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常見的力》應知應會16彈力1.當雙手向兩邊拉長彈簧和皮筋后,彈簧和皮筋要恢復原狀,對手產生了彈力。彈力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2.研究彈簧彈力大小的實驗步驟:(1)將彈簧掛在橫桿上,用刻度尺測量它的長度;(2)然后在其下端掛一個鉤碼,再測量彈簧的長度。兩次測量的長度差值就是彈簧伸長的長度。3.同一根彈簧伸長的長度越長,產生的彈力越大,掛起的鉤碼越重。4.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彈簧測力計由拉環、彈簧、指針、刻度盤和掛鉤構成。5.彈簧測力計使用方法:將彈簧測力計掛在鐵架臺上,向下拉掛鉤,分別讓指針指示1牛頓(N)、2牛頓(N)……感受力的大小。6.彈力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有:(1)拉弓射箭(2)汽車減震(3)撐桿跳運動(4)跳水跳板(5)籃球等球類7.形狀沒有改變的彈簧不會產生彈力。8.彈簧彈力的大小和彈簧的粗細、彈簧伸長的長度、彈簧的材料、彈簧的有效圈數有關。9.我們彎曲鋼尺,會產生彈力,這是由于鋼尺產生形變導致的。10.在家里的沙發、靠墊、電腦鍵盤、松緊帶等都利用了彈力。1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注意:①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②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③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測量范圍。12.圓珠筆是常用的書寫工具之一,用手按壓圓珠筆頂部,筆尖伸出;手松開后,筆尖會自動彈出去。13.在籃球、海綿、面團中,面團不是彈性物體17浮力1.將一些物體放入水中,有的會漂浮起來。2.當物體放入水中時,它就受到了水對它向上托起的力,這就是浮力。由于浮力的作用,有些物體可以漂浮在水面上。3.石塊不能浮在水面,浸沒在水中的石塊會受到水的浮力。浮力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4.救生圈、浮橋、氣球等都利用了浮力的原理。應用浮力的例子還有:輪船、潛水艇等。5.將整個土豆放入水中,土豆會下沉;把土豆切成小塊放入水中,會都下沉6.將土豆中間部分挖掉,做成一條土豆船。 將土豆的中間部分盡量多地挖掉,可使“土豆船”承載的“貨物”比較多。7.將手平放在水面,慢慢向下移動,手會感覺到被向上托起。8.一塊石塊放入水中不下沉,用透明膠布把兩塊木塊粘在一起,放入水中,還是不會下沉。18摩擦力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生摩擦,會產生阻礙物體運動的摩擦力。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2.木板上放的書多,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和重量有關。3.摩擦力大小還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4.生活中要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5.增大摩擦力的例子:下雪天給輪胎加裝防滑鏈、舉重(體操)等運動員涂鎂粉、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紋、飲料瓶蓋上的豎(shu)紋等。6.減小摩擦力的例子:給自行車車軸加潤滑油、軸承內放置滾珠、磁懸浮列車、滑冰鞋等。7.沿水平方向向前推桌子,感到很吃力,是因為桌子受到地面上的摩擦力。8.體操運動員上場表演時,手上涂鎂粉是為了增大摩擦力。9騎自行車下坡時,用力捏閘,是為了增大摩擦力。10.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受到的壓力、物體的重量等有關。11.“拖輪胎”游戲,小明費了很大力氣才拖動了小華坐著的輪胎,是因為輪胎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摩擦力阻礙輪胎向前滑動。12.大雪后將煤渣撒在結冰的路面上是為了增大路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13將相同的木塊分別放在木板和毛巾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緩拖動木塊,通過彈簧測力計測量的彈力可以驗證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彈力、浮力、摩擦力都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