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動物與環境1、貓足上的利爪有時會伸出來,有時會縮進去。當貓從高處跳時,利爪是(B)A、伸出來的 B、縮進去 C、隨機2、在用毛巾包裹凳子腿模擬貓足的肉墊的實驗中,通過用各種方式喲東板凳能感受到肉墊的(A)作用。A、緩沖、防滑、消音。B、清潔、散熱。C、獲取地面信息。3、貓行走時能夠悄無聲息,這緣于貓足上的(C)。A、毛 。 B、爪子。C、肉墊4、鱷魚腳趾間的薄膜,所起的作用是(A)。A、撥水。B、防御 C、行走5、鱷魚四肢短促,利于(A)。A、爬行。B、奔跑。 C、跳躍6、青蛙前肢和后肢的主要作用分別是(C)。A、前肢游泳,后肢支撐身體。B、前肢游泳,后肢跳躍。C、前肢支撐身體,后肢跳躍、游泳。7、駱駝的腳掌面很大,這為他在沙漠行走提供了(B)有利條件。A、防止打滑。B、防止下陷C.抵御大風8.海龜四肢變成鰭狀,前肢長于后肢,利于(A)A、游泳。B、爬行。C、捕食。9、袋鼠前腿短小,后退強健有力,利跳躍,還用后腿(C)A奔跑B、攀援C、攻擊敵人10、下列不是魚皮膚上的黏液所發揮的作用的一項是(C)。A、使魚游泳更快。B、使魚易逃脫敵害的攻擊。C、使魚不容易被敵害發現。11、魚腹部顏色較淺,下方的敵人朝上看時(A)。A、和天空顏色相似。B、和水底顏色相似。C、能輕易發現魚的存在12、魚身體側面的線能夠幫助魚(B)。A迷惑敵人B在水中躲避障礙物C隱藏自己。13、河馬不能長時間離開水,因為他的皮膚(C)A、在水里才能呼吸。B、需要在水里除菌。C、缺水,容易干裂14、動物的鎧甲一般很堅硬,其作用是(B)。A、攻擊敵人。B保護自己 C顯得威風15、魚摸起來黏黏滑滑,有利于(A)。A逃脫敵人攻擊。B隱藏自己。C、尋找食物16、翅膀大的比翅膀小的鳥持續飛行時間(A)A一般更長B一般更短C、肯定更長17、下列不屬于羽毛特點的是(C)。A、很輕 B、不易沾水 C、實心18、灰雁飛行時排成“人”字或“一”字,可以(A)。A更省力B更好看C防御敵人 19、企鵝翅膀作用的描述不對的(B)。A、利于游泳B、利于飛行 C、利于身體平衡20、我們在研究羽毛特點時沒有采用的方法是(C)A、掂一掂B、滴水 C稱羽毛重量21、鴕鳥的翅膀在關鍵時候能(B)。A、把自己包裹起來,免受敵人攻擊B、虛張聲勢,嚇唬敵人C、幫助他起飛22、青蛙冬眠時為了(B)。A、躲避敵害、B、躲避嚴寒C、偷懶,想睡覺23.下列動物不會冬眠的是(C)。A、熊 B、蛇 C、大雁24、烏龜冬眠時會(C)。A、躲在水底 B、爬到樹上 C、把自己掩埋在砂礫中25、冬眠的動物,它們的心跳會(A)。A、比平時慢 B、比平時快 C、和平時一樣26、大麻哈魚一生的生活軌跡是(A)。A河流--海洋--河流 B海洋--河流 C河流-海洋27、不屬于動物遷徙原因的是(B)。A、季節變化 B、躲避敵害 C、繁殖28、隨著天氣的變化,螞蟻往往有搬家的行為,這種行為(B)。A、是遷徙 B、不是遷徙 C、無法判斷 29、動物冬眠不吃不動,主要消耗體內的(A)來維持生命活動。A脂肪 B肌肉 C血液 30、蝙蝠冬天在巖洞或洞里去睡覺,它們會(C) 一動不動。A躺著 B站立著 C倒掛著31、成群的大麻哈魚逆流而上是為了(A)。A、進入河流尋找合適的場所產卵 B、進入海洋生活 C、進入海洋產卵32、青蛙的前肢主要起(C)的作用。A、游泳 B、跳躍 C、支撐身體33、駱駝腳掌寬大厚實,有利于駱駝(A)。A.在沙漠行走 B.快速奔跑 C.攻擊敵人34、下列動物的前肢和翅膀作用有類似之處的是(B)。A、貓和鴨子 B海龜和企鵝C、鱷魚和灰雁35、魚身上的側線能幫魚(A)。A、感知水流變化 B、迷惑敵人 C、從敵人手中逃脫36、烏龜的身體表面有(C)。A、羽毛 B、鱗片 C、甲37、海燕在暴風雨中飛翔,表明羽毛有(C)的特點。A很輕 B、中空 C、不易沾水38、青蛙如果不冬眠,很可能會(A)。A、凍死 B、被蛇吃掉 C、被人吃掉39、松鼠為了過冬,會(C)。A、冬眠 B、遷徙 C、儲存食物40、鴕鳥順風奔跑會張開翅膀,這是為了(A)。 A、把翅膀當風帆,讓自己跑的更省力。B、幫自己飛起來。C嚇唬敵人1、動物通過皮膚接觸、感知并(適應)環境。2、貓足的肉墊有(消音)、(防滑)、(緩沖)的作用。3、通過模擬活動來驗證哪種亞瑟的“小魚”更不容易被發現,就是在做(模擬實驗)。4、魚身上的顏色是一種(保護)色。5、動物的翅膀與他們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6、有些動物冬天躲進洞里,蜷縮身子,不吃不動。這種現象稱為(冬眠)。7、角馬遷徙時為了(覓食),大麻哈魚則是為了(繁殖)。8、在通過模擬實驗來驗證魚身上的粘液的作用時,用來模擬魚身體的是(裝水)的氣球,用來模擬魚身上黏液的(洗潔精)。1、魚身體表面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對他的生存有什么作用?答:魚的身上覆蓋著鱗片,為魚身體提供了一道保護屏障;魚背部顏色淺深,腹部顏色淺,使上方和下方的敵人都不易發現它,是一種保護色;魚身上的黏液能潤滑和保護魚身體;魚側面的線幫助魚在水中躲避障礙物,感知水流的變化。2、在研究羽毛的活動中,我們運用了哪些方法、得出了哪些結論?答:用掂一掂的方法得出羽毛很輕;用滴水的方法得知羽毛不沾水;用剖開羽毛的方法得知羽毛是中空的。3、在研究翅膀的大小對飛行時間的影響的模擬實驗中,為什么要選擇同樣大小的紙來折紙飛機?答:是為了保證折出的兩只飛機重量相等,使實驗結果不受飛機重量的影響。北極熊體表的長毛是白色的,與冰雪的顏色相似。(錯)企鵝的翅膀已經退化,失去了翅膀應有的作用。(錯)鳥類翅膀越大,持續飛行的時間肯定越長。(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