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 1816年英國派遣外交官阿美士德訪華,但最終沒有得到嘉慶帝的接見。阿美士德從中國失敗而歸,途徑拿破侖的囚禁之地圣赫勒拿島。 阿美士德向拿破侖講述了自己在中國的經歷,并就中國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表面強大,背后卻是泥足巨人,只有通過戰爭,才能敲開中國的大門。拿破侖對阿美士德的這種看法充滿了蔑視,對此他只說了一句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被驚醒,整個世界會為之震動。美國《時代》周刊對這句話的解讀:1958年,當毛澤東成為封面人物,周刊:“讓中國睡吧,她一旦醒來,世界會感到遺憾。”1979年,鄧小平再次登上周刊封面人物,周刊:“中國?那里躺著一個睡著的巨人。讓她睡吧,因為一旦醒來,她將改變世界。”習近平多次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影響力人物。習近平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第六課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不結盟一帶一路多邊外交50年代的中國外交認識新中國成立之初,外交上面臨的問題:如何在新(?)的基礎上同外國建立自己的外交關系如何對待帝國主義國家的問題如何正確處理與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新的基礎:尊重主權和平等互利成就:與蘇聯等幾十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954年,出席日內瓦會議的周恩來 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第一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周恩來外交趣事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先是主動和周恩來握手,周總理出于禮節沒有拒絕,但沒有想到這個記者剛握完手,忽然大聲說:“我怎么跟中國的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真不該!”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剛和周恩來握過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進褲兜。這時很多人在圍觀,看周總理如何處理。 周恩來略略皺了一下眉頭,他從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隨意地在手上掃了幾下,然后走到拐角處,把這個手帕扔進了垃圾桶。他說:“這個手帕再也洗不干凈了。”尼克松:他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印度印中友協會長說;“世界上的領導人,能多一些像周總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英國前外交大臣艾登對美國記者說:“你們早晚會知道,周恩來可不是平凡的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印關系中緬關系“求同存異”1956年,萬隆亞非會議“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經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這是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找共同基礎,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70年代的中國外交的突破認識中國人來了!美國人來了!日本人來了!70年代外交大事記梳理重返聯合國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臺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1971年3月,乒乓外交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80年代的中國外交政策認識背景: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中國的對外政策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體表現:不結盟政策21世紀的中國外交認識多邊外交一帶一路第六課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21世紀的多邊外交80年代的外交政策70年代的外交突破認識50年代的中國外交三大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重返聯合國、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結盟一帶一路戰略習近平多次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影響力人物。習近平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