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航海家的發現【學習目標】1.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有關地球及人們對地球認識過程的資料,并對自己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初步整理。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提出問題,并能依據事實解釋假設。3.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的歷史。【學習重難點】了解人們對地球的認識過程。【學習過程】一、探索導航眾所周知,地球是圓的,人類是如何發現地球是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活動準備搜集有關地球及人們對地球認識過程方面的資料,并進行初步整理。三、探究過程(一)交流1: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我搜集了一些“有關地球的知識”的資料,歸類整理如下:表一我的發現 信息來源地球是一個球體,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百科全書》 表二古代人 認為地球的樣子古代巴比倫人 想象大地是個龜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陸四面環繞著海水,有一個渾圓的巨大天罩蓋在上面。 (二)交流2:歷史上人們是怎樣證實大地是球體的?(1)我知道:麥哲倫從______________國出發,往______________方一直航行,先后穿越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大海洋,最后到達了原地,證明了地球是個______________體。(2)我還知道:歷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相信并認為地球是圓的,并進行過探索與推測。四、課堂達標(一)填空1.地球是一個巨大的______,半徑約為______千米,沿著赤道繞地球一周,行程有______千米。2.16世紀_______率領船隊,用實踐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3.從地球的一個地方,朝一個地方出發,朝一個方向前進,始終不改變方向,繞地球一周后,會回到_____的地方,這是因為地球是一個_____。(二)判斷1.古代科學不發達,古人對地球全貌的了解有“天圓地方”之說,他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 )2.哥倫布率領船隊第一次完成了人類環球一周的航行。 ( )3.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平均半徑為6千多米。 ( )(三)選擇題1.下面不是航海家的是( )A.哥倫布B.麥哲倫C.愛迪生2.太陽每天東升西落,這也能說明地球是( )A.圓形B.球形C.球體(四)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哪些現象說明地球是個球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課外拓展課下繼續搜集人類探索地球歷程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