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五年級上冊科學素材-知識梳理 青島版(六年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五年級上冊科學素材-知識梳理 青島版(六年制)

資源簡介

五年級上冊科學知識梳理
1、(1)地球內部可以劃分為三層,從外向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層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鐵、鎂等成分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
(2)科學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對地球內部的情況進行探索。地震波能夠向四面八方傳播,有的可以一直傳到地心。地震總是發生在地殼這一層,有時還伴隨著火山噴發發生。早在1800多年前,我國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監測地震的儀器,叫地動儀。
2、(1)將盛有紅色熱水的玻璃瓶用細線懸吊著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會發現紅色熱水會溢出來。
(2)在模擬火山成因的實驗中,番茄醬相當于巖漿,土豆泥相當于地殼。用酒精燈加熱,發現番茄醬從土豆泥中噴了出來。
(3)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巖漿像燒融了的玻璃似的通過巖石空隙或裂縫向上運動,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遇到薄弱的地殼時就會噴出地表,形成火山。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市,發生里氏7.8級地震造成24.2萬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地震。
3. (1)在模擬地震成因的過程中,竹片和毛巾相當于巖層。
(2)地下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
4. (1)位于地球表面的巖石受到溫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響會發生破碎或成分變化,逐漸崩解,分離為大小不等的巖屑或土層,巖石的這種變化稱為風化。引起巖石這種變化的作用稱為風化作用。
(2)高山上的巖石經過風化作用崩落下來,在水的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碰撞、摩擦,逐漸失去棱角形成卵石。(3)通過卵石形成的模擬實驗發現,卵石的形成主要與水有關。
5、(1)巖石由礦物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物,稱為礦產。常見的礦產有石英、石墨、滑石、金剛石等。
(2)煤、石油、天然氣等屬于能源礦產,鐵、銅等屬于金屬礦產,石英、石膏等屬于非金屬礦產。
(3)煤既可用作燃料,也可用于制藥、制殺蟲劑、制消毒劑。
(4)為了保護礦產資源,我國頒布了《礦產資源法》。我們可以開發哪些新能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水能、地熱能。
6.(1)地球表面是不斷變化的。人類活動對地表的影響越來越大。
(2)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化石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的歷史及生物進化的許多信息,在科學研究上有著重要的作用。人們是通過化石來了解地球的歷史及生物進化的信息。
(3)引起地表變化的因素有:地質作用、風化作用和人類活動。
(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科學家在這個地方發現了一些遠古時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這個區億萬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7.(1)生活中,聲音無處不在,喜鵲的叫聲,風聲,汽車的喇叭聲、雷聲等構成了奇妙的世界。
(2)任何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氣體、固體、液體的振動都能產生聲音。
(3)各種物體,只要振動,就必然發出聲音。若想讓聲音停止,必須讓物體停止振動。
8、(1)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傳播方向是向著四面八方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物體振動發聲時,形成了聲音的(波浪),叫做聲波。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樣,一圈一圈地向周圍擴散,并逐漸消失。
(3)制作簡易電話時,使用銅線做電話線,效果會更好一些。
9.(1)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在頭的內部的是中耳和內耳兩部分,我們看不見。
(2)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組成,中耳由鼓膜、聽小骨組成,鼓膜是橢圓形的,半透明的薄膜,是內耳由耳蝸構成,耳蝸與聽神經相連。
(3)聲波通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鼓膜的振動又通過聽小骨傳給耳蝸,連接耳蝸的聽神經把聲音信號報告給大腦,我們就聽到聲音了。
(4)耳朵是人體的聽覺器官,如果受到傷害,人的聽力就會下降,甚至喪失。
10.(1)聲音的高低,我們稱為音調。(2)聲音有大小和音調的高低的不同。
(3)打鑼時/敲打鼓面時,用力大發生的聲音大,用力小發出的聲音??;壓鋸條時,鋸條伸出桌面長時音調低,伸出桌面短時音調高。
(4)正常人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赫茲。當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超過一定的頻率,即高于人耳聽覺上限時,人們使聽不到了,這樣的聲波稱為超聲波。
(5)振動頻率在20赫茲以下的的聲波叫次聲波。次聲波自被發現以來,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定向導航等。
11. (1)根據聲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聲音一般可分為樂音和噪音。
(2)噪聲與污水、廢氣、垃圾被稱為污染環境的四大公害。
(3)我們周圍有許多噪聲,如:汽車鳴笛聲、飛機聲、廣場舞音樂等。這些噪聲有的妨礙人們休息,有的使人心情煩躁。
(4)控制、清除噪聲的措施有植樹造林、將噪生源和生活區隔開、改進設備和工廠。
單元活動
(1)氣體、液體、固體的振動都能產生聲音。
(2)鈴聲響了,校園里各處的同學都能聽到。這說明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傳播方向是向著四面八方的。(3)物體振動發聲時,形成了聲波,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樣。
(4)在宇宙飛船中,宇航員之間交談要靠無線電。這說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5)聽到巨大聲響時要張口,以免真破鼓膜;鼻、咽發生炎癥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
(6)次聲波自被發現以來,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
(7)根據聲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聲音一般可分為樂音和噪音。
12.(1)人們為了便于觀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劃分為很多區域,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全天共分為88個星座。
(2)秋季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是大熊座。它的標志是由七顆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稱勺子星。
(3)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個耀眼的星座。這個星座中的五顆亮星構成一個“M”形,(或“W”形),好像一位美麗的王后坐在寶座上。
(4)在我們居住的地區觀察北天星空圖時,紙的上方為南,下方為北,左為西,右為東,觀察南天星空時,紙的上方為北,下方為南。左為東,右為西。
(5)秋季時,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西。(春夏秋冬——東南西北)
13.(1)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獵戶座。在“獵人”的兩個肩膀、左腳、右腳部位,有四顆亮星組成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在“獵人”的腰帶部位,有三顆比較亮的星,斜著排成一排。這七顆亮星是識別獵戶座的明顯標志。
(2)冬季星空,從獵戶座“獵人”腰部的三顆亮星向東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
(3)隨著時間的推移,星座逐漸西移,東方升起新的星座。(4)天狼星屬于大犬星座。
三單元單元活動
(1)在北方,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大熊座和仙后座。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獵戶座。
(2)獵戶座的明顯標志是七顆亮星。在“獵人”的腰帶部位有三顆比較亮的星,斜著排成一排。
(3)秋季星空中,可利用大熊座尋找北極星。
(4)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觀察北斗七星,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變化的,但七顆星的位置是不變的。
14.(1)木材具有易燃燒、不易導電、不易傳熱等特點。
(2)像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稱為天然材料。像塑料、人造革、人造纖維等人工合成的材料,稱為人造材料。
(3).木材是天然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們可以利用木材做家具、造橋、蓋房子等我們要珍惜木材。把一根木材橫截,中間一圈圈的印痕稱為(年輪)
15.(1)紙發明以前,人們把文字刻在龜甲獸骨上,后來又用竹簡和木簡做書寫材料。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
(2)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東漢時期,由蔡倫改進了造紙方法。
(3)牛皮紙具有光滑、較硬、吸水性差等特點;宣紙具有粗糙、較軟、吸水性強等特點。
(4)我國每產一噸紙,需耗水100立方米,而國外每噸紙僅耗水10-20立方米,甚至低于10立方米。
(5)早在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就有人用植物纖維造紙。
(6)紙質不同,光滑程度、吸水能力、軟硬程度、透明程度等方面也不同。
16.(1)中國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國家,素有“瓷國”美譽。許多國家將“陶瓷”作為中國的代名詞。(2)陶瓷具有易碎、耐高溫、不導電、耐腐蝕等特點。
(3)用陶瓷做飛機上的隔熱材料,是利用陶瓷耐高溫的特點;用陶瓷做下水管道,是利用它耐腐蝕的特點;利用陶瓷作絕緣材料,則利用了它不導電的特點。
17(1)金屬具有金屬光澤、易導電、易傳熱、延展性等特點。
(2)金屬一般來源于金屬礦產的提煉加工,二是來源于廢舊金屬的再回收。
(3)用金屬材料制作電線,說明金屬容易導電。用不銹鋼、鋁等材料制作炊具,利用了金屬易傳熱的特點。鐵锨、鋤頭等農具,利用了金屬的有延展性打制而成。用金、銀做首飾,是因為它們具有漂亮的金屬光澤。(4)金屬礦石是不可再生材料,金屬是可再生材料。
(5)航天、塔吊、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等方面都要用到金屬。
18(1)玻璃具有不易導熱、不導電、易碎、不燃燒等特點。塑料具有不易導熱、不導電、易燃燒、透明度差等特點。(2)玻璃和塑料都屬于可再生材料。
19(1)給物品分類,可以按是否使用了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的標準來分,也可以按是否使用了按再生材料、不可再生材料的標準來分。
(2)燒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紙杯是用紙制成的。高壓鍋是用金屬制成的。塑料桶是用塑料制成的。輪胎是從橡膠中提取原料制成的。
四單元活動
(1)材料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兩大類。棉花屬于天然材料,塑料屬于人造材料。
(2)航天飛機內的隔熱材料一般是人造材料。
(3)國務院辦公廳我國從《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要求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
20. (1)洗過的衣服會變干,這是因為衣服上的水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這種現象叫做蒸發。(2)水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蒸發。水蒸發的快慢與溫度、蒸發面積、風速等因素有關。
(3)晴雨計利用了鹽水浸泡過的干棉球,容易吸附空氣中的水蒸氣的原理進行工作,當棉球一端低于另一端時,預示著可能會下雨或陰天。
(4)從游泳池中出來時身上會感到冷,這是因為蒸發需要吸收人體的熱量。
21. (1)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液體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內部出現大量氣泡。氣泡迅速脹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氣。整個液體發生劇烈汽化,這種現象叫做沸騰。如繼續加熱,液體為溫度不再上升,此時的溫度稱為液體的沸點。(2)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22.(1)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液態的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2)水在凝結的過程中放出熱量。
23. (1)水結冰時的溫度就是水的冰點。
(2)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結了冰的衣服也會慢慢變干。衣服里的水經歷了兩種變化。一是衣服上的冰先融化成水。然后再變成水蒸氣;二是衣服上的冰直接變成水蒸氣。
(3)水在自然界有冰、水、水蒸氣三種不同的形態,冰融化水蒸發要吸收熱量,水結冰、水蒸氣變成水要釋放熱量。水的三態變化主要取決于溫度的變化。
(4)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加快空氣中水蒸氣的凝結,冬天放在室外的水缸“凍裂”了,是因為缸內的水結冰體積變大的緣故,曬鹽場將鹽結晶出來,是利用了水的蒸發。
24(1)云中的小水點或小冰晶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會降落下來。如果低空氣溫在0℃以上時,降落下來的是雨。在0℃以下時降下來的便是雪。
(2)冬天清新的早晨,有時“白氣”彌漫。這些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形成的。在低空叫霧,在高空叫云。
(3)在夏末和秋季晴朗的早晨,我們常在草葉或其他物體上看到很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叫做露。它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
(4)冬季的早晨,有時在草木、地面上會看到一些白色粉末,人們把它叫做霜。
(5)露和霜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物體上受冷凝結成的。形成露的溫度在0℃以上,形成霜的溫度在0℃以下。
五單元活動
(1)蒸發和沸騰都是由水由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在變化過程中都要吸收熱量。
(2)水有液態、氣態、固態三種形態,水的這三種形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3)水在凝結過程中是釋放熱量的。(4)在一個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水的冰點是0℃。
(5)畫出水的三態變化圖



五年級上冊科學實驗
一、寫出火山形成的猜想和實驗方案
實驗猜想:巖漿不斷上升噴出地表就形成火山。
實驗方案:1:用番茄醬做巖漿,用土豆泥做地殼;
2:番茄醬包在土豆泥內,下面用酒精燈加熱。
3.觀察發現番茄醬從土豆泥上部噴出。
實驗結論: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巖漿不斷上升噴出地表形成火山。
二、 寫出地震形成的猜想和實驗方案
實驗猜想:巖層斷裂引起地震。
實驗方案:兩手各握木棍的兩端,向中間用力彎曲,兩手擠壓毛巾兩端。觀察發現木棍斷裂,手有振痛感;毛巾產生褶皺。
實驗結論:巖層斷裂產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引起地表震動形成地震。
三、寫出卵石的形成猜想和實驗方案。
實驗猜想:水流沖刷,巖石間碰撞形成卵石。
實驗方案:把碎磚頭放入盛有水的瓶子里蓋上蓋,不停的晃動瓶子。觀察發現碎磚頭的棱逐漸磨圓了。
實驗結論:水流沖刷,巖石間碰撞形成卵石。
四、寫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猜想和實驗方案。
實驗猜想: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實驗方案:用小槌敲打音叉,聽到聲音后,立即將音叉放入水中。觀察發現水花四濺,有水紋。
實驗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五、寫出空氣能傳播聲音的猜想和實驗方案。
實驗方案一
實驗猜想:空氣能傳播聲音。
實驗方案:點燃蠟燭,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較遠處作為對比。敲鼓,觀察發現離鼓近的蠟燭火焰跳動的快,遠的跳動的慢。
實驗結論:氣體能夠傳播聲音。
六、寫出水能傳播聲音的猜想和實驗方案
實驗猜想:水能傳播聲音。
實驗方案:將定時的鬧鐘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待鬧鐘響后能聽到聲音。
實驗結論:液體能夠傳播聲音。
七、寫出固體能傳播聲音的猜想和實驗方案。
實驗猜想:固體能傳播聲音。
實驗方案:1.兩名學生蹲在實驗桌兩邊。
2.一名同學用木槌敲桌子一側,另一名同學耳朵貼在另一側能聽到聲音。
實驗結論:固體能傳播聲音。
八、寫出聲音有大小之分的猜想和實驗方案。(聲音的大小和用力的大小有關)
實驗猜想:聲音有大小之分。
實驗方案:1.用鼓槌用力敲鼓面。2.用鼓槌輕輕敲鼓面。
3.用力撥動皮筋。4.輕輕撥動皮筋。
實驗現象:用勁敲鼓,鼓面發出的聲音大,輕輕敲鼓,鼓面發出的聲音小。用力撥動皮筋,皮筋發出的聲音大,輕輕撥動皮筋,皮筋發出的聲音小。
實驗結論:聲音有大小之分,用力大時聲音大,用力小時聲音小。
九、寫出音調有高低之分的猜想和實驗方案
實驗猜想:音調有高低之分。
實驗方案:
方案(一)1.將尺子放在桌面伸出一大塊,用手撥動尺子,聲音低。
2.將尺子放在桌面伸出一小塊,用手撥動尺子,聲音高。
實驗結論:音調有高低之分。
方案(二)1.將礦泉水瓶中的水近距離的往燒杯中倒,聲音低。
2.將礦泉水瓶正的水高距離的往燒杯里倒,聲音高。
實驗結論:音調有高低之分。
十、溫度變化對巖石的破壞作用
實驗猜想:溫度變化對巖石有破壞作用。
實驗方案:1.用鑷子夾住一小塊石頭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然后放入冷水中。2、再加熱,再放入冷水中,反復幾次。3觀察發現巖石出現裂縫,破碎。
實驗結論:溫度變化對巖石有破壞作用。
十一、木材有什么特點?
實驗猜想:木材有有紋理、有軟有硬、不易傳熱、能燃燒、大部分能漂浮在水面上、干木材不導電等特點。
實驗方案: 1、用放大鏡觀察,木材有紋理。2用小刀刻,木材有軟有硬。3將木棒一端放入熱水中,另一端不熱,說明木材不易傳熱。4放在火上燒,發現木材能燃燒。5、放入水中,發現大多數木材能漂浮在水面上。6連入電路,發現干木材不導電。
實驗結論:木材有有紋理、有軟有硬、不易傳熱、能燃燒、大部分能漂浮在水面上、干木材不導電等特點。
十二、陶瓷有什么特點?
實驗猜想:陶瓷有不燃燒、易碎、不導電、不怕水等特點。
實驗方案: 1放在火上燒,發現陶瓷不燃燒。2用力摔下,發現陶瓷易碎。3連入電路,發現陶瓷不導電。4放入水中,陶瓷沒有變化。
實驗結論:陶瓷有不燃燒、易碎、不導電、不怕水等特點。
十三、金屬有什么特點?
實驗猜想:金屬有有金屬光澤、易傳熱、易導電、有延展性等特點。
實驗方案:1用砂紙打磨金屬,發現金屬光澤。2把金屬條放入熱水中,金屬迅速變熱,說明金屬易傳熱。3把金屬條連入電路,閉合開關,燈泡亮了,說明金屬易導電。4用錘子敲打金屬條,金屬條變寬、變薄了,說明金屬具有延展性。
實驗結論:金屬有有金屬光澤、易傳熱、易導電、有延展性等特點。
十四、研究紙的吸水性
實驗猜想:不同紙的吸水性不同。
實驗方案:1、將各種紙條依次粘在尺子上。2、把尺子水平放在水槽上方,使各種紙同時浸入水中。觀察哪種紙爬升的水漬高,哪種紙的吸水性好。
實驗結論:不同紙的吸水性不同。
十五、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實驗猜想:加熱、增大蒸發面積、風吹都可以加快蒸發。
實驗方案:1、兩個同樣的瓷盤,同時倒入同樣多的水,一個放置在桌面上,一個放在火上加熱。觀察哪個蒸發的快。
2、兩塊同樣大的濕巾,一塊展開,一塊折疊兩次,觀察哪塊蒸發的快。
3、兩塊同樣大的濕巾,一塊放在陰涼處,一塊放在通風處,觀察哪塊蒸發的快。
實驗結論:加熱、增大蒸發面積、風吹都可以加快蒸發。
十六、給水加熱水溫的變化
實驗猜想:給水加熱,開始時水的溫度不斷升高,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不會再升高。
實驗方案:1、在鐵架臺的鐵圈上放一個盛水的燒瓶。2、吊一個溫度計,使液泡剛剛浸入水中。3、用酒精燈加熱,記錄水溫的變化。
實驗結論:給水加熱,開始時水的溫度不斷升高,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不會再升高。
十七、水蒸氣凝結的條件
實驗猜想:水蒸氣在遇冷的條件下才可以凝結成水。
實驗方案:1、把兩個玻璃杯裝上同樣多的溫度相同的水。
2、將其中一塊玻璃片用酒精燈均勻加熱。然后將兩塊玻璃片同時蓋在燒杯上。
觀察發現冷玻璃片上會出現小水珠,熱玻璃片上不會出現小水珠。
實驗結論:水蒸氣在遇冷的條件下才可以凝結成水。
十八、模擬雨的形成(二)
我的猜想: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滴,水滴變大落下形成雨。
實驗方案:1、把水裝在燒杯里,燒杯放在三腳架的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
2、把碟子放在沸騰的燒杯口上觀察發現碟子下面出現水滴,并不斷的滴下來。
實驗結論: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滴,水滴變大落下形成雨。
十九、模擬露的形成
實驗猜想:溫度在0℃以上時,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滴,形成露。
實驗方案:1、把不銹鋼杯外表擦干凈,將碎冰塊倒入至杯子的1/2處,摻入適量冷水至2/3處。2、下面放上一塊濕毛巾。靜置一段時間。杯壁外掛滿了小水珠,這就是露。
實驗結論:溫度在0℃以上時,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滴,形成露。
二十、模擬霜的形成
實驗猜想:溫度在0℃以下時,水蒸氣遇冷變成霜。
實驗方案:1、先倒半杯冷水,再加入冰塊。測定杯內的溫度。2、再冰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待食鹽溶化后再測定杯內的溫度。3、觀察發現杯的外壁有一層白色粉末出現,這就是霜。
實驗結論:溫度在0℃以下時,水蒸氣遇冷變成霜。
二十一、模擬霧的形成
實驗猜想: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漂浮在低空中形成霧。
實驗方案:1、在廣口瓶里倒入溫水。2、用冰塊接近瓶口,再移開。
觀察發現把冰接近瓶口,瓶口有“白氣”出現,把冰移開則“白氣”消失。
實驗結論: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漂浮在低空中形成霧。
(漂浮在高空中形成云)







五年級上冊科學問答題:
1、地震來了。我們怎么辦?
答:地震發生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可燃氣源、打開逃生出口。來不及逃出時,應選擇到重心低、結實堅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沒有堅固家具可供藏身時,可用坐墊等物品保護好頭部。
2、海邊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
答:高山上的巖石由于風化作用崩落下來,在海水的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石塊間的相互碰撞、摩擦,形成了卵石。
3、在月球上,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否聽到聲音?
答:不能。因為聲音不能再真空中傳播。
4、為什么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答: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所以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5、怎樣保護耳朵?
答:一要盡量避開噪聲;二是不要用尖銳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傷外耳和鼓膜。三是聽到巨大的聲響時要張口,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發生炎癥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讓污水進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6、風聲是怎樣產生的?
答:風聲是由于空氣流動時振動產生的。
7、秋季晴朗的夜晚,小明在野外迷了路,利用星座知識,怎樣幫他回家?
答:先找到北斗星,然后利用北斗星找到北極星,北極星永遠在正北方向。
8、玻璃和塑料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答:相同點:1都不導電。2、都不怕水。3、都屬于再生材料、人造材料。
不同點:1玻璃透明度高,塑料透明度低。2玻璃易碎,不易變形,塑料不易碎,易變形。3玻璃不能燃燒,塑料能燃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阿拉善盟| 海阳市| 商都县| 泸西县| 松江区| 甘孜县| 崇仁县| 改则县| 河间市| 米林县| 左贡县| 柳江县| 海阳市| 涞水县| 仁怀市| 龙海市| 娱乐| 铜川市| 长宁区| 雅安市| 黔东| 泰州市| 安化县| 弥渡县| 佛学| 安泽县| 闵行区| 明水县| 卢湾区| 丘北县| 东安县| 潜江市| 江西省| 普兰店市| 新竹市| 栾川县| 永昌县| 龙井市| 西城区|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