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生物高頻錯題(選擇題)專題訓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生物高頻錯題(選擇題)專題訓練

資源簡介

高考生物高頻錯題(選擇題)專題訓練
1.基因型為AaBB的一個卵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基因型為aB的極體。則同時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  B.Ab C.aB或Ab  D.aB或AB
2.以下屬于染色體變異的是
 ①同源染色體之間部分片段的交換 ②染色體上的一些片段的增添或缺失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④異常精子XY的產生 ⑤非同源染色體之間部分片段的移接 ⑥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
⑦雄蜜蜂的產生   ⑧貓叫綜合征的產生
A.④⑤⑦    B.①②④⑥    C.③④⑤⑦⑧    D. ①②④
3.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將
 A.以噬菌體細胞內的DNA分子為模板復制出更多的噬菌體的DNA
B.以大腸桿菌的DAN分子為模板復制出更多的噬菌體的DNA
C.以噬菌體細胞內的mRNA分子為模板翻譯出噬菌體的蛋白質分子
D.大腸桿菌提供8種核苷酸和約20種氨基酸,合成噬菌體的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
4.下圖表示四個個體內的體細胞。根據下圖所作出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上圖中可能是單倍體的細胞有三個  
B.圖中的D一定是單倍體的體細胞
 C.每個染色體組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的是A、B、D
D.與B相適應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bc、AaaBBBcccDDd、aabbcc等。
5.玉米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后會產生
 A.一種五碳糖  B.四種脫氧核苷酸  C.五種含氮堿基  D.八種核苷酸
6.染色體上一個含6×106個堿基對的DNA分子
 A.經DNA復制后產生的結果中總共含1.2×107個堿基對
B.經DNA復制后產生的一個DNA分子中含6×106個堿基對
C.經轉錄產生的一個RNA分子中含6×106個堿基
D.經轉錄產生的一個多肽分子中最多含106個氨基酸    
7.在控制合成一個含500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分子過程中
 A.需密碼子至少500個,tRNA500個    B.轉錄時的模板鏈至少需1500個堿基對
C.控制該蛋白質的基因中至少有1500個堿基對 D.需20種氨基酸,最多含499個肽鍵
8.以下關于遺傳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有(  )
 A.血友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屬X染色體遺傳病
B.并指基因由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屬常染色體遺傳病
C.貓叫綜合征是5號染色體上缺失一個基因所致
D.21三體綜合征和貓叫綜合征屬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9.酵母菌進行出芽生殖時,子代和親代之間仍然出現差異,這可能是由于( )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變異  D.環境條件
10.下列生理過程不需要水作為反應物的是txjy
A.無氧呼吸 B.食物蛋白的消化 C. ATP供能 D.光合作用
11.下列關于密碼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密碼子的序列代表著DNA分子的遺傳信息   B. 1個密碼子由mRNA上3個連續的堿基組成
C.每個密碼子都有與之對應的氨基酸      D.密碼子與相應的氨基酸發生堿基配對
12.孟德爾將純種黃色圓粒豌豆與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并將F1(黃色圓粒)自交得到F2。為了查明F2的基因型及比例,他將F2中的黃色圓粒豌豆自交,預計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的個體占F2黃色圓粒的比例為
A.1/9 B.1/16 C.4/16 D.9/16
13.自然界中新物種的形成方式最常見的是通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這種方式需要下列環節的綜合作用
A.提供進化原材料的突變和基因重組      B.使種群基因庫中基因定向變異的特殊環境
C.使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的自然選擇     D.阻斷不同種群間發生基因交流的隔離
14.右圖是人體一個細胞的一次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DNA分子數(無陰影)和染色體數(陰影) 在1、2、3、4四個時期的統計數據。假如沒有發生變異,則同染色體分離發生在
A.1 B.2 C.3 D.4
15.使人產生渴覺的感受器和神經中樞分別位于
A.大腦皮層和下丘腦 B.下丘腦和大腦皮層  
C.下丘腦的神經細胞和垂體后葉 D.腎上腺和下丘腦
16.長期饑餓狀態下,人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仍能維持在一定水平,其血糖的主要來源是
A.肝糖元水解 B.肌糖元分解 C.淀粉分解 D.其他物質轉化
17.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A.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繁殖
B.單細胞生物體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繁殖…
C.多細胞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由不同程度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完成
D.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18.下列各項敘述中,正確的是
A.效應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為雜交瘤細胞后,經選擇、培養就可以用來生產單克隆抗體
B.接種過SARS疫苗的人一般不會再患“非典”,是因體內已經形成該病毒的記憶細胞和抗體
C.信使RNA分子的堿基數量大約是相應基因內含子堿基數量的1/2
D.如果以信使RNA為模板,通過逆轉錄,就可以獲得目的基因的一條鏈
19.如圖所示某動物體細胞(含4條染色體)有絲分裂的一個周期,對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e形成的子細胞,其發育方向有兩種可能,一種如圖所示,另一種分化形成各種組織
B.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的時期是a、b、d
C.細胞周期的長短通常受溫度的影響
D.調控細胞周期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細胞周期失控,形成無限增殖的癌細胞
20.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中,最能體現細胞膜結構特點的是
A.選擇透過性 B.主動運輸 C.保護作用 D.內吞和外排
2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中起蘑要作用。下列幾種元素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敘述中,正確的是
A.C是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從CO2經C3、C5形成糖類
B.N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沒有N,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C.O是構成有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中O來自于H2O
D.P是構成ATP的必需元素,參與光發應和暗反應過程中ATP的合成
22.下列有關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A.種群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單位    
B.種群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組成了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C.種群中各年齡個體數目比例適中,則該種群的密度在一定時聞內會明顯增大
D.種群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種群數量的變化規律
2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物質的化學反應    
B.一種密碼子一定能決定一種氨基酸
C.一種基因型的生物一定只能表現出一種表現型
D.一種抗原只能與相應的抗體或相應的效應T細胞發生特異性結合
24.下列各項中符合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的是
A.可遺傳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B.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C.突變、基因重組和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  
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25.各種細胞器在細胞代謝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關說法不合理的是
A.內質網與蛋白質、脂質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關 B.液泡對細胞內的環境起著調節作用
C.線粒體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較集中 D.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化都是在葉綠體基粒中進行的
26.研究表明, S 型肺炎雙球菌細胞外的莢膜中含有一種毒蛋白,它可以使小鼠患敗血癥死亡;而 R 型肺炎雙球菌細胞外沒有莢膜,不能使小鼠患病。根據莢膜中毒蛋白的生理作用,試推測相關基因可能位于
A.S 型菌擬核部位的大型環狀 DNA   B.R 型菌擬核部位的大環型狀 DNA
C.S 型菌細胞質中的質粒  D.R 型菌細胞質中的質粒
27.在生長激素基因的表達過程中,細胞內伴隨發生的變化,最可能是下圖的
28.如下圖,病毒甲、乙為兩種不同的植物病毒,經重建形成“雜種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細胞,在植物細胞內增殖后產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29.用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的現象有
A.質壁分離時,蔗糖分子進入細胞壁 B.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
C.葉綠體和核糖體隨著細胞質在流動 D.噬菌體侵入大腸桿菌細胞
30.下列關于生物體內激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都由體內專門的腺體細胞分泌 B.都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和運輸
C.都是含量微少但有高效的調節功能 D.都在其含量過高時進行反饋調節
31.對下列有關遺傳和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基因型為Dd的豌豆在進行減數分裂時,產生的雌雄兩種配子的數量比為1:1
②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在F1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③遺傳學上把轉移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堿基叫做一個“遺傳密碼子”
④基因突變是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A.四種說法都對 B.四種說法都錯   C.只有一種說法對 D.只有一種說法錯
32.某雙鏈DNA分子中,鳥嘌呤與胞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的54%,其中a鏈的堿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則b鏈中腺嘌呤占該鏈堿基的比例和胞嘧啶占整個DNA分子堿基的比例分別為
A.24%、13% B.23%、27% C.48%、26% D.22%、28%
33.下列關于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中,存在問題的是
A.人體新陳代謝中的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細胞內 B.肝臟細胞和腎臟細胞都生活在組織液中
C.毛細淋巴管管壁細胞生活在組織液和淋巴中 D.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生活在組織液和消化液中
34.有關右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因縱坐標含義不同可表示兩種變化
B.如表示減數分裂全過程,則c→d發生在減Ⅰ末期
C.c→d可表示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D.e點時的細胞數目是a點時的兩倍
35.某科學家在蚯蚓體腔液中發現一種能溶解細菌、酵母菌、原生動物及綿羊紅血細胞等細胞的蛋白質CCF—1。則下列推論中正確的是
A.CCF—1證明蚯蚓能產生細胞免疫 B.CCF—1可引起蚯蚓的過敏反應,抵抗外來細胞的入侵
C.CCF—l為蚯蚓B細胞分泌的抗體 D.CCF—1屬于蚯蚓所產生的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36.2005年10月12日發射的“神州”六號飛船運載兩名航天員在太空飛行5天左右。在艙內,若水平放置一顆幼苗,在單側光的照射下,培養若干天后,根和莖的生長方向是
A. 根水平方向生長;莖向光生長 B.根雜亂生長;莖向光生長
C.根水平方向生長;莖向上生長 D.根和莖都向水平方向生長
37.下圖表示生物的物質代謝示意圖。對這一圖解的解釋,正確的是
A.在人體內,胰高血糖素與腎上腺素能促進①、②過程 
B.在人的細胞質基質中含有③、④過程所需的各種酶
C.在酵母菌的細胞質基質中含有③、⑥過程所需的各種酶    
D.在生物細胞內發生的③過程稱為無氧呼吸
39.研究表明在人體細胞免疫過程中,效應T細胞能夠分泌一種稱為穿孔素的蛋白質。穿孔素可將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或腫瘤細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導致這些靶細胞解體死亡.下列與這一免疫過程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效應T細胞作用于靶細胞是其免疫反應的唯一表現   
B.靶細胞死亡后,侵入靶細胞內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上述效應T細胞作用過程中產生的穿孔素屬于淋巴因子
D.在效應T細胞分泌穿孔素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40.在生物體中,能產生多糖的場所是 ①肝臟 ②骨骼肌 ③高爾基體 ④葉綠體 ⑤線粒體 ⑥核糖體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41.滲透裝置中,大燒杯中是蒸餾水,半透膜允許單糖通過,但不允許二糖通過。倒置的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一定時間后再加入一定量純凈的麥芽糖酶。最可能的實驗現象是
A.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會測出葡萄糖、果糖
C.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加酶后又上升
42.下列關于激素說法正確的是
A.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只調節特定過程的速率,并不向組織提供能量或物質
B.激素能在破壞了細胞結構的組織勻漿中發揮作用   
C.動物激素由細胞產生,有專門管道分泌到體液中
D.激素具有維持穩態,促進生長與發育,調節能量轉換等方面的作用
43.下圖表示從血液中制備核糖體的大致過程,對該過程的敘述中,合理的是
A.步驟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為了在步驟⑤中檢測核糖體 
B.步驟②的目的是破壞細胞膜
C.步驟③、④的目的是分離細胞器或細胞結構
D.該過程運用了滲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蹤法、離心法、層析法
44.在不斷增長的癌組織中,癌細胞
A.通過減數分裂不斷增殖  B.都有染色單體  C.都在合成蛋白質 D.DNA量都相等
45.下圖的4個家系,帶陰影的為遺傳病患者,白色表現正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可能是色盲遺傳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維生素D佝僂病遺傳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這對夫婦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幾率為l/4  D.家系丙中,女兒一定是雜合子
46.細胞質基質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生物化學反應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而下列生物化學反應不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是 ( )
A.葡萄糖的無氧分解 B.色盲基因的轉錄   C.水的光解 D.消化酶的合成
47.用打孔器取同一蘿卜5cm長的直根條,分成4組,其中3組分別置于20、60、80g/L KNO3溶液中,測量結果如下圖。預計在40g/L KNO3溶液中的測量結果最可能是
48.下面所說的生物技術與對應的研究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A.用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研究DNA的復制
B.用紙上層析法將提取的葉綠體色素彼此相互分離
C.用PEG做促融劑,完成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遠緣雜交
D.用甲狀腺激素制劑飼喂小魚,觀察激素對動物發育的影響
49.假設將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并供給含14N的原料。該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精子中,含15N標記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為
A.0 B.25% C.50% D.100%
50.某哺乳動物的一種成熟細胞不含有DNA。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在一定O2濃度范圍內,K+進入該細胞的速度與O2濃度關系的是
51.為驗證pH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學生設計了下表中的實驗方法步驟。在同學們提出的下列評價中,不合理的是
A.缺少pH為6.8的對照組
實驗步驟
項目
試管1
試管2
1
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
加入新鮮唾液淀粉酶溶液
lmL
lmL
3
加入1mol/L的鹽酸溶液
/
lmL
加入lmol/L的NaOH溶液
lmL
/
4
置于37℃水浴中
5min
5min
5
滴入碘液
2滴
2滴
B.都置于37℃水浴中可排除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C.檢驗實驗結果的試劑選擇不恰當
D.操作步驟設計合理
52.關于下丘腦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下丘腦能分泌多種激素直接參與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B.當日照變長時,許多鳥類的下丘腦會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C.當飲食中缺乏碘時,會導致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
D.當人在劇烈運動丟失大量無機鹽時,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會減少
53.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的內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機物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說明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
C.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實中含量較多
D.細胞分裂素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伸長,所以在莖尖、根尖含量較多
54.下圖是人體細胞中兩種重要有機物B、E的元素組成及相互關系圖。關于此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N元素
 b(小分子)     B
C、H、O
                     G
元素
e(小分子)    E
N、P元素
A.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常用35S標記E,用32P標記B
B.E→G和G→B發生的場所依次是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和細胞核中
C.E、G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隨著NaCl濃度的變化而改變的
D.E→G和G→B的過程中堿基配對方式是相同的
55.右圖為某哺乳動物生殖過程示意圖(b為卵細胞,c為體細胞),
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動物個體1、2的產生分別屬于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B.動物個體2的產生表明,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也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
C.按照動物個體2的產生方式,后代性別比例仍然是1:1,但對于動物的進化則是不利的
D.產生圖a、b、c三種細胞的方式僅c為有絲分裂
56.右圖是從一種生物體內獲得的某個細胞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在顯微鏡下觀察此細胞,可以看到染色體、紡錘體、赤道板
B.此時細胞正處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兩個四分體
C.此時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
D.這種生物體內所含的多糖是纖維素,二糖是乳糖
57.某些生物概念之間具有一定的包含關系。下列概念之間的關系中,符合下圖所示的有
供選項
a
b
C
A
個體發育
細胞分化
細胞分裂
B
原核生物
細菌
產甲烷桿菌
C
生態系統
群落
種群
D
體液調節
激素調節
過敏反應
58.小麥的抗銹對感銹是顯性。讓雜合的抗銹病小麥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感銹病類型,F5播種后長出的抗銹植株中純合體占   A.3l/33 B.31/32 C.3l/64 D.31/66
59.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一個顯性基因控制的單基因遺傳病
B.引起白化病的直接原因是人皮膚、毛發等處的細胞中缺乏酪氨酸酶
C.先天愚型屬于多基因遺傳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現象
D.無腦兒屬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其病因與孕婦妊娠期接觸的環境密切相關
60.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共同的觀點是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B.微弱的有利變異通過逐代遺傳得到積累和加強
C.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
61.右圖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點處給予一定強度的刺激,則可能發生的現象有 ( )
A.感受器產生感覺
B.興奮只向效應器方向傳導
C.神經纖維膜內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一致
D.刺激強度越大,效應器發生反應越快
62.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有 ( )
①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全部位于染色體上 ②自然選擇使基因發生定向變異
③某基因的頻率就是該基因在種群基因庫中所占的比例④每一個基因都包含編碼區和非編碼區
⑤人體內的肝臟細胞和血紅細胞所含的基因相同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63.右圖示某生物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體的位置(不考慮互換和突變)可能是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⑤和⑧上  D.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②和⑥上
64.糖尿病人與正常人相比,體內不可能出現的變化是
A.由非糖物質轉化而來的葡萄糖增多 B.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活性降低
C.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 D.胰島素分泌減少
65.現將“細胞工程”中動、植物細胞培養技術列表比較如下,你認為哪一項目的比較有錯誤
比較項目
原 理
培養基區別
結 果
培養目的
植物組織培養
細胞的全能性
需加植物激素
培育成植株
快速繁殖,培育無病毒植株等
動物細胞培養
細胞的全能性
需加動物血清
培育成細胞系或細胞株
獲得細胞或細胞 的產物等
A.原理 B.培養基區別 C.結果 D.培養目的
66.研究人員設計一實驗探索溫度對α-淀粉酶活性的影響,該實驗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
①在三個試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②在三個試管中各加入新鮮的α-淀粉酶溶液1mL
③分別將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溫度下的淀粉溶液中,維持各自清溫度5min
④分別置于100℃、60℃、0℃環境中保溫5min
⑤觀察三支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變化⑥在三支試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搖勻
A.①④②③⑥⑤ B.①⑥④②③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⑥③④⑤
67.下列各項與激素的作用有關的是 ( )
A.果樹的整枝修剪 B.無子蕃茄的培育   C.閹割豬以利育肥 D.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葉片
68.某種群產生了一個突變基因S,其基因頻率在種群中的變化如圖所示。以下推斷正確的是
A.S基因決定的性狀在生存斗爭中占有優勢
B.SS的幼體存活率一定高于雜合子
C.SS的個體生育率不一定高于雜合子
D.該種群中s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變化表示新物種的產生
69.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一個哺乳動物體內的3張細胞分裂示意圖。相關描述中,正確的有
A.甲圖細胞正在發生等位基因的分離
B.乙圖細胞中有4對同源染色體,兩個染色體組
C.丙圖細胞分裂結束后產生的子細胞為精細胞或極體
D.該動物體的某器官中可能同時存在上述三圖所表示的細胞分裂狀態
70.一對夫妻中,男性色覺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個性染色體為XXY的色覺正常的兒子,產生這種染色體變異的細胞和時期分別是(單選)
A.卵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B.卵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C.精子、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D.精子、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71.摩爾根從野生果蠅培養瓶中發現了一只白眼雄性個體。他將白眼♂與紅眼♀雜交,F1全部表現為紅眼。再讓F1紅眼果蠅相互交配,F2性比為1:1,紅眼占3/4,但所有♀全為紅眼,白眼只限于雄性。為了解釋這種現象,他提出了有關假設。你認為最合理的假設是
A.白眼基因存在于X染色體上 B.紅眼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
C.白眼基因表現出交叉遺傳 D.紅眼性狀為隱性性狀
72.下列不屬于農民養豬時,提高能量傳遞效率的措施是
A.雌雄混養 B.選育優良品種   C.圈養,減小活動范圍  D.閹割育肥
73.從成分、功能方面將細胞器進行歸類,合理的是
A.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核糖體等      
B.可以產生[H]和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
C.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D.可能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有葉綠體和液泡等
74.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與自然環境中相同。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了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如下圖的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是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
B.C02濃度下降從DE段開始,說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從D點開始的
C.FG段C02濃度下降不明顯,是因為氣孔關閉,葉片對 CO2的吸收減少
D.H點C02濃度最低,說明此時植物對C0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強
75.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中,不符合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有(05蘇錫常鎮二)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B.基因重組導致種群的基因頻率改變
C.兩個種群間的隔離一旦形成,即可出現新的物種
D.自然選擇導致突變,從而使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76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向5尾體色一致的小型鯽魚腹腔注射0.5ml腎上腺素溶液,然后置于背光處,2h后發現鯽魚膚色變淡。下列關于這一實驗的敘述合理的是
A.實驗變量是腎上腺素,觀測指標是膚色深淺的變化
B.缺少對照組,對照組應與實驗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C.可以得出腎上腺素使皮膚色素細胞減少的結論
D.為使實驗現象明顯,應選擇膚色較淺的魚作為實驗材料
77.下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2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處于圖1AB段的細胞可能發生基因突變,D點染色體數目是C點的二倍
B.圖2中甲細胞含有4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數:DNA分子數=1:1
C.圖2中乙、丙細胞處于圖1中的BC段,甲細胞處于DE段
D.圖2中乙細胞發生基因重組,分裂產生一個卵細胞和一個極體
78.將狀況相同的某種綠葉分成四等組,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h,再光照1h(光強相同),測其重量變化,得到如下表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組別




溫度/℃
27
28
29
30
暗處理后重量變化/mg
-1
-2
-3
-1
光照后與暗處理前重量變化/mg
+3
+3
+3
+1
A.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約是27℃ B.該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約是29℃
C.27~29℃下的凈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為2mg/h
79.下列各項中,只屬于體液免疫過程的是
A.效應T細胞使靶細胞的滲透壓發生變化   B.記憶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淋巴細胞
C.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壞宿主細胞的能力   D.干擾素能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80.下圖表示神經元聯系的一種形式,與此相關的表述正確的是
A.刺激a處,會導致b處連續興奮或抑制,c處也發生電位變化
B.刺激b處,不會引起a和c處發生電位變化
C.刺激c處,a和b處都會發生興奮
D.刺激a處,b、c同時產生興奮或抑制
81.某種群中,AA的個體占25%,Aa的個體占50%,aa的個體占25%。若種群中的個體自由交配,且aa的個體無繁殖能力,則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A.3:2:3 B.4:4:1 C.1:1:0 D.1:2:1
82.下列不可能導致組織液增加而引起組織水腫的是
A.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入量少 B.花粉過敏,某些細胞釋放組織胺
C.毛細淋巴管堵塞,淋巴循環受阻 D.注射生理鹽水,補充水分和無機鹽
83.果蠅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現將純種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雜交,產生的F1代再自交產生F2代,將F2代中的所有黑身果蠅除去,讓灰身果蠅自由交配,產生F3代,則F3代中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的比例關系是
A.3:l B.5:1 C.8:1   D.9:1
84.下列物質在發揮相應的作用后,結構不會立即被破壞,可以繼續發揮作用的是
A.轉移RNA B.抗體 C.酶 D.載體蛋白
85.為了加深對基因分離定律的理解,某同學在2個小桶內各裝入20個等大的方形積木(紅色、藍色各10個,分別代表“配子”D、d)。分別從兩桶內隨機抓取1個積木并記錄,直至抓完桶內積木。結果,DD:Dd:dd=10:5:5,該同學感到失望。你應該給他的建議和理由是
A.把方形積木改換為質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為誤差
B.每次抓取后,應將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證每種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改變桶內配子的比例,繼續重復抓取;保證基因的隨機分配和足夠大的樣本數
D.將某桶內的2種配子各減少到1個;因為卵細胞的數量比精子少得多
86.不同種類的毒蛇所產生的蛇毒攻擊不同種類的動物細胞,例如血液細胞,肌肉細胞,神經細胞等,且具有高度特異性。這一實例可以說明
A.相同的蛇毒分子的抗原決定簇不同 B.不同的蛇毒分子的抗原決定簇相同
C.不同的動物細胞表面的蛇毒分子受體不同 D.不同的動物細胞表面的蛇毒分子受體相同
87.A圖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在正常培養時,所測得的細胞中DNA含量與細胞數的變化。當用某種化合物處理該培養著的細胞,結果DNA含量與細胞數的變化如B圖所示,該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的復制
B.促進細胞分裂
C.促進DNA的高度螺旋化
D.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88.據調查統計,上世紀末以來,我國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
A.基因突變 B.染色體變異
C.攝取的食物中含生長激素較多 D.營養素供給充分
89.下列關于單克隆抗體制備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從經過特定抗原免疫過的小鼠體內獲取能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
B.將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雜交
C.將篩選出的雜交瘤細胞直接在體外培養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內增殖
D.從細胞培養液中或小鼠腹腔內提取并分離出單克隆抗體
90.在右圖所示的食物網中,如果每個營養級能量傳遞率均約為20%,且下一營養級從上一營養級各種生物中獲得的能量相等。虎要獲得1kJ能量,則需要消耗草的能量是
A.150kJ B.125kJ C.100kJ D.75kJ
91.下列各種生理現象中,沒有涉及到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是
A.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 B.肝細胞表面的糖蛋白結合胰島素
C.組織胺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 D.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92.右圖為高等動物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從圖中還不能判斷出該細胞
A.是否發生了基因突變 B.是否發生了染色體互換
C.是否發生了基因重組 D.是次級精母細胞還是極體
93.科學家在研究納通過細胞膜的運輸方式時,做了下述實驗:先向槍烏賊神經纖維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的總量為2.2個單位,不久可測得神經纖維周圍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藥物和ATP,測得周圍溶液中24Na的量如下圖實線所示。據圖作出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加入某藥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加入ATP后,細胞中24Na的量增加
B.若將縱坐標改為“細胞內24Na的量”,則對應圖中虛線所示的曲線
C.神經纖維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說明其方式是主動運輸
D.“某藥物”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細胞呼吸
94.下面圖1為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示意圖(其中數字為氨基酸序號),圖2為部分肽鏈放大圖,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蛋白質中含有1條肽鏈124個肽鍵 B.圖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從圖2可推知該肽鏈至少含有2個游離的羧基 D.該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在細胞質中核糖體上
95.下圖中甲—丁為某動物(染色體數=2n)睪丸中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DNA分子數的比例圖,關于此圖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甲圖可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圖可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圖可表示有絲分裂間期的第一階段 D.丁圖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
96.當人所處的環境溫度從25°c降到5°c,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體內酶活性的變化依次為
A.減少、減少、增加、不變 B.增加、增加、減少、不變
C.增加、減少、增加、不變 D.增加、增加、減少、降低
97.下圖表示果蠅某一條染色體上幾個基因,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觀察圖示可知,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B.圖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脫氧核苷酸序列能編碼蛋白質
C.如含紅寶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說明發生了基因突變
D.基因中有一個堿基對的替換,不一定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
98.下表中各項都正確的一組是
生物種類
細胞結構
遺傳物質的核苷酸種類
代謝類型
變異來源
A.HIV

4
染色體變異
B.根瘤菌
原核細胞
8
異養需氧型
基因突變
C.酵母菌
真核細胞
4
自養需氧型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染色體變異
D.樺尺蠖
真核細胞
4
異養需氧型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染色體變異
99.有人試圖通過實驗來了解H5NI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過程,設計實驗如下:一段時間后,檢測子代H5NI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對結果的預測中,最可能發生的是
選項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無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數32P,少數31P
C
少數有
全部32S
少數32P,多數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數32P,多數31P
10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DNA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取決于4種堿基配對方式的多樣性
B.生物界的豐富多彩,起決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樣性
C.體現生物界多樣性的是蛋白質的多樣性
D.沒有RNA的多樣性,就沒有蛋白質的多樣性
101.在細胞分化過程中,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直接結果是
A.合成不同的蛋白質 B.合成不同的糖類 C.細胞具有不同的功能 D.細胞具有不同的DNA
102.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過程中,最終消滅抗原的是
A.效應B細胞或效應T細胞 B.記憶細胞 C.吞噬細胞 D.抗體
103.下圖表示三種海蟹在其它環境條件一定時,實驗條件下,不斷改變海水鹽度,它們血.液濃度的變化情況(已知海水的濃度約為O.5moI/L),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在較低濃度的海水中才能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是甲
②無法判斷
③調節滲透壓相對穩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能力最強的是丙
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⑦,
104.在引進優良家畜(如牛、羊)時,一般引進雄性個體讓其與本地的同種雌性個體雜交。考慮到經濟和遺傳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進4頭雄性家畜為宜。具體做法是:讓一頭引種雄畜與一頭本地種雌畜雜交得F1,讓F1與第二頭引種雄畜雜交得F2,讓F2再與第三頭引種雄畜雜交得F3,F3與第四頭引種雄畜雜交得F4,試問:在F4個體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屬本地種的理論上約有
A.1/2 B.1/8 C.1/16 D.15/16
105.下圖表示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之間的聯系,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A.下丘腦既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樞紐,又是神經中樞,但受大腦皮層的控制
B.圖中的下丘腦、垂體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腦可分泌催乳素
C.若圖中的內分泌腺是甲狀腺,當它的分泌物增多時,可抑制垂體和下丘腦的活動
D.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不受④過程調節
106.右圖所示的曲線,能正確表示相關生理過程的有
A.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的耗氧量與環境溫度的關系
B.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隨溫度的變化
C.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的關系
D.自養型生物與異養型生物在缺少有機物的環境下的生存數量
107.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細胞,細胞周期變長,核糖體活動加強
B.異體骨髓移植后,康復者的血型有可能發生改變,但不可遺傳
c.植物子房壁發育為果皮,其性狀是由母本基因決定的,屬于細胞質遺傳
D.動物的性行為主要是由動物的性激素決定的
108.下表是關于四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陳代謝類型的描述。描述正確的一組生物是
硝化細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利用光能
碳源
C02
糖類
糖類
CO2
氮源
NH3
N2
N2
N03-
代謝類型
自養需氧型
異養厭氧型
異養需氧型
自養需氧型
A.硝化細菌
B.乳酸菌
C.根瘤菌
D.衣藻
109.摩爾根從野生果蠅培養瓶中發現了一只白眼雄性個體。他將白眼♂與紅眼♀雜交,F1全部表現紅眼。再讓F1紅眼果蠅相互交配,F2性比為1:1,紅眼占3/4,但所有♀全為紅眼,白眼只限于雄性。為了解釋這種現象,他提出了有關假設。你認為最合理的假設是
A.白眼基因存在于X染色體上 B.紅眼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
C.白眼基因表現出交叉遺傳 D.紅眼性狀為隱性性狀
110.下列不屬于農民養豬時,提高能量傳遞效率的措施是
A.雌雄混養 B.選育優良品種 C.圈養,減小活動范圍 D.閹割育肥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D
B
A
AB
AC
ABC
ACD
A
B
A
AC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B
B
D
ABC
ABD
ACD
BCD
D
B
ABD
BC
AD
A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C
A
D
B
C
C
A
D
AC
D
A
C
D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B
D
AD
ABC
C
BC
BCD
D
D
D
A
D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B
B
ABCD
ABD
ABD
BC
A
B
C
C
A
D
B
A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C
ABC
AC
AD
C
A
A
ABD
AC
BCD
AB
D
B
C
A
B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D
C
ACD
AB
C
D
D
C
D
D
ABCD
A
D
D
B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C
D
D
BCD
A
C
A
C
ACD
ACD
ACD
AD
A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个旧市| 麦盖提县| 凤城市| 名山县| 太谷县| 佛山市| 赤壁市| 福安市| 乌鲁木齐县| 镇坪县| 阳东县| 鄂托克旗| 明光市| 清水河县| 盐源县| 高淳县| 彭州市| 冀州市| 万载县| 高州市| 凤冈县| 裕民县| 辛集市| 衡水市| 张家口市| 郎溪县| 辽源市| 黄大仙区| 罗甸县| 阳新县| 阜新市| 子洲县| 龙门县| 临西县| 郎溪县| 吉安市| 常熟市| 罗源县| 阜新市|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