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7-1918.11)1、 歷史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_________階段,后起的__________國家要求___________,與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爭奪世界霸權。2、 原因1、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重要原因:________和________兩大軍事集團侵略集團瘋狂的擴軍備戰。3、 直接原因(導火線):1914年的_________事件4、 目的:爭奪勢力范圍和世界_____3、 戰爭過程1. 開始:________年7月,奧匈帝國向________宣戰。(________參加協約國作戰)2. 轉折性戰役:1916年,________,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充分體現了戰爭的殘酷性。3. 擴大:1917年,________對德國宣戰,中國也加入協約國作戰。4. 結束:________年11月,________投降。同盟國失敗、協約國勝利。4、 性質和影響1. 性質:是一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影響(評價):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人口大量死亡、經濟嚴重倒退),但從客觀上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9---1945.9)知識點一:慕尼黑陰謀1、 幕尼黑會議1. 背景:20世紀30年代,________、________、意大利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面對法西斯侵略,英、法等國采取________政策。2. 影響:________是綏靖政策發展到頂峰的標志,是法西斯國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脹,極大消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2、 綏靖政策1. 原因:面對法西斯侵略,英、法、等國懼怕戰爭,竭力避免與法西斯國家直接沖突,同時想將法西斯這股禍水東引,希望德國侵略________。2. 表現:對法西斯侵略不嚴厲制裁,希望犧牲小國利益來安撫侵略者換取一時太平。知識點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 爆發原因1.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 直接原因:德意日軸心國侵略集團的形成,產生了歐亞戰爭策源地。3. 催化原因:英、法等實行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加速了戰爭的爆發。2、 戰爭進程1. 爆發:________年9月1日,德國突襲________,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0年四五月,德國橫掃西歐和北歐;英國首相丘吉爾領導人民頑強抵抗。意大利加入德國一方參戰。2. 擴大:1941年6月,德軍突襲________,蘇德戰爭爆發。(1941年冬,斯大林領導的________保衛戰打敗了德軍,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3. 進一步擴大:________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________。美國對日宣戰。影響:1二戰達到世界規模。2直接促成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知識點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1、 世界走向聯合1. 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 原因(目的):反法西斯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2) 時間:________年1月1日。(3) 標志:美、英、蘇、中等26個反法西斯國家________舉行會議,共同簽署《____________》(內容:聯合國家保證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徹底打垮法西斯國家)。(4) 作用: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反 法西斯國家互相支援、協同作戰,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 雅爾塔會議的召開(1) 目的: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2) 時間、地點:________年2月,蘇聯雅爾塔。(3) 參與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內容:1決定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________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2決定成立________。3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________作戰。2、 走向勝利1. 轉折點:_______________(1942年7月~1943年2月)。影響: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轉折點。2. 反攻:___________登陸和柏林戰役3. 結束(1)德國投降:________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二戰的歐洲戰爭結束。(2)日本投降:在中國、美國、蘇聯等國的聯合打擊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________月________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三、性質和影響1.性質: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2.影響: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人員大量死亡,無數財產被毀),徹底改變了世界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知識拓展1.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國家取得最后勝利的原因和啟示(1) 原因:1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成立是勝利的根本保證。2二戰是一場世界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3反法西斯國家的實力大大超過法西斯國家的力量。(2) 啟示:1團結起來力量強大。2正義必將戰勝邪惡。3戰爭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和平來之不易,反對戰爭,珍愛和平,世界大戰的悲劇不能重演。4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個種挑戰。5各國應互不侵犯,加強合作交流,求得共同發展。2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及人類避免戰爭的措施:(1) 危害:這次戰爭給人類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和災難。戰爭歷時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損耗了大量財富,移平了許多城市和村莊,無數生靈涂炭。(2) 避免戰爭的措施:世界各國人民之間應該加強友好合作,團結互助,積極反對霸權主義、新殖民主義、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3比較兩次世界大戰的異同點 相同點:A根本原因:都是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B影響:都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破壞和災難,都推動了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都在戰后形成了以戰勝國為主導的世界格局(一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后形成了兩極格局) 不同點:A目的不同:一戰交戰雙方是為了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市場和原料產地,二戰對于世界人民來說是為了打敗法西斯,爭取人類和平。 B性質不同:一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非正義戰爭,二戰是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