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生物教材有關酶概要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除少數RNA外幾乎都是蛋白質。酶催化作用實質: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活化能:將1mol反應底物中所有分子由基態轉化為過度態所需要的能量。按照酶的化學組成可將酶分為單純酶和結合酶兩大類。單純酶中只有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肽鏈,結合酶中則除了多肽鏈組成的蛋白質,還有非蛋白成分,結合酶的蛋白質部分稱為酶蛋白,非蛋白質部分統稱為輔助因子(包括輔基和輔酶),兩者一起組成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如果兩者分開則酶活力消失。一、酶的分類與DNA復制有關的酶解旋酶、DNA聚合酶與DNA轉錄有關的酶解旋酶、RNA聚合酶與蛋白質翻譯有關的酶蛋白質合成酶與逆轉錄有關的酶逆轉錄酶、DNA聚合酶與基因工程有關的酶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植物細胞工程有關的酶纖維素酶、果膠酶動物細胞工程有關的酶胰蛋白酶物質代謝酶水解酶類 、轉氨酶 、呼吸酶(有氧及無氧呼吸酶) 光合作用酶 、ATP合成酶及ATP水解酶消化酶(存在于消化管內)淀粉酶(唾液、胰液)、麥芽糖酶(胰液、小腸液)、脂肪酶(胰液)、蛋白酶(胃液、胰液)、肽酶(腸液)微生物代謝酶類組成酶類:只受遺傳物質控制 誘導酶類:受遺傳物質控制的同時,還受環境的影響二、主要酶的功能概述1.解旋酶:作用于氫鍵,是一類解開氫鍵的酶,在細菌中類似的解旋酶很多。在DNA復制中起作用。2.DNA聚合酶:在DNA復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條單鏈DNA為模板,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通過磷酸二酯鍵形成一條與模板鏈互補的DNA鏈,形成鏈與母鏈構成一個DNA分子。3.DNA連接酶:其功能是在兩個DNA片段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如果將經過同一種內切酶剪切而成的兩段DNA比喻為斷成兩截的梯子,那么,DNA連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斷口處(注意:不是連接堿基對,堿基對可以依靠氫鍵連接),即兩條DNA黏性末端之間的縫隙“縫合”起來。據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連接目的基因和運載體。 與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單個脫氧核苷酸與DNA片段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而是將DNA雙鏈上的兩個缺口同時連接起來,因此DNA連接酶不需要模板4.RNA聚合酶:又稱RNA復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雙鏈DNA為模板,邊解放邊轉錄形成mRNA,轉錄后DNA仍然保持雙鏈結構。在RNA復制和轉錄中起作用。5.逆(反)轉錄酶:為RNA指導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為模板、以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DNA的過程。具有三種酶活性,即RNA指導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導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學技術中,作為重要的工具酶被廣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庫、獲得目的基因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6.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簡稱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細菌、霉菌等)中。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點上切割DNA分子。是特異性地切斷DNA鏈中磷酸二酯鍵的核酸酶(“分子手術刀”)。幾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這種酶。是重組DNA技術和基因診斷中重要的一類工具酶。目前已經發現了200多種限制酶,它們的切點各不相同。7.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植物細胞工程中植物體細胞雜交時,需事先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分解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從而獲得有活力的原生質體,然后誘導不同植物的原生質體融合。 8.胰蛋白酶:在動物細胞工程的動物細胞培養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將取自動物胚胎或幼齡動物的器官和組織分散成單個的細胞,然后配制成細胞懸浮液進行培養。或用于細胞傳代培養時將細胞從瓶壁上脫落9.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腸腺分泌的腸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麥芽糖。10.麥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麥芽糖酶和腸腺分泌的腸麥芽糖酶,可催化麥芽糖水解成葡萄糖。11.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腸腺分泌的腸脂肪酶,可催化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肝臟分泌的膽汁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12.蛋白酶:主要有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質水解成多肽鏈。作用結果是破壞肽鍵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13.肽酶:由腸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鏈水解成氨基酸。14.轉氨酶:催化蛋白質代謝過程中氨基轉換過程。如人體的谷丙轉氨酶(GPT),能夠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轉移給丙酮酸,從而形成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 臨床上常把化驗人體血液中這種酶的含量作為診斷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項重要指標15.光合作用酶:是指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主要存在于葉綠體中。17.ATP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18.ATP水解酶:指催化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釋放能量的酶。19.酪氨酸酶酪氨酸 黑色素白化病(常隱)20.固氮酶氮氣 氨21.半乳糖苷酶水解含半乳糖苷鍵的物質,如乳糖22.高絲氨酸脫氫酶谷氨酸脫氫酶23.苯丙氨酸羥化酶苯丙氨酸 酪氨酸PⅢ55缺乏患苯丙酮尿癥(常隱)24.半乳糖苷轉移酶半乳糖 葡萄糖PⅢ55缺乏患半乳糖血癥25.脲酶:能將尿素(脲)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銨的酶。 廣泛分布于植物的種子中,但以大豆、刀豆中含量豐富。也存在于動物血液和尿中。某些微生物也能分泌脲酶。26.組成酶:指微生物細胞中一直存在的酶。它們的合成只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如大腸桿菌中分解葡萄糖的酶。21.誘導酶:指環境中存在某種物質的情況下才合成的酶,如大腸桿菌細胞中分解乳糖的酶三、酶的命名(一)習慣命名法?1.一般采用底物加反應類型而命名,如蛋白水解酶、乳酸脫氫酶、磷酸己糖異構酶等。2.對水解酶類,只要底物名稱即可,如蔗糖酶、膽堿酯酶、蛋白酶等。3.有時在底物名稱前冠以酶的來源,如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轉氨酶、唾液淀粉酶等 習慣命名法簡單,應用歷史長,但缺乏系統性,有時出現一酶數名或一名數酶的現象。(二)系統命名法*?鑒于新酶的不斷發展和過去文獻中對酶命名的混亂,國際酶學委員會規定了一套系統的命名法,使一種酶只有一種名稱。它包括酶的系統命名和4個數字分類的酶編號。例如對催化下列反應酶的命名。? ATP+D—葡萄糖→ADP+D—葡萄糖-6-磷酸 該酶的正式系統命名是:ATP:葡萄糖磷酸轉移酶,表示該酶催化從ATP中轉移一個磷酸到葡萄糖分子上的反應。它的分類數字是:E.C.2.7.1.1, E.C代表按國際酶學委員會規定的命名,第1個數字(2)代表酶的分類名稱(轉移酶類),第2個數字(7)代表亞類(磷酸轉移酶類),第3個數字(1)代表亞亞類(以羥基作為受體的磷酸轉移酶類),第4個數字(1)代表該酶在亞-亞類中的排號(D葡萄糖作為磷酸基的受體。酶具有一般化學催化劑的特點:1)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本身幾乎不被消耗;2)只催化已存在的化學反應;3)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時間,但不改變平衡點;4)降低活化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又有其特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