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第1課時 自由平等的真諦【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自由是法律內的自由,體會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體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增強自由意識、樹立平等觀念。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自由是有限制、相對的”辯證認識的能力,增強學生用法律視角認識自由平等的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自由的內涵,掌握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知道平等在法治意義上的內涵及意義,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認識自由、平等的內涵和意義教學難點:理解自由和法治的關系,平等的意義【教學過程】一、預習導學(根據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完成填空) 目標導學一:無法治不自由1、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義有哪些?(1)含義:自由主要指人們在 的范圍內,依照自己 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 。(2)意義: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 ,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 ,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 、 。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正如火車有了軌道的限制,才能順利地行駛;車輛有了紅綠燈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 的自由。3、法治與自由二者間的關系是怎樣的?二者相互聯系, 。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 ,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 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 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自由。 目標導學二:法眼看平等4、從法律意義上理解平等的含義。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 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 ,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5、平等的意義是什么?平等是人類的 ,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6、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一原則?(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 ,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 。(2)我國公民的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 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二、小組長檢查預習完成情況(核對答案,評等級,幫扶講解)三、師生合作探究1.活動一:教材p91思考:(1)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交流?如何理解自由應受必要的限制?活動二:展示教材P94“探究與分享”查閱資料。了解今年出席兩會的女代表的數量和比例。請列舉運用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例子。課堂小結,學生鞏固,檢查提問,查缺補漏五、課堂檢測1.在北京首都機場安檢區,蘇某拒絕安檢,并大罵民警。被警方以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處以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蘇某的案例告訴我們①自由和規則密不可分,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是我們享有自由的保障③道德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④自由是沒有限制的,不用受道德、法律等社會規則約束⑤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自由和權利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2.哪里沒有法治,哪里就沒有自由;為了得到自由,我們必須做法治的忠臣。下列關于自由與法治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④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自由和平等,是人類的永恒追求和崇高理想。在下列選項中,對自由和平等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在現實世界,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約;在網絡空間,自由要受道德的約束 ②法律一方面規范自由,另一方面,又保障自由 ③法律意義上的平等意味著無論什么情況都一視同仁,不能特殊對待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4.,浙江省高院聯手多部門進一步升級了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在信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以法律法規為保障,對失信者共同實施多種懲戒形式(見圖),逼迫失信者懾于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這說明( )①自由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②法律范圍內的自由可隨意行使③國家在積極完善制度守護正義④我國實現了營造公平社會目標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5.在中央的部署下,全國各地把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作為重要任務和工作目標,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嚴肅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重特大案件,充分發揮了震懾力。這表明,在我國( )①國家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②國家在依法實施處罰上對任何公民一律平等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④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應受到法律制裁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平等是人類永恒的追求,有關平等的認識正確的有 ( )①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②共同富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與平等相矛盾③平等總要受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現象④平等就是讓每個人擁有相同的權利和機會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7.學習了平等的相關知識后,幾位同學就身邊的事例與現象發表了一下看法,其中正確的有( )①小剛:現在企事業單位在招聘時,除學歷要求外,對于性別、是否婚育、身體狀況等都有一定限制條件,這無可厚非②小米:在我國,未滿18周歲公民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怎么能是平等呢③小紅:公交車上設有老幼病殘孕愛心專座,是對他們的特殊照顧,這也是平等④現在人民代表大會婦女代表占一定比例,這是我國堅持男女平等的表現之一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8.網友投訴某市第一人民醫院,稱其在招聘中規定“男性畢業生可考慮優先錄用”,多個崗位“僅限男性或者男多女少”。該醫院的行為( )A. 是維護男員工權益的舉措 B. 屬于正常招聘,無可厚非C. 與平等、公平的原則相悖 D. 有利于培養員工的積極性9.西安摩摩公司在“今日頭條”發布了含有戲謔侮辱葉挺烈士內容的短視頻,引起公眾關注和網絡熱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9月28日,西安市人民法院判決西安摩摩公司在國家新聞媒體予以公開道歉,消除其造成的不良影響,并判決支付原告精神撫慰金10萬元。(1) 西安摩摩公司侵犯了原告什么權利?(2)請你結合上述新聞材料,談談法治與自由的關系。10.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刑法第四條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材料二 我國教育法規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 (1) 我國多部法律都有關于平等的規定。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平等的認識。 (2) 請你列舉為追求平等,我國采取的兩項措施。 (3) 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人類的美好夢想。請你談談生活中我們怎樣踐行平等。參考答案1——8 CDBABADC9.(1)名譽權或人格尊嚴權。?(2)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10.(1)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2)男女同工同酬,城鄉選舉實現“同票同權”,老人、兒童、孕婦和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保護,高考取消一些加分項目,等等。(3)①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③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等不平等現象。面對這些不平等現象,我們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