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袁隆平迪拜種水稻今年1月份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fā)中心團隊在迪拜近郊沙漠進行小范圍水稻種植,經過5個月的生長,測產結果讓人非常激動,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的案例,舉世震驚!作文化的印記第三單元 各具特色的區(qū)域生活第一課家住平原ABCDGFE世界水稻種植區(qū)的分布一、地理位置1.絕對位置:北半球、東半球;低緯度帶,熱帶。2.相對位置: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湄公河:發(fā)源于中國唐古拉山,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后的河段稱為湄公河。自北向南注入南海(太平洋),地跨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結合水稻生長特性以及該地自然條件特征,說說湄公河平原為什么盛產水稻?(結合課本p56圖3-2、圖3-3) 水稻是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重要農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高溫,還需要平整的土地,深厚而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水稻一年可種1-3次。在糧食作物中,除玉米外,水稻是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作物。水稻小知識地形 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雨熱同期 水文 水網密布,灌溉便利 土壤 深厚,肥沃 二-1自然條件二-2人文條件結合這些環(huán)節(jié)和圖片,說說水稻生產的特點。播種育秧插秧田間管理收割打谷南宋時樓儔曾作《耕織圖》,其中耕圖21幅,內容包括水稻栽培從整地、浸種、催芽、育秧、插秧、施肥、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割、脫粒、揚曬、入倉為止的全過程。人力勞動精耕細作人口稠密人口稠密住縱橫的渠道和眾多的河流構成的水網。環(huán)繞著大片稻田和村莊。獨特的聚落景觀民居特色“高腳屋”,屋頂坡度較大為了排水,懸空架設為了通風防潮,適應多雨環(huán)境。三·稻作文化的印記當地人的食物喜愛米飯及米制品食泰國菠蘿飯老撾考頓越南春卷越南米粉隨處可見的米市與米有關的商業(yè)活動食御耕節(jié)是柬埔寨王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于每年佛歷六月初四(一般在公歷5月)舉行。根據習慣,在國王主持舉行御耕節(jié)儀式之前,農民是不得開犁耕種的,即使誤了農時也不敢輕舉妄動。水上木偶戲,是越南最具特色的傳統(tǒng)民間舞臺戲,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木偶戲,它稀奇的地方,就在于木偶戲于水池面上演出;表演者必須長時間浸泡于水中,利用其強勁的臂力及純熟的控繩技巧,讓玩偶生靈活現的演出各項傳說故事。水上木偶劇有描述越南的農夫在辛勤的耕作與收成后,如何去享受農暇的情趣。風俗節(jié)日據說這八卦田是南宋年間開辟的"籍田",皇帝在此"躬耕"以示"勸農"。每逢春耕,皇帝就率文武百官到此犁田,以示對農事的尊重,并祈禱來年五谷豐登。八卦田修建、維護水利工程,水稻生產環(huán)節(jié)復雜,需要村民協(xié)作完成——團結互助、關愛弱者人際關系尋找我們身邊的稻作文化印記(可以從民風民俗、社會風尚、居民飲食等角度去思考)·以米飯為主食,年糕、湯圓、粽子等·稻桿作造紙原料,織成草鞋、草繩·劃龍舟,期盼豐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