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北師大教材生物期末復習提綱(17-20章)第十七章 生物圈中的動物第一節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生態系統中包括的生物部分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其中生產者和分解者是必要的。生產者——能自己利用無機物,將其轉化為有機物的生物,如綠色植物。消費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的生物,如動物。分解者——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給環境,如細菌和真菌。2、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 (2)是食物鏈的結構成分 (3)對環境有好的也有壞的影響,如能促進植物繁殖和分布。3、動物可分為植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三大類。4、食物鏈——將生物與生物之間吃與被吃關系表示出來的鏈狀結構。〔書寫時要注意的問題:A、食物鏈的書寫一定要從生產者開始寫,如羊→狼就不是一條食物鏈,因為沒有從生產者開始寫,正確的應是草→羊→狼。B、注意箭頭指向吃的一方,如狼吃羊,那狼是吃的一方,羊是被吃的一方,所以箭頭指向狼。C、食物鏈中沒有分解者。D、食物鏈中越后的生物,數量越少。〕5、生態平衡——生物圈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例總是會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6、例題:在食物鏈植物→蝗蟲→青蛙中,大量捕食青蛙,蝗蟲會怎樣?分析:根據食物鏈中的關系,如果捕食了青蛙,青蛙的數量就會少了,也就是說蝗蟲的天敵少了,蝗蟲就會因失去天敵而大量繁殖,蝗蟲的數量就會增多,但是同時蝗蟲需要的食物就會多了,植物就會減少了,當植物減少,有一部分蝗蟲因不得不到食物也會減少,所以蝗蟲的變化是先增多后減少。第二節 我國的動物資源 1、我國珍貴的國家一級動物:大熊貓、扭角羚、褐馬雞、揚子鱷2、我國動物資源面臨的威脅:(1)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外來物種的影響。第三節 我國動物資源的保護1、動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方面。遺傳多樣性是物種多樣性的基礎,保護動物多樣性就要從遺傳物質、物種和生態環境三個層次上進行。2、動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包括:就地保護、易地保護、法制教育和管理3、就地保護——把包括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區域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這樣可以保護動物及它們的棲息環境,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就地保護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如四川臥龍保護區——大熊貓;王朗保護區——金絲猴;洋縣保護區——朱鹮;青海湖鳥島自然保護區——斑頭雁和棕頭鷗。4、易地保護——將動物從棲息環境中移到瀕危動物繁育中心等地,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絕滅的原有分布區實施“再引入”,以恢復野生種群。5、我國已公布的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第十八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一節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微生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低等生物的統稱。2、微生物的特征:個體小,結構簡單,分布廣,種類多,生長繁殖速度快,營養方式多樣。 微生物的種類:單細胞微生物(細菌、支原體、酵母菌、藍藻等)、多細胞微生物(霉菌、大型真菌等)、無細胞結構微生物(病毒、類病毒、朊病毒)。營養方式特點舉例腐生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并從中獲得營養,稱為分解者枯草桿菌、乳酸菌、霉菌、蘑菇寄生生活在其他生物體內或體表,并從這些生物中獲得營養,稱為消費者炭疽桿菌、某些真菌、肺炎雙球菌、所有病毒自養自身利用光能或化學能將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滿足需要,稱為生產者藍藻、硫細菌、硝化細菌共生與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不能獨立生活根瘤菌、黏球菌、真菌與藻類共生形成的地衣第二節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1、酶母菌——在無氧的情況下可將有機物分解成酒精,所以可用于釀酒;同時也能在分解有機物時產生二氧化碳,用于發酵面包。2、乳酸菌——在無氧的情況下能將有機物分解成乳酸,用于制酸奶和泡菜。3、醋酸菌——釀醋 曲霉——制作醬和醬油 青霉——制青霉素 放線菌——制抗生素4、微生物能使人生病,主要方法有兩個:1、寄生,產生致病物質,使寄主感染 2、不寄生,但產生毒素隨食物進入人體,使人得病。第十九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第一節 人的生殖和發育1、人的生殖系統 睪丸-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是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素,女性最主要生殖器官 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 輸卵管-輸送卵細胞 陰囊-保護睪丸和附睪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精囊腺-分泌粘液 陰道-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 前列腺-分泌粘液 道 輸精管-輸送精子 陰莖-排精和排尿2、受精及胚胎發育卵巢排出卵細胞 受精卵 胚胎 胚胎 胚胎 胎兒 新生兒精液(內含精子)〔注:1、新生命的發育從受精卵開始算起。2、懷孕是從胚胎植入子宮內膜開始算起,總共的時間為280天。〕3、營養獲得:植入子宮內膜前——靠卵細胞中的卵黃提供。植入子宮內膜后——靠胎盤和臍帶從母體中獲得。胎盤——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臍帶——輸送物質 羊水——緩沖胎兒所受的壓力4、人體發育的分期體內發育-從受精卵發育到成熟的胎兒。體外發育-從嬰兒出生發育到個體成熟。人的體外發育可分為嬰兒期、幼兒前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10-20歲)5、青春期發育特點:(1)身高和體重突增 (2)神經系統、心臟、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增強 (3)性器官迅速發育 ,出現了遺精和月經6、計劃生育的目標: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數量。 可通過節育和避孕來達到控制生育的目的。 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第二節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1、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變態發育(昆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1)完全變態發育——如果昆蟲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而且幼蟲與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顯著的不同,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發育。如家蠶、蜜蜂、蠅、蚊、蝶、蛾等。 (2)不完全變態發育——有些昆蟲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而且若蟲與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相似,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蝗蟲、蟑螂、蟋蟀、蟬等。比較相 同 點不 同 點家蠶有性生殖,為變態發育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有顯著不同,為完全變態發育蝗蟲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若蟲與成蟲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相似,為不完全變態發育【﹡ 幼蟲發育過程中,當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長大時,就會脫掉原來的外骨骼,這叫做蛻皮。如:在發育過程中,家蠶要蛻皮4次;蝗蟲要蛻皮5次。】【﹡ ①在不完全變態發育過程中,中間沒有蛹期;而且由卵孵出的幼蟲,形態很像成蟲,只是體小無翅,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這樣的幼蟲叫做若蟲。如蝗蟲的若蟲,沒有翅,能夠跳躍,叫做跳蝻。②蝗蟲在三齡以后(即第三次蛻皮以后),翅芽顯著;五齡以后,發育成能飛的成蟲。也就是說,三齡以前的跳蝻翅未長成,活動范圍小,密集,因此,滅蝗應抓緊消滅三齡以前(即第三次蛻皮以前)的跳蝻。】2、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青蛙的生殖和發育:(1)雄蛙有鳴囊(是發聲的共鳴器),能夠鳴叫(屬于動物的繁殖行為),是為了招引雌蛙。然后雌雄蛙抱對,各自將卵細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在水中卵細胞和精子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因受精過程發生在青蛙體外,所以稱為 體外受精 。 [ 體內受精一般是指受精作用發生在動物的母體內。]【※ 雌雄蛙抱對的意義是:刺激雌蛙和雄蛙同時分別將卵細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增加了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機會,提高了受精率。】(2)發育過程如下所示:受精卵→有外鰓和尾的蝌蚪→外鰓消失、長出內鰓的蝌蚪(此時的形態和結構都很像魚)→長出后肢的蝌蚪→長出四肢的蝌蚪→幼蛙(有尾→無尾)→成蛙可見青蛙的發育經歷了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四個時期,蝌蚪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成蛙的有明顯不同,稱為“變態發育”。 [ 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等概念只適用于昆蟲的發育,不能用在兩棲動物的發育上。]【※ ①青蛙的生殖發育特點是:體外受精、變態發育。②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都離不開水。③在蝌蚪發育成幼蛙期間,呼吸器官的變化為外鰓→內鰓→肺。】3、鳥類的生殖和發育(1).鳥卵的結構及作用: 卵殼 保護作用 卵殼膜 氣室 有利于胚胎發育時氣體的交換,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鳥 卵黃膜 保護作用卵細胞 卵黃 為胚胎發育提供主要營養物質卵 胚盤 內含細胞核,是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卵白 保護卵細胞 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物質和水分系帶 固定卵黃(2). 未受精的卵,胚盤色淺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盤色濃而略大,這是因為胚胎發育已經開始了。〈受精卵的胚盤將來發育成雛雞,因為胚盤是雞卵受精后開始發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適宜的條件下胚胎發育成雛雞。〉〈此外,鳥類能筑巢、孵卵、育雛,這都提高了鳥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3).鳥的生殖和發育:A、體內受精:雌雄個體進行交配,雄鳥將精子送入雌鳥體內,與雌鳥體內的卵細胞進行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雌鳥的輸卵管內下行時,會被輸卵管壁分泌的卵白、卵殼膜和卵殼所包裹,最后由泄殖孔排出體外。(注意:未受精的卵在輸卵管內下行時,也會被卵白、卵殼等包裹。)體內受精是在雌體內進行的,所以比體外受精還要大大提高受精率。B、鳥類的發育由受精卵開始。也就是說,鳥類的胚胎在雌鳥體內就已經開始發育了,當產出體外后,由于外界溫度低于鳥的體溫,胚胎會停止發育;在雌雄鳥的交替孵化下,胚胎才可以繼續進行發育。一般來說,個體小的鳥類產的卵孵化時間較短;個體越大,卵的孵化時間會越長。每一種鳥孵卵的時間是一定的。有些晚成鳥的雛鳥破殼而出后,親鳥和要照顧它一段時間的,被稱為“育雛”。『鳥類的生殖發育特點是:體內受精,卵生;親鳥交替孵卵、育雛。』(4)、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一般包括:雌雄兩性動物的識別、占有繁殖的空間(占區)、筑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等幾個階段。【①一般來說,絕大多數鳥類在春天筑巢和產卵。筑巢是鳥類繁殖活動中的一個顯著特點。鳥巢的主要作用就是為鳥類提供繁殖和育雛的場所。第一,鳥巢能使鳥卵聚集在一起,讓所有的受精卵能夠同時被巢內的親鳥所孵化;第二,鳥巢有一定的保溫作用,有利于孵卵;第三,由于很多鳥類把巢筑在非常隱蔽的地方,再加以偽裝,因而有利于躲避敵害。②有的鳥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雛,如杜鵑,將自己的卵產在其他鳥類(如畫眉等)的鳥巢內,讓其代為孵卵和育雛。③鳥類的育雛行為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5)、孵化出的雛鳥有早成鳥和晚成鳥(區別如下):早成鳥(雛鳥)晚成鳥(雛鳥)發育程度充分發育發育不充分被羽情況全身被有稠密的絨羽絨羽很少或全身裸露眼 睛已經睜開未睜開腿 和 足有力軟弱無力取 食立即隨親鳥覓食由親鳥喂養舉 例雞、鴨、鵝、大雁等家鴿、燕子、麻雀、鷹等種類生殖方式發 育 方 式昆蟲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完全變態發育或不完全變態發育兩棲動物有性生殖,體外受精,卵生多為變態發育。在變態發育中,幼體離不開水鳥類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受精卵經過孵化發育成雛鳥,雛鳥發育為成鳥,沒有變態發育第三節 其它生物的生殖生 殖 方 式意 義有性生殖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為受精卵,進而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使后代具備兩個親本的遺傳基因,更富生活力和變異性,適應力更強。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產生后代的速度較快,有利于短期內繁殖出大量個體;并且后代的性狀均勻一致。1、無性生殖的種類:①分裂生殖(如草履蟲、細菌、變形蟲等單細胞生物)、②孢子生殖(如青霉、曲霉等)、③出芽生殖(如酵母菌、水螅等)、④營養生殖:由植物體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產生出新個體的方式。【營養生殖能夠使后代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尤其是嫁接還能增強抗寒、抗旱、抗病蟲害的能力。所以果樹、花卉一般采用營養生殖。】2、常用的營養生殖方法有:(1)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帶有芽的]枝,接到另一個植物體上,使它們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如蘋果、梨、桃等果樹通過嫁接繁殖。通過嫁接可以將接穗和砧木的優點結合在一起,但果樹嫁接時,主要表現出接穗的特征(如將柿子的枝條嫁接到黑棗樹的樹干上,將來這個枝條上結出的果實是柿子)。嫁接的方法有芽接和枝接:(請看課本第87頁的圖解)。嫁接能否成功的關鍵是:①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必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②是接穗和砧木 的親緣關系要近,越近就越容易成活。(2)扦插——就是剪取植物帶有葉或芽的一段枝條,把枝條的下端或者插入土中、沙中,或者浸泡在水中,等到生出不定根后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如葡萄、菊花、月季等常用扦插繁殖。扦插能否成功的關鍵是:注意取植物時上方切口要水平(防止過多散失水分),下方切口要斜(增加吸水量)。 嫁接和扦插的區別:嫁接 必須是兩種植物結合在一起;扦插 的植株只是選取一種植物。(3)壓條——就是把枝條從植株上彎下來,并且把枝條中部的樹皮剝掉下半圈(讓有機物在這里積累,方便長根),把枝條中部埋在土壤里,頂端露出地面,等這個枝條生出不定根后,再與母體切斷,最終獨自長成新植株。如夾竹桃、桂花、玉蘭等常用壓條繁殖。3.植物的組織培養: 在無菌的條件下,把花藥、子房、葉片、莖或根的一部分等接種到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它們能夠生長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這就是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接種到培養基上的植物材料統稱為外植體。(1)過程:選取離體器官或組織→消毒→接種到培養基上→形成愈傷組織→長出叢芽→生根→移栽成活→長成完整植株(2)成功的理論基礎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3)在生產實踐中的意義(優點):①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植物;②培育無病毒植株,防止植物病蟲害;③培育作物的新品種。第二十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第一節 遺傳和變異現象1、遺傳是指生物體的各種性狀由親代傳給子代的現象,變異是指同種生物不同個體間性狀上的差異。2、性狀——是指生物體的所有特征的總和,如形態結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也就是兩同一不同(同一生物、同一性狀、不同表現類型),如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以下的例子是相對性狀嗎?A、兔的長毛和粗毛(不是,因為不是同一性狀的比較)。B、兔的長毛和貓的長毛(不是,因為不是同種生物的比較)。第二節 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1、基因、染色體、DNA的關系: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小片段。染色體與DNA 的關系: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基因與DNA 的關系:在DNA 上不是所的的部分都有遺傳作用,具有遺傳效應的小片段就叫基因。基因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藍圖。 1個 許多條 1個 多個細胞 細胞核 染色體(每條) DNA 基因(控制性狀)2、人的細胞可分為體細胞和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兩種,其中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為46條,而且這46條染色體是兩兩成對,為23對,成對的染色體形態、大小、成分是一樣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對的,基因的位置也是相同的,當體細胞形成生殖細胞時,由于成對的染色體會彼此分開,所以每個生殖細胞中只含有成對染色體中的一個,基因是成單的,染色體數為23條,不成對。(注意:當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的減半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的。)1 2 3 4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生殖細胞除外)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相同的位置上,圖1、4上的基因不在同一位置上,圖2上的不是一對基因,所以只有圖3是正確的。3.當男女生殖細胞相結合時,兩方的染色體配對在一起,受精卵的染色體又變為23對,46條了。母體細胞(23對,46條) 卵細胞(23條) 受精 發育 受精卵(23對) 新個體父體細胞(23對,46條) 精子(23條) 體細胞(23 4.不論是精子、卵細胞,還是體細胞,遺傳信息都主要存在細胞核的染色體中,也有少量的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質中。每一種生物體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第三節 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1、顯性基因——占主導地位,能表現出來的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 隱性基因——會被掩蓋的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在成對的基因中,兩個不同的基因稱為等位基因。 顯性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可能是成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AA),也可是等位基因(Aa)。隱性性狀——由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必須成對基因都是隱性基因(aa)。(注意:相同環境下,基因相同,表現出來的性狀相同,但表現出來的性狀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的表現型相同,但基因不一樣)親本: 高豌豆(純種)× 矮豌豆(純種) AA × aa子一代: 高豌豆 Aa(所以豌豆的高就是顯性性狀)如父母中只要有一方為AA,不管另一方是Aa、aa,后代都會帶有一個顯性基因A,所以都為顯性。如后代為隱性性狀,父母雙方都必須至少有一個隱性基因。2、如何書寫遺傳圖?例如:基因型為Aa和Aa的雜交 A a × Aa(1)將親代所產生的生殖細胞的基因寫出(成對的基因分開) A a A a(2)每個親代所產生的生殖細胞與對方所產生的生殖細胞自由組合。 AA Aa Aa aa (注意:顯性基因要寫在隱性基因前)3、如何確定相對性狀中的顯性和隱性?——假設法先假設一方為顯性,那另一方必為隱性性狀,然后代入到題目中,計算是否符合題意。再反過來假設另一方為顯性,然后代入檢驗是否正確。例:父母雙方為雙眼皮,孩子為單眼皮,請問雙眼皮是顯性性狀嗎?假設:A、單眼皮為顯性性狀,那雙眼皮就為隱性性狀,那父母都為隱性,生出的小孩就不可能為顯性,所以這一假設不合理;B、假設雙眼皮為顯性,那單眼皮為隱性,根據父母若都為雜合子,后代就有可能出現隱性性狀,所以符合題目,故雙眼皮為顯性性狀。第四節 性別與性別決定1、 染色體可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其中常染色體共有22對,這22對染色體的形態、大小基本相同,而且沒有性別之分,另一對(第23對)染色體為性染色體,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2、在男性中的性染色體為XY,女性中的性染色體為XX,其中,X染色體比Y染色體要大,所以男性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為:22對常染色體+XY,女性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為:22對常染色體+XX;男性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為:22條+X或22條+Y;女性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為:22條+X。3、女性產生的生殖細胞只有一種,就是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而男性產生的生殖細胞有兩種,一種是含X染色體的精子,一種是含Y染色體的精子。這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是相等的,因此產生的后代男女比例為1:1。當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生出的小孩是女孩,當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生出的小孩就是男孩,所以人的性別在受精卵形成時就決定了,主要起決定作用的是男性。男性:產生精子 X XX (女孩) Y XY (男孩)女性:產生卵細胞 X XY (男孩) X XX (女孩)第五節 遺傳與環境1、生物體不是所有的性狀都能遺傳的,有的性狀是由于環境不同而引起的,如同種花生長在不同土無壤中結出的花生不同,有的性狀是由于遺傳物質不同引起的,如人的ABO血型,如果是環境引起的就不能遺傳,一般能遺傳的性狀是由于遺傳引起的。2、表現型是基因型與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3、 變異可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不可遺傳變異是由于生物所處的環境引起的,不能遺傳給后代的,如將同樣的種子一些種在肥沃的土中,結出來的種子大,一些種在貧瘠的土中,結出的種子小,如將這些小的種子種回肥沃的土中,又會結出大的種子。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多數為基因重組引起的。第六節 遺傳病和人類健康1、疾病可分為非遺傳病和遺傳病(完全或部分由遺傳因素決定的疾病,其致病基因可由親代傳至后代)。2、 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直系血親是指有直系關系的親屬,從自身往上數的親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從自身往下數親生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等;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為旁系血親。所謂三代內的旁系血親是指從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緣的親屬、再向下數三代。例如計算男方本人同表妹屬于第幾代旁系血親,可先由個人經母親上溯至與表妹同一個血緣的外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一代,向下數至表妹的母親,也就是姨母,為第二代,再向下數至表妹,為第三代,所以男方本人與表妹屬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3、人類很多遺傳病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只有當控制性狀的這對基因全是隱性時才會發病。所以隱性遺傳病在一般人群中不多見,但如果是近親結婚,來自同一祖先的相同基因就多,在他們的后代中容易出現成對隱性致病基因,因而患病的可能性就大,所以就要禁止近親結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