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闌珊處尋巴比倫“為你建造的這座花園,并不是想讓它(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千年后成為家喻戶曉的動人傳說,只因巴比倫的月光太過冷清,歌聲太過荒涼,星星映著荒漠的空曠,巴比倫的荒涼如死人的眼睛。而我,卻不愿你因此伊人憔悴,客死他鄉。”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題記人們一般相信,在遠古時代的巴比倫王國,有(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座美麗的“空中花園”。關于“空中花園”,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可誰又知道,這座花園連同它的傳說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的不解之謎。21教育網新巴比倫王國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他美麗的王妃塞米拉米斯早已乘著黃鶴西去了。然而關于他們動人的愛情故事,卻千古流芳,傳為美談。21cnjy.com相傳在公元前6世紀,尼布(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尼撒二世娶了一個寵妃,名叫塞米拉米斯。她生于長于米底(今伊朗高原西部)。那里山巒疊嶂起伏,與巴比倫尼亞的一馬平川迥然不同。這位來自異國他鄉的公主每每想起故國的山川美景,總是不由得低頭垂淚,娥眉緊鎖。國王不忍心看著心愛的王妃郁郁寡歡,費勁周折終于猜透了她的心思。于是,國王下令仿照王妃故鄉的模樣,在巴比倫宮的西北角建了一座階梯花園。這,就是他們的愛情堡壘、流傳至今的“空中花園”。21·cn·jy·com在男尊女卑的遠古時代,貴為(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國之尊的巴比倫國王為博紅顏一笑,不惜“興全國之工”,耗萬金之資。其實,諸如此類的荒唐舉動古往今來并不鮮見。幾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揮舞手中出神入化之筆,將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描繪得美輪美奐。有很多的傳聞說,“空中花園”是一座多層塔式建筑,有100多米高,每層內部都有磚拱、石板做成的斜坡式階梯通向上一層。平臺分成四層,層層相疊,每一層都用大理石筑成小徑,上面栽植著各類世間所沒有的奇花異草。建筑物內部以蘆葦為中心,外部堆積厚厚的泥土,上面長滿美麗的花草樹木。整座花園樹木掩映,鮮花錦簇,遠看猶如懸在半空之中。從幼發拉底河引導出來的水流在花園內化成洶涌的噴泉,直射藍天,形成一道道絢麗的彩虹。幽靜的園區小道曲折蜿蜒地延伸著,小徑旁的溪流汩汩流淌……www.21-cn-jy.com然而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 http: / / www.21cnjy.com )座花園實際上并非什么杰作,其長寬高都不過幾十米而已,只是由于古代希臘沒有特別高大宏偉的建筑,才使其鶴立雞群,成為希臘人眼中的“奇跡”。事實上,流傳至今的有關“空中花園”的記載,確實也幾乎都是出自古希臘、古羅馬作家及歷史學家之手。現代歷史學家爭論說:當亞歷山大大帝的士兵們到達了富饒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并看到了巴比倫時,深為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其中包括“空中花園”;他們后來回到單調枯燥、崎嶇不平的家鄉時,也將對花園美景的回憶帶了回來,并向故鄉的人們大肆夸贊。此說也合乎邏輯,因為當古希臘人還沒有邁進文明門檻的時候,兩河流域的文明已經延續了大約2000年。2·1·c·n·j·y大多數學者認為,“空中花園”是確實存(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的,因為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許多歷史著述中都有關于它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世紀中葉西西里島歷史學家狄奧多魯斯,以及50年后在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在位時代著有《地理學》一書的斯特拉波,都曾先后描寫過“空中花園”的情形。在今天伊拉克的首都,還有一座根據傳說而復原的“空中花園”。也許,“空中花園”確實存在過,但它并非(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于巴比倫城。尼尼微古城遺址的發掘,似乎在暗示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在尼尼微宮廷浮雕中,有一幅名叫《尼尼微空中花園》的浮雕,上面的景致印證了古典作家對巴比倫“空中花園”的描述。亞述帝王辛那赫里布留下的詔令中,提到他在尼尼微興建花園一事,而且他把流經尼尼微城的底格里斯河水引入花園灌溉花草樹木,這一切都貌似與空中花園的描述相吻合,也給神乎其玄的空中花園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21·世紀教育網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大浪淘( http: / / www.21cnjy.com )沙,物換星移。有關“空中花園”的傳說,將永遠是一個美好的傳說。人們也許根本無法確知它在哪里,也許它并不存在于某個特定的地方,也許它只是人們所幻想出的一個烏托邦式的美好愿望,人們總喜歡給未知的東西冠以美名,即使在巴比倫文獻中,空中花園始終是一個謎,甚至沒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園,但從空中花園的傳說中,我們也不得不贊嘆遠古時期的兩河流域的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以及古代人類的聰明才智。www-2-1-cnjy-com如果你有幸站在巴比倫曾經的土地上,( http: / / www.21cnjy.com )請輕閉雙眼,就如當年在巴比倫城朝拜的人們一般,沐浴著空中城樓上金色屋頂的光輝,聽著來往的路人訴說那動人的愛情故事。漢謨拉比法典俗語有言:“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在法律上(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同態復仇法”,它源于古巴比倫的一部法典。古巴比倫地理位置優越。公元前1792年,漢謨拉比成為國王,他有才干,重視經濟發展,他在位40年把古巴比倫變為一個強盛的國家。他還關心法律,但他實在應付不來許多事情。于是他決定制定法律,那時沒有紙張,法典被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巖石柱上,這就是漢謨拉比法典。石柱下刻著法典條文,石柱上有兩個人,一個人坐著,手拿權杖,他就是神話中的太陽神。另一個人站著,正在感謝太陽神把權力賜給他,他就是漢謨拉比。這部法典是世界上現存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來源:21·世紀·教育·網】漢謨拉比法典用于處理自由民、奴隸(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奴隸主的關系,處理自由民關系原則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法典并沒有給予奴隸和奴隸主相同的權利,奴隸地位低下。法典還制定了更嚴格的條文,如逃兵役者一律處死。依靠這部法典,古巴比倫成為強大的國家。漢謨拉比法典曾因戰亂流傳到了伊朗。1901年,法國考古隊在伊朗古城蘇薩遺址發現了石柱。現在被珍藏在法國盧浮宮里。2-1-c-n-j-y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