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重點知識復習(四----八單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重點知識復習(四----八單元)

資源簡介

八上歷史期末重點知識復習(2)
【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新文化運動(1915年開始)
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發表《敬告青年》。
口號: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賽先生)
重要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
內容:前期①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其中反對的舊道德指儒家封建倫理道德,提出打孔家店的口號。
代表:魯迅《狂人日記》); ②提倡民主與科學(首倡者陳獨秀);
③進行文學革命(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后期:傳播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第一次舉起馬克思主義大旗)
地位(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意義和作用: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民主和科學的洗禮,對五四運動的爆
發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消極影響: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片面性。

2、中國近代化探索的四個歷史事件:依次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
中國人民近代奮斗的目標是: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前提。
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特點:
學習西方的技術,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層層深入。
近代化探索的啟示:①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走向富強,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②只有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中國近代化探索失敗的根本原因: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3、五四運動(時間:1919年。 相關節日:五四青年節)
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概況:1919年5月4日,前期——主力是學生,斗爭中心在北京;后期——主力是工人,地點轉移至上海。
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是: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結果: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意義:①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因為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②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
五四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大區別在于領導階級不同。

4、中共一大
中共成立的條件: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第一個是陳獨秀在上海建立的)
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地點: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開,后轉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
中共一大的主要內容:
確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
意義: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共的誕生。中共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第五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
1、第一次國共合作(又稱為國民革命時期,起止時間是1924—1927)
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的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兩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開始國民革命運動。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新三民主義
第一次國共合作成果:
①創辦黃埔軍校;②領導國民革命運動,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
結果: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的發動),標志國民革命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經驗教訓:無產階級必須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武裝,開展武裝斗爭,革命才能成功。

2、北伐戰爭
北伐的目的:為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
北伐的主要戰績:葉挺獨立團是北伐軍先鋒,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贏得“鐵軍”的稱號。
(以湖南和湖北為主要戰場,取得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等勝利,消滅了吳佩孚主力。)
北伐的結果:北伐勝利進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北伐勝利根本原因:國共合作的實現。

3、1927年4月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東北易幟使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全國。
4、南昌起義(相關節日:建軍節)
時間地點:1927年8月1日,南昌(軍旗升起的地方)
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共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5、八七會議: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
6、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7、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
創立:秋收起義后放棄攻打長沙,改向山區進軍。
1927年毛澤東創建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意義: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獨特的革命道路。
即:井岡山道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
8、井岡山會師: 時間——1928年 意義——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9、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

10、長征(起止時間:1934-1936)
長征的直接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長征概況:1934年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長征開始。 1936年,三大主力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
四渡赤水的作用: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 巧渡金沙江的作用: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遵義會議: 時間——1935年1月 地點——貴州遵義
意義:①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②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③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長征的意義:長征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起止時間:1931—1945)】
1、九一八事變:時間——1931年9月18日 借口——柳條湖事件
結果:日軍占領沈陽,東三省淪陷。(蔣介石采取不抵抗的妥協政策)
影響——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戰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2、西安事變:
時間——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 根本原因——中日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經過——張學良、楊虎城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 ”,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中國共產黨的態度——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派周恩來到西安參加談判。)
結果及其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的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3、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爆發,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又稱“盧溝橋事變”
4、國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9月,國民黨公開發表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也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 八路軍,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成果: 打敗日本帝國主義, 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5、南京大屠殺:
從1937年12月13日開始,持續六周,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土兵達30萬多人
6、正面戰場的抗戰:
①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②臺兒莊戰役:1938年,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一場勝仗。
③武漢會戰:
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廣州、武漢失守后,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④第三次長沙會戰:在國內外產生積極影響。
⑤豫湘桂戰役:在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國軍丟失豫湘桂大部分和貴州一部分。
7、敵后戰場的抗戰
①平型關大捷:時間——1937年9月,指揮者——林彪(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意義——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②全面抗戰后,八路軍和新四軍挺進敵后,建立抗日根據地,延安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
③百團大戰 : 時間——1940年8月 指揮者——彭德懷
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日偽據點。
意義——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敵后戰場的作用: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

8、中共七大:召開的時間地點——1945年在延安
主要內容——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會議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歷史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為黨和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
9、日本投降與抗戰的勝利
抗戰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14年抗戰勝利。
因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1895——1945)
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或: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民族團結和民族抗爭,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抗戰勝利的意義:
國內意義: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到振興的轉折點。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
國際意義: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如何認識當今的中日關系:①中日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加強中日兩國的交流與合作。
②日本應該正視歷史,尊重歷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第七單元:解放戰爭】
1、重慶談判:
背景:抗戰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目的:蔣介石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贏得政治主動;毛澤東為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概況:時間是1945年8月;中共代表是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結果是國共簽訂“雙十協定”。
影響: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
2、解放戰爭(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1946年6月,蔣介石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
3、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①毛澤東等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彭德懷率軍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國軍對陜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②發起孟良崮戰役等(消滅國軍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4、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時間和意義——1947年 ,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5、解放區的土改
1947年7月,中共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解放區的土改使1億多農民獲得土地,激發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熱情,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證。
6、三大戰役(戰略決戰)
遼沈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最先進行的戰役;指揮是林彪、羅榮桓;
結果是攻占錦州(關門打狗)、長春、沈陽,解放東北全境。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殲敵人數最多的戰役; 指揮是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 以徐州為中心;
結果是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為渡江戰役奠定了基礎。
(陳毅稱“淮海戰役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平津戰役:結果是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傅作義在北平和平解放中作出重要貢獻,被稱為“民族功臣”)
三大戰役的意義:
三大戰役共殲敵150多萬人,使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7、“百萬雄師過大江”指的是渡江戰役):時間——1949年4月
渡江戰役的結果和意義: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8、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9、國共兩黨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關系的變化給我們的啟示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第八單元:近代經濟、社會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1、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于洋務運動時期;初步發展在甲午中日戰爭后,著名的代表有張謇;
一戰期間(1914-1918),民族工業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短暫的春天”);一戰后,再度受挫。
2、張謇興辦實業的背景:《馬關條約》簽訂后,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設工廠,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口號:實業救國。 成果:創辦大生紗廠。
3、中國民族工業發展進入“黃金時代”的原因:
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列強忙于戰爭,放松對中國的經濟掠奪;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
4、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
(1)發展短暫且艱難曲折;(2)總體來說比較落后;
(3)行業主要集中在輕工業;(4)地區發展不平衡(沿江沿海的上海、武漢等)。
5、民族工業艱難曲折的原因: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民族工業受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壓迫,在夾縫中頑強掙扎)
6、辛亥革命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體現出自由、平等的新風尚。
如:裝束上——剪辮、易服、勸禁纏足; 禮節上——廢除跪拜禮,代之以鞠躬、握手禮
稱謂上——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
★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是?答:變化不平衡、新舊并呈、多元發展。
7、中國最早的新式學堂是京師同文館、設立于洋務運動時期。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設立于百日維新期間。
8、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隋朝,隋煬帝設置進士科,正式創立科舉制。)
9、上海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
上海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國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10、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創辦的重要出版機構是新華書店。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救亡歌曲《黃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冼星海。
12、批判封建禮教,成為討伐封建主義檄文的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
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京劇《定軍山》。

【拓展提升】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經驗及其體現分別是什么?
(1)原因:中共的正確領導;制定徹底的革命綱領;
探索出正確的革命道路;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
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建立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國民黨統治腐敗。
(2)基本經驗: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從國情出發,創建人民軍隊開展武裝斗爭,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③建立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④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
(3) 啟示:革命和建設應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勇于探索,開拓進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原市| 红河县| 吉安市| 渑池县| 即墨市| 于田县| 山阴县| 台中市| 师宗县| 原阳县| 时尚| 琼结县| 南雄市| 共和县| 通州市| 泾阳县| 平潭县| 澄迈县| 凤庆县| 同江市| 安丘市| 厦门市| 荆州市| 宝兴县| 株洲市| 新龙县| 安乡县| 海林市| 手游| 资兴市| 通化县| 黎平县| 江阴市| 宜宾县| 佳木斯市| 金昌市| 舟曲县| 同德县| 安康市| 南涧|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