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九 文化的發展與文化建設[專題解讀] 傳統文化是民族發展的精神根基,文化發展要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本專題的??键c有文化繼承與發展的意義與措施,文化交流與傳播的要求與影響,文化創新的意義與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近年來對文化生活的考查在高考中的比例已經加大。文化建設主要側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措施和內容的理解。知識重構 核心整合 一、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傳播1.是什么——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過程表現①民族節日: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過程是學習各民族優秀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過程;是在文化交流基礎上,推出新文化的過程;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2.為什么——加強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原因原因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③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④尊重文化多樣性有利于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促進文化創新意義①有利于促進本民族文化的發展;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②有利于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③有利于加強民族間的交流與理解,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3.怎么做——如何推動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要求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彰顯文化民族個性,著眼于世界文化共性。堅定文化自信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原則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在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途徑媒介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大眾傳媒續表任務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反對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封閉主義和守舊主義目的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吸收借鑒優秀外來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二、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1.是什么——傳統文化的形式與特點2.為什么——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1)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根基,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傳承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民族凝聚力。(2)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3)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社會才能發展進步。(4)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才能夠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斷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5)其他角度理解傳統文化的作用角度表現文化的作用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促進社會與人的發展中華文化傳統文化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文化強國有利于人們堅定文化自信,激發文化創造活力續表角度表現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重要載體和歷史文化養料思想道德建設優秀傳統文化是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3.怎么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正確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繼承發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影響因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科技進步、思想運動、教育文化創新立足于社會實踐,做到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主體力量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交流傳播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錯誤傾向“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守舊主義”“封閉主義”三、全面理解文化創新必要性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重要意義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源泉動力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創新內容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等的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基本途徑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創新主體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新中的主體作用錯誤傾向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必由之路在時代的新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1.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原因文化現狀弘揚主旋律,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凈化文化環境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國家競爭增強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社會發展增強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論自信,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文化繁榮立足社會實踐,促進文化創新,繁榮社會主義文化2.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發展戰略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發展道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續表文化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具體要求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自信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自信引領思潮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發展主體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根本途徑立足社會實踐,促進文化創新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要任務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命題探究 小題清障命題角度 文化多樣性與文化交流1.(2019·全國卷Ⅱ)2019年3月23日,在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中國和意大利雙方代表交換關于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返還的796件(套)文物,有馬家窯文化紅陶罐、漢代繭形壺、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載民族記憶的寶貴遺產。流失文物返還中國的啟示是( )①保護文化遺產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谧鹬匚幕鄻有跃鸵鹬馗髅褡逦幕、郾Wo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發展的根本動力 ④保持文化多樣性是促進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文化遺產、文化多樣性的知識。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國流失在他們國家的文物歸還給了我國,這些文物是承載我國民族記憶的寶貴遺產,這說明保護文化遺產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樣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①②正確;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文化的傳承發展,但不是根本動力,文化傳承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實踐,③錯誤;文化多樣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徑,排除④。故選A。解題指導 解答有關文化交流的試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文化多樣性是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前提,但不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實踐。(2)文化交流并不是為了消除文化差異,而是為了促進民族文化發展,繁榮世界文化,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3)對本民族文化要認同,對外來文化要尊重,一個國家的文化不可能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4)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沒有優劣之分。(5)大眾傳媒是文化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手段,不是文化的傳播途徑。2.(2018·全國卷Ⅱ)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2016年,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把發展中醫藥上升為國家戰略。截至2016年底,我國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訂中醫藥合作協議達86個,中醫藥傳播到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文化意義在于( )①實現中醫藥文化的轉型升級?、跀U大中醫藥文化的世界影響 ③創新中醫藥文化發展的價值導向?、軡M足世界各國對中醫藥文化的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中醫藥走向世界體現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并不能實現文化的轉型升級,排除①;中醫藥文化發展的價值在于滿足人類對生命健康的需求,中醫藥走向世界并沒有創新其價值導向,排除③。故選C。拓展歸納全面認識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意義命題角度 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3.(2018·全國卷Ⅰ)近年來,某市發掘傳統中醫藥文化資源,堅持“以藥立市”,大力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現已建有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形成了涵蓋中藥材種植,中藥研發、生產、流通,中醫藥文化傳播的現代中醫藥產業體系。該市大力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的文化意義在于( )①創新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基本理念?、陂_創了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新局面?、弁苿觽鹘y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艽龠M中醫藥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該市大力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與創新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基本理念無直接關聯,①不符合題意。②夸大了該市大力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的文化意義,不選。該市形成了涵蓋中藥材種植,中藥研發、生產、流通,中醫藥文化傳播的現代中醫藥產業體系,有利于中醫藥文化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促進中醫藥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發展,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拓展歸納認識傳統文化傳承的意義個人①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②以優秀文化影響人、塑造人生國家①維系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②順應時代變遷,對社會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③推動經濟、政治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文化建設①推動文化創新,實施文化強國戰略;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③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修養;④堅定文化自信;⑤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4.(2017·全國卷Ⅱ)2016年9月,中國歌劇舞劇院復排的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在北京上演。該劇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樂風格,又融入了時尚元素,洋溢著青春氣息,在表演樣式、舞美設計、服裝造型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極大成功,受到觀眾熱烈歡迎。這表明( )①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超越時空的藝術價值?、谥挥汹A得市場,優秀傳統文化才有價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優秀傳統文化就能很好地傳承?、苌朴谕脐惓鲂拢瑑炐銈鹘y文化才能滿足人們的新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創新。該劇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樂風格,又融入了時尚元素,表明優秀傳統文化有超越時空的藝術價值,①正確;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陳出新,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滿足人們的新需求,④正確;優秀傳統文化并非只有贏得市場才有價值,②錯誤;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推陳出新,③錯誤。命題角度 文化創新5.(2019·全國卷Ⅰ)2019年上映的國產電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借鑒國外科幻電影元素,講述了全球聯合起來拯救地球的故事,獲得海內外觀眾廣泛好評,被稱為“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從中獲得的啟示是(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支撐文化創新的強大基因?、谥哺诿褡鍤v史的文化就能引領世界文化的發展 ③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鑒中融為一體 ④中華文化在交流、借鑒和融合中能夠更好地創新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創新的根基、文化創新的途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就會失去文化創新的根基,①正確;文化是引領一個民族前行的旗幟,植根于民族歷史的文化不一定能引領世界文化的發展,②說法錯誤;不同民族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特色,③錯誤;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之一,中華文化在交流、借鑒與融合中能夠更好地創新發展,④正確。故選B。6.(2018·全國卷Ⅱ)2017年3月,中國自主原創、主導制定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由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發布。這是我國文化領域的首個國際技術標準,在“互聯網+文化”領域實現了我國手機動漫由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跨越。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生命力取決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蹣酥局覈幕涂萍嫉娜诤习l展取得了重要突破?、艽_立了我國在國際“互聯網+文化”領域的話語主導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題干所述標志著我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發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利于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確;文化的價值和生命力關鍵看是否有利于推動當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①說法錯誤;我國科技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離掌握話語主導權還有很大差距,④說法錯誤。故選C。命題角度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7.(2015·全國卷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實事求是”……大學校訓引導莘莘學子成長成才。2014年4月,某報推出《校訓的故事》專欄,挖掘和闡述大學校訓的文化內涵、歷史傳承與當代價值,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缎S柕墓适隆芬鹕鐣娏曳错懙脑蚴? )①校訓的實質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谛S柺莻鞑ド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載體?、坌S柸娣从沉松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涵 ④校訓宣傳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途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精神產品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校訓承載著學校的文化內涵,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②正確;《校訓的故事》挖掘和闡述大學校訓的文化內涵、歷史傳承與當代價值,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說明校訓的實質內涵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①正確;③中“全面反映”說法不科學,排除;校訓宣傳有利于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不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途徑,④錯誤。故選A。拓展歸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對人的影響以優秀的文化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化傳承與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有利于彰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促進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資源,促進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傳播文化強國引領社會風尚,引領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意識形態增強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四有新人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8.(2016·全國卷Ⅲ)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中央電視臺推出特別節目《大國工匠》,講述實現中國夢征程中勞動者的故事,謳歌中國工人的精湛技藝和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的“工匠精神”。弘揚“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在于( )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依據 ②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添時代內涵?、蹫槲覈鴮崿F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現實路徑?、転閷崿F制造強國的中國夢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識。中國工人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的“工匠精神”,體現了愛國、敬業,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而不是其理論依據,①排除,②正確;“工匠精神”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為實現制造強國的中國夢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撐,但不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現實路徑,③排除,④正確。故選C。誤區警示認識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文化發展多樣性的關系(1)文化發展必須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中華文化的發展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保證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2)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必須尊重文化多樣性,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立足社會實踐,推動文化創新。熱考點 以中華文化節為背景考查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傳播1.在俄羅斯伏爾加格勒舉辦的中國文化節上,中國書法、傳統藝術大師班、茶道、中醫講座等活動,讓伏爾加格勒的市民更多地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廣受當地民眾歡迎。此次活動( )①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谀芡苿又腥A文化走向世界,增強建設文化強國的自覺性 ③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傳播、交流、借鑒和融合 ④尊重了文化的多樣性,有利于增強對俄羅斯文化的認同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在俄羅斯舉辦的中國文化節不是民族節日,故不能說此活動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排除①;認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對其他民族文化的態度是尊重,排除④;在俄羅斯舉辦中華文化節,可見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故②正確;中華文化在俄羅斯傳播,有助于兩國文化的交流與借鑒,故③正確。熱考點 2.故宮博物院眾多神獸塑像,變成了“萌萌噠”的卡通人物;上海博物館的青銅藏品,變成了可以“立起來”的手工動畫玩具;一批從中華經史典籍、神話傳奇中脫胎而成的當代動漫作品正在熱播;“漢服熱”“唐裝熱”與“動漫熱”相輔相成,正在形成新的時尚產業。傳統文化與動漫的融合( )①有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诒砻魑幕a業的發展取決于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蹫閷崿F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化”提供了有益借鑒 ④賦予了優秀傳統文化新活力,增添了文化的功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傳統文化的傳承。傳統文化與動漫的融合,可以促進文化的創新,故①正確;通過文化創新,可以激發文化的創新活力,故③正確;文化不具有決定作用,排除②;傳統文化的創新,并沒有拓展文化的功能,排除④。熱考點 3.中、意兩國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兩大古老文明始終相互吸引、交相輝映。2019年2月5日,實驗京劇《圖蘭朵》在意大利羅馬上演,讓西方觀眾在他們熟悉的故事中領略中國京劇藝術魅力,也為中意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這表明( )①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谖幕瘎撔乱嫦蚴澜?,博采眾長?、壑幸馕幕诮涣髦羞_到相互融合與統一 ④文化交流要認同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創新的途徑?!秷D蘭朵》讓西方觀眾在他們熟悉的故事中領略中國京劇藝術魅力,也為中意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這表明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故①②正確;中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但并沒有相互統一,排除③;文化交流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排除④。熱考點 4.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新時代呼喚著杰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要堅定文化自信、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這要求文藝工作者(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滿足人民群眾各種需求 ②弘揚主旋律,創作出富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文藝作品?、郯盐諘r代脈搏,以優秀文藝作品引領社會意識形態發展?、茉鶎嵺`,在人民群眾生活和實踐中汲取營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做到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用明德引領風尚,要求文藝工作者弘揚主旋律、立足實踐,在人民群眾生活和實踐中汲取營養,創作出富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作品,②④正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滿足各種需求,①表述錯誤;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意識形態發展,③表述錯誤。大題增分考點 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典例1 (2017·全國卷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走出去”,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材料一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目前,中國建成了營業總里程達2.2萬千米的高速鐵路網,居世界首位。近年來中國加快高鐵“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國企業經過激烈競爭,獲得了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的建設合同。該鐵路的開工建設,促進了中國高鐵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產品、服務、技術、品牌、管理和資本的全產業鏈輸出的轉變。材料二 中國鐵路項目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信息①)。在埃塞俄比亞,中國企業近年來為當地培訓了1.5萬名鐵路員工,滿足了亞吉鐵路建設運營需要(信息②)。在肯尼亞,7年內將有超過3000名蒙內鐵路的員工在當地和中國接受技術培訓。中國企業負責人說,我們不僅要完成鐵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設,更注重鐵路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等軟件的完整移交,實現“中國標準”真正為肯尼亞人所用(信息③)。中國鐵路“走出去”越來越成為中外經濟往來的橋梁、民心相通的紐帶,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信息④)。運用文化傳播的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文化意義。(10分)[答題思路] [思維拓展] 1.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意義文化作用推動國際經濟交流,促進國際間政治合作,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文化多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發展本民族文化,繁榮世界文化,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自身文化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他國文化有利于中國民眾了解外國文化,把握文化個性與共性,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創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在交流中促進本民族文化創新2.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措施(1)明確途徑:借助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等。(2)注重媒介:發揮大眾傳媒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功能。(3)面對差異:凸顯自身文化個性,把握世界文化共性。尊重文化多樣性,堅持一律平等原則。(4)彰顯實力:立足社會實踐,促進民族文化創新,增強國際影響力。(5)主體作用: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自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6)把握原則: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反對錯誤傾向。3.有關文化交流的時政術語(1)探索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2)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3)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4)世界各國文明開展平等對話、交流互鑒、相互啟迪。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5)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我們應該秉持平等和尊重,摒棄傲慢和偏見,加深對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性的認知,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6)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1.(2019·安徽皖江名校高三5月聯考)閱讀材料,完成要求。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材料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37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企業家大會共有近900名中外代表參加大會,外方代表來自88個國家和地區?!耙粠б宦贰背h的實施會受到沿線國家文化背景的制約,不同的宗教信仰、思想觀念在國際項目合作的過程中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信息①)。因此,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必須對各國的文化背景、民族信仰等因素進行全面考量,才能實現多方合作、互利共贏的目標(信息②)。中國應對沿線各國的資源、環境、人文、科技等領域開展實地研究(信息③),總結各國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現狀,為更好地部署“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有力的現實依據。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我國是如何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10分)[答題思路]審設問(問題邏輯)知識限定: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題目類型:措施類設問主體:國家以分定點:本問10分,答案要點約2~5個(高考答案每點約3分,盡量多答幾點)續表2.(2019·河南鄭州二模)閱讀材料,完成要求。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讓中醫藥走向世界,是習近平同志2018年10月在廣東考察時提出的振奮人心的號召。這不僅是全體中醫人的時代使命,而且是擺在當代中醫人面前的歷史考卷。讓中醫藥走向世界,目的是讓中醫藥優質的健康醫療服務惠及世界、造福人類。目前,中醫藥服務已遍及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信息①)。中醫藥逐漸為五大洲的民眾所接受,尤其是針灸、氣功、太極受到越來越多國際友人的喜愛。讓中醫藥走向世界,需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信息②)。這可以從“道”和“法”兩個層面下功夫。在“道”的層面,應挖掘中醫藥寶貴的價值觀念和原創思維,如天人合一、調中致平、順應自然、整體和諧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這是中醫藥的“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在“法”的層面,應梳理歷代中醫藥行之有效的中藥方劑,以及針灸、推拿、導引等技術方法。歷代中醫的方劑數量是驚人的,《中醫方劑大辭典》收方近10萬首,需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某種意義上說,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過程就是文明交流互鑒、共建共享的過程(信息③)。這就需要弄清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特質,摸清受眾需求,多用受眾能理解、好接受的方式來展示中醫藥發展成果。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讓中醫藥走向世界對我國建設文化強國的影響。(10分)[答題思路]考點 文化傳承與創新典例2 (2017·全國卷Ⅰ)閱讀材料,完成要求。“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節期間,大型文化類競賽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成為陪伴人們歡度新春佳節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緊緊抓住受眾的中國詩詞文化情結,在賽制和表現形式等方面大膽創新(信息①)。比賽詩詞涵蓋《詩經》、楚辭、唐宋詩詞、毛澤東詩詞等,主要選自中小學教材,聚焦愛國、仁義、友善等主題(信息②)。參賽選手來自各行各業,有學生、教師,有工人、農民、公務員,有海外華人、外國留學生。嘉賓現場點評,或分析詩詞的深刻內涵,或發掘詩詞的道德價值,或講述詩詞背后的歷史故事(信息③)。賽會設置競猜、“飛花令”等環節,啟用水舞臺、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設計,應用新媒體互動、多屏傳播等技術手段(信息④),打造出一場全民參與的詩詞文化盛宴。節目的播出,引起強烈反響,總收視觀眾超過11億人次,引發新一輪中國詩詞熱。《中國詩詞大會》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成功案例,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答題思路]審設問 (問題邏輯)知識限定:傳統文化的傳承題目類型:原因類設問主體:國家以分定點:本問10分,答案要點約2~5個(高考答案每點約3分,盡量多答幾點)[思維拓展] 1.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傳承內容傳承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傳承措施①立足社會實踐,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②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文化的呈現形式;③借助現代傳媒,創新文化傳播方式,擴大文化影響力;④發揮教育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⑤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加強對傳統文化物質載體的維護傳承主體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意義①順應時代變遷,彰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②維系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③推動社會經濟、政治發展;④以優秀文化影響人、塑造人;⑤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修養2.文化創新的意義與措施創新意義①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②創新推動民族文化繁榮,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④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⑤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措施①立足社會實踐;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③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④創新文化的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和傳播手段;⑤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⑥反對錯誤傾向3.有關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時政術語(1)文化創新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2)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助力我們堅定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3.(2016·全國卷Ⅲ)閱讀材料,完成要求。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新方法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本土培養的科學家首次獲諾貝爾獎。瘧疾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頑疾,困擾了人類幾千年。20世紀60年代末,治療瘧疾的常用藥物——氯喹或奎寧的藥效已經減弱,瘧疾的發病率再次升高。為了找到新型抗瘧藥物,中國政府啟動了研制治療瘧疾藥物的“523項目”,中醫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為組長的科研組參加研究工作。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屠呦呦小組與全國7個省市、30多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協同合作,經過數百次試驗、無數次失敗(信息①),并從《肘后備急方》等傳統中草藥文獻中獲得靈感、汲取智慧(信息②),最終使用乙醚從青蒿中提取了療效高的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新方法(信息③),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藥劑列入其基本藥品目錄(信息④),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藥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準治療藥物。屠呦呦說,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項榮譽。它屬于科研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屬于中國科學家群體。用現代科學手段不斷認識中醫藥,是我們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責任。結合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屠呦呦團隊的發現對于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啟示。(10分)[答題思路]4.(2019·廣東汕頭三模)閱讀材料,完成要求。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實踐積累。由國家京劇院潛心創排的京劇《紅軍故事》將革命歷史題材與京劇藝術進行聯姻,通過京劇藝術形式表現出紅軍精神(信息①),讓當今的年輕人了解當初的感人故事,從而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洗禮。該劇在創作過程中,薈萃全國戲劇名家,組成強大創作陣容,首次在京劇舞臺上運用兩聲部、女聲四重唱的方式,在唱腔設計和身段表演之中融入了民間歌謠、民間音樂和民間舞蹈,大膽采用了湖南民歌的山歌作為背景(信息②)。演出一段時間后,劇組演員再次走進南昌、上饒橫峰和萍鄉采風學習,使創作有了抓手、人物有了原型、故事有了來源(信息③)。戲曲演繹革命題材進而拓展其對時代的適應性,革命經典以戲曲敘事進而增強其表達的藝術性,這是傳統戲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方向,是革命歷史走近百姓的重要路徑,也為當前現實題材戲曲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結合材料,從文化創新的角度,分析京劇《紅軍故事》的成功對我國當前現實題材戲曲創作提供了哪些可資借鑒的思路?(10分)[答題思路]審設問(問題邏輯)知識限定:文化創新題目類型:啟示類設問主體:國家京劇院以分定點:本問10分,答案要點約2~5個(高考答案每點約3分,盡量多答幾點)析材料(材料邏輯+理論邏輯)信息①:將革命歷史題材與京劇藝術進行聯姻推動文化內容與形式的創新信息②:融入了民間歌謠、民間音樂和民間舞蹈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信息③:劇組演員再次走進南昌、上饒橫峰和萍鄉采風學習,使創作有了抓手、人物有了原型、故事有了來源立足社會實踐,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組答案 (推理邏輯)①立足于社會實踐,要組織編劇人員和演員深入社會實踐,參觀學習。②堅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要從演唱、音樂和舞蹈等方面大膽對傳統戲曲進行創新發展。③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作中的主體作用,藝術家要貼近百姓,學習百姓,為百姓創作考點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典例3 (2018·全國卷Ⅲ)閱讀材料,完成要求。開國將軍甘祖昌,參加過井岡山斗爭、五次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榮獲過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長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戰友約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設,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革命勝利后,曾經的誓言讓他心中的鄉愁越釀越濃。1957年8月,他主動辭去軍隊領導職務,秉持“共產黨人不能享清福,要艱苦奮斗一輩子”的信念,舉家回到家鄉沿背村務農(信息①),他把70%的工資捐給了家鄉的建設事業,有關部門按照規定要給他蓋房配車,被他一一拒絕。他領著鄉親們修水利,建電站,架橋梁,綠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項項利民工程幫助村民擺脫貧窮、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給妻子和兒女的唯一遺產是三枚勛章。將軍農民的事跡被編入小學課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信息②)。習近平高度評價甘祖昌將軍的艱苦奮斗精神。強調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信息③)。新時代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什么意義?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加以分析。(10分)[答題思路]審設問(問題邏輯)知識限定:文化生活知識題目類型:意義類設問主體:國家以分定點:本問10分,答案要點約2~5個(高考答案每點約3分,盡量多答幾點)析材料(材料邏輯+理論邏輯)信息①:秉持“共產黨人不能享清福,要艱苦奮斗一輩子”的信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信息②:將軍農民的事跡被編入小學課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資源信息③:習近平高度評價甘祖昌將軍的艱苦奮斗精神,強調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組答案 (推理邏輯)①艱苦奮斗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華,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資源;②新時代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有利于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③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 [思維拓展] 1.明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措施(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實施文化強國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2)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3)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4)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相協調。(5)提高文化自信,激發人民群眾文化創造活力。(6)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7)把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與領導權,筑牢理想信念之基。2.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1)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與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2)加強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復興的堅定意志和磅礴力量。(3)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2)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其融入到社會發展的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3)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4)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4.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時政術語(1)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2)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3)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4)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5)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6)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思想基礎。5.(2018·全國卷Ⅱ)閱讀材料,完成要求。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我國雜交水稻研發團隊長期不懈奮斗,持續創造、不斷挖掘水稻高產的潛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確保國家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幾十年來,研發團隊奔走在試驗田和實驗室,解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一系列關鍵性難題(信息①)。1973年,實現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的“三系”配套育種;1989年,兩系法雜交水稻育種獲得成功;1997年,開啟了第三代超級雜交水稻育種研究,兼顧了三系法和兩系法育種的優點;2017年,創造了畝產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單產的最高記錄。為助力國家水稻產業升級,滿足人們對高品質水稻的需求,團隊進一步確立了培育“量質齊升”稻種的攻關目標并取得了新的突破(信息②),培育的適宜鹽堿地種植的“海水稻”試驗品種已經適應了5‰鹽度的海水灌溉。作為水稻育種專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將全部精力傾注在雜交水稻事業上,他主持舉辦國際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班50多期,培訓來自亞、非、拉美30多個國家的2000多名學員,并多次到國外指導雜交水稻研究與生產(信息③)。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我國雜交水稻研發推廣是如何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的。(10分)[答題思路]審設問(問題邏輯)知識限定:文化生活知識題目類型:措施類設問主體:國家以分定點:本問10分,答案要點約2~5個(高考答案每點約3分,盡量多答幾點)6.(2019·福建福州二模)閱讀材料,完成要求。2019年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寄語當代青年。1919年5月4日,一批青年愛國學生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信息①),高呼“民主”“科學”的口號,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掀起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運動,揭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光輝的一頁(信息②)。五四運動既是一次愛國的政治運動,又是一次文化運動,同時還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覺悟,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五四運動開啟了現代文明,喚醒了廣大民眾和青年的覺醒,發動了解放思想的文化啟蒙,點燃了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想(信息③),鑄就了偉大的五四精神,即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握時代命運的偉大精神(信息④),也可以概括為三點:愛國主義精神、民主科學精神、改革創新精神。時代在變遷,但精神永不過時。新的時代賦予五四精神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于奉獻”的新生命力。五四精神的火炬,更是經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接力傳遞,發揮著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信息⑤)。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時代價值。(10分)[答題思路]審設問(問題邏輯)知識限定:文化生活知識題目類型:意義類設問主體:國家以分定點:本問10分,答案要點約2~5個(高考答案每點約3分,盡量多答幾點)析材料(材料邏輯+理論邏輯)信息①: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愛國主義信息②:揭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光輝的一頁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信息③:點燃了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想涵養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信息④: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弘揚科學精神信息⑤:五四精神的火炬,更是經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接力傳遞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