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學習目標】1.初步認識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2.知道區分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學習重難點】重點: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的概念和反應的條件。難點:正確區分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學習過程】1.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外一種物質的反應:A+B→AB主要包括:(1)活潑金屬+活潑非金屬→無氧酸鹽(2)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多數為堿性氧化物)(3)非金屬+氧氣→非金屬氧化物(多數為酸性氧化物)。(4)堿性氧化物+水→可溶性堿。(5)酸性氧化物+水→可溶性含氧酸。(6)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鹽。2.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AB→A+B(1)不溶性堿(2)不穩定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3)某些含氧酸鹽典型例題例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屬于化合反應的是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②白磷自燃;③一氧化碳的燃燒;④水通電【達標檢測】一、選擇題1.下列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是()(A)CO2+H2O→H2CO3(B)Zn+2HCl→ZnCl2+H2(C)NH4HCO3→NH3+CO2+H2O(D)4NH3+5O2→4NO+6H2O2.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催化劑加熱(A)2Mg+O2點燃(B)CaO+H2O→Ca(OH)2(C)NH4HCO3→NH3+CO2+H2O(D)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3.下列變化中,既不屬于化合反應,又不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H2O+SO2→H2SO3(B)CaCO3→CaO+CO2(C)CO2+Ca(OH)2→CaCO3+H2O(D)C+O2→CO24.下列反應中: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②加熱HgO;③水電解;④點燃氫氣;⑤白磷自燃,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5.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分解反應的產物一定單質(B)化合反應的反應物可能有兩種(C)分解反應的反應物一定是化合物(D)化合反應的產物只有一種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化合反應中,反應物只有2種,生成物只可能一種(B)化合反應中,反應物為多種,生成物可能不止一種(C)化合反應中,反應物為多種,生成物只可能是一種(D)化合反應中,反應物為多種,生成物肯定不止一種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凡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B)凡是有氧氣參加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C)凡是有鹽參加的反應都是復分解反應(D)凡是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都是分解反應二、填空題1.分別指出下列各反應,哪些是化合反應?哪些是分解反應?(1)2H2O點燃2H2↑+O2↑,__________反應。(2)2H2+O2→2H2O,_____________反應。(3)H2O+CO2→H2CO3,_____________反應。(4)Cu2(OH)2CO32CuO+CO2+H2,____________反應。(5)H2O+CaO→Ca(OH)2,___________反應。(6)2Hg+O2→2HgO,_____________反應。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三種不同方法制取氯化鉀:(1)通過化合反應制取(2)通過分解反應制取(3)通過復分解反應制取3.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1)兩種氣體發生化合反應(2)一種液體發生分解反應(3)一種固體發生分解反應考點2:1知識梳理一、氧氣的制取1.裝置圖安裝好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將純凈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按3:1的質量比混合均勻后裝入試管中,并使其平鋪在試管內,然后把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口,用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試管口略向下傾斜。3.將集氣瓶裝滿水,并用毛玻璃片蓋住瓶口(不要使瓶口水面留有氣泡),然后倒立在水槽里。4.給試管加熱。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將燈焰放在靠試管口一端有藥品的地方加熱,并隨著反應的進行逐漸將燈焰移向試管底部(為什么?)。5.將水槽導管口有大量氣泡放出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其中一瓶要留少量水。收集完畢,先將導氣管拿出水面,再移開酒精燈,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熱的試管里而使試管炸裂。6.取一個干燥的集氣瓶,并換上干燥的導管,用向上排空氣法再收集一瓶氧氣。二、氧氣的性質研究1.木炭在氧氣里燃燒(1)用坩堝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到發紅,取出吹旺,立即放到烤熱的燃燒匙里,并從瓶口向下緩慢地伸進集氣瓶中(也可用鑷子夾取木條,燒紅后直接伸入氧氣瓶中),觀察木炭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有什么不同的現象。(2)燃燒停止后,向集氣瓶內倒進5ml-7ml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發生的現象。2.硫在氧氣里燃燒在鋪有細砂的燃燒匙里放少量的硫,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燃燒,迅速觀察硫在空氣里燃燒的現象后,立即伸如一瓶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蓋上毛玻璃上(或使燃燒匙插入一張穿有小孔的硬紙片中作為瓶蓋),防止生成的SO2氣體逸出。觀察硫在空氣里和氧氣里燃燒有何不同。3.鐵在氧氣里燃燒取一根長約15ml左右的細鐵絲,用砂紙打光后繞成螺旋狀,將其一端緊系在一根粗鐵絲(或燃燒匙的柄)上,另一端系一根火柴。點燃火柴等到火柴梗快要燃盡時,把鐵絲伸進盛有少量水的氧氣瓶里。觀察發生的現象,注意生成物的顏色和狀態。4.蠟燭在氧氣里燃燒(1)取一段2ml-3ml長的蠟燭,固定在燃燒匙中,點燃后伸進用排氣發收集的氧氣瓶里,觀察現象,并比較蠟燭在空氣里和在氧氣里燃燒有何不同。(2)向集氣瓶里倒進一些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石灰水的變化。知識概括、方法總結與易錯點分析注意事項1.制取氧氣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必須純凈,不能含有還原性的物質,以防止在加熱或摩擦情況下發生爆炸,較大的顆粒要放入干燥而潔凈的研缽中要研杵或藥匙輕輕壓碎,切不可研磨,更不能和二氧化錳混合研磨。2.試管口要低于試管底部,伸進試管內的導管不宜過長。3.停止制氧氣時,應先把導管從水里拿出來,然后移去酒精燈。4.為保證良好的實驗效果,可多收集2瓶氧氣,以免在實驗失敗或現象不明顯時補做。5.鑒定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要用新制取的飽和澄清石灰水。6.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所用的燃燒匙務必墊一層細沙或水,硫的用量不宜過多,以不超過0.5克為宜。從瓶里取出燃燒匙,如果仍有燃著的硫,應立即將其放入先準備好的水中熄滅。7.為了防止鐵燃燒時較大塊的熔渣濺落瓶底,致使集氣瓶炸裂,集氣瓶中預留一些水或鋪一層細沙。此外,還要防止燃著的鐵絲靠近或接觸瓶壁。問題討論1.制氧氣的裝置有何特點?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除了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還能用那些物質作為催化劑?3.為了做好演示實驗,教師應在實驗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4.演示木炭、硫、鐵和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應引導學生觀察哪些現象?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