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幾點思考無錫市積余實驗學校 錢力多媒體輔助教學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輔助手段,憑借著其許多其他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優點,迅速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對如何合理的使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它的優點,避免它的缺點,產生了一些思考,在這里跟大家一起來探討。首先,什么是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結合到教育中來講,就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種手段,是以計算機為工具,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借助聲、像、圖、文,通過人機交互對教與學的過程和教與學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與學的優化的理論與實踐。毋庸置疑,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是教學現代化的需要和趨勢,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是實現教育手段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打破了傳統的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束縛,使教學視聽化、形聲化,而且使課堂的直觀性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多媒體“活化”了教材,為學習者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先后次序、重現次數等方面提供了自由選擇、自主控制的條件,調動了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學生能力的提高。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也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但是我們也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合理的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始終不要忘記,不管什么樣的技術都只是輔助作用,它是為我們的課堂教學來服務的。例如在講到“魚鰭的作用”這個內容的時候,我嘗試過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一種是利用多媒體手段,制作了一個精美的課件,把剪去各種魚鰭的魚和正常的魚來比較游泳時候的狀態,效果不錯,學生也比較感興趣,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是總有沒有落到實處的感覺,一切的實驗都是在屏幕上打出來的,學生僅僅是通過視覺獲得了這個知識。后來,我又用了第二種教學的方法,通過多媒體在屏幕上打出各種魚鰭的位置分布,在利用動畫演示過剪去各種鰭的魚和正常的魚的游泳對比之后,利用買來的活的鯽魚來作對比實驗,讓學生親自把魚鰭剪掉,放在水槽中與正常的鯽魚進行對比。這節課上下來效果非常好,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自己觀察,對各種魚鰭的作用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對這個知識的把握更到位了,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動手實驗的能力。通過上面的例子,說明了在多媒體的使用過程中,合理的使用是最為關鍵的。目前在實際的多媒體技術的課堂應用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現象。(1)過分夸大了多媒體的效果,排斥傳統的教學手段;(2)為多媒體而多媒體的現象,即只是一種花瓶式,僅供教師演示和比賽用的;(3)只考慮多媒體在輔助教師教學中的作用,而忽視了其在幫助學生學習中的作用;那么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做到合理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呢?一、根據教學目標和媒體的功能選擇應用多媒體。如在“植物制造有機物”這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學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公式。根據這個目標我們可以這樣來進行教學設計。首先通過演示實驗,驗證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和條件,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其次觀看光合作用的錄像片,分析出光合作用包括物質轉化和能力轉化兩個方面,得出光合作用的實質。然后在屏幕上打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可分布打出,讓學生能熟練寫出光合作用的公式。這樣在多種媒體的輔助下,向學生傳遞了光合作用的知識,學生通過看實驗,思考,寫公式,感知全面,理解深刻。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二、根據不同的課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應用多媒體。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并不是把多種媒體手段和技術隨意湊合在一起,看上去豐富多彩就好,而且要根據不同課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去組合。(1)緒言課緒言課很重要,這是初中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生物這門新的學科,能否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對你今后的生物教學影響很大。所以,緒言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愛上這門課。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組合多媒體。①用實驗展現一些有趣的生命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也可以展示一些以前學生做的實驗成果,比如葉脈書簽,花的結構展示板等。②利用錄像片提供資料,介紹生物學的最近進展和成就,可重點介紹克隆技術。③利用flash動畫展示一些有趣的動物和植物,配合音樂。④采用知識競賽的方法,讓學生回答一些生物上的趣聞,之最等。這樣通過多種媒體的組合應用,上好第一節生物課。(2)形態結構課在初中生物課程中,形態結構課是上好生理功能課的基礎,在教學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在講“花的結構”這節內容時,就要充分利用多種媒體手段。①傳統媒體:掛圖,標本,模型等直觀媒體,這個不可缺少,有些教師為了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放棄了傳統的媒體手段,這是不可取的。直觀的媒體能夠提供具體形象的信息。②電教媒體:投影、幻燈、錄像、動畫等電教媒體,能夠克服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化靜為動,信息量大,圖像生動,激發學生興趣。③動手操作:根據學習的花的結構,實際解剖花,并把花的各部分結構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粘貼在硬板紙上。學生在學習了理論知識以后,能夠有實踐動手的機會,把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相結合。這樣的一節課,容量大,知識全面,能力得到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比較牢固。(3)生理功能課生理功能課往往是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生理功能是很難通過實驗展示,這時就要合理設計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難點。例如在講“人體的血液循環”這節內容時。①人體的血液循環看不見,摸不到,我就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兩條循環途徑的運行過程,并且用語言配合,在血液流動的同時,加上我的講解。②準備相應的錄像資料,讓學生看到實際的人體內血液流動的情況。③通過板書,列表,對比兩條循環途徑的不同路線,并從板書的圖中總結出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概念。這節課如果全部用多媒體動畫也可以呈現,但是學生缺少了知識鞏固的階段,會造成聽著明白,自己寫不出來的情況,因此要多種手段合理搭配的使用多媒體技術。(4)實驗課實驗課是生物學的一大特色,也是初中學生最喜歡生物學的地方,要好好的利用。實驗課要引導學生動腦、動手,操作,才能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提高分析觀察能力的目的。因此實驗課是要讓學生動手為主的。但是,如果能合理的加入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顯微鏡的操作”這個內容時。①可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顯微鏡的結構,由于動畫是三維的,結合講臺上的顯微鏡的實物,學生可以對比觀察,就能很快掌握顯微鏡的結構。②可利用動畫演示顯微鏡的工作原理,這個是觀察實物得不到的。可以設計一道光線,動態的自下而上,最后到達我們的眼睛。③學生實際的動手操作顯微鏡。這樣通過多種媒體手段的組合,合理使用,學生對顯微鏡操作這個重要的基礎實驗就會有比較好的把握了。三、遵循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動規律合理使用多媒體。在教學中使用多種直觀媒體時,必須依照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動規律進行有效地控制。①媒體的使用不宜過多,以免造成學生疲勞,分散注意力。②媒體使用時要注意變換呈現的形式,多種方式交替使用,突出本質屬性,盡量變靜為動,以引起學生注意。③演示要與講解、問題、討論等方法配合使用,用教師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總之: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生態的科學,注重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強調實驗能力和科學素養的養成,而多媒體可以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能拓展課本的知識體系,拓寬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拓展和加深課堂教學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只要把握住合理使用的前提,把握住輔助教學的特點,就能讓多媒體技術為我所用,充分發揮它的優勢,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