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筑生命家園學習目標1.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2.重點掌握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措施。3.建設生態文明。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追求人與自然 ,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2)人與自然 ,共榮共生,這是一種動態中的 、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 ,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3)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 ,是人類的 ,也是時代的選擇。?(4)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 和 的基本國策。堅持 、 、 、 、共享的發展理念。?2.堅持綠色發展道路(1)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2)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 與 的關系。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 ,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 ,絕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 、 、自然恢復為主的原則。?(4)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 上限, 底線、生態保護紅線。?二、探究提高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已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2016年12月25日通過,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這啟示我們( )A.人與自然不可能和諧共生B.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C.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可以根治我國環境問題D.只有實行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2.河北省衡水市近期確立了“以人為本,以水為魂,以河為脈,以湖為韻,以綠色生態為特色,以歷史文化為內涵”的深度保護和科學利用濕地的路子。下列對濕地的保護和利用措施中錯誤的是( )①充分利用濕地保護區的資源,擴大耕地面積,增加捕撈船只數量 ②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變湖區漁民粗放經營理念,培育觀光農業、休閑漁業 ③積極發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空間,在湖泊上大量建設水上游樂園 ④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吸引大批的環保志愿者來保護濕地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3.黨的十九大強調,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并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就要( )①樹立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 ②善待自然,禁止開發資源 ③節能減排,落實環保行動 ④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4.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下列觀點中能體現這一國策的是( )A.發展經濟不可避免會破壞環境,等經濟發展了,再治理污染B.保護環境利與功只是在當代C.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D.為了保護環境就不能利用和開發資源5.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9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控的指導意見》,設定了資源消耗上限、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強化資源環境生態紅線指標約束,將各類經濟社會活動限定在紅線管控范圍以內。設定資源消耗上限、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強化資源環境生態紅線指標約束。為什么要這樣做?參考答案一、自主學習1.(1)和諧共生(2)相互依存 平衡 有度(3)文明形態 共識(4)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 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2.(1)實現可持續(2)經濟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 金山銀山 生產力 生產力(3)節約優先 保護優先(4)資源消耗 環境質量二、探究提高1.D 2.B 3.D 4.C5.①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②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