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08高考生物考點分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08高考生物考點分析

資源簡介

2008高考生物考點分析
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
考點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的主要代謝活動均是在細胞內完成的,因此,構成細胞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學習和掌握其他內容的基礎。所以高考題目涉及本專題知識的比較多。特別是兩種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在以后的遺傳專題中,DNA的復制、轉錄和翻譯等都需要本專題內容作鋪墊。該部分內容在山東、廣東、海南、寧夏全部為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I。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II);2.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II);3.水和無機鹽的作用(I)。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型
題號
分值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006
全國Ⅱ
選擇題
5
6
2004
江蘇
選擇題
1
2
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2007
天津
選擇題
6
6
2007
江蘇
選擇題
10
2
2006
上海春季
選擇題
26
3
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2007
廣東理科基礎
選擇題
40
2
2006
上海
選擇題
2
1
2006
廣東
選擇題
27
3
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2007
江蘇
選擇題
1
2
2007
上海
選擇題
18
2
2006
廣東
選擇題
1
2
2006
上海
選擇題
27
2
2006
江蘇
選擇題
27
3
2006
上海
選擇題
22
1
2005
上海
選擇題
3
1
2005
廣東
選擇題
27
3
2004
廣東
簡答題
34
4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2007,廣東理科基礎)如圖所示是由3個圓所構成的類別關系圖,其中I為大圓,Ⅱ和Ⅲ分別為大圓之內的小圓。符合這種類別關系的是( )
A.I脫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I染色體、ⅡDNA、Ⅲ基因
C.I固醇、Ⅱ膽固醇、Ⅲ維生素D
D.I蛋白質、Ⅱ酶、Ⅲ激素
【答案】C
2.(2007,江蘇)下列不屬于植物體內蛋白質功能的是( )
A.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細胞內化學反應的酶
C.供給細胞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 D.根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載體
【答案】C
3.(2007,上海)免疫球蛋白lgG的結構示意圖如下,其中一S—S一表示連接兩條相鄰肽鏈的二硫鍵。若該lgG由m個氨基酸構成,則該lgG有肽鍵數( )
A.m個 B.(m+1)個 C.(m一2)個 D.(m一4)個
【答案】D

四、命題趨勢
考查內容上,根據高考命題規律,涉及本專題的知識主要有:構成細胞的化合物的種類、結構、生理功能,特別是蛋白質與核酸的分子結構特點、合成方式以及兩者的關系,蛋白質結構部分的知識點還往往會與后面遺傳部分的轉錄和翻譯結合起來一起出題。也可將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與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結合起來考查。
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醫學的發展,組成生命的各種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是必須掌握的內容,這也是2008年高考題的一個方向。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考題也越來越重視能力和素質的考查,隨著高考知識的綜合性越來越強,學科內知識的綜合和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都會涉及本專題的內容。所以,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綜合能力的提高。
考查形式上,細胞的分子組成是生物學知識的基礎篇章,本專題一般以選擇題形式進行考查,試題常考查細胞的化學成分、蛋白質組成、核酸組成及有關計算問題。有關本專題的命題一般難度不大,考查理解與記憶的題較多。因此,要對本專題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真正把握基礎題的解題思路。
考點二: 細胞的結構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在教材中屬于主干知識。試題中的賦分比例為單科卷一般占15%左右,但難題分布較少,屬于送分題目。從知識點的分布看,試題常集中在細胞膜的組成、動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結構特點及常見生物等。細胞膜的分子結構和功能、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是每年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如2005年江蘇28題考查了本專題中的四個知識點(細胞核、線粒體、核糖體、內質網),2007年山東第6題考查了原核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該部分內容在山東、廣東、海南、寧夏全部為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I。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細胞學說的建立(I);2、多種多樣的細胞(II);3、生物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II);4、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II);5、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II);6、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II)。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型
題號
分值
多種多樣的細胞
2007
北京
選擇題
1
6
2007
重慶
選擇題
5
6
2007
上海綜合
選擇題
18
3
2007
山東
選擇題
6
4
生物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007
廣東理科基礎
選擇題
46
2
2007
上海
選擇題
7
1
2007
江蘇
簡答題
35
8
2007
廣東
選擇題
28
3
2007
上海
選擇題
26
2
2007
四川
選擇題
2
6
2006
廣東
簡答題
34
8
2005
廣東
簡答題
33
5
2005
北京
選擇題
3
6
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2007
全國I
選擇題
5
6
2007
江蘇
簡答題
35
8
2007
上海
選擇題
27
2
2007
上海
簡答題
33
11
2006
重慶理綜
選擇題
4
6
2005
上海
選擇題
12
2
2005
上海
選擇題
22
3
細胞結構和功能
2007
廣東理科基礎
選擇題
38
2
2007
江蘇
選擇題
8
2
2006
江蘇
選擇題
28
3
2006
上海
選擇題
4
1
2005
江蘇
選擇題
28
3
2005
廣東
選擇題
10
2
2005
天津理綜
選擇題
1
6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2007
上海
簡答題
39
9
2006
上海
簡答題
40
11
2006
上海
選擇題
28
2
2006
廣東
選擇題
2、8
2
2005
廣東綜合
簡答題
43
3
2005
廣東
選擇題
3
2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2007,山東)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防治日。下列關于結核桿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高倍鏡下可觀察到該菌的遺傳物質分布于細胞核內
B.該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C.該菌感染機體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體的消化降解
D.該菌的蛋白質在核糖體合成、內質網加工后由高爾基體分泌運輸到相應部位
【答案】C
2.(2007,全國卷I)下圖表示用3H——亮氨酸標記細胞內的分泌蛋白,追蹤不同時間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顆粒在細胞內分布情況和運輸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答案】C
3.(2007,江蘇,8分)細胞內的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緊密的聯系。結合下面關于溶酶體(一類含多種水解酶、具有單層膜的囊狀細胞器)發生過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b是剛形成的溶酶體,它起源于細胞器a;e是由膜包裹著衰老細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來源于細胞器c。由圖示可判斷:a是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_。
(2)f表示b與e正在融合,這種融合過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__________特點。
(3)細胞器a、b、c、d膜結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等。
(4)細胞器膜、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如可以模擬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功能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
【答案】 (1)高爾基體 內質網 線粒體 (2)流動性 (3)蛋白質和磷脂 (4)細胞膜 核膜 選擇透過
四、命題趨勢
考查內容上,從2007年的高考題來看,主要考查以下幾個方面: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及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細胞質基質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不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協調性、生物膜系統相關知識及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物質出入細胞方式的特點及差異。
考查形式上:本專題的高考生物試題有選擇題,也有綜合性簡答題,越來越突出對學生能力的考查,特別是歸類、比較、識圖辨析等題型較多,與其他專題相互關聯,主要體現在: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生物結構及在生態系統中的營養功能,細胞亞顯微結構(如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與適宜條件下可以完成的過程以及在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方面的作用,物質運輸與礦質離子的吸收、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等。在解題時,要用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去分析圖形、提取信息、處理信息,科學地解決問題。
考點三: 細胞的代謝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從近幾年各種類型考題統計來看,本專題知識在高考中考查分量很重。細胞的代謝是高中生物知識體系的核心,是歷年來高考命題的重點和熱點。由于新陳代謝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與其他專題的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為學科內綜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其次,這部分知識有許多與工農業生產實際相聯系的切入點,可以此為背景,進行理科綜合或大綜合試題的命制。另外,這部分內容涉及生物學實驗較多,這些都為高考命題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該部分內容在山東、廣東、海南、寧夏全部為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I。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酶在代謝中的作用(II);2、ATP在代謝中的作用(II);3、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II);4、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作用(II);5、細胞呼吸(II)。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型
題號
分值
酶在代謝中的作用
2007
廣東
6
2
2007
廣東
簡答題
38
8
2007
上海
32
3
2006
上海
簡答題
39
12
ATP在代謝中的作用
2006
廣東綜合
9
6
2004
廣東
簡答題
35
4
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和過程
2007
廣東理科基礎
41
2
2007
四川
4
6
2007
上海春季
24
3
2007
上海
30
3
2006
廣東綜合
19
3
2006
廣東
簡答題
42
10
2006
四川理綜
5
6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作用
2007
江蘇
2
2
2007
上海
6
1
2007
北京
3
6
2007
重慶
3
6
2005
上海
20
2
2005
江蘇
3
2
2005
寧夏、海南
2
6
細胞呼吸
2007
廣東
3
2
2006
廣東
13
2
2005
寧夏、海南
簡答題
30
10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關系
2007
山東
8
4
2007
全國Ⅱ
簡答題
30
22
2007
上海
簡答題
37
10
2006
上海
簡答題
36
11
2006
廣東綜合
19
3
2006
重慶理綜
2
6
2006
北京理綜
2
6
2005
廣東
簡答題
37
10
2005
江蘇
5
2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2007,北京)科學家研究CO2濃度、光照強度和溫度對同一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得到實驗結果如右圖。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光照強度為a時,造成曲線Ⅱ和Ⅲ光合作用強度差異的原因是CO2濃度不同
B.光照強度為b時,造成曲線I和Ⅱ光合作用強度差異的原因是溫度不同
C.光照強度為a~b,曲線I、Ⅱ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強度為a~c,曲線I、Ⅲ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升高而升高
【答案】D
2.(2007,山東卷)以測定的C0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光照相同時間,35℃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30℃時相等
B.光照相同時間,在20℃條件下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最多
C.溫度高于25℃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開始減少
D.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相等
【答案】A
3.(2007,上海,10分)下圖表示三種植物葉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變化,請據圖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與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時刻,a植物葉片出現在________,c植物葉片出現在____________。
(2)在6:00~8:00時之間,單位時間內吸收CO2最多的是_______植物葉片。
(3)b植物葉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強烈時,光合作用速度出現了低谷,這一現象被稱為光合
作用的“午休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植物葉片一天內光合作用速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圖中的結果推測,三種植物葉片一天內有機物積累量多少的順序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定的CO2濃度和適宜溫度下,把某植物葉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 mg CO2/100cm2葉·小時)光照下14小時,其余時間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 mg CO2/100 cm2葉·小時),則一天內該植物每25 cm2葉片葡萄糖積累量為__________mg。
【答案】(1)19:00、5:00 10:00、15:00 (2)b (3)中午光照強烈,為減少體內水分散失,氣孔關閉,通過氣孔進入的CO2量減少 (4)在10:00~15:00時之間,光合作用速度為負值,其余時間為正值 (5)a>b>c (6)78
四、命題趨勢
考查內容上,縱觀近幾年高考試題,涉及以下主干知識:(1)光合色素的種類、光合色素的提取、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意義;(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綜合應用;(3)有氧呼吸和無
氧呼吸的條件、反應式、過程;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的問題等。
考查形式上,從題型方面,選擇、簡答、實驗等各種題型都有;從試題難度方面,低、中、高難度題都有,而且中、高難度題大多出在與生產實際相關的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關系及實驗設計與分析方面。這些題往往與其他相關知識聯系,綜合性強,思維含量高,如2007年山東第8題就綜合考查了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系。本專題知識相互連貫,邏輯性強,與實際結實緊密,富有較強的實用價值。題目常以非選擇題出現,在近年來的單科高考試題中,本專題可有2~3個大題,分值可達到30%左右。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關系的題目將繼續成為2008年高考題重要考查知識點。
考點四: 細胞的生命歷程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考點內容是認識細胞這個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本考點中有關細胞的衰老、癌變、干細胞研究等問題,都是現代社會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從近幾年高考的命題情況來看,出現頻繁而多樣,關注生命、關心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癌變、衰老機制的深入研究,癌癥、延緩衰老等醫學難題的攻克,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是命題的重點。細胞增殖也是一個重要考點,其中有絲分裂過程中各時期的DNA和染色體變化的規律是重點。該部分內容在山東、廣東、海南、寧夏全部為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I。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細胞的生長和增值的周期性(I);2、細胞的無絲分裂(I);3、細胞的有絲分裂(II);4、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II);5、細胞的癌變(II);6、細胞的全能性(I)。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型
題號
分值
細胞的有絲分裂
2007
山東
1
4
2007
寧夏
2
6
2007
上海
4
1
2007
上海
23
2
2006
四川
3
6
2005
廣東
1
1
2005
江蘇
12
2
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
2007
重慶
2
6
2007
江蘇
17
2
2006
江蘇
13
2
2005
江蘇
簡答題
32
9
2005
寧夏、海南
1
6
細胞的癌變
2007
廣東
21
3
2007
廣東
簡答題
27
16
2006
廣東
5
1
2005
上海
24
2
細胞的全能性
2007
廣東
4
2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2007,山東卷)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處于分裂間期和中期的細胞數目大致相等
B.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等
C.觀察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
D.細胞是獨立分裂的,因此可選一個細胞持續觀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
【答案】B
2.(2007,重慶)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腸胚的形成與囊胚細胞的分裂和分化直接相關
B.紅細胞的形成與基因表達有關而與細胞分化無關
C.胡蘿卜葉肉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后不具全能性
D.癌細胞的產生與細胞的畸形分化無直接關系
【答案】A
3.(2007,廣東)鼻咽癌是種族差異非常明顯的惡性腫瘤,我國南方幾省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鼻咽癌發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關于鼻咽癌發病誘因及防治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食用咸魚過多有可能是誘發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關基因在家族中的穩定遺傳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多,導致癌細胞易發生轉移
D.鼻咽癌的化療主要是利用藥物作用于癌細胞周期的間期
【答案】ABD
四、命題趨勢
考查內容上,本專題2007年在新課標地區專題中考查的比較多。08年高考考點主要是: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和染色體數量變化,有絲分裂識圖與繪圖、癌變有關知識等,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而有絲分裂過程又常涉及基因、RNA和蛋白質變化規律,多以識圖作答形式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本專題內容常與遺傳變異的知識相聯系,考查對遺傳本質的理解。此外有絲分裂中的規律及癌變、衰老知識常與生產生活實踐相聯系,作為考查生命前沿考題的素材。
考查形式上,命題的形式包括選擇題和簡答題,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識圖能力。這類題型在近幾年各省市的考試中明顯增加,這是高考命題的一個方向。細胞分裂中DNA和染色體變化的知識,通過識圖分析題的形式出現。要正確理解、分析生物學中以圖表、圖解等表達的內容和意義,并能用圖表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現象和實驗結果。要重視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重視生物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

生物必修二(遺傳與進化)
考點一: 遺傳的細胞基礎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減數分裂知識是全書的重點和難點,它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是無庸置疑的,因此必須花大力氣復習好減數分裂的內容,真正理解。具體復習時,可從細胞的變化、識圖與繪圖、DNA與染色體的變化規律等方面與有絲分裂進行比較,進而加深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與掌握,特別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與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的關系。從考查內容上看單獨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的題目已基本不出現了,而主要以考查能力、知識應用的形式呈現。從考查形式來看,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減數分裂過程 遺傳的基本規律及生物的變異等知識的學科內綜合題常以簡答題形式出現。考綱對本考點的要求為:1.細胞的減數分裂(Ⅱ);2.配子的形成過程(Ⅱ);3.受精作用(Ⅱ)。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型
題號
分值
減數分裂及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2007
廣東
選擇題
10
2
2006
廣東
選擇題
7
2
2007
江蘇
選擇題
9
2
2007
江蘇
選擇題
28
3
2007
上海
選擇題
12,22
各2
2007
上海
選擇題
29
3
2006
上海
選擇題
21
2
2005
江蘇
選擇題
32
3
2005
上海
選擇題
12,13
各2
受精作用
2005
廣東
選擇題
9
2
2005
廣東綜合
選擇題
20
6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2006廣東,7,2分).右圖為高等動物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圖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發生了基因突變
B.發生了染色體互換
C該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
D.該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
【答案】C
2、(2007江蘇,9,2分)a、b、c、d分別是一些生物細胞某個分裂時期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
A.a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
B.b圖表示人紅細胞分裂的某個階段
C.c圖細胞分裂后將產生1個次級卵母細胞和1個極體
D.d圖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單體
【答案】D
3、(2007上海,22,2分)下列是動物細胞減數分裂各期的示意圖,正確表示分裂過程順序的是
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 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C.⑨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 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答案】D
4、(2006上海,21,2分)右圖為三個處于分裂期細胞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細胞
B.乙、丙細胞不可能來自同一個體
C.甲、乙、丙三個細胞均含有二個染色體組
D.甲、乙、丙三個細胞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答案】A
四、命題趨勢:
本考點的高考命題,從2007年高考題來看,將以以下內容和形式出現:將本專題知識與有絲分裂的知識相聯系;細胞分裂圖象與染色體(DNA)變化曲線圖相聯系。
復習本考點時,應重視與其他專題的密切聯系。例如:減數分裂的知識與遺傳兩大規律的聯系;減數分裂的知識與性別決定、伴性遺傳和人類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聯系等。在知識的遷移和綜合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才會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思維能力才會不斷提高。減數分裂過程將繼續成為2008年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
考點二:遺傳的分子基礎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本考點的重點是DNA分子的結構、DNA分子的復制、有關DNA是遺傳物質的兩個經典實驗,中心法則的有關計算。如2007年山東第7題考查了DNA復制的有關知識。有關中心法則的計算,如2006年上海37題。從考查形式來看,試題形式多樣,小知識點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也可以與生殖細胞分裂的知識綜合起來出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大知識點常以簡答題形式出現,不再注重單純概念的記憶,而是更加注重實際的應用,考查知識的遷移及能力。簡答題可能不以填空形式出現而以問題形式出現,考查學生的語言文字歸納應用能力。因此出大題難題的幾率很大。考綱對本考點的要求為:1.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Ⅱ);2.DNA分子的主要特點(Ⅱ);3.基因的概念(Ⅱ);4.DNA的分子復制(Ⅱ);5.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Ⅱ)。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型
題號
分值
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
2007
廣東
選擇題
5
2
2006
江蘇
選擇題
3
2
DNA分子的結構、堿基計算
2005
上海
選擇題
11
1
2005
北京春季
選擇題
4
6
2007
上海
選擇題
24
2
2007
上海
選擇題
31
3
2006
上海
選擇題
31
3
DNA分子復制
2007
山東
選擇題
7
4
2006
廣東
非選擇題
38
6
2007
上海
選擇題
10
2
2006
上海
選擇題
10
2
基因的表達
2006
廣東
選擇題
26
2
2005
山東
選擇題
1
6
2007
天津
選擇題
1
6
2007
上海
選擇題
2
1
2005
上海
選擇題
5
1
2005
上海
非選擇題
37
中心法則
2006
上海
非選擇題
37
8
遺傳物質
2005
廣東
選擇題
7
2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2007廣東,5,2分)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雙球菌在小鼠身上進行了著名的轉化實驗,此實驗結果 ( )
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B.證明了RNA是遺傳物質
C.證明了蛋白質是遺傳物質 D.沒有具體證明哪一種物質是遺傳物質
【答案】D
2、(2007山東7,4分)DNA分子經過誘變,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復制兩次,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 (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答案】D
3、(2007上海24,2分)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上A:G:T:C=l:2:3:4。該DNA分子連續復制2次,共需要鳥嘌呤脫氧核苷酸分子數是 ( ) A.600個 B.900個 C.1200個 D.1800個
【答案】D
4、(2006上海10,2分)用一個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若該細菌解體后釋放出32個大小、形狀一樣的噬菌體,則其中含有32P的噬菌體有 A.0個 B.2個 C.30個 D.32個
【答案】B
5、(2006上海37,8分)請回答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傳遞的問題。
(1)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過程,在實驗室中做了如下圖所示的模擬實驗。
①從病毒中分離得到物質A.已知A是單鏈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堿基序列為-GAACAUGUU-。將物質A加入試管甲中,反應后得到產物X。經測定產物X的部分堿基序列是-CTTGTACAA-,則試管甲中模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過程。
②將提純的產物X加入試管乙,反應后得到產物Y。產物Y是能與核糖體結合的單鏈大分子,則產物Y是__________________,試管乙中模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過程。
③將提純的產物Y加入試管丙中,反應后得到產物Z。產物Z是組成該病毒外殼的化合物, 則產物Z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該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細胞,則組成子代病毒外殼的化合物的原料來自__________________,而決定該化合物合成的遺傳信息來自__________________。若該病毒除感染小鼠外,還能感染其他哺乳動物,則說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該病毒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逆轉錄??????②mRNA???? 轉錄???? ③多肽(或蛋白質)
(2)小鼠上皮細胞?? 病毒RNA?? 密碼子?? RNA→DNA→mRNA→蛋白質
6、(2006廣東,38,6分)細胞分裂間期是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等物質積累的過程。
(1)在DNA的復制過程中,DNA在 的作用下,雙螺旋鏈解開成為兩條單鏈,
并以每一條單鏈為模板,采用 復制方式合成子代DNA分子。
(2)某基因中的一段序列為……TAT GAG CTC GAG TAT……,據下表提供的遺傳密碼推測其編碼的氨基酸序列: 。
(3)真核生物的細胞分裂從間期進入前期,除了核膜、核仁消失外,在顯微鏡下還可觀察到 和 的出現。
【答案】(1)解旋酶  半保留  (2)異氨基—亮氨基—谷氨基—亮氨基—異氨基 
(3)紡錘體 染色體
四、命題趨勢:
本考點知識多、概念多,而且運用概念、原理、定律解釋的生命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多,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尤其從2007年高考題看,DNA(基因)的結構和復制構成了命制大型綜合題的素材,這正是高考模式命題的趨向,該考點的內容屬于主干知識,綜合考試近幾年每年都考且占分較多。現在高考考查學生的能力,將有關的學科知識置于基因工程科研成果的材料情景中,因此要進行聯系性復習,在總結知識規律,形成知識網絡體系的基礎之上,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堿基計算、DNA復制這些重點知識將有可能繼續出現在2008年高考題中。
考點三:遺傳的基本規律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高考新模式的熱點:①根據親代表現型(基因型),求子代的基因型、表現型及比例 ②根據子代表現型(基因型)推測親代表現型(基因型)③多對相對性狀遺傳概率的計算及產生配子的概率 ④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⑤運用實驗結果分析遺傳所遵循的規律 ⑥伴性遺傳、人類遺傳病與優生。尤其是自由組合定律和實質的應用,如2003、2004、2005、2006年全國卷及2007年寧夏卷都考查了該知識點,且占分值較大,應予以重視。從考查形式看,有選擇題形式,與學科內其他知識綜合性強,往往難度較大;有簡答、綜合分析、遺傳系譜圖分析、開放題型(文字或圖表閱讀題)等形式,難度大,能力要求高,知識的實際應用性強。最近幾年本考點都要求有較高的文字表達能力,復習時應注意這點。考綱對本考點的要求為:1.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Ⅱ);2.基因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Ⅱ);3.基因與性狀的關系(Ⅱ);4.伴性遺傳(Ⅱ)。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基因分離規律的實質和應用
2006
山東、寧夏、海南
非選擇題
31
20
2005
廣東綜合
選擇題
20
3
2005
山東
非選擇題
31
21
2007
天津
選擇題
4
6
2007
上海
選擇題
5
1
2007
上海
選擇題
20
2
2006
上海
選擇題
20
2
2006
上海
選擇題
29
3
自由組合規律的實質和應用
2007
廣東
選擇題
20
2
2007
廣東
選擇題
22,29
3
2007
廣東
非選擇題
39
9
2006
廣東
非選擇題
35
9
2005
廣東
非選擇題
35
9
2007
江蘇
選擇題
31
3
2007
四川
非選擇題
31
22
2007
重慶
非選擇題
30
21
2006
江蘇
選擇題
32
3
2006
四川理綜
非選擇題
30
21
2005
遼寧綜合
選擇題
22
3
2005
江蘇
選擇題
31
3
2005
全國II
非選擇題
31
15
伴性遺傳
2007
廣東理科綜合
選擇題
47
2
2007
寧夏
非選擇題
29
14
2006
廣東
選擇題
15
2
2006
廣東
非選擇題
41
6
2005
廣東
非選擇題
41
6
2007
上海
選擇題
9
2
2007
全國I
非選擇題
31
16
2005
上海
選擇題
6
1
三、典型高考題例:
1、(廣東理科基礎47,2分)下列最可能反映紅綠色盲的遺傳系譜圖是 ( )
【答案】B
2、(2007廣東22,3分)果蠅中,正常翅(A)對短翅(a)顯性,此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B)對白眼(b)顯性,此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現有一只純合紅眼短翅的雌果蠅和一只純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蠅雜交,你認為雜交結果正確的是 ( )
A.F1代中無論雌雄都是紅眼正常翅 B.F2代雄果蠅的紅眼基因來自F1代的父方
C.F2代雄果蠅中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代雌果蠅中正常翅個體與短翅個體的數目相等
【答案】AC
3、(2007上海5,1分)Rh血型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夫婦的Rh血型都是Rh血型都是Rh陽性,已生3個孩子中有一個是Rh陽性,其他兩個是Rh陰性,再生一個孩子是Rh陽性的概率是
A. B. C. D.
【答案】D
4、(2007江蘇31,3分)已知豌豆紅花對白花、高莖對矮莖、子粒飽滿對子粒皺縮為顯性,控制它們的三對基因自由組合。以純合的紅花高莖子粒皺縮與純合的白花矮莖子粒飽滿植株雜交,F2代理論上為 ( )
A.12種表現型
B.高莖子粒飽滿:矮莖子粒皺縮為15:1
C.紅花子粒飽滿:紅花子粒皺縮:白花子粒飽滿:白花子粒皺縮為9:3:3:1
D.紅花高莖子粒飽滿:白花矮莖子粒皺縮為27:1
【答案】CD
5、(2007寧夏29,14分)已知貓的性別決定為XY型,XX為雌性,XY為雄性。有一對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決定貓的毛色,B為黑色,b為黃色,B和b同時存在時為黃底黑斑。請回答(只要寫出遺傳圖解即可):
(1)黃底黑斑貓和黃色貓交配,子代性別和毛色表現如何?
(2)黑色貓和黃色貓交配,子代性別和毛色表現如何?
【答案】
(1)
6、(2006全國,山東、寧夏、海南)(20分)
從一個自然果蠅種群中選出一部分未交配過的灰色和黃色兩種體色的果蠅,這兩種體色的果蠅數量相等,每種體色的果蠅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黃色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蠅均能正常生活,性狀的分離符合遺傳的基本定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種群中的個體通過繁殖將各自的______傳遞給后代。
(2)確定某性狀由細胞核基因決定,還是由細胞質基因決定,可采用的雜交方法是。
(3)如果控制體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該自然果蠅種群中控制體色的基因型有 種;如果控制體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種群中控制體色的基因型有 種。
(4)現用兩個雜交組合:灰色雌蠅×黃色雄蠅、黃色雌蠅×灰色雄蠅,只做一代雜交試驗,每個雜交組合選用多對果蠅。推測兩個雜交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現的性狀,并以此為依據,對哪一種體色為顯性性狀,以及控制體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這兩個問題,做出相應的推斷。(要求:只寫出子一代的性狀表現和相應推斷的結論)
【答案】(1)基因 (2)正交和反交 (3)3;5
(4)如果兩個雜交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黃色個體多于灰色個體,并且體色的遺傳與性別無關,則黃色為顯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如果兩個雜交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個體多于黃色個體,并且體色的遺傳與性別無關,則灰色為顯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如果在雜交組合灰色雌蠅×黃色雄蠅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現灰色,雌性全部表現黃色;在雜交組合黃色雌蠅×灰色雄蠅中,子一代中的黃色個體多于灰色個體,則黃色為顯性,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如果在雜交組合黃色雌蠅×灰色雄蠅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現黃色,雌性全部表現灰色;在雜交組合灰色雌蠅×黃色雄蠅中,子一代中的灰色個體多于黃色個體,則灰色為顯性,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四、命題趨勢:
考查遺傳基本定律的試題形式較多,如選擇、填空、簡答、綜合分析、實驗等,主要內容是對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解釋、驗證、應用遺傳概率的計算及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知識等,這就需要學生有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比較、判斷的綜合能力。
性別決定、伴性遺傳與人類遺傳病是歷年高考熱點問題,是考查推理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最好的生物學素材,必須全面掌握,基礎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人類遺傳病的識別能力,能力題是主要結合遺傳系譜圖或相關圖表,突出遺傳方式的判斷,綜合考查遺傳的基本規律和伴性遺產的特點。隨著優生優育知識推廣,人類遺傳病可能是2008年高考重點考查點。
考點四:生物的變異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本考點主要考查的知識點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的判斷,基因突變的原因,人工誘變在育種和實踐中的應用及基因突變與基因表達的綜合等方而的內容。
其中,聯系太空育種等是大型綜合題的素材,也是高考的命題趨向。如2007年山東第26題,以非選擇題形式考查各種育種方法及應用。從考查形式上看,有選擇題,也有簡答題,而育種方面知識容易以實驗圖解形式出現。考綱對本考點的要求為:1.基因重組及其意義(Ⅱ);2.基因突變的特征和原因(Ⅱ);3.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Ⅰ);4.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Ⅱ);5.轉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號
分值
題型
基因重組及其意義
主要分布于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部分
基因突變的特征和原因
2007
江蘇
14
2
選擇題
廣東
15
2
選擇題
2006
江蘇
38
7
非選擇題
2005
上海
27
2
選擇題
江蘇
39
7
非選擇題
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
2007
廣東理綜
34
2
選擇題
2003
廣東
28
3
選擇題
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
2007
山東
26
17
非選擇題
2006
廣東
18
2
選擇題
2005
廣東
19
2
選擇題
海南、寧夏
31
21
非選擇題
江蘇
11
2
選擇題
2004
廣東
18
2
選擇題
廣東
38
12
非選擇題
北京、安徽
4
6
選擇題
江蘇
41
6
非選擇題
上海
27
2
選擇題
北京春季
22
15
非選擇題
2003
廣東
17
2
選擇題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2007江蘇,14,2分)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無論是低等還是高等生物都可能發生突變
B.生物在個體發育的特定時期才可發生突變
C.突變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變對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答案】A
2.(04北京,4,6分)下列有關水稻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二倍體水稻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B.二倍體水稻經秋水仙素處理,可得到四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大
C.二倍體水稻與四倍體水稻雜交,可得到三倍體水稻,含三個染色體組
D.二倍體水稻的花粉經離體培養,可得到單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小
【答案】D
3.(2007廣東,15,2分)太空育種是指利用太空綜合因素如強輻射、微重力等,誘導由宇宙飛船攜帶的種子發生變異,然后進行培育的一種育種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空育種產生的突變總是有益的
B.太空育種產生的性狀是定向的
C.太空育種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種與其他誘變方法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答案】D
4.(2007山東理綜,26,17分)普通小麥中有高桿抗病(TTRR)和矮桿易感病(ttrr)兩個品種,控制兩隊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實驗小組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如下三組實驗:
請分析回答:
(1)A組由F1獲得F2的方法是 ,F2矮桿抗病植株中不能穩定遺傳的占 。
(2)Ⅰ、Ⅱ、Ⅲ三類矮桿抗病植株中,最可能產生不育配子的是 類。
(3)A、B、C三組方法中,最不容易獲得矮桿抗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是 組,原因是 。
(4)通過矮桿抗病Ⅱ獲得矮桿抗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是 。獲得的矮桿抗病植株中能穩定遺傳的占 。
(5)在一塊高桿(純合體)小麥田中,發現了一株矮桿小麥。請設計實驗方案探究該性狀出現的可能的原因(簡要寫出所用方法、結果和結論)

【答案】(1)雜交, 2/3 (2)II (3)C, 基因突變發生的頻率極低。(4) 單倍體育種; 100% (5)取該小麥種子在其他小麥田種下,讓其自交,若還全是高桿,說明矮稈性狀的出現是由環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現高桿、矮稈兩種性狀,則是基因突變引起的。
四、命題趨勢:
1.育種將繼續成為2008年高考的考查點。從2007年高考題來看,生物的變異常與育種相結合進行考查。
2.在選擇題方面,考查內容主要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等概念的理解及判定;
3.在非選擇題方面,常以某一作物育種為背景,綜合考查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單倍體和多倍體育種及基因工程育種的區別與聯系。
考點五:人類遺傳病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人類遺傳病與優生是高考新模式的熱點。涉及到自由組合定律和實質的應用,如2003、2004、2005、2006年全國卷及2007年寧夏卷都考查了該知識點,且所占分值較大,應予以重視。考綱對本考點的要求為:1.人類遺傳病的類型(Ⅰ);2.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Ⅰ);3.人類基因組計劃及意義(Ⅰ)。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號
分值
題型
人類遺傳病的類型
2007
廣東
47
2
選擇題
2007
廣東
50
2
選擇題
2006
江蘇
26
2
選擇題
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
2007
廣東
18
2
選擇題
廣東
33
2
選擇題
江蘇
7
2
選擇題
江蘇
34
8
非選擇題
北京
29
12
非選擇題
上海
25
2
選擇題
上海
34
10
非選擇題
2006
廣東
16
2
選擇題
江蘇
26
2
選擇題
江蘇
29
3
選擇題
天津
4
6
選擇題
上海
34
11
非選擇題
2005
廣東
15
2
選擇題
廣東
30
3
選擇題
江蘇
25
2
選擇題
2004
廣東
23
2
選擇題
江蘇
24
2
選擇題
北京
3
6
選擇題
人類基因組計劃及意義
2003
上海
7
1
選擇題
2003
廣東
28
3
選擇題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06江蘇,26,2分)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病
B.人類遺傳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C.2l三體綜合征患者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47條
D.單基因病是指受一個基因控制的疾病
【答案】D
2.(07廣東,18,2分)囊性纖維化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某對正常夫婦均有一個患該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員中無該病患者。如果他們向你咨詢他們的孩子患該病的概率有多大,你會怎樣告訴他們?( )
A.“你們倆沒有一人患病,因此你們的孩子也不會有患病的風險”
B.“你們倆只是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不會影響到你們的孩子”
C.“由于你們倆的弟弟都患有該病,因此你們的孩子患該病的概率為1/9”
D.“根據家系遺傳分析,你們的孩子患該病的概率為1/16”
【答案】C
3.(07江蘇,23,2分)下列為某一遺傳病的家系圖,已知I一1為攜帶者。可以準確判斷的是 ( )

A.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II-4是攜帶者
C.II一6是攜帶者的概率為1/2 D.Ⅲ一8是正常純合子的概率為1/2
【答案】B
4.(07北京理綜,29,12分)某地發現一個罕見的家族,家族中有多個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僅 1 . 2 米左右。下圖是該家族遺傳系譜。
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該家族中決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體上。該基因可能是來自___________個體的基因突變。
(2)若II1和II2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純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__;若IV3與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這個男孩成年時身材矮小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_。
(3)該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傳遞身材矮小的基因。
【答案】 (l)隱 X I1 (2)1/4 1/8 (3)(顯性)純合子
四、命題趨勢:
伴性遺傳與人類遺傳病是歷年高考熱點問題,是考查推理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最好的生物學素材,必須全面掌握,基礎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人類遺傳病類型的識別能力,能力題主要是結合遺傳系譜圖或相關圖表,突出遺傳方式的判斷,綜合考查遺傳的基本規律和伴性遺傳的特點。隨著優生優育知識推廣,人類遺傳病與優生可能將是2008年高考重點考查點。
考點六:生物的進化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進化部分集中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簡介及有關內容在實例中的分析、應用,考查的重點是對實例進行分析。如2005年、2006年江蘇、廣東都考查了該知識點。考綱對本考點的要求為: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Ⅱ);2.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Ⅱ)。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號
分值
題型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2003
廣東
31
3
選擇題
2007
江蘇
15
2
選擇題
2006
江蘇
16
2
選擇題
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2006
廣東
22
2
選擇題
2005
廣東
25
2
選擇題
2003
廣東
22
2
選擇題
三、典型高考題題例:
1.(06廣東,22,2分)紫莖澤蘭是外來入侵種,如果讓其自然生長繁殖若干年后,與原產地紫莖澤蘭相比( )
A.基因庫變化相互影響 B.性狀始終保持一致
C.很快產生生殖隔離 D.進化方向發生變化
【答案】D
2.(05廣東,25,2分)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進化的方向,決定了生物變異的方向
B.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是基因頻率變化的過程
C.研究物種間的差異,關鍵是研究它們能否交配產生后代
D.研究物種的遷徙規律,關鍵是研究一對雌雄個體的遷徙行為
【答案】B
3.(06江蘇,16,2分)農業生產中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后,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殺蟲效果下降,原因是 ( )
A.殺蟲劑誘發了害蟲抗藥性基因的產生
B.殺蟲劑對害蟲具有選擇作用,使抗藥性害蟲的數量增加
C.殺蟲劑能誘導害蟲分解藥物的基因大量表達
D.抗藥性強的害蟲所產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強的抗藥性
【答案】B
四、命題趨勢:
生物進化理論是近兩年來高考的熱點內容。生物進化的相關概念和原理、基因頻率、新物種的形成與遺傳學聯系緊密,將成為重要考點。考題側重考查學生識記能力,在有關情境中的識別能力和生物科學思維能力。
生物必修三(穩態與環境)
考點一、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該部分內容是山東的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Ⅲ。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穩態的生理意義(Ⅱ);2.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Ⅱ);3.體溫調節、水鹽調節和血糖調節(Ⅱ);4.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Ⅱ);5.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Ⅰ)。能力要求為描述內環境及其作用,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血糖調節;說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概述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進行實驗,了解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題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號
分值
題型

內環境和穩態
2007
廣東理科基礎

53

2

選擇題
廣東
9
2
選擇題
2005
廣東
12,25
2
選擇題
2003
廣東
11
2
選擇題

水和無機
鹽的平衡
2007
寧夏
1
6
選擇題
2005
廣東
23
2
選擇題
2003
廣東
13
2
選擇題

血糖的調節
2007
山東
2
4
選擇題
2006
廣東
31
3
選擇題
廣東
9
2
選擇題
2005
寧夏、海南
3
6
選擇題
全國卷1
30
21
非選擇題
體溫的調節
2006
廣東
20
2
選擇題
2005
廣東
17
2
選擇題
海南
4
6
選擇題
2004
廣東
33
7
非選擇題
特異性免疫
2006
全國卷1
2
6
選擇題
 2005
廣東
3
3
選擇題
2004
廣東
31
3
選擇題
寧夏
1
6
選擇題
三、 典型高考題題例
1.(05,江蘇)人體劇烈運動時,肌肉產生的大量乳酸進入血液。但不會引起血漿pH發生劇烈的變化。其中發揮緩沖作用的物質主要是( )
A.碳酸氫鈉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鉀離子
【答案】A
2.(04,廣東)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是相對穩定的
B.內環境穩態是由體內各種調節機制所維持的
C.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是恒定不變的
D.內環境穩態不能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威脅
【答案】C
3.(05,廣東)下列關于人體血糖平衡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胰島細胞產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B.胰島A細胞胰島B細胞協同調節血糖平衡
C.細胞內葡萄糖的氧化利用發生障礙,可導致血糖持續升高
D.糖尿病是由于經常攝入過量的糖所引起的
【答案】B
命題分析 從考查內容上:側重于對水和無機鹽平衡,如2007山東高考題、廣東高考題2005年上海第32題、江蘇第21題、廣東第23題;血糖的平衡及調節,如2006年上海第23題,2005年全國I、Ⅱ;人的體溫調節,如2006年廣東第20題、江蘇第17題等知識點的考查并側重于對免疫的形式(特別是特異性免疫)的考查和免疫失調起的疾病,多與社會疾病方向的熱點相結合。從考查形式上:多以圖解形式出現,或與生活實際中的病例,如糖尿病、脫水病、免疫病等相結合,聯系初中學過的呼吸、消化、循環、泌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發病的機制、癥狀及防治方法的了解。
四、命題趨勢
本專題學科內綜合性較強,容易形成學科內綜合題,或以實驗題的形式出現,以考查同學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復習時,首先要掌握理論基礎,以調節機制為出發點,理清調節過
程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以“下丘腦”為中心,理解下丘腦在穩態的生理意義、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體液調節、水鹽調節和血糖調節與體液調節等內容聯系緊
密,從2007年高考題來看,該部分內容仍是高考重點要考查的內容之一。該部分知識會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也會與體液調節等內容以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重點考查的內容是血糖的平衡及調節。
免疫是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高考的重要內容之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是重點考查的知識,此外吞噬細胞在免疫中的作用、過敏反應的過程、體液免疫與過敏反應之間的區別也是重點考查的內容,隨著高考的進行該部分知識將繼續成為2008年高考命題的熱點。
考點二、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該部分為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Ⅲ。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Ⅱ);2.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Ⅱ);3.人腦的高級功能(Ⅰ);4.動物激素的調節(Ⅱ); 5.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Ⅱ)。能力要求為概述動物和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及人腦的高級功能;說明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描述動物和人體的激素調節。嘗試運用反饋調節的原理,解釋一些生命現象。本專題內容從能力上,要求學生理解圖文,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題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號
分值

題型
動物激素的
種類、產生
部位及作用
2007
廣東
34
8
非選擇題
2006
全國卷1
1
6
選擇題
廣東
11
2

選擇題
2003
全國卷1
4
6
選擇題
神經調節的
基本方式
2007
寧夏
4
6
選擇題
廣東
8,17
2
選擇題
2006
廣東
20
2
選擇題
2004
廣東
11
2
選擇題
興奮的傳導
2007
廣東
25
3
選擇題
2006
廣東
40
10
非選擇題
高級神經中樞的調節
2003
廣東
14
2
選擇題
神經調節和
體液調節的
區別與聯系

2003
廣東
29
3
選擇題
廣東
40
7
非選擇題
三、 典型高考題題例
1.(05,上海高考)下列關于腦和脊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腦外包有骨骼,脊髓外無骨骼 B.腦和脊髓都與反射有關
C.反射僅與脊髓有關 D.神經元細胞體位于腦和脊髓表面
【答案】B
2.(05,廣東高考)關于過敏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反應特點是發病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 B 過敏反應一般會損傷組織
C.T淋巴細胞是過敏反應的主要免疫細胞 D.過敏反應只發生在皮膚及呼吸道
【答案】A
3.(05,全國高考Ⅱ)當人處于炎熱環境時,會引起( )
A. 冷覺感受器興奮 B.溫覺感受器抑制
C.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 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
【答案】D
命題分析 從考查內容上:本專題內容在高中生物中雖占篇幅不多,考查點集中在動物激素的種類、產生部位及作用,興奮的傳導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難度似乎不大,但聯系面廣,且與初中知識聯系密切,所以復習時要注意理清脈絡,搞清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2006年天津卷第2題涉及了激素的種類、生理作用及分泌調節的知識,2006年重慶卷第5題、2006年天津卷第6題和2006年江蘇卷第8題都考查了反射弧的結構、反射的類型及興奮傳導的知識。從考查形式上:應關注綜合設計題型,特別是甲狀腺激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幾種重要激素與動物新陳代謝聯系的知識仍會是命題的趨勢。同時應注意實驗設計類型的題目。
四、命題趨勢
從2007年高考題來看,本專題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動物生理方面的經典實驗,經常通過實驗設計、實驗評價等形式來考查學生對知識、技能的運用與遷移能力;體液調節的內容往往與人體的穩態、免疫等內容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查。2008年高考神經調節出現的頻率將非常高,主要考查興奮在神經纖維和突觸之間的傳導,命題素材很豐富。
考點三、植物的激素調節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該部分內容為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Ⅲ。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Ⅰ);3.植物激素的應用(Ⅱ)。能力要求為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作用;列舉其他植物激素;評述植物激素的應用價值;體驗發現生長素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題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號
分值
題型
生長素的發現
和生理作用
2005
廣東
14
2
選擇題
2004
廣東
7
2
選擇題
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2007
廣東
26
3
選擇題
2006
廣東
12
2
選擇題
2005
廣東
18
2
選擇題
其他植物
激素
2007
廣東理
科基礎
48
2
選擇題
廣東
19
2
選擇題
2006
廣東
17·
2
選擇題
2003
廣東
10

選擇題
三、 典型高考題題例
1.(06廣東高考)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某品種番茄的花進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2, 4一D涂抹子房,得到的無籽番茄果實平均重量見下表據表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2,4一D濃
度(mS/L)
0
5
10
15
20
25
30
35
無籽番茄平均
重量(g/個)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A 2,4一D濃度超過25mg/L,對果實的發育起抑制作用
B 2,4一D與生長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一D可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D.2,4一D誘導無籽番茄的最適濃度范圍為20—25mg/L
【答案】D
2.(05廣東高考)植物扦插繁殖時,需要對插枝進行去除成熟葉片、保留芽和幼葉等處理,這樣可以促進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
①芽和幼葉生長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葉儲存較多的營養物質
③芽和幼葉能產生生長素,促進生根 ④去除成熟葉片可降低蒸騰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3.(06廣東高考)番茄果實成熟過程中,乙烯釋放量、果實色素積累及細胞壁松弛酶活性變化規律如右下圖。從該圖可得出乙烯能促進
①細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實色素積累
③番茄果實發育 ④番茄果實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命題分析 從考查內容上:重點考查生長素有關實驗及提供材料的實驗設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應用。如2007廣東理科基礎第48題考查生長素的生理作用、2006年江蘇卷第9題考查了生長素的應用——植物頂端優勢的知識。2006年四川卷第31題考查了植物根向重力性的知識及相關實驗設計能力。以生長素為中心的相關實驗,生理作用,生產應用及與植物組織培養的聯系仍將是以后的命題趨勢。從考查形式上: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簡答題常為識圖分析或實驗設計題,如2006年四川卷第31題,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命題預測趨勢
本專題是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極好素材。生長素的發現歷程中體現出來的科學方法、實驗探究背景下的綜合分析能力、識圖解文能力都可借助本專題考點進行考查;
生長素的生理功能、作用的兩重性、頂端優勢及生長素類似物的應用可結合生產實踐,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由于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幾乎涉及到生長素的方方面面,而植物生命活動受多種激素共同作用,故2008年高考對細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脫落酸等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實際應用的考查會是一個重要方向。
考點四、種群和群落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該部分內容為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Ⅲ。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列舉種群的特征(Ⅰ);2.嘗試建立數學模型解釋種群的數量變動(Ⅱ);3.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Ⅰ);4.闡明群落的演替(Ⅰ);5.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實驗)。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題中的分值
知識點
考試年份
試卷類別
題號
分值
題型
種群的特征
和種群數量
的增長規律
2007
廣東
11
2
選擇題
廣東
37
9
非選擇題
2006

全國卷1

4
6
選擇題
廣東
28
3
選擇題
2005
全國卷1
5
6
選擇題
2004
全國卷1
5
6
選擇題
廣東
20
2
選擇題
群落演替
2007
廣東理科基礎
45
2
選擇題
山東
5
4
選擇題
寧夏
5
6
選擇題
種間關系
2007
寧夏
3
6
選擇題
三、 典型高考題展示
1.(05,全國高考I)為了保護魚類資源不受破壞,并能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根據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應使被捕魚群的種群數量保持在K/2水平。這是因為在這個水平上( )
A.種群數量相對穩定 B.種群增長量最大
C.種群數量最大 D.環境條件所允許的種群數量最大
【答案】B
2.(05江蘇高考)在新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用蠶豆根瘤菌拌種的豇豆、菜豆、大豆和小麥,能提高其產量的一組作物是 ( )
A菜豆和豇豆 B豇豆和小麥 C.菜豆和大豆 D大豆和豇豆
【答案】A
3.(05,廣東高考)下列關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 生物群落的結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的
B.研究海洋魚類種群數量變化規律有利于確定合理的捕撈量
C.農田生態系統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態系統
D.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較低
【答案】C
命題分析 從考查內容上:重點考查種群基本特征,種群數量的增長規律(“J”型增長,“S”型增長)種間關系和群落演替,如2007寧夏卷就考查了種間關系和群落演替,2004-2006年都考查了種群的特征。因此,在識記種群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各個特征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掌握種群數量變化規律。從考查形式上:選擇題、簡答題均有出現,往往以坐標曲線圖的形式出現,如2006年全國Ⅱ第30題。今后的命題趨向于種群數量變動的不同數學表達方式的考核,如以直方圖形式出現。以數學曲線題為主要形式,往往與其他學科綜合,考查方式靈活
四、命題趨勢
由于生物與環境、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當今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也是當代自然科學共同研究的重大課題,學習生態學知識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所以本專題內容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近年高考的命題熱點,試題量相對較大。本專題是生態學的基礎,所含內容概念多,因而涉及的考題以選擇題、數學曲線題為主要形式,考查種群、群落等概念、特征的識記能力,對種群數量變化規律的理解能力,種間關系和群落演替以及綜合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2008年高考可能把群落演替等作為一個重要考點。
考點五、生態系統及生態環境的保護
一、考點在考綱中的地位
該部分內容為必考內容,出自教材必修Ⅲ。考綱對本專題的要求為:1.生態系統的結構(Ⅰ); 2.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應用(Ⅱ);3.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Ⅱ);4.生態系統的穩定性(Ⅱ);5.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Ⅰ);6.全球性的環境問題(Ⅰ);7.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Ⅰ)。
二、考點在以往高考題中的分值
三、 典型高考題展示
1.(05,廣東高考)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層可以濾除太陽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線輻射,因此被稱為地球生物圈的保護傘,然而,由于人類大量排放鹵代烴(如制冷劑氟
利昂),嚴重破壞了臭氧層,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線輻射增強。臭氧層耗損引起普遍的生物學效應是(多選)( )
A.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B.人類皮膚癌、白內障增加
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響 D.農作物減產
【答案】B D
2.( 04,江蘇卷)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是( )
A. 初級消費者 B.生產者 C.分解者 D.次級消費者
【答案】B
3.(06,天津卷)下列有關干旱區域的生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干旱區域的生態系統食物鏈少,抵抗力穩定性強
B.干旱區域的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弱,恢復力穩定性強
C.經干旱環境長期誘導,生物體往往發生耐旱突變
D. 種群密度是限制于干旱區域生物種群數量增長的關鍵生態因素
【答案】B
命題分析 從考查內容上:包括生態系統的概念及實例分析,生態系統成分及作用、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環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是命題的熱點。隨著人類社會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已成為人類和所有生物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與這些問題有關的知識成為高考熱點內容,特別是生態系統的功能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較大。如2007年廣東理科基礎52題考查生態系統的功能,2006年天津第3題考查干旱區域生態系統穩定性。2006年江蘇第10題考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從考查形式上:以應用型、設計型、材料分析型居多。應用型題目往往提供一個全新問題情境,讓學生選取相關知識和
方法解答;設計型題目則設計簡單的生態系統穩定性與環保方面的實驗,或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信息型題目通常給學生提供幾段材料,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物學知識,通過閱讀、分析來回答提出的問題,材料來源是社會科學的熱點、焦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酸雨、沙塵暴等。2006年江蘇第37題,以圖解形式說明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2006年北京第29題考查了水域生態系統的結構。
四、命題趨勢
從2007年高考題來看生態系統中各種成分的特點、功能以及食物鏈(網)仍是高考的重要考點,它常與動、植物新陳代謝知識相聯系,考查學生學科內的綜合應用、能力,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以及穩定性極易考查考生的生態觀,尤其是應用生態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及熱點問題的能力,如何依據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有關
原理,調整能量流動的關系,使能量盡可能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如何建立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贏的生態農業體系;如何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等。
人類社會中,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是一個科學難題。隨著酸雨、赤潮、富營養化、臭氧層空洞、沙塵暴、沙漠化等全球性問題的不斷報道,人們環保意識逐漸加強,各國政府對生物多樣性及環境問題日益重視,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已成為人類共識的熱點,人們更加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本考點既是高考的熱點,也是全人類普遍關注的世界性話題
2008年高考將有可能再次考查此點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息烽县| 华宁县| 阜南县| 鞍山市| 龙岩市| 临武县| 昭觉县| 陆川县| 兴海县| 涿鹿县| 南华县| 周口市| 房产| 贞丰县| 通辽市| 武夷山市| 石屏县| 大城县| 忻州市| 多伦县| 车致| 正定县| 霸州市| 新竹市| 新绛县| 泽库县| 永兴县| 桐乡市| 平罗县| 肥西县| 定西市| 综艺| 普陀区| 托克逊县| 菏泽市| 剑河县| 达孜县| 云南省| 永胜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