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知識梳理 教材感知要點1 1. (1)開放 (2)發展 (3)緊密聯系 2. (1)國家的發展 (2)各種方式 要點2 1. (1)商品生產 (2)商品貿易 2. (1)②配置資源 ③相互聯系 ④經濟發展 (2)風險 危機 3. (1)不可逆轉 (2)開放 風險 要點3 1. (1)理解 情感 (2)獨特 2. (1)多樣性 (2)豐富多彩 (3)文化創新 相互交融 3. 文化視角 誤解 4. (1)平等交流 (2)開放 包容 命題解析 基礎達標1. C 2. A 3. A 4. B 5. C 6. C 7. B 8. C強化訓練 鞏固提升9. C 10. A 11. A 12. C13. 答:(1)反映了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2)提示: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應該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14. 答:(1)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示例一:經濟全球化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為主。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獲得了先進技術、資本等其他的有利條件;推動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水平,擴大了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增加了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協作生產的機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地與世界交流發展的機遇等。 示例二: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為主。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獲取了更多的利益;跨國公司獲取了絕大部分利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水平與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全球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增加;發展中國家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統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同步練習第一單元 我們共同的世界第一課 同住地球村第1課時 開放互動的世界知識梳理 教材感知要點1 共同的家園1.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征(1) 的世界:國家間相互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在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的開放范圍也在不斷擴展。封鎖、孤立、以鄰為壑的現象盡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流。(2) 的世界: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并蓬勃發展,世界正經歷著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與此同時,貧富差距、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依然困擾著人類社會。(3) 的世界:現代交通、通信、貿易把全球各地的國家、人們聯系在一起,彼此影響,休戚相關。2.世界的變化帶來的影響(1)世界的變化給 帶來深遠影響。(2)世界的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會以 影響我們的生活。要點2 放眼全球經濟1.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1) 在全球范圍內完成: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商品設計、零部件生產、組裝、銷售、售后服務,可以在不同的國家進行。各國利用自己的優勢參與生產過程,共同完成商品生產。這能夠充分發揮生產者各自的優勢,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2) 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一方面,生產者可以借助各種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銷售到世界各地,在更廣闊的空間進行經營活動;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物美價廉、品種豐富的商品。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經濟全球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②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在全球流動,有利于在世界范圍內 ,促進資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③經濟全球化也使各國經濟 、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加深。④經濟全球化為 提供了新的機會。(2)消極影響:經濟全球化使 與 跨國界傳遞。3.正確認識和面對經濟全球化(1)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2)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順應歷史潮流,保持積極、 的心態,主動參與競爭,也要居安思危,增強 意識,注重國家經濟安全,為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做好充分準備。要點3 共享多樣文化1.正確認識各民族文化(1)各民族文化都有其產生和發展的淵源,表達了人們對世界特有的 與 。各民族文化共同構成姹紫嫣紅、生機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園。(2)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 的,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經驗和智慧。2.文化多樣性的意義(1)文化 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2)多樣的文化提供了更為廣泛的選擇,讓人們的生活更加 ,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3)文化多樣性是實現 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不同特質的文化 ,能夠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發新的活力。3.產生文化沖突的原因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時,人們往往從自身的 、用自己的價值觀來理解和判斷事物,有時會導致彼此 與沖突。4.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1)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 、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2)面對多樣的文化,各國應當用 和 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命題解析 基礎達標命題點1 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征1.在一個彼此開放的世界里,才能真正共享各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對“開放的世界”理解正確的是( )①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 ②這意味著世界的發展越來越不平衡 ③這意味著國家間相互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 ④這意味著封鎖、孤立、以鄰為壑的現象已不復存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有位漫畫家曾告訴年輕一代:“這個世界那么大,你們要呼吸的空氣和表演的舞臺不是僅限于自己的國家,而是整個世界。”這啟示我們( )A.我們的生活與世界緊密聯系 B.年輕人的世界應該廣泛些C.世界舞臺大些可以賺更多的錢 D.把世界當舞臺才有出路命題點2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3.某品牌汽車在德國設計,在美國生產燃油泵,在澳大利亞生產發動機……一部整車從設計到裝配,涉及8個國家。這反映了( )A.生產的全球化 B.市場的全球化C.資金的全球化 D.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全球化命題點3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與對策4.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下列對于經濟全球化認識不正確的是( )A.有助于世界各國經濟的交往B.只對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有利C.國家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日益加深D.為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5.國家發改委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我國成品油調價原則說明( )A.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B.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C.面對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應趨利避害防范風險D.發達國家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命題點4 文化多樣性的意義6. “西方藝術家在掙脫傳統古典主義繪畫技法、構圖、透視束縛的過程中,也從東方藝術中汲取養分,形成了新的繪畫風格。”上述材料表明( )A.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B.各種文化是相通的C.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D.東方藝術更有魅力命題點5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7.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頻繁,當我們接觸到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習俗時,正確的心態是( )A.拒絕與排斥 B.平等交流、相互包容C.接受發達國家的所有文化 D.排斥落后國家的所有文化8.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創新因交流而迸發”。這句話所體現的關于文化的正確觀點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②世界上林林總總的文化,都值得我們弘揚 ③文化交流促進各個民族的文化創新 ④各國應在文化上相互借鑒,共同繁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強化訓練 鞏固提升9.當今世界,國家間相互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正經歷著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但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這說明當今世界是( )①一個開放的世界 ②一個發展的世界 ③一個緊密聯系的世界 ④一個封鎖、孤立、以鄰為壑的世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0.漫畫中的這種現象( )A.不利于商品貿易全球化 B.有利于促進商品、資本在全球流動C.從長遠看,有利于本國的可持續發展 D.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11.“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大海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一條船上。”下列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經濟全球化必然會導致世界經濟走向衰退B.解決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需要各國通力合作C.當今世界經濟聯系密切,各國經貿往來頻繁D.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各地區有巨大影響12.“中國是東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歐洲則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這段話說明( )①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②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④要保護好民族文化,抵制外來腐朽文化影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材料一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自古以來就有劃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直到今天,每年農歷5月初,很多中國家庭都會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端午食粽的風俗還傳到了日本、緬甸、越南、馬來西亞等國。越南人用芭蕉葉包裹成圓形和方形粽子;日本人用磨碎米粉包成錘形粽子;朝鮮的粽子則是把鮮嫩的艾葉煮后搗碎,摻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車輪形狀,稱為“車輪餅”。材料二 韓國的端午活動豐富多彩,除吃粽子外,還要進行端午祭祀,“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市市民祈求豐收和安康的大型民俗活動,也是韓國端午活動的典型代表。(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的什么特點?(2)如果你到韓國去旅游,受邀參加韓國端午節活動,你會怎么做?14.經濟全球化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獲得過去難以得到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本、市場、資源和其他的有利條件,據聯合國統計,1990—1996年投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私人資本增加了6倍,經濟全球化還導致了發展中國家各類自由經濟區的發展,因此,近10年間發展中國家的就業人數平均增長率提高了14%以上。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發展中國家對于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乃至管理經驗的需求更加迫切,這就為發達國家把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強加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條件,跨國公司借助資本、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獨資、合資等方式控制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的差距從1983年的43倍擴大至2000年的60多倍。窮國與富國人均收入差距相當懸殊,由1960年的1∶3擴大到1997年的1∶740。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一直在增加,1990年僅36個,1995年為42個,2000年則上升到48個。——以上材料均摘自《新華網》(1)依據材料,概括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影響。(2)你認為上述主要影響中,哪一影響為主?試結合材料、問題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 第一課 第1課時 開放互動的世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