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08-2007年高考試題按新課標章節分類 必修3_生物與環境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08-2007年高考試題按新課標章節分類 必修3_生物與環境部分

資源簡介

2007年高考試題按新課標章節分類
(生物與環境部分)
1.(高考試題:2007廣東生物)16."豬一沼一茶"是華南山地丘陵地區常見的生態農業模式,由種植(茶樹)、養殖(豬)、 農戶(人)和沼氣生產(微生物)四個子系統構成。該生態農業模式
A.是由茶樹、豬、人和微生物組成的生態系統
B.實現了物質和能量在系統中的多級循環利用
C.使整個生產過程進人了廢物資源化的良勝循環
D.注重系統內部的自身調節作用,不需要外部投人
【答案】C
2.(高考試題:2007廣東生物)1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種群數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國的人口將逐漸步人老齡化階段
B. 2003年,廣東省人口的出生率為1.329%
C.橡樹種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樹種群死亡率較高
【答案】C
3.(高考試題:2007廣東生物)13.為了解決糧食生產和環境保護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當前科學、有效的途徑是
①合理開發海洋,尋找新的糧食資源
②控制人口增長,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③增加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作物產量
④開荒辟地,圍湖造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⑤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具有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種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
【答案】B
4.(高考試題:2007廣東生物)14.下圖表示生物多樣性的三個不同層次,下列敘 述正確的是
A.圖I、II、111分別表示遺傳(基因)多樣性、種群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B.圖I說明基因重組導致多種等位基因的產生,從而形成遺傳多樣性
C.圖且反映出生殖隔離的生物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中相對穩定地共存
D.圖111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態系統具有相同的小氣候特點
【答案】C
5.(高考試題:2007山東理綜樣題)下列各選項與所給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種群數量,則①基本代表出生或遷入
B.若X表示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則①可能代表物種豐富度
C.若X表示捕食鏈中第二營養級的總能量,則②代表第一營養級的總能量
D.若X表示環境中的碳元素,則②表示光合利用
【答案】C
6.(高考試題:2007全國理綜Ⅰ)3.下列有關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種群增長曲線最終呈S型
B.達到k值時種群增長率為零
C.種群增長受自身密度的影響
D.種群的增長速度逐步降低
【答案】 D
7.(高考試題:2007寧夏理綜)3.右圖表示某一生態系統中,取食方式為吞食的三個物種隨食物顆粒大小而產生的種群數量分布。下列對此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A.三個物種的食物資源完全相同
B.物種甲與物種乙為競爭關第
C.物種丙與物種甲為捕食關系
D.能量流動方向由甲經乙到丙
【答案】B
8.(高考試題:2007寧夏理綜)5.在寒溫帶地區,一場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積燒毀,在以后漫長時間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雜草地、白樺為主的闊葉林、云杉為主的針葉林,這種現象稱為
A.物種進化 B、外來物種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結構
【答案】C
9.(高考試題:2007全國理綜II)下圖縱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魚類的食物分布狀況,曲線甲、乙、丙分別表示三種魚的數量變化。下列對此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A、海洋中的魚類具有垂直分層現象
B、此圖表明魚類對食物的競爭狀況
C、此圖表明海洋中魚類的捕食狀況
D、此圖表明海洋中魚類的共生關系
【答案】D
10.(高考試題:2007四川理綜)3.在社會義新農村建設中,四川某地通過新建沼氣池和植樹造林,構建了新型農業生態系統(如圖所示)。
A.該生態系統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該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植物是主要成分
C.該生態系統的建立,提高了各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D.沼氣池的建造和植樹造林,提高了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答案】C
11.(高考試題:2007重慶理綜)稻-鴨-萍共作是一種新興的生態農業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紅萍(滿江紅)適生于蔭蔽環境,可作為鴨子的飼料,鴨子能吃有害昆蟲并供肥,促進水稻生長,對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態系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該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鴨子既是初級消費者,又是次級消費者
生物群落由水稻、紅萍、鴨子和有害昆蟲組成
D D. 水稻和紅萍分層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答案】C
12.(高考試題:2007廣東文理基礎)73.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現象中,與物理信息傳遞相關的是
A.花香引蝶 B.豪豬遇敵豎起體刺
C.候鳥南飛 D.警犬嗅尋毒品
【答案】C
13.(高考試題:2007廣東文理基礎)44.下列選項中,由溫室效應所產生的影響是
A.永凍土融化,造成凍土區域內公路的破壞
B.水體富營養化,對近海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劇,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D.臭氧層破壞,使全球皮膚癌患者數量增加
【答案】A
14.(高考試題:2007廣東文理基礎)45.群落不斷發展變化,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著演替。下列關于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初(原)生演替歷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況下,群落演替的最終結果使生物多樣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優勢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顯著變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災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個例子
【答案】D
15.(高考試題:2007廣東文理基礎)52.下列屬于生態系統功能過程描述的是
①生產者的遺體.殘枝.敗葉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經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這條食物鏈中,鼠是初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
③蜜蜂發現蜜源時,就會通過"跳舞"動作"告訴"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將大氣的氮氣轉化成為無機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氣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16.(高考試題:2007江蘇生物)6.下列關于生態因素對生物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A.趨光性是農業害蟲的共性
B.溫暖地區的闊葉林多,而寒冷地區的針葉林多
C.水分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陸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
D.各種生態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具有綜合性
【答案】A
17.(高考試題:2007江蘇生物) 11.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上的牧民以養羊為主業。近年來的過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這里的野生黃羊種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臨瀕危。針對這一事實,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A.過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態系統的外來人侵物種
C.野生黃羊與家羊之間是競爭關系
D.草原生態保護與牧業發展之間產生了矛盾
【答案】B
18.(高考試題:2007江蘇生物)24.海洋漁業生產中,合理使用網眼尺寸較大的網具進行捕撈,有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下列不正確的解釋是
A.更多幼小的個體逃脫,得到生長和繁殖的機會
B.減少捕撈強度,保持足夠的種群基數
C.維持良好的年齡結構,有利于種群數量的恢復
D.改變性別比例,提高種群出生率
【答案】D
19.(高考試題:2007江蘇生物)25.某自然保護區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東北虎和其生存環境為保護對象,近年來發生了幾起進入保護區內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傷的事件。最合理的應對辦法是
A.加強虎的生存環境保護,盡量減少人為干擾
B.捕獲肇事虎,送動物園或動物救護中心進行遷地保護
C.捕獲肇事虎,放歸其他自然保護區
D.人工增投家畜,滿足虎捕食需要
【答案】A
20.(高考試題:2007山東理綜)3.下列有關生態系統功能的描述,錯誤的是
A.物質循環的關鍵環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質流是循環的,能量流是單向的,信息流往往是雙向的
C.一個生態系統的營養級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類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傳遞有利于溝通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具有調節生態系統穩定性的作用
【答案】 C
21.(高考試題:2007山東理綜)5.下列選項不能演替為森(樹)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區的典型草原 B.大興安嶺火災后的林區
C.沂蒙山區的裸露巖地 D.黃河三角洲的棄耕土地
【答案】 A
22.(高考試題:2007廣東生物)24.某硫鐵礦廢水造成的重金屬污染嚴重危害當地農田、作物和人類健康,當地政府對此
展開了綜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調整作物種植結構,將食用作物改種為
A.飼料作物 B.觀賞作物 C.能源植物 D.纖維植物
【答案】BCD
23.(高考試題:2007廣東生物)30.目前,一些地區采用人工浮床(如下圖)治理水體污染。人工浮床凈化水體的機理包

A.植物吸收水中懸浮物,提高水體透明度
B.植物吸收水中的N03 ,PO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C.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類的生長繁殖,防止水華發生
D.浮床下方水體氧濃度升高,減少微生物種類和數量
【答案】BC
24.(高考試題:2007廣東生物)35.(8分)
近年來在防治稻田蟲害方面進行了多種嘗試,如①構建稻一萍一魚生態系統,在該
系統中,雖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蟲和雜草,但魚的活動可起到除蟲、松土和增氧的作
用,紅萍葉片內的藍藻固氮可促進紅萍和水稻生長;②培育轉Bt基因抗蟲水稻,減少
蟲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蟲害時會釋放某些物質,引來天敵消滅害蟲,科學家稱之為
稻田三重營養關系。
根據上述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在稻一萍一魚生態系統中存在哪些種間關系。(各舉一例)
(2)在稻田三重營養關系中,水稻通過 信息引來天敵,防治害蟲。
(3)轉Bt基因抗蟲水稻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蟲害問題,因為 。
(4)畫出稻一萍一魚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不考慮與人的聯系)。
【答案】35.(8分)
(1)捕食:蟲吃水稻(或雜草),或魚吃蟲
競爭:水稻(或紅萍)與雜草競爭;
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
互利共生:紅萍與藍藻共生。
(任答對兩種關系得1分,共2分)
(2)化學。
(3)昆蟲會進化(或產生抗性)。
(4)見下圖(寫對圖中所有的箭頭給3分,(或其他草食動物);正確寫出具體生物給1分,共4分)。
立意:考查考生對生態系統基本知識的掌握,考查構建知識網絡、運用分析與歸納等方
法從材料中獲取信息、運用圖表精確表達有關生態學現象的能力,正確理解生態
學的基本原理、運用所學生態學知識指導農業生產實踐的能力。
25.(高考試題:2007廣東生物)37.(9分)
某地曾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植物生長茂盛,土壤動物種類繁多。后來,由于上游地
區一農藥廠的污染廢水排入河流,造成該地農田土壤環境持續惡化,原本常見的泥鰍、
田螺等幾近銷聲匿跡。為了調查污染廢水對農田土壤動物類群的影響,在受污染河流一
側不同距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見表37一to
表37一1距污染河流不同距離土壤動物類群和個體數
┌───────────┬──┬──┬───┬──┬──┐
│離污染河流的距離(km) │0.1 │0.5 │1 .0 │2.0 │4.0 │
├───────────┼──┼──┼───┼──┼──┤
│動物類群數(類) │20 │23 │37 │50 │58 │
├───────────┼──┼──┼───┼──┼──┤
│動物個體總數(個) │365 │665 │750 │1983│2490│
└───────────┴──┴──┴───┴──┴──┘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土壤動物調查一般不能采用標志重捕法,理由是 。
(2)遭受污染的農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數量的土壤動物,是因為農田生態系統具有
,而不同類群的土壤動物具有 。過度污染的農田會喪失生
產能力,原因是
(3)從表37一1調查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① ;②
(4)當污染停止后,在原來因污染而廢棄的土地上開始的群落演替屬于 演替。在華南熱帶亞熱帶地區,這種演替將最后達到____________(群落)階段。
【答案】37.(9分)
(1)大多數土壤動物身體微小,活動范圍小,標記個體難與無標記個體充分混勻。
(2)相對穩定性;不同的耐污能力;當外來干擾超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時,會導
致系統穩定性(穩態)的破壞,甚至會引發系統的崩潰。
(3)①農藥污染會降低土壤動物類群數和個體總數;
②距離污染源越遠(近),農藥污染物的濃度越低(高),對土壤動物的影響
越?。ù螅?。
(4)次生;森林。
立意:考查考生對生態學主干知識和重要實驗方法的理解與運用,考查讀表獲取與處理
信息能力、實驗分析能力、綜合運用生態學知識和觀點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等能
力,并引導考生關注環境污染等社會現實問題。
26.(高考試題:2007天津理綜)31(22分)
I、(12分)下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態系統中的三種成分。
請據圖回答:
(1)生態系統的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不斷循環的過程。
(2)X與甲中圖示生物類群的能量來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為_________________;
Y的細胞結構與丙中圖示生物不同,Y的細胞結構最主要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3)大氣中的CO2在甲中圖示的_________處(在a~d中選擇)合成有機物;含碳有機物在甲中圖示的____________處(在a~d中選擇)可以分解為CO2。
(5)化石燃料除燃燒外,還可以通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徑產生CO2。
II、(10分)為研究"圓褐固氮菌對某植物枝條生根作用的影響",設計相關實驗,結果如下圖。試管內基質為滅菌的珍珠巖(起固定、通氣和吸水作用)。
請據圖回答:
(6)為了排除其他微生物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配制滅菌培養液在成分上應具備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中枝條的下端切口處______(有/無)生長素,A與C對比說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述實驗綜合分析表明,圓褐固氮菌能促進該植物枝條生根。為進一步探究"圓褐固氮菌是否分泌了促生根物質",請完成下列實驗:
①用滅菌培養液培養圓褐固氮菌
②將培養物過濾,得到菌體和無菌濾過液
③實驗分兩組:甲組試管中加入基質和滅菌水;乙組取若干試管,加入相同基質,再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分別插入同類枝條,培養并觀察。
結果分析: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表明圓褐固氮團分泌了促生根物質。
【答案】31.(22分)
I(12分)
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
化能自養細菌(或硝化細菌等)
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c; a和b
5 (4)微生物的分解
II(10分)
(5)不含氮源
(6)有; 只有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才能促進該植物枝條生根
(7)③不同稀釋濃度的等量濾過液
甲組枝條不生根,乙組部分枝條生根
27.(高考試題:2007江蘇生物)33.(10分)下圖是氮在土壤、植物和動物之間的轉化示意圖。
(1)大氣中的氮主要經過 ▲ 作用還原為NH3,然后被植物利用。土壤中的NH3也可經硝化細菌的 作用,轉化成硝酸鹽后被植物吸收。在 ▲ 情況下,硝酸鹽可被一些細菌最終轉化為氮氣,返回大氣中。
(2)動物攝取的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各種氨基酸,這些氨基酸進入細胞后有3個代謝途徑,圖中①是 ▲ ;②是 ▲ ;③是 ▲ 。
(3)若圖中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則圖中B是 ▲ 。若圖中的氨基酸是谷氨酸,A是丙氨酸,則②過程接受氨基的糖代謝中間產物是 ▲ 。若圖中的氨基酸只能從食物中獲得,則稱為 ▲ 。
(4)氮返回土壤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圖中⑦產生的 ▲ (圖中C)進入土壤;二是植物和動物遺體中的含氮物質被土壤中的 ▲ 形成氨而進入土壤
【答案】 33.(10分)(1)生物固氮 氧氣不足
(2)脫氨基 氨基轉換(或轉氨基) 合成
(3)丙酮酸 丙酮酸 必需氨基酸
(4)尿素 微生物分解
28.(高考試題:2007江蘇生物)40.(11分)為研究環境污染物對某湖泊中生物的影響,一組學生開展了研究性學習。他們首先選取了該湖泊中5種不同的生物A、B、C、D、E,并對其進行消化道內食物組成的分析;然后又請當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專家對這5種生物體內2種污染物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再將研究數據繪制成下表。
生物種類
消化道內食物組成
千克體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種殺蟲劑
A
魚(甲)
魚(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魚(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為更直觀地表達研究結果,請嘗試利用上表中的數據,在所給坐標上規范繪制柱形圖,以比較5種生物體內2種污染物的含量。請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作答。
(2)根據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網的形式表示5種生物之間的營養關系(以A、B、C、D、E代表5種生物)。
▲ _____
【答案】40.(11分)
(1)
(2)
29.(高考試題:2007江蘇生物)41.(6分)"標志(記)重捕法"是動物種群密度調查中的一種常用取樣調查法:在被調查種群的生存環境中,捕獲一部分個體(M)全部進行標記后釋放,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重捕,根據重捕中標記個體數(m)占總捕獲數(r1)的比例,估計該種群的數量(N)。某研究機構對我國北方草原一種主要害鼠--布氏田鼠進行了調查。調查樣方總面積為2hm。(1hm2=10000m2),隨機布設100個鼠籠,放置l夜后,統計所捕獲的鼠數量、性別等,進行標記后放歸;3日后進行重捕與調查。所得到的調查數據如下表。
捕獲數/只
標記數/只
雌性個體數
雄性個體數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樣中標記比例與樣方總數中標記比例相等,寫出樣方中種群總數(N)的計算公式 ▲ 。
(2)該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種群密度為 ▲ 只/hm2。事實上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上述計算所得的平均種群密度與實際種群密度相比可能會偏 ▲ 。
(3)綜合兩次捕獲情況,該田鼠種群的性別比例(♀/♂)為 ▲ 。
(4)在上述調查的同時,還對樣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數進行了調查(假設樣方中只有這一種鼠),平均每100m2有3.6個洞口,洞口數與田鼠數的比例關系為 ▲ 。
【答案】41.(6分)(1)N=Mn/m
(2)144 高
(3)8/9(或32/36)
(4)2.5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清水河县| 灵石县| 永定县| 西华县| 耿马| 蒙山县| 冀州市| 岱山县| 兴宁市| 慈溪市| 鄂伦春自治旗| 赤壁市| 肇源县| 樟树市| 邻水| 襄垣县| 新化县| 宜城市| 股票| 通山县| 汉川市| 梅州市| 平舆县| 永定县| 亳州市| 建湖县| 无极县| 巴青县| 黔西县| 佛山市| 四平市| 延寿县| 广水市| 台南市| 平乡县| 余江县| 辽宁省| 田东县| 永福县|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