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第1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海地——第一個黑人獨立國家海地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海地島的西部,十六世紀初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十七世紀末被割讓給法國。法國人稱海地島為圣多明各島,所以海地那時又稱法屬圣多明各。島上原有二十五萬印第安人,在西班牙占領(lǐng)時幾乎全被殺害。后來,大批的非洲黑奴被販賣到了海地,因此,海地人大多是非洲黑奴的后代。21世紀教育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黑人為開發(fā)海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們世世代代受著殖民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到了十八世紀末,受到美國獨立戰(zhàn)爭勝利和法國大革命的鼓舞,海地人民掀起了爭取自由獨立的斗爭高潮。21cnjy.com1791年8月,海地人民舉起了為自由和獨立而戰(zhàn)的旗幟。黑人奴隸們高呼著“寧死不當奴隸”、“爭取自由”的口號,搗毀殖民者的豪華別墅,殺死了兩千多名殘暴的殖民官員和白人奴隸主,燒毀了一千多個種植園。起義軍深受廣大黑人奴隸的擁護,隊伍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壯大。21·cn·jy·com在這次聲勢浩大的海地革命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起義英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杜桑·盧維杜爾。杜桑是非洲黑奴的后代,從小受夠了殖民者和奴隸主的欺辱,后來當了種植園的馬車夫。好強的杜桑自學了法語,閱讀了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的著作,萌發(fā)了為自由平等而戰(zhàn)斗的思想。21·世紀*教育網(wǎng)海地革命爆發(fā)后,杜桑以他杰出的組織才能和軍事知識,很快贏得廣大起義黑奴的擁戴,成為起義軍的領(lǐng)袖。他率領(lǐng)起義軍打垮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殖民軍,趕走了入侵的英國干涉軍。1801年1月,杜桑與另一支起義軍密切配合,攻下了西屬圣多明各(位于海地島的東部,今多米尼加共和國),整個海地島獲得解放。這時候,起義軍已發(fā)展到近六萬人。1801年,海地的第一部憲法誕生了。它宣布永遠廢除奴隸制,所有的海地人,不分膚色,不論種族,一律平等。杜桑當選為海地終身總督。www-2-1-cnjy-com當時法國的統(tǒng)治者是拿破侖。聞訊后,拿破侖異常惱怒,立刻任命他的妹夫勒克萊爾為遠征軍總司令,命令他領(lǐng)兵遠征,剿滅海地革命。21教育網(wǎng)1801年12月,勒克萊爾率領(lǐng)五十五艘戰(zhàn)艦,三萬名法軍,向海地島進發(fā)了。杜桑得到法軍入侵的情報后,馬上召開軍事會議,制訂防御計劃。1802年1月29日,法國遠征軍到達海地島東部的薩馬納灣。杜桑及時趕到這里視察陣地,充滿激情地向起義軍發(fā)出號召:“朋友們,我們要做好犧牲的準備。整個法蘭西向圣多明各襲來,要對我們進行報復,要使我們重新淪為奴隸。我們至少要以行動來表明,我們不愧為自由而戰(zhàn)的戰(zhàn)士。”起義軍響應(yīng)杜桑的號召,使用一切辦法抗擊法軍的入侵。他們在法軍登陸的地方燃起大火,燒毀糧食;在法軍經(jīng)過的河流中撒下毒藥,切斷侵略軍飲水的水源;還神出鬼沒地襲擾侵略者。法軍饑渴難忍,人困馬乏,狼狽不堪。2-1-c-n-j-y后來,勒克萊爾用卑鄙手段抓住了杜桑。杜桑被押到法國后,拿破侖將他關(guān)進阿爾卑斯山的一個城堡里。這位杰出的黑人領(lǐng)袖受盡折磨,于1803年4月7日死在獄中。法軍的殘暴激起了海地人民的憤慨和斗志,全國各地的起義風起云涌,法軍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加上瘟疫流行,被殺死的、病死的,占了遠征軍的一大半。連總司令勒克萊爾也患黃熱病死在了島上。21*cnjy*com1803年10月,起義軍攻克了法軍占領(lǐng)的海地最大的海港——太子港。法國遠征艦隊載著殘余的八千官兵倉皇而逃,回國途中全被英國海軍俘虜。法國遠征軍最終全軍覆沒。這一年的11月29日,海地公布了《獨立宣言》。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布獨立,并恢復了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名稱——海地,意思是“多山的地方”。海地是拉丁美洲,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贏得獨立的黑人國家,它在拉美人民推翻殖民統(tǒng)治、爭取自由解放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來源:21cnj*y.co*m】印度土兵起義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印度爆發(fā)了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民族大起義。起義的導火線是涂油子彈問題。1857年年初,英國殖民當局發(fā)下了一種用涂有牛脂和豬油的紙包裝的新子彈,使用時必須用牙咬開。當時,駐印度的英國軍隊中有大量的印度土著雇傭兵,簡稱“土兵”。這些印度土兵不是印度教徒,就是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視牛為神圣,伊斯蘭教徒則忌食豬肉,現(xiàn)在,殖民當局發(fā)下這種新子彈,顯然是對他們宗教信仰的侮辱。他們憤慨萬分,印度教士兵手捧恒河水,伊斯蘭教士兵面對《古蘭經(jīng)》,發(fā)誓要向英國殖民者報仇雪恥。【出處:21教育名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年3月,第三十四步兵團舉行閱兵式。青年土兵曼加爾·潘迪滿懷對殖民者的仇恨,高呼:“起來,兄弟們,為了我們的自由,向陰險的敵人進攻吧!”喊罷,他端起槍,“砰!砰!砰!”打死了三個英國軍官。聞迅趕來的英軍逮捕了潘迪,潘迪被活活絞死。【版權(quán)所有:21教育】這接連發(fā)生的兩件事,使得印度土兵的憤怒情緒越來越激烈。他們開始暗中聯(lián)絡(luò),秘密集會,醞釀武裝暴動。而不久又發(fā)生的土兵拒絕使用新子彈事件,則加速了民族大起義的到來。21教育名師原創(chuàng)作品5月9日,德里附近密拉特第三騎兵連的八十五名印度土兵,拒絕使用新發(fā)的子彈。英國軍官立刻召集全旅官兵集會,當眾剝?nèi)ミ@八十五名土兵的軍服,繳下他們的武器,接著給他們戴上手銬腳鐐押往監(jiān)獄。印度土兵忍無可忍,決定在第二天動手。5月10日是星期天。教堂鐘聲回響在黃昏的天際,英軍官兵走進教堂,做起了禱告。突然,外面?zhèn)鱽硪魂嚒皻ⅰ钡暮鹇暎谌T兵連的印度土兵沖進教堂,殺死了英軍官兵。隨后,起義士兵分頭行動,有的打開牢房,釋放了被捕者;有的控制軍火庫和交通要道。“殺死英國人”的吶喊聲響徹密拉特的上空,起義官兵一把火,燒毀了殖民者的住宅、軍營和官署,然后連夜向德里進軍。經(jīng)過一晝夜的急行軍,第二天清晨,起義部隊開到德里城下。英國上校慌忙率軍迎戰(zhàn)。雙方正要交火,密拉特的印度土兵忽然發(fā)現(xiàn)守城的士兵都是印度人,急中生智,高呼:“打倒英國殖民統(tǒng)治!”“打倒英國殖民統(tǒng)治!”德里的印度土兵立刻作出反應(yīng),掉轉(zhuǎn)槍口,只聽“砰!砰”幾聲槍響,英國上校倒地而死。土兵打開城門,歡呼著把起義部隊迎進城內(nèi)。沒過幾天,起義部隊就占領(lǐng)了整座德里城。起義者擁立已經(jīng)名存實亡的莫臥兒王朝皇帝為國家元首,組織了起義領(lǐng)導機構(gòu)。他們發(fā)表文告,號召全體印度人不論貧富貴賤,不分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團結(jié)一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驅(qū)逐英國殖民者戰(zhàn)斗到底。英國殖民當局立即調(diào)集兵力,準備圍攻德里。侵略中國的英軍調(diào)回來了,入侵伊朗的英軍也調(diào)回來了,殖民當局還到阿富汗與尼泊爾招募雇傭軍。幾路英軍氣勢洶洶抵達德里城下,形成了夾擊之勢。德里起義軍與英軍激戰(zhàn)六天,打死了英軍五千余人,擊斃兩名英軍指揮官。最后,由于孤立無援,寡不敵眾,被迫退出德里。莫臥兒的末代皇帝向英軍投降,莫臥兒王朝走到了盡頭。2·1·c·n·j·y德里陷落后,各地轉(zhuǎn)移到奧德省首府勒克瑙的起義軍達到了二十萬,勒克瑙成為起義軍新的指揮中心,也成了英軍下一步重點攻擊的目標。1858年3月,四萬裝備精良的英軍,在一百八十門大炮的配合下,開始猛攻勒克瑙。起義軍大部分戰(zhàn)士的武器只是馬刀,但他們不畏強敵,頑強抵抗。英軍打了兩個多星期,才打下了勒克瑙。這時,印度的抗英力量發(fā)生了分化。由于印度總督公布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詔書,允諾保護印度封建主的利益和特權(quán),以此收買封建主。大部分封建主叛變降英,反過來幫助殖民者鎮(zhèn)壓起義軍。這場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起義最終失敗了。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克希米·巴依1828年出生在印度貝納勒斯城。在三歲時她跟隨雙親來到印度首相巴吉·拉奧二世的府邸居住。她小時候精通武藝,7歲便可以熟練騎馬。1842年她嫁給了章西王,成為王后,后來丈夫死后她成為章西女王。因王公去世時沒有兒子,英國侵略者趁虛而入,打著收回土地的名號侵略章西,章西女王誓死不愿將土地拱手相讓,并且得到了章西人民的大力支持,團結(jié)一致與英國殖民者抗爭。1857年,印度爆發(fā)了歷史上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全國參與了與英國侵略者的斗爭。章西也在章西女王的帶領(lǐng)下,組織參加了這次大起義。這一年的六月份,章西女王率領(lǐng)部隊搶占英軍的軍火庫,并且打死了當時英國章西地區(qū)的總司令鄧洛普,重新在章西登基,執(zhí)掌政權(quán)。1857年的9月英軍卷土重來,囂張氣焰接連攻破德里幾城,起義部隊也受到巨大損失。一年以后英國部隊進軍章西,兵臨城下。章西女王率部對抗英軍,但是終究寡不敵眾章西淪陷,章西女王撤退。章西女王的主要事跡還包括她帶領(lǐng)部隊,退守到了瓜廖爾,英軍大部隊前來圍剿。章西女王鎮(zhèn)守東門抗擊英軍,身先士卒,不怕犧牲。起義的部隊看到女王英勇善,士氣倍增,數(shù)次打退了英國軍隊的進攻。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爾新航路開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了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區(qū)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之下。殖民者在拉丁美洲開采金銀,經(jīng)營種植園,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勞動。16世紀末,英國、法國和荷蘭殖民者經(jīng)過激烈爭奪,分割了圭亞那地區(qū)和近海一些島嶼。從此,美洲進入了長達300年的殖民統(tǒng)治時期。西班牙先后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魯(包括秘魯和智利)新格拉納達(包括哥倫比亞、厄瓜爾多和委內(nèi)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3個總督轄區(qū),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總督區(qū)。殖民者用暴力推行各種奴役制度,強迫印第安人在種植園或礦場作無償勞動,大肆掠奪南美洲的土地和金銀財富。印第安人的家園被破壞,古文明遭摧毀,人口銳減。為補充勞動力的不足,殖民者又從非洲販入大量黑奴。宗主國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強迫殖民地人民專門生產(chǎn)一、二種能在國際市場牟取暴利的農(nóng)礦產(chǎn)品,形成單一產(chǎn)品制,導致社會經(jīng)濟畸形發(fā)展。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傳統(tǒng),隨移民大批涌入,傳播到南美各地,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也逐漸取代印第安語,成為普遍使用的正式語言。西蒙·玻利瓦爾就出生成長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玻利瓦爾1783年出生于委內(nèi)瑞拉的加拉加斯,早年喪失雙親,被親屬撫養(yǎng)成人。青年時去法國、西班牙學習,1807年回國參加領(lǐng)導委內(nèi)瑞拉的獨立戰(zhàn)爭。到18世紀后半期,宗主國所竭立維護的殖民制度日益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最大障礙,這個主要矛盾的發(fā)展,推動著南美洲人民走上獨立戰(zhàn)爭的道路。www.21-cn-jy.com1810年,武裝起義烈火燃遍整個南美洲。南美洲人民為爭取自由和解放,進行了長期英勇的斗爭。其中以西蒙·玻利瓦爾解放委內(nèi)瑞拉、建立共和國最具代表。1819年2月15日,玻利瓦爾建立安戈斯圖拉議會,并發(fā)表了著名的演說。他被選為委內(nèi)瑞拉總統(tǒng),立即發(fā)動解放新格拉納達的戰(zhàn)役。8月7日,玻利瓦爾在博亞卡戰(zhàn)役中打敗殖民軍。12月17日,玻利瓦爾創(chuàng)建哥倫比亞共和國,并把它分為三個省:委內(nèi)瑞拉、迪納馬卡和基多。議會選舉他為哥倫比亞總統(tǒng)。1820年9月底,玻利瓦爾決定進行徹底消滅殖民軍的決戰(zhàn)。革命軍又多次出兵,掃清了委內(nèi)瑞拉和厄瓜多爾境內(nèi)的殖民軍殘余勢力,南美洲北部徹底解放。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建立之后,玻利瓦爾仍然致力于抗擊殖民統(tǒng)治的革命斗爭中。為了解放秘魯,他率軍與西班牙軍隊進行了浴血奮戰(zhàn)。秘魯是當時西班牙實力最頑固的地區(qū)。阿亞庫喬戰(zhàn)役之后,玻利瓦爾派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進軍上秘魯,擊潰了上秘魯境內(nèi)的西班牙殖民軍。1825年8月6日,在丘基薩卡召開的制憲會議上,上秘魯宣告獨立,當?shù)厝嗣褡鸩@郀枮椤吧厦佤斨浮保瑖鴷谟杷皣浮⒈Wo人、第一任總統(tǒng)”的頭銜。為了表示對這位新共和國解放者的敬意,新共和國定名為“玻利維亞共和國”。【來源:21·世紀·教育·網(wǎng)】1826年1月23日,玻利瓦爾解放了卡亞俄港,徹底結(jié)束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統(tǒng)治。玻利瓦爾英勇善戰(zhàn),在為南美解放的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所向披靡,一次又一次迫使殖民軍隊退步,最終宣布了獨立。他為南美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也為世界人民抗擊殖民侵略的樹立了榜樣。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