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改變生活學習目標1.全面認識創新的重要性;理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現實意義。2.通過感受創新,提高對創新的認識,提高創新能力,盡自己的力量推動創新發展。3.體會創新改變我們的生活;提高創新的積極性,熱愛創新,自覺投身到創新實踐之中。學習過程一、情境導入多媒體呈現:兩會觀察:讓中國“新四大發明”引領世界發展潮流2018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過去五年,中國科技進步率明顯提高,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代表,中國高鐵技術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支付寶以及所代表的移動支付,規模穩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體量已經是美國的50倍,中國移動支付滲透率高達77%,遙遙領先于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預計2019年,中國將比2015年增長7.4倍,而美國只增長2.6倍。電子商務催生了我國消費領域新業態新模式,目前我國跨境電商規模穩居世界第一。近年來,天貓“雙11”幾乎成為風靡全球的世界性“節日”,中國共享經濟領跑全球,未來將保持年均40%的增長。思考問題:“新四大發明”的出現說明了什么?二、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自主學習P15—19課本,并思考解決下列問題:1.如何理解生活中創新無處不在?2.創新對生活有什么意義?3.為什么要不斷創新?三、探究與實踐1.5年來,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數字當然能夠說明問題,但百姓的體驗更為直觀。高鐵網絡四通八達,電子商務愈發成熟,移動支付領先全球,共享經濟滲透生活……潛移默化中,創新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中國人正習慣和享受著創新發展帶來的便利。創新對今天的普通中國人來說也不再遙不可及,因為它已不再神秘。集眾智、匯眾力,中國創新發展定能跑出“加速度”。(1)創新對我們來說已不再神秘,請談談你對創新的認識。(三個方面即可)(2)“集眾智、匯眾力,中國創新發展定能跑出‘加速度’。”當代中國為什么必須堅持創新發展?2.小小辯論會多媒體呈現:“人工智能”一詞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學會上提出的。從那以后,研究者們發展了眾多理論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隨之擴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圍繞以下辯題,在班級舉行辯論會。(1)正方辯題:人工智能迅猛發展,總有一天會超越人類智能。(2)反方辯題:不管人工智能如何發展,都不可能超越人類智能。四、達標測試1.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其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由此可見創新( )①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②能讓我們獲得成就感 ③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 ④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回顧人類文明史,創新始終貫穿其間。蒸汽機的改良、電力的應用和計算機的出現,推動時代的車輪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信息文明。這說明( )A.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B.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C.時代發展呼喚創新D.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3.2018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對于創新,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B.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可以創新,每個人都可以創新C.制度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D.創新點燃激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4.2018年1月21日,“科技盛典——中央電視臺2017年度科技創新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我們崇尚創新、呼喚創新,這是因為( )①創新是我國各項工作的中心 ②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 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④只要是創新就意味著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發明創造并不一定等于高科技,有時候生活中靈光一現的創新idea,并不是特別復雜,但卻真真實實地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也更加有趣而美好。(1)請舉一個生活中創新的例子,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它們怎樣使我們的生活更有趣、美好。材料二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2015年,美國發布最新版《美國國家創新戰略》,旨在未來十年以創新驅動經濟增長,以創新推動產業發展,以創新拉動國內就業。(2)從時代發展的角度談談材料二中中國和美國提出該戰略的原因。材料三 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特區優惠政策逐步取消。深圳又提出“深圳作為特區,應該是特別能改革,特別能開放,特別能創新”的發展定位,先后推出多項重大改革,并取得階段性突破。(3)深圳的進一步發展給我們怎樣的啟示?6.關注雄安新區(設立新區)京、津兩地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前列;而河北的發展與京、津拉開了差距,明顯欠發達。北京強大的吸引力將河北的投資和人才都吸引了過去,既減緩了河北的發展,又增加了北京的擁堵和負擔。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在人才、產業發展等方面,北京和雄安都有密切的關系。比如,北京的部分人才和企業有望轉到雄安,北京和河北或進行稅收和GDP分成。(1)閱讀上述材料,概括設立雄安新區的意義。(新區重點)要緊跟世界發展潮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發展科技創新企業,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意義的發展新引擎。(2)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哪一發展戰略?新區確立的依據有哪些?參考答案一、情境導入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讓生活更美好。二、自主學習1.(1)生活處處有創新。(2)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不只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還可以是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領域,還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靈光乍現的頓悟,更需要年復一年的積累;它是個人的創意行為,也是團隊、集體的創造活動。2.(1)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2)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知識的創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制度的創新促進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3)創新讓生活更美好。3.(1)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2)時代發展呼喚創新。(3)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4)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三、探究與實踐1.(1)①生活處處有創新。生活中的點滴創新改變著我們對生活的慣常看法。②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③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創新點燃激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讓我們勇敢面對挑戰,激發潛能,超越自我。④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⑤創新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2)①回顧人類文明史,創新始終貫穿其間。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②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③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⑤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2.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或人工智能再發展,它也是人制造的工具,不可能超過人類的智慧。)四、達標測試1.D 2.A 3.C 4.B5.(1)舉例:略①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創新點燃激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讓我們勇敢面對挑戰,激發潛能,超越自我。②創新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針對例子寫其中部分即可)(2)時代發展呼喚創新。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孕育興起,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3)①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②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6.(1)緩解北京的大城市病;提升河北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有利于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實施);等等。(寫出其中的兩點即可)(2)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或科教興國戰略。依據: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的創新能力還不夠高,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高科技人才匱乏);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已成為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等等。(寫出其中的兩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