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2008屆生物系列復習八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2008屆生物系列復習八

資源簡介

第一輪復習:高2008屆生物系列復習八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2分)
1.(07吉林模擬)下列有關生物工程中,人們對所需的對象進行篩選的敘述,錯誤的是 C
A.在基因工程中,可依標記基因對工程菌進行篩選
B.在雜交育種中,利用病菌侵染法對所育植物品種的抗病性進行篩選
C.在微生物培養中,利用無氮培養基可篩選出共生固氮菌
D.在細胞工程中,利用雙親細胞的特性可篩選出雜種細胞
2.(07南通模擬)下圖表示某種細菌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三種生長曲線,該曲線可以說明 A

A.接種量對調整期的影響 B.接種量對對數期的影響
C.培養條件對調整期的影響 D.培養條件對對數期的影響
3.(07深圳模擬)硝化細菌培養在由硝酸銨、硫酸鎂、氯化鈣、磷酸二氫鉀等必需的元素和水配成的營養液中,一段時間后,其數量的變化是 B
A.越來越多 B.越來越少 C.先增加后減小 D.基本不變
4.(07江蘇模擬)下表是微生物培養基的成分,關于此培養基的說法中,錯誤的是:D
編號





成分
(NH4)2SO4
KH2PO4
FeSO4
CaCl2
H2O
含量
0.4g
4.0g
0.5g
0.5g
100ml
A.此培養基可用來培養自養型微生物,但不能用于植物的無土栽培
B.此表中的營養成分共3類,即水、無機鹽、氮源
C.若除去①,此培養基可用于培養圓褐固氮菌
D.表中各成分的重量按照所培養的微生物的營養需要來確定
5.(07江蘇模擬)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
A.RNA聚合酶能與基因的特定位點結合,催化遺傳信息的轉錄
B.生物體內普遍存在酶活性調節,且微生物只能通過改變已有酶的活性來調節代謝的速率
C.人的血液pH偏堿,故人體的各種酶在微堿性時活性最大
D.微生物代謝調節過程中,只要一種代謝產物積累過量酶的活性就下降
6.(07江蘇模擬)下圖示微生物的代謝模式圖,有關該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B

A.由該圖可知酶A為組成酶
B.當細胞內出現中間產物后酶B才開始合成,則酶B為誘導酶
C.若生產上只合成α—酮戊二酸,可利用誘變選取不能合成酶C的菌種
D.該過程中只有酶活性的調節
7.(07江蘇模擬)溫度會影響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下表為大腸桿菌在不同溫度下繁殖1代所用的時間(min)。根據表格可直接得出哪項結論:C
溫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時間
860
120
90
40
29
22
15
20
80
A.10℃時細菌繁殖最快 B.溫度越高酶活性越強
C.低溫可抑制細菌繁殖 D.酶的活性受時間控制
8.(07江蘇模擬)水體微生物群體對有機物有分解作用。下圖所示為一種新的有機物吡啶羧酸(分子式為C6H5NO2)進入水體后被微生物分解的情況,其中箭頭表示該有機物第二次進入該水體的時刻。回答下列問題: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較,第一次吡啶羧酸進入水體有一定的延遲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C

A.吡啶羧酸太少,為微生物生長提供的碳源和氮源不足
B.吡啶羧酸加入水體后誘導微生物基因突變需要一定的時間
C.吡啶羧酸誘導產生分解吡啶羧酸的酶需要一定的時間
D.水體微生物群體細胞中代謝產物的積累使酶活性降低
9.(07保定模擬)已知甲、乙兩種培養基成分不同但都適合某種細菌生長,現從甲培養基中取少量處于對數期的這種細菌接種在乙培養基上(設培養條件適宜且無雜菌污染)。則在接種后的最初的一段時間內,細菌在乙培養基上的狀況與在原培養基上的狀況相比,不發生改變的是 C
A.細胞分裂速度 B.誘導酶種類 C.組成酶種類 D.細胞的大小
10.(07西安模擬)硝化細菌的碳源、氮源、能源依次是 C
A.葡萄糖、氨、葡萄糖 B.葡萄糖、銨、太陽能
C.二氧化碳、氨、化學能 D.二氧化碳、氨、太陽能
11.(07西安模擬)用蔗糖、奶粉和經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過乳酸菌發酵可生產新型酸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D
A.蔗糖消耗量與乳酸生成量呈正相關 B.酸奶出現明顯氣泡說明有雜菌污染
C.應選擇處于對數期的乳酸菌接種 D.只有奶粉為乳酸菌發酵提供氮源
12.(07西安模擬)發酵工業常利用酵母菌發酵獲得酒精,那么發酵過程和產物是 D
A.有氧呼吸、初級代謝產物 B.無氧呼吸、初級代謝產物
C.有氧呼吸、次級代謝產物 D.無氧呼吸、次級代謝產物
13.(07西安模擬)關于微生物需要的營養物質及功能,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對異養微生物而言,蛋白質既是碳源,又是氮源
B.大腸桿菌不需要補充生長因子
C.氮源不能為微生物提供能量
D.氮源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質、核酸以及氮的代謝產物
14.(07西安模擬)某同學在進行探究大腸桿菌群體生長規律實驗時,正確操作是 D
A.在調整期擴大接種 B.隨時調整pH
C.在穩定期連續培養 D.定期檢測菌體數目
15.(07海淀模擬)關于青霉素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B
A.青霉素是青霉菌生長代謝中重要的初級代謝產物
B.可用紫外線誘變處理青霉菌后選育高產菌種
C.接種后發酵罐必須進行滅菌處理
D.在青霉菌生長的穩定期,青霉素產量不再增加
16.(07海淀模擬)下表是關于四種微生物的能源、碳源、代謝類型的描述,其中正確的一組是 D
硝化細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糖
固定N2
利用光能
碳源
CO2
糖類
糖類
CO2
氮源
NH3
N2
N2
NO3-
代謝類型
自養需氧型
異養厭氧型
異養需氧型
自養需氧型
A.硝化細菌、乳酸菌 B.乳酸菌、根瘤菌
C.根瘤菌、衣藻 D.硝化細菌、衣藻
17.(07海淀模擬)下列各項為某同學探究大腸桿菌群體生長規律的實驗操作,其中錯誤是B
A.將少量菌種接入恒定容積的液體培養基 B.隨時添加緩沖液調節PH
C.定期檢測菌體數目或重量 D.以細菌數目的對數為縱坐標繪制曲線
18.(07鹽城模擬)符合細菌群體生長規律測定的條件是A
A.在液體培養基上進行 B.至少接種一種細菌
C.接種一個細菌 D.及時補充消耗的營養成分
19.(07鹽城模擬)要從多種細菌中分離出圓褐固氮菌,培養基中需要 C
A.加入青霉素 B.加入高濃度的食鹽
C.含有有機物但不含氮源 D.不含有機物也不含氮源
20.(07鹽城模擬)下列產物中,一般情況下不因微生物種類不同而有明顯差異的是 C
A.色素 B.激素 C.維生素 D.抗生素
21.(07海淀期末)大腸桿菌某個品系能夠合成干擾素,一制藥廠引進該品系菌株后對其培養研究。在特定的培養基中,接入少量菌種后,每3小時測定一次菌體密度和培養基的pH,并作記錄。但由于一時疏忽弄亂了記錄的順序。請根據下表的記錄數據,判斷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D
菌體密度
萬個/mL
0.17
4.9×103
1.8×102
2.0×104
2.2×104
0.05
1.4×103
0.037
2.1×104
1.6
pH
7.47
6.72
7.14
6.37
6.43
7.49
5.82
7.50
6.56
7.36
A.該品系大腸桿菌的培育成功是采用了基因工程的方法
B.可以通過培養基的pH由大到小調整記錄順序
C.樣本pH為6.43,菌體密度為2.2×104是培養到21小時測量的結果
D.樣本pH為6.37,菌體密度為2.0×104時,處于細菌生長的對數期
22.(07西城區抽樣)將農田表層土制成的稀泥漿點接到特制的培養基上,可以初步將自生固氮菌與其他細菌分離開。這種方法對培養基的要求是C
A.液體、鑒別性無氮培養基 B.半固體、鑒別性培養基
C.固體、無氮的選擇培養基 D.固體、含氮的選擇培養基
23.(07西城區抽樣)下列關于微生物生長敘述中,正確的是D
A.調整期合成的酶都是誘導酶
B.穩定期有害產物積累最多,細胞死亡率最大
C.對數期產生抗生素的速率最高
D.生長期各階段的細胞內都會發生酶活性的調節
24.(07西城區抽樣)與高等動植物相比,微生物的代謝速率較高,下列解釋正確的是D
①微生物個體體積小,表面積與體積比值大,與外界物質交換迅速
②微生物的異化作用始終大于同化作用,釋放出的能量較多
③微生物的代謝類型多,其代謝受環境影響比較小
④微生物體內的酶合成與酶活性的調節,減少了代謝產物的積累,加速了物質的交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5.(07西城區抽樣)在缺乏氮源的培養基上大部分微生物無法生長;在培養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細菌和放線菌;在培養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細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選擇培養基依次能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離出 C
A.乳酸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放線菌 B.固氮細菌、大腸桿菌、放線菌
C.固氮細菌、霉菌、放線菌 D.固氮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放線菌
26.(東城區期末)農田土壤的表層中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較高。將用表層土制成的稀泥漿接種到特制的培養基上培養,可將自生固氮菌與其他細菌分開。對培養基的要求是C
①加抗生素 ②不加抗生素 ③加氮源 ④不加氮源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27.(07杭州聯考)下列營養物質中,不能作為微生物能源的是 D
A.NH3 B.蛋白胨 C.(CH2O) D.N2
28.(07杭州聯考)下圖為酵母菌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與酵母菌無氧呼吸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C

A.無氧呼吸過程中,營養物質可自由通過[④]
B.[①]的形成與細胞核的存在有密切關系
C.無氧呼吸時,處于穩定期的細胞,細胞核的代謝活躍
D.生產酒精時,葡萄糖進入[③]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29.(07濰坊質檢)在微生物生長的不同時期中,細胞形態最多的時期是 D
A.調整期 B.對數期 C.穩定期 D.衰亡期
30.(07濰坊質檢)細菌繁殖過程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B
A.有氧呼吸 B.染色體復制 C.細胞壁形成 D.蛋白質合成
31.(07濰坊質檢)將10ml酵母液放在適宜溫度下培養,并于不同時間內等量均勻取樣4次,分別測定樣品中酵母菌的數量和pH,結果如下表所示:
樣品
1
2
3
4
酵母菌數量(個/mm3)
1210
820
1210
1000
pH
4.8
5.4
3.7
5.0
據此表分析,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C
A.對酵母菌而言,其最適PH值為3.0~4.0
B.樣品的取樣先后順序為3、1、4、2
C.對酵母菌而言,10ml該培養液的環境負荷量為1.21×107個
D.若進行第五次均勻取樣,10ml樣品中的酵母菌數量有可能高于1.21×107個
32.(07鹽城調研)將大腸桿菌接種到適宜的細菌培養基上,加蓋后,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中,培養24小時后,所得結果如下表。 B
編號
A
b
c
d
e
f
處理方法
接種大腸桿菌
接種大腸桿菌,并覆一吸有抗生素X的圓紙片
接種大腸桿菌,并覆一吸有抗生素Y的圓紙片
接種大腸桿菌,表面全被醋覆蓋
接種大腸桿菌
無接種菌
溫度
40℃
40℃
40℃
40℃
0℃
40℃
觀察結果
全表面呈渾濁
紙片周圍呈現一片清晰區,其余表面是渾濁
全表面呈渾濁
全表面清晰
全表面清晰
全表面清晰
根據上述實驗結果所作出的判斷,錯誤的是
A.編號a和f比較可知,有大腸桿菌培養基的表面會變渾濁
B.根據編號b和c的觀察結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殺菌能力強
C.將編號e和a的結果比較可知,0℃的環境不適合大腸桿菌生長
D.若揭開編號f的蓋子,24小時后培養基表面會出現渾濁
33.(07南京期末)甲圖中曲線是正常情況下測定的某好氧性細菌的生長曲線,假設采用了四種處理 ①用處于對數期的細菌作菌種 ②連續培養 ③溶氧不足 ④在對數期內添加不同種類的適宜培養基。 這四種處理與乙→戊圖曲線對應的是 C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二、多選題
1.(07南京期末)甲、乙、丙是三種微生物,下表中Ⅰ、Ⅱ、Ⅲ是用來培養微生物的三種培養基(+表示含有,一表示不含有)。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長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長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長繁殖,甲、丙都不能。根據表中信息可判斷出 BCD
粉狀硫
10g
K2HPO4
4g
FeSO4
0.5g
蔗糖
10g
(NH4)2SO4
0.4g
H2O
100mL
MgSO4
9.25g
CaCl2
0.5g

+
+
+
+

+
+
+

+
+
+

+
+
+
+

+
+
+
+
+
+
+
+
A.甲能夠在無氮源培養基中生長繁殖,很可能是根瘤菌
B.乙能夠在無有機碳源的培養基中生長繁殖,是自養微生物
C.丙需要培養基提供有機碳源,肯定是異養微生物
D.三種微生物在正常生長繁殖中可能不需要另添加生長因子
三、非選擇題(共18分)
1.(07吉林模擬)有人曾做了一個實驗:從大腸桿菌K12中選取兩個菌株A和B,菌株A需要在基本培養基上補充甲硫氨酸和生物素,菌株B需要在基本培養基上補充蘇氨酸、亮氨酸和硫胺。菌株A與B在基本培養基上都不能生長,若把菌株A與B混合培養在不含有以上五種物質的液體基本培養基中,幾小時后,把細菌細胞洗滌后涂布在基本培養基的固體平板上,發現長出了各自的菌落,頻率是10-7。
(1)在培養液中加入 可以鑒別大腸桿菌的菌落。
(2)對上述實驗現象可做出三種假設:
a. ,b. ,
c.營養上發生了互補,即菌株A所需的甲硫氨酸和生物素從菌株B泄漏得到,菌株B所需要的蘇氨酸、亮氨酸和硫胺從菌株A泄漏得到。
(3)為了證明上述假設C是否正確,設計了U型管(如圖),中間有過濾器隔開,細菌不能通過,但培養液和營養物質可以通過,請你完成下列實驗步驟:
① ,
② ,
③ 。
若實驗結果為: 。
則獲得的結論是:菌株A和B不能通過營養互補產生菌落
【答案】(1)伊紅和美藍
(2)基因突變 不同細菌間的遺傳物質發生了交換(基因重組)
(3)①在U型管中加入液體基本培養基
②在U型管兩端各加入菌株A和B,培養一段時間
③將U型管兩端的細菌各自取出洗滌后,分別涂布在基本培養基的固體平板上培養和觀察
若實驗結果為:U型管兩端均變渾濁,固體平板上沒有菌落產生
解析 (1)大腸桿菌的代謝產物有機酸與伊紅和美藍結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帶有金屬光澤;(2)根據菌株A、菌株B混合前后在培養基中生長情況進行推測假設:(3)如果菌株A和B能通過營養互補,菌株A、菌株B在U型管中能繁殖,洗滌后,涂布到基本培養基的固體平板上有菌落產生;如果菌株A和B不能通過營養互補,則固體平板上沒有菌落產生。
2.(07南通模擬)大腸桿菌是位于人體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對人體具有多種作用。請回答:
(1)與酵母菌相比,大腸桿菌結構上最明顯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用于實驗的培養基成分: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伊紅
美藍
蒸餾水
含量(g)
10
5
5
2
0.4
0.065
1000mL
①依成分劃分,屬______________培養基;依用途劃分,則屬__________培養基。
②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入伊紅一美藍的目的是 。
【答案】(1)沒有核膜(或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2)天然 鑒別 蛋白胨 異養型 便于識別(鑒別)
大腸桿菌的菌落
3.(07珠海模擬)下圖為細菌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

⑴要觀察細菌的子細胞群體的特征,應該用 培養基.
⑵影響細菌生長的環境因素主要為 。
⑶假定在細菌培養過程中,分離獲得了不能合成某種維生素的營養缺陷型菌株,設計一個實驗以鑒定這種維生素的類型。
第一步:將變異菌株接種到 培養基上擴大培養;
第二步:配制系列培養基,每種培養基為 。
第三步:將擴大培養的變異菌株 。
第四步: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自始至終特別要注意 。
⑷實驗結果分析:
.(2分)
【答案】(1)固體 (2)溫度、pH值、氧氣 (3)完全 只缺少某一種維生素的培養基(或者只添加某一種維生素的培養基) 分別接種到上述培養基中培養 觀察細菌的生長情況 無菌 (4)細菌不能正常生長的培養基中所缺少的維生素,就是該變異菌株不能合成的維生素(細菌能正常生長的培養基中所添加的維生素,就是該變異菌株不能合成的維生素)
4.(2007長沙一中月考)下圖為某細菌合成某種氨基酸的代謝調節示意圖,據圖分析回答:

(1)氨基酸屬于微生物的 代謝產物,可以作為異養型微生物的 等營養要素。
(2)從微生物代謝調節來看,酶I是 酶。氨基酸在細胞中積累過多,會抑制酶Ⅱ的活性,這種調節方式與①相比有 等特點。
(3)完成過程③還需要 等條件。
【答案】(1)初級 碳源、氮源、生長因子(答對兩點即可得分) (2)誘導 快速、精細
(3)轉運RNA、氨基酸、酶、ATP、核糖體等(答對三點即可)
5.(2007長沙市一中月考)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探究實驗,課題是“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
實驗材料:菌種和無菌馬鈴薯培養液、試管、血球計數板(2mm×2mm方格)、滴管、顯微鏡等。
酵母菌的顯微計數方法:①血球計數板,帶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顯微鏡下對血細胞、微生物的計數。②將含有酵母菌的培養液滴在血球計數板上,計數一個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量,再以此為根據,估算試管中的酵母菌總數。連續觀察7天,并記錄每天的數值。
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所學知識,該課題的實驗假設是:開始在資源和空間無限多的環境中,酵母菌呈“J”型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長。
(2)本實驗沒有另設置對照實驗,原因是 。該實驗是否需要重復實驗? ,試解釋原因 。
(3)在吸取培養液制片前,要輕輕振蕩幾次試管,原因是 。如果一個小方格內酵母菌過多,難以數清,應當采取的措施是 。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當怎樣計數? 。
(4)請你設計表格處理實驗的數據。
(5)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根據你對影響酵母菌種群生長的因素的推測,進一步確定一個探究實驗的課題: 。
【答案】(1)環境中資源和空間逐漸變得有限 (2)該實驗在時問上形成前后自身對照 需要 為了提高實驗數據的準確性 (3)使酵母菌分布均勻 增加稀釋倍數 上下和左右只計一邊線上的菌體 (4)表格見下:
時間(天)
次 數
1
2
3
4
5
6
7
l
2
3
平均
(5)酵母菌的種群數量與營養物質(代謝廢物或pH或溶氧等)的變化關系
6.(07西安模擬)下表是某培養液成分含量表。請回答:
編號
成分
含量

NH4HCO3
0.5 g

KH2PO4
3.0 g

CaSO4
0.5 g

FeCl2
0.5 g

維生素
少許

H2O
1000ml
(1)若用于培養微生物,該培養液中有 類營養物質,可培養的微生物同化作用類型是 。
(2)此培養液若用來分離原核固氮菌則應除去的成分是 ,應加入的物質是 。
(3)若用該培養液進行植物的無土栽培則 成功,原因是
(4)若用該培養液培養大腸桿菌,為檢測大腸桿菌的存在與否還應加入 菌落將呈
深紫色并帶有金屬光澤。
(5)此培養液若要用來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并觀察其菌落形態,除有機物外還應加入 ,為使其能正常生長繁殖,同時又抑制其他雜菌,還應增加 。
(6)表中各成分含量的確定原則是 。各種成分熔化后分裝前必須進行 。
(7)若用此培養液培養某種微生物擬獲得大量次級代謝產物,當發現合成途徑中斷 時可采取一定手段改變 ,促使產物迅速排放以解除抑制作用。
【答案】(1)五 自養型 (2)NH4HCO3 有機物 (3)不能 缺少Mg、Mn、B、Zn、Cu、Mo、Ni等必需礦質元素 (4)伊紅和美藍 (5)凝固劑(瓊脂) 高濃度的食鹽 (6)微生物的生長過程中對營養物質的需要 調節PH (7)細胞膜的通透性。
7.(07海淀模擬)賴氨酸是一種人和高等動物的必需氨基酸,在食品、醫藥和畜牧業上的需要量很大,工業上經常用黃色短桿菌生產賴氨酸。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下表為黃色短桿菌發酵的培養基配方。此培養基按物理性質分屬于________。該培養基中主要的碳源是__________,生長因子是__________。
表2
玉米粉
尿素
磷酸氫二鉀
硫酸鎂
生物素
蒸餾水
50g
1g
1g
2g
0.1g
1000mL
(2)圖13表示黃色短桿菌合成賴氨酸的途徑。賴氨酸屬于黃色短桿菌的_______產物。分析圖中代謝途徑,在黃色短桿菌的細胞內難以積累較高濃度的賴氨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調節方式屬于_____________,其特點是_________。

(3)目前,科學家已經通過對黃色短桿菌進行人工誘變處理,選育出________菌種,從而解決了原菌種不能大量生產賴氨酸的問題。
(4)在生產實際中,常采用______法,以保證微生物能較長時間的高速生長和提高設備的利用率。與其他生物相比,微生物代謝非常旺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液體培養基 玉米粉 生物素
(2)初級代謝 賴氨酸和蘇氨酸的積累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 酶活性的調節快速而精細
(3)不能合成高絲氨酸脫氫酶
(4)連續培養 微生物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很大,能夠迅速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8.(07鹽城模擬)(11分)下圖為酵母菌細胞的模式圖和生長曲線,下表為從其生產酒精的發酵罐中五次取樣的結果。請回答:

(1)從細胞的結構來看,下列選項中,與該酵母菌屬同一類型的生物是 ( )
A.乳酸菌 B.放線菌 C.變形蟲 D.噬菌體
(2)欲從細菌中分選出酵母菌,應選擇以下哪種培養基( )
A.無碳培養基 B.添加抗生素的培養基 C.無氮培養基 D.高濃度食鹽的培養基
(3)下列與酵母菌發酵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發酵過程中,營養物質可自由通過[4]結構
B.[1]是酵母菌在不良環境下形成的芽孢
C.發酵時,處于穩定期的細胞大量積累各種代謝產物
D.大量合成酒精時,酵母菌的數目不再增長
(4)下圖的樣品 對應的時期是上圖的AB,為縮短AB應選用上圖中培養到[ ] 期的酵母菌做菌種,此期對應于下圖中的樣品 。
(5)收獲酵母菌代謝產物的時期應選擇生長曲線的[ ] 期。為了獲得更多的代謝產物,要延長該時期,工業上采用的連續培養方法的具體做法是 。
(6)在有氧和無氧情況下,酵母菌細胞中[ ] (結構)數量會發生明顯差異。
(7)如果是進行酵母菌單細胞蛋白的生產,則發酵條件的控制中與酒精發酵最大的不同是要不斷通入 ,在產品的分離提純時應采取 的方法。
【答案】(1)C (2)B (3)B (4)1 BC對數期 4 (5)CD穩定期 以一定的速度添加新的培養基,以相同的速度放出老的培養基 (6)2 線粒體 (7)無菌空氣 過濾、沉淀
9.(東城區期末)下圖為某細菌在培養過程中同一時期進行的相關實驗結果示意圖,圖中曲線代表變化趨勢。請據圖回答:
(1)根據圖中細菌數目隨時間變化所呈現的趨勢,可以判斷此時細菌處于生長曲線中的 期,處于此時期的細菌常作為生產用的 。
(2)由圖中A酶活性的曲線變化可推知,精氨酸可能是A酶催化反應的 (填“底物”或“產物”),理由是 。這種調節方式屬于 。
(3)當培養基中葡萄糖被耗盡,則細菌的生長繁殖會受到限制,此時在原本缺乏乳糖的培養基中加入
乳糖,可發現細菌的生長繁殖恢復正常。由圖中B酶的曲線變化可知,加入乳糖后,B酶的合成量 ,由此推測B酶屬于 酶。由加入培養基的營養成分分析,該細菌新陳代謝的同化作用類型為 ,加入培養基中的乳糖可作為細菌生長繁殖所需的 物質。
(4)圖中A酶和B酶曲線變化對微生物生長的共同意義在于

【答案】(1)對數 菌種 (2)產物 加入精氨酸則A酶活性不再持續上升(或“加入精氨酸則A酶活性受抑制”) 酶活性的調節 (3)增加 誘導 異養型 碳源 (4)既保證了代謝的需要,又有避免細胞內物質和能量的浪費,增強了微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合理即可)
10.(07鹽城調研)下圖為一種新的有機物吡啶羧酸(DPA,分子式為C6H5NO2)進入水體之后被水體微生物分解的情況,其中箭頭表示該有機物第二次進入水體的時刻,請據圖回答:
(1)第一次吡啶羧酸進入水體后,在第 天開始消失率加快。
(2)第一次吡啶羧酸進入水體,一定時間內含量變化不大。從代謝調節角度看可能的原因是 。
(3)吡啶羧酸第二次進入水體,吡啶羧酸急速下降,從微生物營養要素的角度看,吡啶羧酸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
、 。
【答案】(1)10 (2)吡啶羧酸誘導水體微生物產生分解吡啶羧酸的酶 (3)碳源 氮源
11.(07鹽城調研)黃色短桿菌體內合成腺苷酸(AMP)、鳥苷酸(GMP)的代謝途徑如下圖:
(1)腺苷酸和鳥苷酸均用于合成某一種核酸,對于正常黃色短桿菌而言,AMP和GMP是 代謝產物。
(2)如果控制酶④合成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黃色短桿菌出現營養缺陷型。如果要培養該營養缺陷型品系,需在普通培養基上加入少量酵母膏,主要為該黃色短桿菌提供的營養要素是 。
(3)鳥苷酸過多時,會和酶a結合,使酶a的空間構象發生變化,導致酶a暫時失活。這種調節方式的特點是 。
(4)1分子AMP還可以和2分子磷酸(Pi)結合,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合成細胞新陳代謝的直接能源物質,試寫出這一生化反應方程式 。
【答案】(1)初級 (2)生長因子 (3)快速而精細 (4)AMP+2Pi+-能量AT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安市| 富平县| 乌兰浩特市| 潼关县| 嘉定区| 白河县| 图木舒克市| 湄潭县| 虎林市| 鄯善县| 黄石市| 汾阳市| 南川市| 安吉县| 沐川县| 商都县| 诸城市| 达州市| 元谋县| 仲巴县| 贡山| 定州市| 西贡区| 山阴县| 策勒县| 清新县| 怀宁县| 扎兰屯市| 海淀区| 高雄市| 滁州市| 略阳县| 邹城市| 邹平县| 富宁县| 台北市| 吐鲁番市| 清水河县| 乌兰察布市| 青浦区|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