密度小于醬油的密度,質量相等的米酒的體積就要大于醬油的體積,所以量取相同質量的米酒時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醬油的要大一點 。
(2)小潔在古鎮買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圖2所示A→B→C的順序進行了實驗,測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圖2所示數據求得米酒的密度為__0.95×103~0.96×103范圍內的數字都正確__kg/m 3 。
(3)按照小潔的實驗方案測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還是偏小?如何改進她的實驗方案可使測出的米酒密度更準確? 答:__偏大;可按B→C→A的順序進行實驗__。


2.食用油是炸油條的重要原料。小明和小剛從某油條加工點拿到他們使用的食用油樣本,決定通過測定食用油的密度來確定其種類。以下是他們設計的兩個實驗方案:
小明的方案 小剛的方案
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②向空燒杯中倒入適量食用油,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m2 ③把燒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為V ①燒杯中倒入一定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m2 ②將燒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V ③測出裝過食用油的燒杯質量m1

你認為按__小剛__(填“小明”或“小剛”)的實驗方案進行測量,實驗誤差會小一些;如果選擇另一種方案,測得的密度值將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

3.某興趣小組測量一種易溶于水且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顆粒物質的密度,測量的部分方法和結果如圖所示: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適量小顆粒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稱量的顆粒的質量是__168__g。
(2)因顆粒易溶于水,小組同學采用圖乙所示方法測量體積,所稱量的顆粒的體積是__70__cm3。
(3)該物質的密度是__2.4×103__kg/m3。
(4)在C操作中,若搖動不夠充分,鐵砂未充滿顆粒的空隙,則測出的密度值比實際密度偏__小__(填“大”或“小”)。
(5)在C操作中,若因鐵砂較少,全部倒進并反復搖動后,沒有完全覆蓋顆粒,則測出的密度值比實際密度偏__小__(填“大”或“小”)。


4.一次實驗課上,老師提供給同學們下列器材:一架已調節好的天平(無砝碼)、兩只完全相同的燒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來測定一個合金塊的密度。小明同學設計好實驗方案后,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將兩只空燒杯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兩盤內,把合金塊放入左盤燒杯中;
②向右盤燒杯中緩緩倒水,再用滴管調節,直至天平平衡;
③將燒杯內水倒入空量筒中,測出水的體積(如圖a所示);
④用細線拴好合金塊,將其放入圖a的量筒內,測出水和合金塊的總體積(如圖b所示)。則
(1)合金塊的質量為__60__g;合金塊的體積為__20__ cm3;合金塊的密度為__3×103__kg/m3。
(2)在讀數無誤的情況下,小明測出的合金塊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__偏小__(填“偏大”或“偏小”),產生這一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燒杯將水倒入量筒時沒有完全倒盡,導致密度值偏小 。
【解析】 (1)右盤中燒杯內水的質量與左盤中燒杯內合金塊的質量相等,再利用量筒測出右盤中燒杯內水的體積,通過m=ρV計算出合金塊的質量;再用排水法測出合金塊的體積;通過ρ=m/V計算合金塊的密度。所以,可用水來代替砝碼進行試驗;合金塊的質量m=ρ水V1=1 g/cm3×60 cm3=60 g,合金塊的體積V=V2-V1=(80-60) cm3=20 cm3,合金塊的密度ρ=m/V=60 g/20 cm3=3 g/cm3=3×103 kg/m3;(2)由于步驟③將燒杯內水倒入空量筒中時,水會有殘留,導致測量的合金塊的質量偏小,測出的合金塊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偏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遂宁市| 元朗区| 福鼎市| 七台河市| 佛学| 齐河县| 上饶市| 广水市| 荥阳市| 兴和县| 吴旗县| 富顺县| 砀山县| 鄂温| 齐河县| 库尔勒市| 昆明市| 长阳| 宁波市| 云安县| 隆子县| 汽车| 磐石市| 南京市| 东辽县| 中阳县| 天祝| 娱乐| 贵州省| 梅州市| 瑞安市| 社会| 汶川县| 苏尼特左旗| 安阳市| 岑巩县| 黔西| 清苑县| 德惠市|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