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時 氣體的制取////一、氣體制取的化學原理(b)1.制取氧氣化學原理分解過氧化氫:__2H2O22H2O+O2↑__。分解高錳酸鉀:__2KMnO4K2MnO4+MnO2+O2↑__。分解氯酸鉀:__2KClO32KCl+3O2↑__。2.利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學原理:__CaCO3+2HCl===CaCl2+H2O+CO2↑__。【知識拓展】催化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無需加熱,節能環保;分解高錳酸鉀制氧氣無需催化劑(因為反應自身會產生MnO2催化劑)。二、氣體發生裝置(b)1.發生裝置:/圖5-1(1)甲裝置為固液反應型①適用于實驗室制氧氣(以雙氧水為原料)、二氧化碳、氫氣等氣體,特點是原料中有液體,反應無需加熱。②該裝置若用長頸漏斗,則需將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③氣密性檢查采用壓水法,將導氣管用止水夾關閉,在漏斗中加水能形成一段水柱則氣密性良好。(2)乙裝置為固體加熱型①適用于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加熱分解制取氧氣,特點是原料都為固體,反應需加熱。②若以高錳酸鉀作原料,需在試管口加一團棉花,以防高錳酸鉀粉末通過導管進入水槽。③氣密性檢查采用手握法,先將導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再用雙手緊握試管,利用手溫加熱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2.收集裝置:/圖5-2①排水法適于收集難溶于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的氣體,如氧氣、氫氣等;②向上(向下)排空氣法分別適于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小),且不與空氣成分反應的氣體,如CO2、O2(H2)等氣體。3.氣體的驗滿與檢驗: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氧氣,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驗滿: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可往瓶內加入澄清石灰水。三、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步驟(以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為例)(b) 檢查裝置的__氣密性__;裝藥品;固定試管,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加熱;當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從水槽中移出導管;熄滅酒精燈。【知識拓展】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收集氧氣完畢后,應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以免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四、洗氣瓶的應用(c)1.洗氣瓶可用于收集氣體排水法收集氣體:裝滿水,b管進氣;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不裝水,a管進;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不裝水,b管進。/圖5-32.洗氣瓶可用于凈化氣體吸收水蒸氣:用濃硫酸;吸收CO2: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HCl: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中的HCl: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3.洗氣瓶可用于檢驗氣體檢驗CO2:用澄清石灰水;檢驗HCl:用硝酸銀溶液。//類型一 制取氣體的原理典例1 [2019·紹興]如圖是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圖5-4(1)甲同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來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氣體,他應選用的實驗裝置是__BD__。(填字母)(2)乙同學用加熱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實驗過程中發現裝置A的試管口有少量水滴。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錳酸鉀不含__氫元素__。(3)丙同學在選用B裝置探究“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的實驗時,老師要求他補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錳的試管中加入適量水,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現象。”的實驗,增補該對照實驗的目的是__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錳也會產生氧氣的可能性__。【解析】 (1)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無需加熱,且稀鹽酸為液體藥品,因此反應裝置應選擇B;CO2可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氣,因此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一般不用排水法(排水法收集到的CO2會混有水蒸氣)。跟蹤訓練1 [2019·寧波北侖區校級二模]根據“綠色化學”的思想,某化學家設計了下列化學反應步驟:①CaBr2+H2OCaO+2HBr;②2HBr+HgHgBr2+H2↑;③HgBr2+CaOHgO+CaBr2;④2HgO2Hg+O2↑。該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制備( C )A.HBr B.CaO C.H2 D.Hg類型二 制取氣體的發生和收集裝置典例2 [2019·臺州模擬]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圖5-5(1)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干燥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和收集裝置是__BE__(填字母),二氧化錳是一種不溶于水的黑色固體粉末,實驗結束后可采用__過濾__的方法,予以回收利用。(2)將產生的氧氣分別通入G、H裝置,實驗現象說明可燃物的燃燒必備的一個條件是__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或可燃物達到著火點)__。(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它們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常溫下NH3是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則制取并收集氨氣,應選擇的裝置是__AD__(填字母)。跟蹤訓練2 [2019·杭州模擬]N2在諸多領域用途廣泛。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在實驗室制備較為純凈N2的方法,進行了認真的準備。請你參與交流與討論。【查閱資料】N2的制法有下列三種方案:方案1:加熱NaNO2和NH4Cl的濃溶液制得N2。方案2:加熱條件下,以NH3還原CuO可制得N2,同時獲得活性銅粉和水。方案3:將空氣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粉獲得較純的N2。【實驗準備】以實驗室常見儀器(藥品)等設計的部分裝置如下圖(有的夾持和加熱儀器未畫出)。/圖5-6【分析交流】(1)若以方案1制得N2,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A__。(2)若按方案2制得干燥、純凈的N2,且需要的NH3以生石灰和濃氨水作原料,整套制氣裝置按氣流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是(填寫字母)__E→D→B→C__。獲得N2的反應原理是__2NH3+3CuO3Cu+N2+3H2O__(寫反應方程式)。類型三 制取氣體的操作典例3 如圖是實驗室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的實驗裝置圖,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 )/圖5-7A.用氯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時試管口須塞一小團棉花B.為防止冷凝水流入試管底部,就使試管口略向下傾斜C.為減少浪費,加熱后一產生氣體就馬上開始收集氣體D.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然后把導管口移出水面【解析】 用氯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時試管口不用塞一小團棉花。加熱后須等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再收集。實驗結束時,應先把導管口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以防水被倒吸進試管。跟蹤訓練3 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中發現試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試管外壁有水沒擦干;②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③試管口沒放一小團棉花;④高錳酸鉀的量太多;⑤加熱過程中不時地移動酒精燈;⑥加熱時直接對準藥品部分加熱;⑦停止加熱后即將試管直立起來,等冷卻后洗滌。其中與之不相關的是( B )A.②④⑦ B.③④⑤C.③⑤⑦ D.①②⑥⑦【解析】 ③試管口沒放一小團棉花會使高錳酸鉀顆粒進入導管,不會使試管炸裂;④高錳酸鉀的量太多浪費藥品,不會使試管炸裂;⑤加熱過程中不時移動酒精燈導致溫度不集中,分解速度慢,不會使試管炸裂。類型四 氣體的凈化典例4 [2019·杭州校級模擬]實驗室通常用硫化亞鐵(FeS)固體和稀硫酸在常溫下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取硫化氫(H2S)氣體。常溫下硫化氫氣體是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水溶液是一種酸。/圖5-8(1)請選取合適的制取和收集裝置__BE__(填字母)。(2)寫出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硫化氫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H2S+2NaOH===Na2S+2H2O__。跟蹤訓練4 [2019·東陽模擬]下列實驗操作合理的是( D )/圖5-9A.用裝置①制取O2時,應先裝藥品,然后再檢查裝置①的氣密性B.用裝置④收集CO2時,檢驗CO2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在f處放置燃著的木條C.用KMnO4制取并粗略測定O2的體積時,裝置的連接順序為b-g-h-iD.用Zn和稀H2SO4制取并收集干燥的H2時,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c-d-e/1.在實驗室中制取下列氣體,所用原理最合理的是( D )A.用Na2CO3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O2B.用CaCO3和稀H2SO4反應制取CO2C.用HgO加熱分解制取O2D.用H2O2和MnO2制取O22.利用下列儀器制取相關氣體,不能實現的是( A )/圖5-10A.用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制取氧氣B.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C.用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D.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3.[2019·杭州西湖區三校模擬]在“創新實驗裝置”的競賽中,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固定裝置已略去),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如圖是四位同學對實驗中的部分現象進行的預測,預測正確的是( D )/圖5-11/4.[2018·衢州]小柯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濃度是否有差異,做了如下實驗: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分別用兩種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氣,并使用傳感器測定收集到的氧氣濃度,數據見表。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排水法氧氣濃度(%)79.679.779.990.089.889.3氧氣平均濃度(%)79.789.7(1)小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以能使放置在集氣瓶瓶口的帶火星木條復燃為氧氣集滿的標準;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以觀察到__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或觀察到瓶中水排盡)__為氧氣集滿的標準。(2)以上兩種方法中,__排水__法收集到的氧氣更純凈。(3)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氧氣濃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ACD__。A.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的密度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產生氧氣的濃度只有80%左右C.當觀察到帶火星木條復燃時,集氣瓶內還有空氣D.當氧氣進入集氣瓶時,瓶內空氣與進入的氧氣相互擴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