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楊煥明簡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楊煥明簡介

資源簡介

楊煥明(Huanming Yang)教授,所長,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博士 電話:(010)80494969
E-mail:[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楊煥明教授一直從事基因組科學的研究。楊煥明領導華大中心經過艱苦的拼搏,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組“霰彈法”策略對大型植物基因組進行測序,獨立完成了超級雜交水稻父本秈稻“9311”基因組(大小約為4.6億個堿基對)的“工作框架圖”。該項目的完成,建立和完善了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的多個技術平臺,其水平與發達國家齊步,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個具有全面測定和分析大型全基因組能力的國家,而且從無到有地開發了重復序列識別及注釋系統,并率先公布了數據庫,促進了“國際聯盟”的工作進程,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尤其在抗擊非典行動中,帶領年輕人團隊,同舟共濟,團結一心,在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研究及建立診斷方法上又做出了貢獻,使我國的基因組研究走向了世界,得到了國內外同行與有關部門的肯定。
  楊教授及其團隊(“所承擔的人類基因組、水稻基因組以及家豬、家雞、家蠶基因組等重大項目使我國的基因組研究得以躋身于世界前沿。
主要科研成果:
  楊煥明教授一直從事基因組科學的研究。他主持完成的 “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卷”使中國成為這一被稱為“二十世紀登月計劃”的宏偉項目的成員國,得到了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贊揚。楊煥明教授及其團隊(“華大基因”)所承擔的人類基因組、水稻基因組以及家豬、家雞、家蠶基因組等重大項目使我國的基因組研究得以躋身于世界前沿。2003年,“華大基因”又在水稻基因組完成圖、家蠶基因組“框架圖”的繪制以及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研究及建立診斷方法都做出了新的成績。楊煥明教授還特別關注基因組研究的社會影響和基因知識的普及。
  自1980年以來,長期從事人類遺傳學與人類基因定位的研究。1994年回國后,順應學科發展趨勢,由原先從事人類遺傳學的“細科學”轉為基因組研究的“大科學”;先后在廣泛合作的框架下主持完成了一系列重要代表物種基因組的突破性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發表于Science、Nature等著名學術雜志上;為我國建立規?;蚪M學研究平臺、在基因組學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學術貢獻包括:   1999年主持完成的人類基因組計劃1%測序項目發現“北京區域”序列中142個基因,其中有20個新基因,這些基因中很多是疾病相關基因;共確定了42607個單核苷酸多態性 (SNP)位點,其中4132個為新的SNP;該區域的平均重組率高于3號染色體的其他區域,最高值達6.1cM/Mb;基因分布極端不均勻;“新近片斷重復”的集中性分布;基因稀少區存在與神經系統相關的“超大基因”。   2000年,主持“中國超級雜交水稻基因組計劃”項目,完成了超級雜交水稻父本“93-11”(秈稻品種)的全基因組測序與分析,并開發了自己的組裝軟件RePSII用以鑒定“數學意義上的重復序列”,不僅解決了水稻基因組序列的組裝難題,還為全基因組“霰彈法”用于測定其它重復序列未知的基因組提供了新思路;開發了自己的基因組注釋軟件BGF(Beijing Gene Finder)。   此后,作為“國際HAPMAP計劃”中國部分項目協調人,帶領兩岸三地協作組完成了3號、21號和8號染色體短臂的分型工作,對四個人群270個體的樣品針對超過13萬個SNPs用不同平臺體系進行了分型鑒定,通過構建常染色體特定區域的單體型(二態域),選取遺傳差異度最大的單體型板塊,獲得了一套tagging SNPs,對漢族人群的識別度可達到>97%。   2003年,完成了家蠶基因組工作框架圖;隨后進行了基因注釋,初步研究了家蠶中一些重要功能類別基因,并與已完成測序的另兩個昆蟲果蠅和按蚊基因組之間開展了比較基因組學研究。 2004年,帶領團隊通過三個家雞品種與原雞的比較分析,鑒定了280多萬個單核苷酸多態性(SNP)位點,繪制了雞的遺傳多態性圖譜并構建了雞的序列變異公共數據庫,為數量性狀基因的定位和進一步研究如選育優良雞種、改善食品安全和品質及以雞為模式的人類疾病健康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資料。
目前擔任國家863重大項目“功能基因組與蛋白質組”的首席科學家,并主要從事“癌癥的基因突變研究”。
人類基因組計劃
現代遺傳學家認為,基因是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總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蛭挥谌旧w上,并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虿粌H可以通過復制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還可以使遺傳信息得到表達。不同人種之間頭發、膚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異所致。
人類只有一個基因組,大約有5-10萬個基因。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美國科學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闡明人類基因組30億個堿基對的序列,發現所有人類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破譯人類全部遺傳信息,使人類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認識自我。計劃于1990年正式啟動,這一價值30億美元的計劃的目標是,為30億個堿基對構成的人類基因組精確測序,從而最終弄清楚每種基因制造的蛋白質及其作用。打個比方,這一過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畫出從北京到上海的路線圖,并標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與山谷。雖然很慢,但非常精確。 隨著人類基因組逐漸被破譯,一張生命之圖將被繪就,人們的生活也將發生巨大變化?;蛩幬镆呀涀哌M人們的生活,利用基因治療更多的疾病不再是一個奢望。因為隨著我們對人類本身的了解邁上新的臺階,很多疾病的病因將被揭開,藥物就會設計得更好些,治療方案就能“對因下藥”,生活起居、飲食習慣有可能根據基因情況進行調整,人類的整體健康狀況將會提高,二十一世紀的醫學基礎將由此奠定。 利用基因,人們可以改良果蔬品種,提高農作物的品質,更多的轉基因植物和動物、食品將問世,人類可能在新世紀里培育出超級物作。通過控制人體的生化特性,人類將能夠恢復或修復人體細胞和器官的功能,甚至改變人類的進化過程。
楊煥明談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序列“全書”提前繪制完成,六國政府首腦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祝賀,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完成圖的繪制,有何意義?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記者專訪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聯系人楊煥明教授。
  年過半百的楊煥明,自1980年以來長期從事醫學遺傳學與人類基因定位工作,1994年回國后,順應學科發展趨勢,由原先從事人類遺傳學的“細科學”轉為基因組研究的“大科學”,致力于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
  列圖的完成“并不簡單”
  13年前開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從一問世,就屢遭質疑:要想在15年之內完成人類基因組全部序列的測定,實在過于渺茫?!案鶕敃r的技術條件和技術策略,不僅不容易,也是難以想象的?!睏顭髡f。
  DNA序列是所有生物物種遺傳信息的攜帶者。50年前,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告訴人們:如果我們不能“閱讀”序列,就不能揭開生命的奧秘。人類基因組計劃所測定的DNA序列,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了生老病死的奧秘,人類和其他生物的DNA序列成為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上游和源頭。
  楊煥明說,人類基因測序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它是一門大科學,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的有機集成。在技術上,并不是任何一個實驗室花錢買幾臺機器就能進行大規模的測序和解讀。人類基因組計劃對所有“俱樂部”成員都有嚴格的要求,很多國家頗有聲譽的研究中心盡管積極爭取,都沒有被接納。
  他指出,這一計劃下屬每一個研究中心做的工作,都將影響整個計劃的如期完成。從樣品制備到“解讀”序列,再到最后的序列組裝和注釋,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質量要求。
  人類只有一個基因組,人類基因組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和遺產。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共有、共為、共享”的計劃,所有具備能力的國家共同合作進行研究,而其研究結果也由全世界人民平等自由地分享。“如果關系到全人類的事情都像基因組計劃那樣,能夠共同進行,人類的前途無疑將更加光明。”
  中國的參與,得到世界的認可
  中國通過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平等地分享了這一計劃所建立的所有技術、資源和數據,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獨立完成大型基因組分析的國家,水稻(秈稻)基因組的全基因組分析充分顯示了我國的實力。
  中國的參與,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楊煥明認為,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對世界前途所負的責任,也體現了我國參與國際科研重大項目的積極態度。同時,參與這一計劃,也是對幾代中國科學家實力的檢閱,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國際地位提高、實力增強的反映,是我們整個社會崇尚科學、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反映。
  對中國科學家的貢獻,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給予特別評價。2000年6月26日,克林頓在為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所舉行的“白宮科學慶典”上說:“我還感謝他們國家(日、德、法)的科學家,不僅是他們國家的,還有中國的科學家,對廣泛國際合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做出了杰出貢獻。”
 ?。模危岭p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的詹姆斯·沃森認為,中國的基因組研究機構“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際同類機構媲美和競爭”。中國已經成為“DNA科學的重要角色”。
  謹防基因歧視 迎接“雙刃劍”挑戰
  “正同歷史上任何一個重要的科學進步都可能帶來的挑戰一樣,我們將再次接受科學‘雙刃劍’的考驗?!睏顭骶嬲f,要謹防人類對基因技術的誤用和濫用,人類基因組計劃所揭示的遺傳信息,有可能在未來若干年內導致新的基因歧視。
  他認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高新技術發展太快,導致整個社會在心理、法律和個人行為規范上還沒有完全適應過來?!熬拖窨寺∪艘粯?,還沒有想好怎樣確定地位,他似乎就要來了?!?
  這位教授認為,講平等首先要講基因平等,因為基因并不存在好、壞之分?!暗院笪覀兪欠裥枰畽z查’基因?我們的婚姻是否也會由基因來決定,就像今天的婚檢中檢查很多遺傳病一樣?這些事情現在也許看起來可笑,但將來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睏顭黝A言。
  他最后警告說,隨著人類對基因認識的加深,轉基因作物的發展步伐也許會加快。這也將對人類提出更為嚴峻的挑戰。這些挑戰,整個人類都必須認真去面對,慎重加以解決。
“面對基因,我的憂慮多于快樂。我們千萬
不要想扮演上帝的角色?!?br/>2000年6月26日,由美、英、日、德、法、中,6國合作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協作組在全球同一時間宣布:完成了人類生命的藍圖--人類基因組的“工作框架圖”。盡管不知什么原因,合作國中惟獨中國大使沒有出席當天的白宮慶典,克林頓在感謝科學家們時,特意提到中國--“不止是他們的國家,還有中國的科學家。”
7月4日,在媒體要求采訪的包圍圈中,記者爭取到20分鐘采訪時間,而采訪對象又臨時被科技部“召見”,部分采訪只得在途中出租車上進行。
  我們的采訪對象是楊煥明教授(以下簡稱“楊”),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1%序列的測定,就是他爭取到的項目,也是他主持完成的,他是中國科學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主任、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協調人,科技部一位官員稱他“上過山、下過鄉、留過洋,有一股韌勁兒”。
  關于人類的滅亡
  記:現在轉基因技術用于植物,可以種出抗感冒蘋果、防肝炎的梨,如果用在人身上,可以創造“新人類”從事特殊服務。請您判斷,在技術上,能造出這樣的人嗎--聽指揮打仗的士兵、刀槍不入的機器警察、不吸氧的太空作業者、深海中真正的“蛙人”、像狗一樣能預感地震的人、長翅膀會飛的人、不吃不拉埋頭苦干的轉基因奴隸……而他們有人的思維,會甘于任人擺布嗎?會不會為爭取平等權利發生戰爭?從而導致人類的滅亡?
  楊:(據說說話像機關槍的楊教授一反常態沉默兩秒鐘)你說的這些問題更增加我的憂慮,對我們搞基因的人來講,這些幻想并沒有給我們提供任何思路上的參考,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想過了的。問在技術上有沒有可能,行,我要問大家,難道科學上的進展都是給我們制造這些神話嗎?特別是那些對我們人類明顯沒有好處、甚至對整個人類又帶來更大的威脅的神話嗎?如果我回答說這是可能的,那會帶來什么情況呢?
  那好,我就說了,這是可能的!但是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絕對不能把科學研究的成果用在這些方面,讓整個社會都來奴役個別人,要監督科學家要做的工作。
  記:肯定會有人認為,這樣利用基因技術很經濟……
  楊:(打斷記者,語氣激烈)很經濟,很經濟,那要怎么個經濟法,像制造一批只會勞動的人嗎?難道我們真的去學習螞蟻的社會精神嗎?是工蟻還是兵蟻,那兩個養得胖胖的寄生蟲,居然它的任務就是繁衍我們的后代、所謂做出最大貢獻嗎?那我們還講不講人性啊,你還做不做人啊。
  記:如果真的發展到那一步的話……
  楊:(打斷、大聲說)那我們就把科學都毀掉、把科學家都殺掉!因為他們干了壞事。
  我們探索自然的奧秘,是為了發展現代科學技術,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使我們每一個人活得更平等、更健康、更幸福,使我們的人類社會更加和睦,使我們同自然界更加和諧。要同自然界建立和諧的關系,我們一定要去探索自然的奧秘,一定要保證科學研究的自由,但是這些研究都是為了讓所有的人都活得更平等、更好,如果我們違背這一點,所有的科學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正因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好、很好的前景,也可能帶來災難,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整個社會從心理上、倫理上、法律上,都沒有做好準備,對很多問題我們還沒有明確的時候,某些科學家就完全是利益主義者,他要的只是推廣掙錢,而不是真正考慮這些東西對人類有多少好處。如果人類都用商業的原則,這是人性的墮落,如果人類都用生物學的原則,就更是人性的墮落。
  記:現在國際上有沒有達成共識,轉基因技術不能用于造人?
  楊:聯合國大會在1998年通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性文件:《人類基因組和人類權利的國際宣言》,中國也是簽署國之一。它明確指出,生殖細胞的基因轉移是不允許的,也就是不許改變人的物種。
  另外,我們對基因的認識實在太不夠、太不夠了,我們連什么是好基因、不好基因都還分不清楚,我們怎么想到要優化人類自己呢?如果人都是按一個要求、一個模板研究出來的,那人還是人嗎?在科學上,那是不允許做的,在我們人性上,不只是倫理道德上,也是不允許做的。
  記:基因研究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嗎?
  楊:現在人的死亡,可以說都是非自然死亡。假設長壽是由基因決定的,我們現在都沒有活到基因影響壽命的限度。為什么呢?首先有很多疾病,傳染病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然后就是腫瘤、艾滋病,如果我們把這些疾病都治好了,顯然人的壽命將大大延長。
  我覺得人活得足夠足夠了,我們還有后代呢,我們至少要給他們留下空間吧。
  記:人可能活1000歲嗎?
  楊:不管有沒有與長壽有關的基因,只是通過對疾病的治療,以及生活環境與我們自己基因的協調,我相信,人的壽命比現在提高二三倍,活200歲是完全有可能的。
  記:如果真活到1000歲,帶來的問題首先是地球能不能裝得下,吃飯、就業問題,夫妻白頭偕老的難度更大……
  楊:不是那些問題,就是我們大家都變得像山上的石頭一樣長生不老,“永垂不朽”。
  記:據報道,已經找到“不胖基因”,給實驗鼠注射這種基因,胖鼠1個月變瘦,同樣在鼠身上發現“忠誠基因”,“好色”的鼠注射了“忠誠基因”,變得“感情專一”,將來這兩種基因能否用于人的減肥,或對付拈花惹草的伴侶?可以通過基因改變人的行為嗎?
  楊:老鼠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很多在人身上不能做的實驗,老鼠都做了,但老鼠實驗的結果并不能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行為與基因肯定是有聯系的,但這個聯系很少很少,大家都知道,后天的影響更大。
  如果有這樣一種“忠誠基因”的話,我給我的女朋友先把那個基因拿掉,然后告訴她,盡管干你的事吧,只有你選擇我、愛我,我才要,我不能按照基因的要求讓她忠于我。
  我們的性愛,還有很多行為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基因的,所有的疾病在一定意義上說都是基因病,但絕對不是說,人的一生完全是基因決定的,相反,基因決定論是一種非??膳碌纳鐣_爾文主義,它就是當時納粹“優生主義”、種族滅絕的基礎。
  記:誰有權決定某些基因特征的胎兒不得出生,比如殘疾兒、有暴力傾向的人……
  楊:誰都沒有權力決定!誰都沒有權力認為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累贅,誰都沒有權力來憐憫他們,使他們不能享受人生、連幸福的權利都沒有。我們一定要看到,他們承擔的是全人類無法避免的痛苦,他們是為我們大家受苦的,不是他就是我,大家都可以輪到的。人類只有一個基因組,基因絕對沒有好、壞之分,也沒有正?;蚪M與疾病基因組之分。我們認為是“壞基因”的那些基因,都是人類身體上必不可少的。
  我們千萬不要想扮演上帝的角色。
  記:作為科學家,您對自己研究成果的后果擔憂嗎?
  楊:面對基因,我的憂慮多于快樂。我想中國的每一個同事,和國際上每一個同事一樣,看到人類基因組計劃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同時,我們也同樣都為它可能帶來的問題,以及已經帶來的問題所擔憂。
  記:已經帶來什么問題?
  楊:舉中國最簡單的兩個例子,一個是產前性別診斷,因為人類基因組計劃提供的那些基因,孩子沒生下來至少能知道男女,父母可以選擇了,如果大家一個時期都不喜歡男的,就都生女的,或者相反,那人類社會成什么樣子?我們不得不考慮,每一個人的價值,重新認識人在整個社會中的位置、整個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第二個就是最荒唐的所謂名人精子庫?;蚪^對不可能給我們提供任何歧視的根據,相反,人類基因組告訴我們,我們大家都屬于一個大家庭,都是平等的,搞什么人才精子庫,那么別人呢,兩個人的基因就決定生出好孩子嗎?這樣對人類基因組信息的濫用,在中國不但沒有被禁止,相反得到一些部門的鼓勵。如果打假的話,首先要打科學上的假冒偽劣。
  關于中國科學家參與的1%
  記:您是什么時間、在什么國際會議上、憑什么保證、怎么爭取到1%項目的?
  楊:1999年9月1日,是在倫敦召開的國際基因組計劃第5次戰略會議上,接納中國加入國際測序俱樂部的。首先一個條件,中國一定要遵守“百慕大原則”,即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精神,所有合要求的數據都應該在24小時之內上網。
  而我們需要在5分鐘之內,匯報我們實驗室的所有情況,包括面積、設計、多少設備、多少人、管理怎么樣、機器跑一次可以生產多少數據、準確率等所有的數據,再加上我們已經遞交給國際基因數據庫的數據,來證明我們已經做了多少工作,還有一個非常詳細的預算,根據我們現有機器的運行情況,確定完成任務要多少天。還有,根據這樣的運行,可比的成本要多少,能不能保證這筆錢落實。我們都保證了。
  記:美國人不放心中國人能完成這個任務,1999年11月還特意跑到中國來看實驗室,有這回事嗎?
  楊:確有其事,這樣大的事情交給中國,中國一直在人類基因組計劃領域同國際上不和諧,總是搞一些自己有特色的東西,人家一下子不那么理解的,然后,中國又在這么短的時間,只有8個月,就要完成相當于德國、法國一半或三分之一的任務,他們有點不放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讓他們看到事實來說服他們,我們歡迎他們來看,他們對我們進行了一次一次的“考察”,我們也確確實實遵照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精神,把數據一批一批上網,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已經建立了了解和信任。
  我們在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對所有問題的發言權,大家是絕對平等的,我幾乎對每一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被大家接受,有的沒有被大家接受,這也是很自然的,比如6月26日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通稿,我們也提出很多修改意見,有的被接受,有的沒有。
  記:美國人“考察”之后有什么表示?
  楊:中國一定會做得很好。他們很高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院長當場給我們年輕的工作人員簽署榮譽證書,寫著“茲證明--生于--年--月--日,參與了在中國繪制人類基因組序列圖”,這說明他對我們中國是很信任的。
  記:您拿到項目之后工作陷入困境,仍于2000年4月提前完成任務,您遇到哪些困難,怎么解決的?
  楊:就像每一個中國科學家碰到的困難一樣,什么地方都有困難,首先是人,我們馬上就要配齊人馬,現在我們也一樣,急需搞計算機的、學生物的人。
  其次是錢,經費怎么落實,時間那么緊,我們四處求援,浙江省樂清市政府雪中送炭,我們的家鄉父老送來一大筆資金,還有我們的員工、朋友,基本上把自己的積蓄都放進去了,當然我們跟他們講是借款,不是捐款,但到現在還沒還,而且還在進一步借錢。
  還有設備問題、跟不上的試劑和別的供應問題??陀^困難說不盡,現在反正也已經過去了。
  記:6月26日宣布,人類基因組計劃產生的序列由全人類共享,放棄了能帶來豐厚回報的知識產權,那么,中國的參與對中國人有什么特別的好處?作為惟一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參與對人類基因組計劃有什么特殊貢獻?
  楊:就算是應該共享,那完全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特別是這6個國家的16個中心的科學家,經過長期的斗爭,才爭取到的。這次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公布,包括美國一個公司的許諾,都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精神的勝利。
  如果沒有全世界人民支持的背景,那么美國政府和英國政府的表態,所承受的壓力會更大,因此,中國的參與,本身就是為人類基因組序列信息的共同分享,作出了很大貢獻,因為中國的參與,就意味著中國對人類基因組計劃精神的支持。中國是6個成員國中惟一的發展中國家,后來就帶來了一系列的國際社會對人類基因組計劃精神的支持,中國做出了只有中國才能作出的貢獻,這是16個中心的同事一致贊揚的,特地為此給我們鼓掌。
  記:中科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和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是不是一個實體、兩塊牌子?
  楊:一點不錯。而且都是科學院遺傳所的,華大的成立也是體制上創新的一個嘗試,我們如果用舊的體制,整個遺傳所都來做這個事情,也確實做不了,而且時間也太緊迫了。
  記:華大中心是私營企業嗎?
  楊:是,注冊的是民營、高科技、非營利企業。
  記:有人認為,只有私營企業的機制才能爭取到,并完成這樣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您怎么看?
  楊:不是這樣講的。我們國家正面臨改革、創新,重要的一點是體制創新,我們現有體制的弊病大家都看到了,要完成這個任務,這是使命對我們的要求,我們體制上一定要進行新的摸索,到底哪種方式最好,現在我們正在認真考慮,科學院的有關領導,包括我們的院長也在認真的考慮。
  記:為了完成1%,你們在體制上有哪些創新?
  楊:讓有能力干這件事的人,讓他們力氣有地方使,完全給他們獨立實施的權力,因為目的非常明確,這件事怎么能干成,就怎么干,這個方面都大開綠燈,都不要考慮原來的規章制度那些問題。比如進行測序工作的研究生,本來要上課的,科學院給予最大限度靈活的支持,研究生這一年暫時不要上課,明年再上,這樣小的事情在中國以前來看都是不可能的。科學院做了很大努力。
  記:您在爭取項目時提的預算是多少錢?
  楊:只包括機器和測序的試劑,我們的預算差不多300萬美元。
  記:完成工作框架圖一共需要多少錢?資金缺口有多大?
  楊:如果按國際標準,至少需要3000萬美元,不管按哪一個標準,我們花錢是最少的。
  記:你們想方設法籌到多少款?
  楊:我們借了460多萬元,其中最多的一個人借給我們20萬元,我和大家一樣,基本上把自己的積蓄搭進去了,到現在為止,我們中心5個主任基本上都沒有拿工資。特別要感謝我們年輕的員工,和他(她)們的父母,年輕人都是向家長借錢,很多父母打電話來,現在中國哪有一個單位向職工借錢的?他(她)們聽了這樣的解釋之后,都很支持子女。
  記:是什么精神力量鼓舞您在經費不足情況下,漂亮地完成任務?
 楊:我從前給學生講人體解剖學,哪一個器官、組織不是以外國人命名的?現在,人類很快要有自己的一張基因圖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以人命名的,但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研究中心、一個國家。我們給學生講基因圖計劃如何重要,學生問中國為什么不做啊,我們只能說中國怎么窮、吹牛中國科學家怎么能干,體制上也有一些問題……所以不能參加,反正中國人的名字就沒有了,你說中國科學家丟臉不丟臉?
生物信息學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的應用
生物信息學是當前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熱點,預計在未來的若干年它將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近期任務
由于未來幾年蛋白質和核酸的測序數據將以指數方式增加,近期生物信息學將在以下幾方面迅速發展:
大規?;蚪M測序中的信息分析
大規模測序是基因組研究的最基本任務,它的每一個環節都與信息分析緊密相關。目前,從測序儀的光密度采樣與分析、堿基讀出、載體標識與去除、拼接與組裝、填補序列間隙,到重復序列標識、讀框預測和基因標注的每一步都是緊密依賴基因組信息學的軟件和數據庫的。特別是拼接和填補序列間隙更需要把實驗設討和信息分析時刻聯系在一起.拼接與組裝中的難點是處理重復序列,這在含有約30%重復序列的人類基因組中顯得尤其突出。
新基因和新SNPs(單核苷酸多態性)的發現與鑒定
人類基因組的工作草圖即將完成,因此發現新基因就成了當務之急。使用基因組信息學的方法通過超大規模計算是發現新基因的重要手段,可以說大部分新基因是靠理論方法預測出來的。比如啤酒酵母完整基因組(約1300萬bp)所包含的6千多個基因,大約60%是通過信息分析得到的。
當人類基因找到之后,自然要解決的問題是:不同人種間基因有什么差別;正常人和病人基因又有什么差別?!边@就是通常所說的SNPs(單核苷酸多態性)。構建SNPs及其相關數據庫是基因組研究走向應用的重要步驟。1998年國際已開展了以EST為主發現新Spps的研究。在我國開展中華民族SNPs研究也是至關重要的。
完整基因組的比較研究
現在,生物信息學家不僅有大量的序列和基因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完整基因組。有了這些資料人們就能對若干重大生物學問題進行分析,比如:研究生命是從哪里起源的?生命是如何進化的?遺傳密碼是如何起源的?估計最小獨立生活的生物至少需要多少基因,這些基因是如何使它們活起來的?比如,鼠和人的基因組大小相似,都含有約三十億堿基對,基因的數目也類似??墒鞘蠛腿瞬町惔_如此之大,這是為什么?同樣,有的科學家估計不同人種間
基因組的差別僅為0.1%;人猿間差別約為I%。但他們表型間的差異十分顯著。因此其表型差異不僅應從基因、DNA序列找原因,也應考慮到整個研究組、考慮染色體組織上的差異??傊?,這些例子說明由完整基因組研究所導致的比較基因組學必將為基因組研究開辟新的領域。
大規?;蚬δ鼙磉_譜的分析
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逐漸接。近完成、一些學者就提出如下的問題:即使我們已經獲得了人的完整基因圖譜,那我們對人的生命活動能說明到什么程度呢?于是他們提出了一系列由上述數據所不能說明的問題,例如:基因表達的產物是否出現與何時出現;基因表達產物的濃度是多少;是否存在翻譯后的修飾過程,若存在是如何修飾的;基因敲出(knock-out)或基因過度表達的影響是什么;多基因的表現型如何,等。概括這些問題,其實質應該是:我們雖然知道了基因,知道了核酸序列,但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發揮功能的,或者說它們
是如何按照特定的時間、空間進行基因表達的,表達量有多少。
為了得到基因表達的功能譜,國際上在核酸和蛋白質兩個層次上都發展了新技術。這就是在核酸層次上的DNA芯片技術和在蛋白質層次上的二維凝膠電泳和測序質譜技術,也稱蛋白質組技術。
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模擬與藥物設計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執行,估計幾年之內就可找到人類的8萬到10萬個基因,也就是發現它們的一級序列。然而要了解他們的功能、要找到這些蛋白質功能的分子基礎,必須進一步知道它們的三維結構。與此同時,要設計藥物也需要了解相應的蛋白質受體的三維結構。這是擺在科學家面前的緊迫任務。
遠期任務
生物信息學的遠期任務是讀懂人類基因組,發現人類遺傳語言的根本規律。從而闡u若干生物學中的重大自然哲學問題,像生命的起源與進化等。這一研究的關鍵和核心是了解非編碼區。
非編碼區信息結構分析
近年來完整基因組的研究表明,在細菌這樣的微生物中非編碼區只占整個基因組序列的10%到 20%。而高等生物和人的基因組中非編碼區都占到基因組序列的絕大部分。從生物進化的觀點看來,隨著生物體功能的完善和復雜化非編碼區序列明顯增加的趨勢表明:這部分序列必定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普遍的認識是,它們與基因在四維時空的表達調控有關。因此尋找這些區域的編碼特征以及信息調節與表達規律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的熱點課題。
對人類基因組來說,迄今為止,人們真正掌握規律的只有DNA上的編碼蛋白質的區域(基因),很多資料說u這部分序列只占基因組的3%到5%,也就是說,人類基因組中多達 95%到97%是非編碼區。如何深人了解這些非編碼區序列的功能是當前科學家們面臨的一個真正的挑戰。
遺傳密碼起源和生物進化的研究
自 1859年Darwin的物種起源發表以來,進化論成為對人類自然科學和自然哲學發展的最重大貢獻之一。進化論研究的核心是描述生物進化的歷史(系統進化樹)和探索進化過程的機制。自本世紀中葉以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進化論的研究也進入了分子水平。當前分子進化的研究已是進化論研究的重要手段,并建立了一套依賴于核酸、蛋白質序列信息的理論方法。近年來,隨著序列數據的大量增加,對序列差異和進化關系的爭論也越來越激烈。不少的研究結果并不支持分子鐘的假設。因為基于某一種分子序列所重構出的進化樹,只能反映這種序列的系統發育關系,并不一定能代表物種之間真正的進化關系,即可能存在著基因樹與物種樹之間的差異。同時,對垂直進化和水平演化之間關系的討論正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當前的資料給了我們。一個更為復雜也更為豐滿的進化模式,它啟示我們要徹底了解進化的規律必須使用整個基因組的信息。相應地必須發展新的理論方法。 總之,當前是生物信息學研究的一個有活力的新時代。不少科學家還說它是人類基因組研究的收獲時代,它不僅將賦予人們各種基礎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未來的幾年中DNA序列數據將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增長,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國應盡早利用這些數據就可能走在國際科學界的最前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陇川县| 蒙自县| 镇江市| 岗巴县| 古交市| 晋宁县| 贵阳市| 奉新县| 延寿县| 平陆县| 陈巴尔虎旗| 峡江县| 达日县| 福清市| 江山市| 永宁县| 凉城县| 崇仁县| 县级市| 永吉县| 黄石市| 会泽县| 城固县| 会东县| 泸溪县| 东莞市| 陆河县| 佛山市| 平乡县| 青铜峡市| 都兰县| 宜春市| 永寿县| 松阳县| 汨罗市| 晴隆县| 越西县| 锦屏县| 开远市|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