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10、周圍的生物課 型新授課年 級四執 教學習目標1能根據生物的特征判斷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能歸納出生物的基本特征。3能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與生物相關的資料。4能說出3條以上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5能與其他同學分工合作制定研究計劃,進行觀察、記錄、發表觀察結果。6在觀察中始終不傷害生物,保持對生物的珍愛態度。學習重難點制定較為完整的觀察計劃,總結和歸納生物的主要特征。學法指導制定觀察計劃,先自己制定,再交流修改,最后完善計劃。預習提示學生觀察周圍的生物,并進行記錄。學 習 過 程環節學 案導 案導入·知識準備(3)獨學·自主預習(6)1閱讀科學在線,交流自己的分類結果和理由。找出生物的基本特征:① ② ③ ④2檢查觀察過程中的生物與非生物是不是正確。3判斷38頁圖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生物:非生物:4小組交流自己的分類結果和理由。獨立完成,組內交流,引導展示互學·合作探究(6)1觀察記錄周圍的生物。(1)制定觀察計劃。(2)匯報觀察計劃。(3)完成小組觀察計劃,準備尋找的材料和工具。(4)說說尋找中應該注意的事項。(5)分組尋找(室外活動)。(6)小結:我們的活動感受。進行適當的指導;教師提出觀察要求;群學·展示交流(20)1學生觀察周圍的生物,并進行記錄。2小組在全班匯報觀察記錄情況,匯報共發現了多少種生物。3統計小組和全班的記錄數據。4思考:為什么有的小組發現的種類多,有的小組發現的少?5交流觀察到的生物,選擇兩種生物向全班同學介紹它們的特征和生活環境。6討論:我們怎樣判斷研究對象是有生命的還是沒有生命的呢?也就是說,生命有哪些主要特征呢?互相評價,組內討論,組間交流,適時糾錯。鞏固·達標測評(5)1地球上生活著許許多多的生物,科學家們目前已經知道的生物大約有( )多萬種。2自然界中的物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沒有生命的,我們稱為( ),如:( )等;一類是有生命的,我們稱為( ),如:動物、植物、細菌等。3生命生物的主要特征有:能( )、能( )、能( )、能( )。4下列哪個不是生物( )A桔子B高智能機器人C仙人掌D雞蛋 5下面的變化是生命類的變化( )。A天變熱了B花開了C火山噴發D果實成熟6不是生物的一項( ) A細菌B病毒C一動不動的樹D電腦7用手指碰含羞草的花會縮到一起,說明了生物的 特征A生物能生長發育B能繁殖后代C能獲取營養D能對周圍的刺激做出反應 獨立完成,組內交流,適時糾錯。歸納·知識盤點10周圍的生物 生物 特征:1 2 3 4 自然界 非生物尋找到的生物:鳳仙花、竹子、青蛙、小魚、蜻蜓、蝴蝶、毛毛蟲、小鳥……統計:小組共找到 種生物,全班共找到 種生物,其中有 種生物是不同的作業·鞏固預習拓展活動:認識更多的生物。利用課下時間,通過圖書、報刊、廣播、電視、網絡以及實地考察來認識更多的生物,收集有關生物在生長過程中變化的資料并記錄下來。小組合作,適時指導。反思·學習收獲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自然界中的物體可以分為幾大類?并各舉幾個例子。歸納整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