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液體的性質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2.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很多。過程與方法:1.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2.通過加熱液滴和調制液體來探索未知液體的性質。3.學會給液滴加熱的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需要有很多的證據。【教學重點】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教學難點】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需要很多的證據。【教學準備】演示實驗:一個馬鈴薯、一杯清水、一杯濃糖水、一塊抹布、一雙筷子、酒精燈、火柴、木夾子、2個鐵片、滴管小組實驗:每組一個馬鈴薯、酒精燈、火柴、滴管、木夾子、2個鐵片、濃糖水、40克食鹽或40克白糖、2只燒杯、一雙筷子、一塊抹布。【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揭示課題師:同學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個小小的魔術,魔術的材料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蔬菜——土豆,又叫馬鈴薯。老師的桌上有標有1號和2號的兩杯液體,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表演這個魔術,誰愿意到前面來試一試?師:請你拿起馬鈴薯先輕輕放入1號杯中,大家說說看到了什么現象?生:把馬鈴薯放入1號杯中,它沉了下去。師:(用筷子將馬鈴薯取出用抹布擦干)請你再將這個馬鈴薯輕輕放進2號杯中,大家說說看到了什么現象?生:把馬鈴薯放入2號杯中,它浮了起來。師:剛才我們觀察到了:馬鈴薯在液體中有沉有浮。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板書課題)師:誰能揭開這個魔術的秘密呢?為什么馬鈴薯在液體中出現沉浮兩種情況呢? 生: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可能與杯中的液體有關。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材料入手,使學生很容易接受。不同的實驗現象沖擊著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考角度從馬鈴薯轉向液體,這是學生第一次思維的碰撞,也是學生親自探究的開始。) 二、參與實驗,驗證猜想 師:杯中的液體是不是一樣,用什么方法來證明一下呢? 生:嘗一嘗。 師:嘗這種方法確實是又快又方便,但如果在不清楚是什么物體的情況下,不能用嘗這種方法,既不衛生又不安全。除了嘗還有沒有別的檢驗方法呢? 生:聞一聞。 師:這兩杯液體是沒有特殊氣味的,用聞的方法判斷不出來。生:在陽光下曬師:這也是個好辦法,但是速度太慢,課堂時間有限,課上看不到結果。還有更好的辦法嗎?生:用火燒。 師:這個方法很好,燒在我們科學課上叫做加熱。我們一起來做一做這個實驗。在實驗之前,老師先提幾點要求: (出示實驗要求):實驗題目:液滴加熱實驗器材:酒精燈、火柴、木夾子、鐵片2個、滴管。注意事項:1、先加熱1號杯中的液體,再加熱2號杯中的液體。2、鐵片上用滴管滴1~2滴液體就可以了。3、給液滴加熱時,應用酒精燈的外焰(為什么?),完后用燈帽蓋住火焰,熄滅酒精燈,千萬不要用嘴吹。4、加熱完后,不要立即用手觸摸鐵片。(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師:好了,誰來說說你們在實驗中有什么發現? 生:加熱1號杯中的液體,鐵片上沒有留下什么痕跡;加熱2號杯中的液體,鐵片上留下了褐色的痕跡。(又黑又黃的物質) 師:還有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一下? (生匯報,小組內的學生做適當補充。)師小結:我們通過實驗都有了共同的發現,那就是加熱1號杯中的液體,鐵片上沒有留下什么明顯的痕跡,加熱2號杯中的液體,鐵片上留下了褐色的痕跡,這說明兩個杯中的液體的確是不一樣的,2號液體中溶解了其它物質,是不同于清水的液體。結論:液體中溶解了其它物質,改變了原液體的性質,使馬鈴薯浮了起來。 (設計意圖:不同現象的出現繼續沖擊著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考角度從對液體的研究轉入對液體影響物體沉浮的研究,這是學生第二次思維的碰撞,也使學生參與到了深入探究的活動中。) 三、實踐探究,獲取新知 師:同學們猜測2號液體中可能溶解了什么?(可能是糖)。這只是你們的猜想,能肯定嗎?(不能肯定)。那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杯使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呢?生:想。(出示實驗要求):實驗題目:調制一杯使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實驗器材:40克鹽或白糖、一杯100毫升的清水、筷子、馬鈴薯、小勺、實驗記錄表。注意事項:1、加鹽時要一勺一勺地加,每次加的份量要相近。2、每加一次要用筷子充分攪拌,直到完全溶解才能將馬鈴薯放進去。3、認真觀察,做好記錄,一直加到馬鈴薯浮起來為止。3、實驗完畢,整理好器材。 (生分組進行探究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在需要處幫助,及時獲取各組實驗的信息。) 師:好了,各小組的實驗都結束了。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的實驗過程和觀察到的現象? (生匯報實驗發現) 師:我有一個小問題:是不是只要在水中溶解了鹽或糖就能使馬鈴薯浮起來呢? 生:不是的,是一次次地往杯里加鹽或糖,加幾勺之后馬鈴薯才會浮起來。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并不是只要在水中溶解了鹽或糖就能使馬鈴薯浮起來,而是要一次次地加入,達到一定的濃度之后,馬鈴薯才會浮起來。結論: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很多。 四、觀看錄像,拓展視野 師:在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有一個湖,它別說是馬鈴薯了,就連人都可以浮起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播放有關死海的錄像片段。) 師:看完這段錄像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死海是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生2:我知道了死海淹不死人。生3:我知道了死海中鹽的濃度太大了,海水的密度超過了人體的密度,就連不會游泳的人在水里也不會下沉,還可以悠閑地躺在水面上讀書看報呢。……師:想不想去體驗一下?生:想。師:希望同學們現在好好學習,掌握本領,等將來長大后有機會的話可以去那里體驗一番,好不好?生:好師:下課。 板書設計: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清水沉馬鈴薯濃鹽水浮濃糖水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