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1)小明觀察到某同學測水溫的操作如圖甲所示,小明指出他在使用溫度計時存在兩個問題:(a) ?????????????? (b) ?????????????????????? .(2)實驗中同學們觀察到圖乙中a、b兩種情景,其中圖 ? 是水在沸騰時氣泡變化的情景.(3)小明在水溫升高到90°C時開始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min記錄數據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請將讀數填在表內的空格處.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溫度/°C 90 92 ? 96 98 99 99 99(4)請你幫助小明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丁中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5)從圖象中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 ????? ℃,水在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是 溫度保持不變 .(6)小明實驗結束后發現有些實驗小組的水還沒有加熱至沸騰,請你說出兩條縮短加熱時間的方法① ?????????? ;② ??????????????? .(7)端午節煮粽子時,水燒開后小李認為要繼續旺火加熱,能先將粽子煮熟;小明則認為要改用小火加熱,兩種方法能同時將粽子煮熟.你認為誰的想法更合理? ????????? .請寫出理由: ?????????????????????????????????? .試題分析:(1)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正確的方法是:①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③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2)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水沸騰時和沸騰前現象:沸騰時有大量的氣泡產生,并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最后破裂;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3)在進行溫度計的讀數時,要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4)根據數學上的描點連線方法做出水溫與時間的關系圖線;(5)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此時的沸點.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并且能繼續吸熱.(6)掌握減小加熱時間的方法:適當減少水量;適當提高水的初溫;給燒杯加蓋.(7)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即使加大火力,溫度也不會有任何變化.解:(1)由圖可知,(a)溫度計的讀數方法不正確,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圖中所讀的數值偏大;(b)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這樣測量的溫度不準.(2)a中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的變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b中氣泡變小,是沸騰前的現象.(3)此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所以溫度計的示數是94℃.(4)首先確定橫軸和縱軸代表的物理量和相應的標度,然后確定對應點,最后描點連線做出圖象.(5)由表中數據可知,水在99℃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9℃.(6)為了減少加熱所用時間.以給燒杯加了蓋,適當減少水量,減少熱量的損失或適當提高水溫.(7)由于液體沸騰后溫度不會發生改變,所以小冬的想法更合理.原因是只要能維持水沸騰,不論用大火還是小火,水的溫度都不再改變.(或火太大,既浪費能源,又會使水因劇烈汽化而容易干鍋.)故答案為:(1)(a)視線沒有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相平;(b)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的杯底.(2)a;(3)94;(4)如圖:(5)99;溫度保持不變;(6)①適當減少水量;②適當提高水溫;(7)小明的想法更合理;只要能維持水沸騰,不論用大火還是小火,水的溫度都不再改變(或火太大,既浪費能源,又會使水因劇烈汽化而容易干鍋).點評:此題是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主要考查了溫度計的讀數問題,在進行讀數時,一定要注意溫度計的分度值.同時還考查了是沸騰時的特點,及沸騰時和沸騰前的現象,難度不大,綜合性較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