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生物學復習提綱湛師實驗學校鐘建豪 物種多樣性1、生物多樣性: 遺傳(基因)多樣性 (三個內涵) 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長 發育2、生物的(共性)特征: 應激性 新陳代謝 (最基本)3、生態系統: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環境,構成了生態系統。4、生物圈:(1)范圍:海平面以下約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約10000m之間。 (大氣圈下層、整個水圈、巖石圈上層) (2)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5、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因素稱為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6、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濕度等。7、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 同種生物之間:互助、斗爭。 不同種生物之間:捕食(最普遍)、共生、寄生。8、生物都能適應環境,從而表現出不同的形態、生理特征。9、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環境。10、人類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員,應該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11、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 的科學。12、生物學發展過程中的四個重要事件: (1)林奈(分類學之父)與生物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 (2)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所有的生物都來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3)哈維與血液循環的發現。 (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沃森和克里克;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譯 人體內全部DNA所含的遺傳信息;參加國家:美、德、英、中、法、日。13、生物學的研究方法:觀察、調查、分類、比較、文獻、實驗等方法。14、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驟:(1)發現并提出問題;(2)收集 與問題相關的信息;(3)作出假設;(4)設計實驗方案;(5)實施實驗并錄; (6)分析實驗現象;(7)得出結論。15、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除病毒外的其它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16、生物根據細胞數量可分為:單細胞生物(只有一個細胞)和多細胞生物。 細胞膜:分隔細胞與外界環境,具有進行物質交換和保護 細胞的作用。17、動物細胞的結構:細胞質:細胞膜內,細胞核以外的結構,里面還有線粒體 (由外到內) 等結構,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 細胞核:是細胞儲存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并控制細胞的 生命活動 細胞壁: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對細胞具有保護和支持的作用。 細胞膜: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18、植物細胞: 細胞質: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包含線粒體、葉綠體、液泡等 結構。 細胞核:是細胞儲存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并控制細胞的生命 活動。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胞壁沒有有細胞膜有有細胞質有線粒體,沒有液泡和葉綠體有線粒體,有液泡,綠色部分有葉綠體細胞核有有19、線粒體: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是細胞呼吸作用進行能量轉換的場所。20、葉綠體: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植物光合作用進行能量轉換的場所。21、液泡: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里面儲存糖分、色素等多種物質。22、細胞分裂:細胞一分為二,產生新的細胞的過程。23、細胞分裂的規律:細胞核一分為二,然后細胞質一分為二,每部分細胞質中 含有一個細胞核。24、細胞分裂前,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加倍,分裂后平均分配到兩個 新細胞中,保證了新細胞與原來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25、細胞分裂的意義: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分裂不僅與繁殖新個體有關,而且能促使新個體由小長大,使生物體不斷更新衰老死亡的細胞,從而保證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26、細胞分化:在生物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定向改變的 過程。27、組織:由許多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和細胞間質聯合在一起形成 的細胞群。28、組織是細胞分化的結果。29、人和動物的基本組織主要結構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功 能舉 例上皮組織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質少體表或體內管腔的內表面 保護、分泌皮膚上皮、小腸上皮、氣管內表面結締組織細胞間質發達廣泛分布于全身各處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骨、韌帶、脂肪、血液等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附著在骨骼上,心臟及內臟器官收縮、舒張的功能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腦、脊髓以及神經中接受剌激,產生和傳導興奮腦、脊髓31、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 一起。 分生組織 營養組織 花 細胞 組織 保護組織 器官 生殖器官 果實 植物體 輸導組織 種子 根 營養器官 莖 葉 上皮組織 消化系統 呼吸系統 結締組織 泌尿系統 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循環系統 動物體 肌肉組織 運動系統 神經系統 神經組織 生殖系統 內分泌系統 30、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順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功能的結構。 32、生物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排列如下: 生物大分子 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個體 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生物圈 33、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 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34、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產物:淀粉和氧氣;光合作用 的條件:光和葉綠體。35、反應式: 光 二氧化碳 + 水 淀粉(儲存能量)+ 氧氣 葉綠體 36、光合作用中的兩種變化:(1)物質轉變:無機物(水和二氧化碳)變成有機物(淀粉);(2)能量轉化:光能轉化為化學能。37、光合作用的意義:(1)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氣;(2)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來源;(3)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38、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方法:增大單位空間的葉總面 積。如:立體高效種植。39、葉的結構: (1)表皮:表皮細胞扁平,無色透明,排列緊密,外壁還有角質層。既有利于 透光,又防止水分的過多散失,還對葉片有保護作用。 氣孔:由兩個保衛細胞組成,是氣體交換和水分散失的門戶。 (2)葉肉: 柵欄組織,靠近上表皮,細胞呈圓柱形,含葉綠體較多,排列比較緊密和整齊。 海綿組織:靠近下表皮,細胞形狀不規則,含葉綠體較少,排列疏松。 (3)葉脈:由導管和篩管組成,屬于輸導組織,對葉片還有支持作用,分平行 葉脈和網狀葉脈兩種。 40、葉的結構與光合作用功能相適應的結構有:葉片闊而扁平,吸收陽光的表面 積大;柵欄組織細胞排列緊密,含有葉綠體和葉綠素多,利于吸收陽光和進 行光合作用;海綿組織葉肉細胞排列疏松,利于氣體在葉內自由移動;保衛 細胞控制氣孔開閉,當環境適合光合作用時,氣孔開啟,容許氣體進出葉片; 葉脈有效地運輸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葉表面的角質層防止水分流失。41、所有的活的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42、呼吸作用: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 量的過程。43、反應式: 有機物(儲存能量)+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線粒體 44、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線粒體。45、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的去向:(1)各種生命活動;(2)轉化為熱量散失。46、呼吸作用的意義:為植物的各種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動力)。47、吸收作用: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場所:根毛。48、根吸水的原理: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水從土壤中進入到細胞,當土壤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水從細胞中流出到土壤中。 根毛區(成熟區):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主要場所49、根尖的結構(從上到下):延長期:細胞延長并進行分化,形成輸導組織。 分生區:保持分裂能力,產生新的細胞使根生長。 根冠:保護幼嫩的分生區。50、根毛的結構:細胞壁極薄,細胞質少,液泡大,根毛與土壤顆粒緊密地黏附在一起。51、無土栽培:根據植物生活需要的無機鹽種類、數量和比例配制成營養液來栽 培植物。52、蒸騰作用:植物體內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體外的過程。53、蒸騰作用的意義:降低葉面溫度,防止葉肉細胞被陽光灼傷;促進水和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54、植物氣孔的分布:植物葉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氣孔,但下表皮一般較多。55、植物通過莖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56、水分和無機鹽在木質部內運輸(由下往上);有機物在韌皮部內運輸(由上往下)。57、枝瘤的形成:當樹枝受到傷害后,樹皮內韌皮部中的篩管被切斷,有機物堆 積在一起,周圍的細胞由于有大量營養物質,所以大量分裂生長,從而形成 突起的枝瘤。58、植物體內的導管和篩管彼此連接和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管道系統,完成植 物體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料的功能。59、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全過程。60、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從種子到種子的過程。 種皮與果皮:保護種子內部結構 胚芽:發育成莖和葉61、種子的結構: 胚軸:連接莖和根的部位 胚 胚根:發育成根 子葉:儲存(吸收)營養成分 胚乳(單子葉植物)62、種子萌發的過程:(1)種子吸水膨脹;(2)胚根突破種皮,發育為幼苗的根; (3)胚軸伸長;(4)胚芽出土,發育成幼苗的莖葉;(5)子葉萎縮或胚乳萎。63、種子萌發的條件:(1)內部條件: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有足夠的營養物 質;(2)外部條件:充足的空氣;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64、根系:直根系:有明顯主根;須根系:無明顯主根。65、根尖的結構:(1)成熟區:長有根毛,也叫根毛區,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 要部位。(2)伸長區:細胞能明顯伸長的部位。(3)分生區:細胞不斷分裂 增生的部位。(4)根冠:分生區外的冠狀結構,能保護分生區的細胞。66、芽的結構:(1)芽軸:發育為莖的主干;(2)葉原基:發育為幼葉,幼葉發 育為成葉;(3)芽原基:發育為側芽,側芽發育為側枝;67、花的結構: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組成。68、雄蕊:包括花絲和花藥;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和子房。69、兩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單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無性花:一朵花中既沒有雄蕊也沒有雌蕊。70、傳粉:花藥里的花粉以一定方式傳送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71、受精:花粉粒中的精子進入胚珠,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72、完成受精后,受精卵發育為胚,珠被發育為種皮,子房壁發育為果皮,整個 胚珠發育為種子,整個子房發育為果實。73、營養生殖:用植物的根、莖和葉繁殖后代的方式。74、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作為生產者,通過它的生命活動,直接或 間接地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2)能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 和氧氣的平衡;(3)能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75、植被:覆蓋地表而有規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76、我國植被主要類型: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原荒漠。77、我國的珍稀植物:銀杉、水杉、珙桐、桫欏。78、我國植物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1)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地 理分布不均衡;(3)土地沙漠化嚴重;(4)人為破壞嚴重,利用不合理。79、我國的重大生態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世界四大生態工程之最,被譽 為“綠色長城”)、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黃河中游防護林工程、珠江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等。80、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81、顯微鏡結構與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