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學年第一學期“溫州新希望聯盟校”九年級第四次聯考社會·法治學科 參考答案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ABACDCABD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ABBCCADB 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60分)21.(12分)(1)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人口素質不斷提高。(學生答出兩點即可,一點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舉措一“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了政府辦事效率,體現了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2分);舉措二說明了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2分) (3)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縮小城鄉差距,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2分);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2分)22.(12分)(1)民主監督(2分),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2分)(2)《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的出臺體現了政府推進科學立法(2分);對未分類投放垃圾進行立案及處罰體現了嚴格執法(2分)(3)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按規定投放垃圾,積極參與宣傳、監督等。(學生答出兩點即可,一點1分,共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3.(14分) (1)兩黨由敵對轉為合作。(2分)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機更加深重(2分)(2)重慶談判(2分),簽訂《雙十協定》(《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2分)(3)本題采用分層評價,評分量表如下:等級等級描述得分水平4關聯結構層次與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建立起聯系,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材料運用較充分,論證較嚴密,表達較清晰。5-6水平3多點結構層次使用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但未建構其邏輯關系或邏輯關系不嚴密。3-4水平2單點結構層次使用一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就直接得出結論。對材料的解讀角度單一,事件與影響沒有聯系。1-2水平1前結構層次沒有應答;應答與題目無關的;同義反復。0答案示例: 1924年至1927年期間,國共展開第一次合作,創立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1927年蔣介石等人發動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對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不僅紅軍損失嚴重被迫長征,同時也給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可趁之機。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相互配合作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1946年,蔣介石蓄意挑起內戰,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3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但國共內戰也造成了臺灣與大陸至今未統一。所以,歷史證明了國共兩黨的關系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6分)24.(12分)(1)①八七會議(2分) ②七屆二中全會 (2分)(2)抗日戰爭時期(2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日到底,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2分)(3)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2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力量。(2分)25.(12分)(1)綏靖政策(2分),簽訂《慕尼黑協定》(2分)(2)例1: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例2: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的重要轉折點。(共4分,答出其中一則戰役及其影響即可獲得4分。)(3)美英蘇三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或三國聯合反法西斯),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到來。(2分)史例1:1942年,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2分)史例2:1944年,盟軍成功進行諾曼底登陸,德國東西陷入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史例3:三國召開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加強三國軍事政治合作,促進了勝利的到來。(三則史例舉出一則即可得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9學年第一學期“溫州新希藍聯盟校”九年級第四次聯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科答案.doc 2019學年第一學期“溫州新希藍聯盟校”九年級第四次聯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科答題卡.pdf 2019學年第一學期“溫州新希藍聯盟校”九年級第四次聯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科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