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19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它打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傳統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它”帶來的“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是指( )A.鴉片戰爭——中國出現向西方學習的思潮 B.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到思想啟蒙作用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 D.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2.右圖為1912年《民權畫報》登載的漫畫《上海之無奇不有(體面人拖豚尾)》。該漫畫反映出 ( ) A.上海民眾反對辛亥革命和南京臨時政府 B.舊有陋俗仍有一定社會土壤 C.革命政權沒有出臺觸及人們生活的法令 D.中西合璧成為習俗變遷的特征 3.“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斗爭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經過五四運動洗禮,越來越多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正式成立,中國歷史掀開了嶄新一頁。”據此關于五四運動理解正確的是( )①五四運動啟導廣大人民覺醒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了五四運動③五四運動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范圍 ④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開始進入中國A.① ④ B.① ③ C.① ② D.② ③ 4.伴隨著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國共產黨在斗爭中逐漸走向成熟,下列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中國共產黨將東北各路抗日武裝組成東北抗日聯軍 ②正式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③發表抗日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④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5.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共同抵抗日軍的侵略。下列關于抗戰時期著名的會戰及戰役表述正確的是( ) ①淞滬抗戰:駐守淞滬的國民黨軍隊奮起抵抗,粉碎了日軍的陰謀。②太原會戰: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敵一萬余人,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③百團大戰: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在東北2000多千米的戰線上,粉碎了“囚籠政策”。④徐州會戰: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最大勝利。A.②④ B.③④ C.② ③ D.①④6.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鞏固,其意義在于( )A.開辟了城市包圍農村、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B.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開始的標志C.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實踐 D.中國由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歷史性轉變7.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兩者的相同點有( )①中國共產黨都為談判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②國共雙方都達成停止內戰協議 ③張學良將軍都直接參與其中 ④都預示著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支那事變戰跡の刊》是日軍侵華的鐵證。此書記錄了“七七事變”爆發后, 日軍侵略中國的史實。下列事件有可能被此書記錄的有( )①日軍策劃“華北獨立” ②對重慶進行大轟炸 ③日軍挑起一·二八事變 ④制造潘家峪慘案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 D.③ ④ 9.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年代尺”中的①處填上相應的內容(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B.日本偷襲珍珠港 C.《三國同盟條約》簽訂 D.雅爾塔會議召開10.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該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A. 民眾支前,淮海戰役勝利 B. 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 C. 瓦解敵軍,和平解放北平 D. 揮師南下,基本殲滅殘敵11.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美好愿望,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當前黨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②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③黨和政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④讓社會主義制度來保障社會公平正義。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③ ④1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重要意義。以下做法有利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是( ) ①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②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地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③中國人要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 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同步富裕A.① ② B. ② ③ C.① ③ D. ②④ 13.2018年10月23日,珠港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大橋在設計理念、建造技術、施工組織、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標志著我國隧道橋設計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這說明( )①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②我國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③加強科技創新能有效地擺脫受制于人局面 ④創新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科技獎勵制度,建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勵具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我國之所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因為( )①每個人都是創新者,都向往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 ②每個人都是創業者,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 ③提升創新能力是國家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因為( ) ①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黨的領導并駕齊驅、相互制約?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有選舉民主這一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監督權,可以監督國家機關及 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公民參與民主監督( )A能夠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 B能使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C只要事實清楚,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和手段 D體現了國家的一一切權力屬于公民17.“制度設計” “制度建設” “制度安排” “制度完善” “制度保障” ,“制度”從未像今天一 樣,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詞;“制度創新”也從未像今天一樣,成為牽動改革的牛鋝子。因為制度創新 17.“制度設計” “制度建設” “制度安排” “制度完善” “制度保障” ,“制度”從未像今天一 樣,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詞;“制度創新”也從未像今天一樣,成為牽動改革的牛鋝子。因為制度創新 A.能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B.能促進生產力發展C.能增加社會財富 D.能促進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18.“德潤人心,法安天下。”下列關于德治與法治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勸導力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規范作用 D.德治與法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19.東營市第三屆“最美人物”牛凱,是一名普通出租車司機,他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倡導互幫互助,實行特殊群體人員免費乘車,堅守誠信經營、精細服務行業道德,表現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牛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①平等法治 ②自由公正 ③誠實守信 ④愛崗敬業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0.如圖漫畫《撐不住了》說明了①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 ②人口數量少,問題突出③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過時了 ④國家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2019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非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21.【探索之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一百多年前,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爆發了一場對中國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時代前列的歷史偉人,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材料二:“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材料三:他的革命思想轉變:第一階段:由改良思想到革命思想的轉變;?第二階段:由依靠軍閥到反對軍閥的轉變;第三階段:由舊三民主義發展成新三民主義,由依賴帝國主義發展為反對帝國主義。材料四:1925年3月12日,他在北京不幸病逝,臨終前擔心時局立下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必須喚醒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材料一中的先生是指誰?他與這場革命有什么關系?根據材料二說說這場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3分)根據材料三指出,他的革命思想發生轉變的代表大事件分別是什么?(3分)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是如何理解“革命尚未成功”這句遺言的?(4分)22.(10分)材料一:中國抗日戰爭重大事件的年代尺: INCLUDEPICTURE "C:\\Users\\nyzx\\Documents\\Tencent Files\\465745972\\Image\\C2C\\)$`C23H3ZT))QM24TFJD}@J.jpg" \* MERGEFORMAT 材料二:駝峰航線示意圖 國共合作宣言材料三: 德國總理施羅德在集中營紀念碑獻花 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材料一中①②分別指什么重大事件?據材料二分析這場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4分)從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角度說明美國開辟駝峰航線的理由。(2分)回顧歷史,留下的不應該僅僅是記憶,更是啟迪。試從材料三中分析德國與日本對二戰的態度,并說說對今天的中國有何啟示?(4分)23. 2019年是建黨98周年,某校開展“探究黨史”活動。(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21 1924 A 1927 B 1937 1946 D解放戰爭1949 1931 C抗日戰爭時期 1945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歌謠一中“革命從此有方向”是指什么方向?(2分)(2)根據材料二所示填寫A、B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阿婆生活在哪一時期(寫字母)哪一 地區?(4分)為使“革命從此有方向”,共產黨人在理論(或思想)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前行,試用大革命失敗至抗戰爆發前的兩例史實說明。 (4分)24.(10分)創新讓未來的生活變得更方便、舒適、美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到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再到“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我國科技創新成果出現了“井噴”式增長,舉世矚目!中國的科技自信一次次被點燃。(1)材料一反應我國科技領域怎樣的現狀?(2分)這得益于我國哪些發展戰略的實施?(2分)材料二:國內某通訊公司是一家生產智能手機的企業,在是否自主研發手機芯片的問題上,有兩種不同的意見:A:手機芯片是手機的“大腦”,核心技術應該自主研發!B:全球化時代再牛的企業也不能包打天下,手機芯片的研發風險大,投入高,造不如買!(2)假如你是該公司的決策者,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并說說你的理由。(3分)材料三:2018年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榮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創立,能夠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良好氣氛,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奮斗,勇于攀登世界科學高峰。(3)根據材料三和圖一,談談我們應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3分)25.壯麗七十年,奮進新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迎來了七十華誕,70年的歲月既有風雨,也有輝煌。有人說,新中國前30年收獲的是民心,后40年收獲的是美元。材料二:新中國70年創造了“中國奇跡”。但當前也有許多問題困擾著我們:國內如豬肉、房價的瘋漲,老百姓看病難,教育問題等;國際上美國的貿易壁壘,我國與發達國家的科技水平差距仍較大等。需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弘揚中國精神。材料三:面對挑戰,中國主動融入世界舞臺并日益走向舞臺中央。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1)三十年與后四十年分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后40年“收獲美元”使中華民族實現了怎樣 的歷史性跨越?(3分) (2)材料二中的國內問題折射出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并簡要說明你對“中國精神”的理 解。(4分)(3)例舉新世紀以來我國主動融入世界舞臺的實例兩項。并指出這主要說明了什么? (3分)參考答案CBBCD CADBD DA CAA BDDDA21.(1)孫中山(1分),是革命的偉大先驅或領導者(1分)民族、民權、民生或三民主義(1分)(2)代表大事件:辛亥革命;(1分)國民革命運動或大革命;(1分)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或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1分)(3) 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2分)當時的中國處于軍閥割據混戰、四分五裂狀態。(2分)22.(1)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臺兒莊戰役。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全民族抗戰。(4分)(2)中國堅持對日作戰,大大緩解了美、英、蘇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2分)(3)德國:正視歷史,深刻反省侵略歷史,真誠道歉。(1分)日本:否認侵略史實,拒不認錯。(1分)要以史為鑒,勿忘國恥,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要維護和平,反對戰爭;落后就要挨打等。(2分)23.(1)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2分)(2)A大革命時期或國民革命時期,(1分)B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或國共十年內戰時期。(1分)B,農村革命根據地。(2分)(3)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召開了“八七會議”,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重要論斷,組織發動了秋收起義等;(2分)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到1930年全國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2分) 24.(1)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2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3選2)。(2分)(2)自主研發(1分);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致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企業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2分)(3)①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②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④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④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護知識產權。(任選三點)(3分)25.(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分)由貧困到溫飽、再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2分)(2)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分)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2分) (3)“一帶一路”的建設;成立亞投行;舉辦上海進口博覽會等。(2分)說明了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1分)圖一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